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KiB
04 | 为什么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比蒙娜丽莎更灵动?
你好!我是罗桂霞。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荷兰画家维米尔(1632-1675年)的名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很多人都模仿过她的妆容和动作。有人说,在油画史上,她是“唯一能与蒙娜丽莎媲美的女人”,有人则干脆称她是“北方的蒙娜丽莎”。
不可否认,这两幅画都是世界级名画,都会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如果我们单单从画面给人的第一感觉来说,蒙娜丽莎看起来似乎温和从容,有一种朦胧感;而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给人的感官刺激会更加强烈,整体画面也更显灵动。
如果《蒙娜丽莎》是红酒,第一口跟果汁一样柔和,多喝几口才发现后劲十足;那么《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就是白酒,刚一入口就让你感到辛辣、猛烈。
那么,为什么同样是很美的画,同样是表现女性,画面上传递出的感觉却如此不同呢?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差异呢?
“光”带来的视觉冲击
我们很容易发现,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她的头巾颜色很抢眼。明艳的蓝色与黄色搭配,正是我们在上一讲学过的互补色。你还记得吗?互补色的搭配会带来很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画面更加生动。
另外,在动态方面,蒙娜丽莎是标准的四分之三坐姿,双手轻轻地搭在胸前,给人的感觉温文尔雅。她正对着你,露着笑容,十分端庄,眼神里有一种神秘。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呢?她是一种回眸的状态,她整个身子呈二分之一侧身,但头部却是四分之三侧。艺术家捕捉的就是她回头的这一个瞬间,动态感更强。
配色和动作都是很直观刺激我们感官的因素,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两幅画给人感官刺激差距那么大呢?
那就是对光的处理。光影处理的不同,也在悄悄地影响我们的视觉感受。
我们还是先看《蒙娜丽莎》这幅画。为什么我们都说蒙娜丽莎有一种朦胧美?是因为达芬奇(1452-1519年)处理光的方式比较柔和。远处的山水和近处的人物,描绘的是一种意境美。
如果你能看到这幅油画的原作,你会发现,她的眼睛、眼角、嘴角这些小细节的处理,是淡化掉的,甚至连背景都是淡淡地处理掉的,明暗的对比也不是特别的强烈。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在光的处理上则更强烈。
这幅画的背景是一大块的平涂涂黑,少女右侧有光打过来,是一大束逆光。但这是半逆光,如果是全逆光,我们可能就看不见她的脸了。但是这个半逆光的明暗对比,还是起到了一个把人物摘空的作用,让人物与背景界限分明,就像身处幽邃的宇宙之中。
当然,并不是说这种处理效果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对于这幅《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来说,却是最好的。不管是珍珠耳环,还是少女的俏皮,都表达得很到位、主题很明确。
再看少女的脸部,你会发现她眼睛上有两个高光,嘴唇上有个高光,然后就是珍珠的高光,四点形成一个四边形,也可以看作两个三角形。这样的处理,不自觉地就会吸引你的注意力。
尤其是珍珠的高光,这是一个点睛之笔,因为它是来自暗部的闪光点。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个点缀,整个画面就太沉闷了,就失去了画面的灵动。所以,《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能让人印象深刻,光影的运用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这幅画是荷兰黄金时代的绘画大师约翰内斯·维米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巴洛克时期不可多得的一幅名作。明暗对比效果是巴洛克时期画作的代表性特点之一,那么接下来,我会借助巴洛克时期的另外两幅名画,为你讲解这一时期的画家们是怎样借助光来突出作品主题的。
巴洛克时期作品对光的运用
巴洛克时期,关于光的处理比较成熟的艺术家有很多,但是鲁本斯(1577-1640年)与伦勃朗(1606-1669年)算是其中的佼佼者。我们先来看鲁本斯的《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
这幅画讲的是留西帕斯国王的两个女儿,被宙斯的两个儿子劫走的场面。这两个儿子卡斯特尔和波吕克斯是双胞胎兄弟(也就是后来双子座中的双子)。
画面定格的正是骑马的武装战士们在夺取裸体的少女,并将她们骑在马背上带走的这一瞬间。知道了故事背景,我们来分析下鲁本斯对光的处理手法。
在画面里,对男人的处理是轮廓的清晰明暗对比,显得比较硬气;马则是大块明暗对比,但对比度都不是很强。整个画面最强烈的对比还是女人白皙的裸体与男人黝黑健壮的身体,这一对比形成了一弱一强的效果。
我们能看到,两个裸女的身上明暗变化处理得很细腻,从面部到颈部,再从胸部到腿部,都加了一些阴影,这就是对光影的处理,这种处理会让身体看起来很柔软丰盈,充满了肉欲(也有很多人把这称为强壮)。
这种光线的处理方法,让人仰马翻的构图,配合着线条之间的穿插,加上小天使的暗示,把这场爱情的暴力体现得淋漓尽致,让画面定格在“被强抢”这一瞬间,充满了紧张的动感和暴力。
这就是鲁本斯对光的处理。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伦勃朗在《杜普医生的解剖课》里是如何处理光的。
你看到这幅画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是不是会被每个人生动的表情吸引,会不会好奇为什么大家都在看向不同的地方?我给你简单说一下背景,你就懂了。
在17世纪时的荷兰,有钱的人都喜欢找有名望的画家给他们画群像画。而且在当时,解剖是一个高级的热门话题,是有钱人、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能参与探讨的话题。
所以,当时的顶尖医生杜普就请伦勃朗为自己和学生画群像,以此来突出自己的学术地位。但伦勃朗没有按照传统的大合照方式来安排位置,而是给这些“付费会员们”平等地安排位置,也就是摆拍,力求让每个人都可以百分百入镜。
伦勃朗为了让大家都露脸,就通过对光的处理,制造每个人的“脸部特写”效果。在这幅画里,我们通过光影的推断,可以得出光源是在众人的头顶,是一束很强的白光,从上面打下来,类似于今天的手术聚光灯。光线主要打在中间的尸体身上,部分打在众人的脸上。
这样做有两个效果,一是大家身体的不同位置和动作代表着动态,与尸体的完全静止状态形成对比;二是为了突出大家脸上生动的表情,他们各种各样的目光也体现了各自注意力和关注焦点的不同,生动巧妙地表现了大家的求知欲。
在颜色选择上,伦勃朗也很有“心机”,所有人的衣服都选择了黑色,和浅色的部分形成强烈对比,让群像的表现力更强。
现在,你是不是对光影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这两幅作品里的明暗对比和光影处理还是很好分析的:先找明暗对比,再找光源,根据光源所包括的面,我们就可以清晰看到,艺术家通过光想给我们展现的内容。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看到的光,都是很理性的。有的光线如聚光灯一样,对比明显强烈,如伦勃朗;有的色彩对比明显,明暗变化也很强烈,如鲁本斯。
但是,有的时候,我们在画面里是找不到确切的光源的,或者说,光源不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可能你在一顿分析之后发现,光源不止一个,而且相互矛盾。
你可能会有疑问了,光源不可能存在?那光是怎么来的?还能凭空画出来光吗?
是的,真的就有人可以自己凭空“造光”,而且至今无人能敌。
非自然光制造者
我们接触过的大部分画都用的是自然光,自然光的意思是我们能在画面里找到确切的、合理的光源。但是,只有一个艺术家的作品用的是非自然光,他就是卡拉瓦乔(1571-1610年)。
为什么说卡拉瓦乔的光是非自然光呢?主要因为他画里的光源,是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出现的。为什么卡拉瓦乔会用这种光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卡拉瓦乔这个人。
卡拉瓦乔是一位虔诚的信徒,但他并不是信奉某一个宗教,而是心中的神;另外,他对圣经的研究非常透彻,正因如此,他为了能完美地诠释自己对圣经中场景的理解,发明了非自然光。这个非自然光也被称为**“圣光”**(因为只有在描绘宗教题材的时候,他才会借用这种光的处理手法)。
这样谈非自然光,还是比较抽象,下面我们来欣赏卡拉瓦乔的一幅画。
这幅画叫《圣马太蒙召》,描述的是一个叫圣马太的人被召唤成十二信徒之一时的场景,召唤他的人就是耶稣。理解了画作的名字,画中的人物关系你也就清楚了。画面左侧用手指指着自己的人就是圣马太,而画面右侧站立伸出手臂、指向圣马太的人则是耶稣。
这幅画采用的就是非自然光,也就是在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光。为什么说是非自然光呢?看这幅画,你能找到几处非自然光呢?其实,一共有三处。
第一处是看似从外面进来,顺着耶稣的手打下来的光,这个光是从天而来的,我们称之为天光。你可能会质疑:天光?这就是外面射进来的光吧!
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叫天光。你看,耶稣隐藏在黑暗里面,这个黑暗的边界却卡在了桌子旁最右面这个人的旁边,这种突然停止的光是不是很奇怪?
正常来说,自然光应该是遵从沿直线传播的原则,影子也是,但它却突然停住了,正好露出了几个人的表情和圣马太。所以,这个光是有点离谱的,并不是那么自然,这不可能是自然光。
其实,这束光顺着耶稣的手而来,意思是神的旨意已经来到,所以是指的天意,从而我们称它为天光。那卡拉瓦乔为什么要把耶稣画到黑暗里呢?
这是因为在召唤圣马太的时候,耶稣还没有被鞭打,没有被钉到十字架上,基督教还不是正统教。所以卡拉瓦乔把耶稣画在黑色的环境中,象征了当时的传教氛围不太好,耶稣是在暗处传教。
第二处非自然光是耶稣身上的光。也就是耶稣的脸和顺着手臂打下来的光,以及他身旁的随从圣彼得背部的光,你觉得这个光是自然光吗,是有人给打的光吗?显然不是,这也是非自然光。
这就是卡拉瓦乔的高明之处,哪怕在暗处,耶稣也是神,是圣人。虽然这个时候的耶稣还只是神之子,只是代表神的旨意来普度众生,没有成为后来的唯一真神。既然他是代表神的旨意来教化人类,即使身处黑暗之中,也会自己发光。
卡拉瓦乔通过这个非自然光,来表现耶稣的圣光,意思是神所到之处没有阴暗,只有光明。
第三处非自然光,你可能比较难发现,那就是耶稣自带的光圈,很微弱,但是细心一点你能看到,在耶稣的头顶有个光圈,预示着他是神。这个光圈是宗教里真真正正的圣光,是神与圣人的身份象征。
这个光圈一半在黑暗里,一半在光里,它其实起到了一个连接空间的作用。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个圈,画面其实是比较割裂的,耶稣所在的暗部和外面的亮部看起来会是两个世界。而这个小光圈,却恰到好处地破掉了明暗之间的界限,把整个画面融为了一体。
知道了这些之后,我们再来看这幅画,你有因为这种非自然光,而感到画面违和吗?这就是卡拉瓦乔发明的非自然光,为了表达寓意,在不该出现光的地方,光出现了,却并没有违和感。
我们再来看卡拉瓦乔的另一幅采用非自然光手法的作品:《圣母之死》。
这幅画的内容就如它的名字,表现的是圣母玛利亚的死亡。在这幅画里,卡拉瓦乔同样使用了非自然光,你可以在我讲解之前,先试着自己找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
其实,这幅画里基本上都是非自然光,我来给你分析一下。首先,除了圣母头上的光圈,圣母的上半身有一束面积很大的光,那为什么只有上半身有光呢?我想你应该能猜得到,为了要突出表现她死去的面容,她的面容很苍白,一点血色都没有,这束光能让我们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其次,每一位哀悼者的脸上都有一个光的特写,这是卡拉瓦乔特意为之的,是非自然光。因为正常的自然光不会恰好地打在每个人的脸上,而脸旁边却是黑暗的。这样做,也是为了让我们可以看见每个人脸上的悲伤。
有两个地方很妙,第一个地方是玛利亚下半身处于没有光的地方,但是那个在她腿上方的掩面哭泣的哀悼者脸上却有一个光的特写,这点证明了画面里的确用的是非自然光。
还有一处地方是玛利亚身旁蹲着的女子,我们能看到光是打在她裸露的一小块后背的皮肤上的。把这个小姑娘安排在这,也是画家故意为之的。玛利亚的苍白和毫无生气和小姑娘富有弹性和生机的皮肤形成鲜明的对比。
我们试想,如果这幅画里的场景是全亮的,会有什么不同吗?如果是全亮的话,生命和死亡的对比就不会鲜活,大家的痛苦也不会很明显,这个画面会很平,压抑的气氛也不会很突出。
但是,这幅画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这幅画里的圣母,是卡拉瓦乔用当地一个投河而亡的怀孕的妓女做的模特而画的。如果大家细看,就可以看出画中的圣母玛丽亚有微微鼓起的小腹与浮肿的脸庞。当时,宗教教会认为卡拉瓦乔玷污了他们的神,恨不得想杀了他。
别人画圣母升天都是圣母玛利亚在一片光亮和辉煌中升天,而他的圣母之死是一具普通的尸体和一群看似普通的、神情痛苦的平凡人,没有任何神的色彩,有的只是一间还有点破的屋子,跟普通人的葬礼没什么区别。
那卡拉瓦乔为什么不美化圣母之死这个宗教中的神圣场面呢?
我们在前面说过,卡拉瓦乔这个人是不信仰任何教廷的,他觉得心中有神、有信仰就够了。他一遍遍研究圣经,是因为他想表达他所认为的圣经想传达的本质和他在圣经里看到的事实。
他看到的是,圣母玛利亚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无染受孕被选为神之子的母亲。在被神选中的时候,她就已经知道了自己一生的命运,也知道了儿子耶稣将来会遭遇人间磨难。卡拉瓦乔想表达玛利亚除去圣母的光环,作为一名普通母亲,承受了很多的痛苦和牺牲。
所以,他用这种将神世俗化的方式来表达:玛利亚经历的是人间的痛苦,她是一个普通的母亲,这个世界不会因为她是神的母亲,让她对痛苦的感知度变低。耶稣复活带来了新的世界,而这新的世界曾经都承担在一个普通女人的肩膀上。
如果圣母之死在一片众人庆祝的氛围里,你不会觉得玛利亚有什么痛苦的。可是如果你看见的是卡拉瓦乔的圣母之死,画面人中的普通和平凡给你带来的感觉是贴近现实的,你会有一种好像就是现实中发生过的感觉,因为你看到的是那种真实的死亡和真实的苦痛。
其实,在卡拉瓦乔的大部分作品里,你都能找到非自然光。他制造了很多非自然光,他是让自己置身于光中作画,让自己成为画面的一部分,于卡拉瓦乔而言,处理好光就是他的绘画语言,所以他的画面感才能达到这种意想不到的高度。
后世还有卡拉瓦乔学派,很多人都在向他学画非自然光,但是没有一个人能达到他的水平。是这些人技艺不精吗,其实是因为他们临摹的都只是画面效果,没有去真正地体会卡拉瓦乔这么做的寓意。
对光影的处理既然是他的绘画语言,是语言,就为了表达。我们看到了,他把画面的人物关系、时代背景,都通过光影一一交代得很清楚。众人皆模仿光的画法,却没有领悟到他的作品背后是他对圣经一遍遍的揣摩、对心中信仰的虔诚。
《圣经·马太福音》中说:“在黑暗中开黎明。”一语道破了光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它是一切万物得以显现并且被赋予生命的神奇物质。
我想,卡拉瓦乔也读到这句话了吧。
罗老师说
这节课,我们从《蒙娜丽莎》和《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对比入手,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灵动的背后,是画家对于光影的精妙处理。光影的处理手法在巴洛克时期已经十分成熟,所以我们欣赏了那个时期鲁本斯和伦勃朗的两幅作品,对比都是十分强烈。
但是还有一位可以自己“造光”的艺术家:卡拉瓦乔。他喜欢研究圣经,于是发明了非自然光,也就是圣光,来表达他对信仰的虔诚,光成为了他传递想法最好的媒介。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用不到像卡拉瓦乔所画的复杂的光源,但是要是能把它运用到歌剧、舞台剧、话剧或电影的大场景拍摄中,效果会显而易见,会有一种好多分镜头合在一起的意思。
相反,像《蒙娜丽莎》和《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这种造型和光的处理,特别适合拍写真。前者更适合高雅有身份,尤其是有经历的中年人摆拍,高雅而不失庄重;后者微动态很好,稍俏皮一些,适合年轻的姑娘。鲁本斯和伦勃朗的风格很适合商业场景拍摄,对比强烈,主题突出。
思考题
最后,我给你留一个小测试,下图是卡拉瓦乔的代表作之一:《圣马太殉教》。你可以尝试着找一下画面里的非自然光,欢迎在留言区和我分享你的思考。
现在,我们的第二站结束了。这两站走过来,不知道你有怎样的感受呢?
是不是一开始笑着点进来,哭着点出去呢?的确,这两讲的结尾都有点令人悲伤,这也印证了我们在第2讲说的:艺术的历史一直都是腥风血雨的。
不过,生活里有黑暗就会有光明,无论你这一刻遇到了什么,如果你面前是黑暗,那么你转个身就是阳光。那下一讲,我会带你一起转个身,回到高中历史课堂,期待吗?
最后,我想,如果你的朋友收到你这一讲的分享,一定也会觉得你是一个闪闪发光的人。
(课程研发:丁洋洋、易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