9.1 KiB
加餐1 | 创作故事:我是如何创作“趣谈网络协议”专栏的?
* * *
我用将近半年的时间在“极客时间”写了一个专栏“趣谈网络协议”。对于我自己来讲,这真的是个非常特殊而又难忘的经历。
很多人都很好奇,这个专栏究竟是怎么一步步创作出来的,每一篇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自己录音频又是什么样的感受?写完整个专栏之后,我终于有时间回顾、整理一下这半年的所感所想。对我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体验,也是一次与“极客时间”的深度沟通。
专栏是写给谁的?
和极客时间的编辑谈妥主题之后,他们首先要求我基于约定的主题,写一个36节至50节的大纲,之后会以每周三篇的频率,文字加音频的方式发布。每篇文章的体量要求在3000字左右,录成音频大约就是10分钟。
我本来觉得写这么一个专栏根本就不是个事儿。毕竟咱也是在IT圈摸爬滚打了许多年的“老司机”,干货积累得也不少。只要是熟悉的领域,不用准备,聊个把小时都没啥问题。况且我原来还写过书、写过博客、写过公众号。所以,我对自己文字方面的能力很有自信。
至于语言方面,咱常年出入各大技术论坛,什么场子没趟过。一个两天的线下培训,咱都能扛过来。每篇10分钟,总共36篇,那不才是6个小时嘛,肯定没问题。
但是,写了之后我发现,自己会是一回事儿,能讲给别人是另一回事儿,而能讲给“看不见的陌生人”听,是这世上最难的事儿。
我知道,很多技术人都有这样一个“毛病”,就是觉得掌握技术本身是最重要的,其他什么产品、市场、销售,都没技术含量。这种思维导致很多技术比较牛的人会以自我为中心,仅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所以,常常是自己讲得很爽,完全不管听的人是不是真的接受了。写专栏的时候,这绝对是个大忌。
除此之外,这种思维对职业发展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单打独斗,一个人搞定一个软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学会和别人合作,才是现代社会的生存法则,而良好的合作源于沟通。
但沟通不易,高质量的沟通更难。面对的人越多,沟通的难度就越大。因为每个人的背景、知识、基础都不同,想听的内容肯定更是千差万别。况且不是每个人都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需求,加之需求的表达、转述都会因表达方式和传递媒介而发生变形,这样一来,接收信息的一方自然很难把握真实的需求。
写专栏的时候,“极客时间”的编辑不断地告诉我,我的受众只有一个人,就是“你”。我心想,这个简单啊,因为面对的人最少嘛!可是,事实上证明,我又“错”了。
这个抽象的“你”,看起来只有一个,其实却是看不到、摸不着的许许多多的人。所以,这个其实是最难的。协议专栏上线10天,就有10000多人订阅,而订阅专栏的用户里,只有少数人会留言。所以,对于很多读者的真实情况,我都无从得知,你可能每天都听但是没有留言的习惯,也可能买了之后觉得我讲得不好,骂一句“这钱白花了”,然后再也不听。
所以,如何把控内容,写给广大未知受众,是我写这个专栏面临的最大挑战。而这里面,文章的深度、广度,音频的语调、语气,每一个细节都非常重要。
专栏文章是怎么写的?
经过大纲和前几篇文稿的打磨,我对“极客时间”和专栏创作也有了更深的了解。我私下和很多人交流过一个问题,那就是,咱们平时聊一个话题的时候,有很多话可以说。但是真正去写一篇文章的时候,好像又没有什么可讲的,尤其是那些看起来很基础的内容。
我在写专栏的过程中,仔细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很多人对某一领域或者行业研究得很深入,也有自己长期的实践,但是有多少人可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的高度呢?
现在技术变化这么快,我们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少人学习新知识的方式就是看看书,看看博客、技术文章,或者听同事讲一下,了解个大概就觉得可以直接上手去做了。我也是这样的。可是一旦到写专栏的时候,基础掌握不扎实的问题一下子全都“暴露”出来了。
落到文字上的东西一定要是严谨的。所以,在写到很多细节的时候,我查了大量的资料,找到权威的书籍、官方文档、RFC里面的具体描述,有时候我甚至要做个实验,或者打开代码再看一下,才放心下笔。
尽管我对自己写文章有很多“完美倾向”的要求,但是这其实依旧是站在我自己的角度去看的。读者究竟想要看什么内容呢?
太深入了,看不懂;太浅显了,也不行。太长了,负担太重;太短了,没有干货;同时,每篇文字还要自成一体,所有文章要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我发现,原来我不仅是对知识的了解没那么全面、具体,对用户阅读和倾听场景也没有过多的考虑。
除了写文字,专栏还要录音频,所以为了方便“听”,文章内不能放大量代码、实验。如果很多人在通勤路上听,而我把一张图片讲得天花乱坠,听的人却根本看不到,那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写文章的时候,我还要把故事性、画面感都考虑进去,尽量详尽而不啰嗦。
把这些限制条件加起来之后,我发现,写专栏这件事儿,真的太不容易了。每篇文章看起来内容不多,但是都是费了很多心思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师说,写完专栏就像是过了火焰山。
专栏音频是怎么录的?
说完写文章,我来说说录音频。我平时听播音员说话,感觉非常轻松,所以当时我毫不犹豫地就说,“我要自己录”。但是在录开篇词的时候,我就觉得这完全不是我想的那么回事啊!
专栏的文章在录音的时候一定会有个“音频稿”,我一开始很不理解,我对着发布的稿件直接讲就好了啊,为什么还要特意准备一个供录音频的稿件啊?
我在没有音频稿的情况下,自己试着“发挥”了几次,结果,我发现我的嘴会“吃”字,会反复讲一个内容而且表达不清,但是自己却经常毫无察觉,还会自己讲着讲着就收不住等等。
咱们平时说话的时候,会有很多口头语和重复的词语。面对面交流的时候,我们为什么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呢?因为我们会更注重对方的表情、手势,但是一旦录成音频,这些“啰嗦”的地方就特别明显。
而有了音频稿之后,整个过程就严谨很多。如果哪句话说错了,看着稿件再说一遍就好了。而且,你会发现录音的时间大大缩短了,原来需要用十分钟,现在五分钟就可以很精炼地讲出来了。
有了稿子,那我是不是对着念就好了?这不是很容易吗?不,我又遇到了新的难题。
录音频的时候,我常常一个人关在密闭的房间里,对着显示器“读”,这和公共演讲肯定是不一样的。加上因为有写好的音频稿,我常常感觉束手束脚,找不到演讲那种有激情的感觉,很容易就变成了念课文。
为了同时满足自然和严谨,一方面我会先熟记“台词”;另一方面,每次录的时候,我都假想对面有个人,我在对着他缓缓地讲出来。讲到某些地方,我还会假想他对这个知识点是不是有疑问,这样就更加有互动感。
录音频这件事对我的改变非常大。我说话、演讲的时候变得更加严谨了。我会下意识地不去重复已经说过的话。一旦想重复,也闭嘴不发音,等想好了下一句再说。后面,我的录音也越来越顺利,一开始要录五六遍才能成功,后面基本一遍就过了。
创作专栏的过程还有许多事情,都是我很难得的记忆。我很佩服“极客时间”的编辑做专栏时的专业和认真。我也很庆幸,我没有固执地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和方式来做,而是尊重了他们的专业。很显然,他们没有我懂技术,但是他们比我更懂“你”。
专栏结束后,我回看这半年的准备和努力,我发现,无论对自己的领域多么熟悉,写这个专栏都让我又上升了一个新高度。
我知道很多技术人都喜欢分享,而写文章又是最容易实现的方式。写文章的时候,可以检验你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否扎实,是不是有换位思考能力,能不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
除此之外,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创作专栏文章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技术之外的东西,比如换位思考能力和细节把控的能力。
我在这里记下与“极客时间”的相识和相知。希望看到更多人在极客时间,分享自己的知识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