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KiB
40 | 规范,代码长治久安的基础
如果从安全角度去考察,软件是非常脆弱的。今天还是安全的代码,明天可能就有人发现漏洞。安全攻击的问题,大部分出自信息的不对称性;而维护代码安全之所以难,大部分是因为安全问题是不可预见的。那么,该怎么保持代码的长治久安呢?
评审案例
有些函数或者接口,可能在我们刚开始写程序的时候,就已经接触,了解,甚至熟知了它们,比如说C语言的read()函数、Java语言的InputStream.read()方法。我一点都不怀疑,我们熟知这些函数或接口的规范。比如说,C语言的read()函数在什么情况下返回值为0? InputStream.read() 方法在什么情况下返回值为-1?
我知道,我们用错read()的概率很小。但是今天,我要和你讨论一两个不太常见,且非常有趣,的错误的用法。
让我们一起来看几段节选改编的C代码,代码中的socket表示网络连接的套接字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iptor)。 你能够找到这些代码里潜在的问题吗?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socket.h>
void clientHello(int socket) {
char buffer[1024];
char* hello = "Hello from client!";
send(socket, hello, strlen(hello), 0);
printf("Hello message sent\n");
int n = read(socket, buffer, 1024);
printf("%s\n", buffer);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socket.h>
void serverHello(int socket) {
char buffer[1024];
char* hello = "Hello from server!";
int n = read(socket, buffer, 1024);
printf("%s\n", buffer);
send(socket, hello, strlen(hello), 0);
printf("Hello message sent\n");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socket.h>
void serverHello(int socket) {
char buffer[1024];
char* hello = "Hello from server!";
int n = read(socket, buffer, 1024);
if (n == 0) {
close(socket);
} else {
printf("%s\n", buffer);
send(socket, hello, strlen(hello), 0);
printf("Hello message sent\n");
}
}
现在,我们集中寻找read()函数返回值的使用问题。为了方便你分析,我把一个标准的read()函数返回值的规范摘抄如下:
RETURN VALUES
If successful, the number of bytes actually read is returned. Upon reading
end-of-file, zero is returned. Otherwise, a -1 is returned and the global
variable errno is set to indicate the error.
上面三段代码里,read()函数的返回值使用都有什么问题? 上面的函数能够实现编码者所期望的功能吗?
案例分析
上述代码可以作为教学示范的一部分,它们简洁地展示了套接字文件描述符的一些使用方法。但是,这些代码离真正的工业级产品的质量要求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当然了,如果你把上述的代码运行一万次,那么这一万次可能都不会辜负你的期望;运行一百万次,一百万次也可能都是成功的。但是,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上,这些代码还是有可能出现错误的,它们并不是可靠的代码。
问题出在哪儿呢?如果我们仔细阅读read()函数返回值规范,可以注意到,read()函数的返回值是实际读取的字节数。一段信息,套接字的底层实现可能会分段传输,分段接收。所以,read()函数并不能保证一次调用就返回完整的一段信息,传送和接收也未必是一一对应的,即使这段信息很短。
在上述的例子中,如果期望接收到的信息是“Hello from server!”,那么一次read()函数的执行,实际接收到的信息可能是完整的信息,也可能是一个开头的字母“H”。套接字的底层实现并不能保证通过调用一次或者两次read()函数,就能够接收到这条完整的信息。
这其实带来了一个不小的麻烦。如果调用read()函数的次数无法确定,那么接收端就要一直读取,直到接收到完整的信息。可是,什么样的信息才是完整的信息呢?接收端似乎并没有办法知道一条信息是否完整。
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对于接收端来说,怎么知道“H”不是一条完整的信息, “Hello”也不是一条完整的信息,而“Hello from server!”就是一条完整的信息呢?无法判断信息的完整性,就会面临信息丢失或者读取阻塞的问题。所以,应用层面的设计,必须考虑如何检验接收消息是否完整。比如,对于HTTP协议而言,请求行必须以“CRLF”结束。那么,接收端读取到“CRLF”,就能够确定请求行的数据传输完整了。
在实际运行中,如果信息足够短,比如上面的“Hello from server!”,那么套接字底层的实现和网络环境,大部分情况下都能够一次传输完整的信息。所以,上述代码运行一万次,可能这一万次都是成功的。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每次传输的都是完整的信息。
这里面还有另一个不太小的麻烦,是关于read()函数的实现的。函数的规范要求,数据传输结束(End-Of-File)后,read()函数应该返回0。那么,read()函数返回0,是不是就表示数据传输结束呢? 是的。不然的话,应用程序如何判断数据传输结束又是一个大麻烦。
可是,的确存在类似的实现,读取操作返回了0,但是数据传输才刚刚开始。下面我要给你讲的这个例子,就是这样的一个看似微不足道,但后果却很严重的问题,把互联网协议的重要安全变更,耽搁了整整十年。
十年的死局
安全套接字协议( Secure Socket Layer, 简称SSL)是用来确保网络通信和事务安全的最常见的标准。现在只要你使用互联网,几乎就是这个标准的使用者。这个标准最初由网景公司(NetScape)设计并且实现,后来移交给了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简称 IETF)管理,并且更名为传输层安全协议(Transport Layer Security,简称TLS)。
我们通过浏览器输入,并且传输到网站的用户名和密码必须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不能在传输的过程中被第三者窃取,也不能传送给指定网站以外的服务器。一般来说,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需要建立安全传输连接。这样,网站的真实性是经过校验的,浏览器和网站之间传输的所有数据都是经过加密的,只有我们自己和网站服务器可以解密、理解传输的数据。
传输层安全协议就是用来满足这些安全需求的。那它是怎么做到呢?传输层安全协议需要使用一系列的密码技术,来保证安全连接的建立。
保证数据的私密性使用的是数据加密技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类数据加密技术使用的是一种叫作链式加密(Cipher Block Chaining,CBC)的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前一个加密数据的最后一个数据块,被用来作为后一个数据块加密的输入参数。这样,就形成了后一个加密数据依赖前一个加密数据的链条。
1999年1月,传输层安全协议第一版发布,一般简称为TLS 1.0。TLS 1.0使用链式加密模式作为其加密传输数据的一个技术方案。TLS 1.0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TLS协议,互联网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然而,完美的东西,渴求不来也偶遇不到。
2001年9月的密码学进展大会上,一位密码学研究者(Hugo Krawczyk)发表了一篇论文,该论文研究了链式加密的缺陷,以及对于TLS协议的影响。利用链式加密的缺陷,攻击者可以破解出加密密码,使用这个密码,就可以解密加密的传输数据,从而获取传输信息。从此,链式加密,一个有着最广泛影响的技术,开始淡出历史舞台。然而,这个进程非常缓慢,非常缓慢。在新技术替代的过程中,老技术的现有问题,以及新老技术的衔接,会出现很多非常复杂和棘手的问题。原有的技术使用得越多,部署得越广泛,这些问题越复杂。
2002年,OpenSSL,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实现传输层安全协议的类库,发布了针对链式加密缺陷的安全补丁和缺陷报告。这个解决方案的目的就是打破链式加密模式的链条,在数据块之间插入随机数据。由于随机数据插到了加密数据链之间,解决了链式加密模式的上述缺陷,这使得链式加密的形式和算法得以保留。
幸运的是,TLS协议的设计恰巧允许这种使用方法,那么TLS协议在理论上仍可以继续使用。既然是随机数据,那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数据,不能用于实际的应用,接收端必须忽略这些随机数据。TLS协议通过传输一个空数据段,然后再传输有效数据,就可以达到添加随机数据的目的。 在理论上,这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然而,现实比想象的还要精彩。
该解决方案的真正落地,需要read()函数或者类似的方法有一个好的实现。在接收到空数据段所代表的随机数据时,需要忽略该数据段,继续等待真正有效的数据,不能返回0。为什么不能返回0呢?还记得上面的read()返回值规范吗?返回值为0,代表数据传输结束,应用程序就不应该继续使用该通道了,后续的数据都会被丢弃。可是对于这个解决方案,如果read()返回0,意味着真正的数据传输才刚刚开始,而不是结束。
如果这样的实现存在,那么这个解决方案不但没有解决安全缺陷问题,还直接导致应用程序不能继续使用。
有没有这样一时糊涂的实现呢? OpenSSL的缺陷报告里,提到了一个这样的糊涂的实现。有这么有一个产品,名字的简写是MSIE。曾经,它是一种特立独行般的存在,到了哪里,哪里就会绽放出不一样的烟火。考虑到MSIE及其相关家族产品巨大的市场使用份额,谁采用该安全缺陷修复解决方案,谁就自绝于市场,自绝于广大的用户。遇到了这种巨大的互操作性问题后,OpenSSL随后缺省关闭了这个安全漏洞修补方案。随后,其他公司,比如Google也曾经尝试在他们的产品中做类似的安全修复,都因为这种灾难性的互操作性问题而放弃。安全诚可贵,自由价更高!
对于这样糊涂的实现而言,这只能算是一个芝麻蒜皮的小问题。修复这样的问题也应该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可是,真正的困难在于,这样的产品已经有了非常广泛的用户群体,以及产品部署,包括个人计算机、自动取款机、商超收银机以及银行柜员机等各种各样的形式。
很多产品的部署形式使得产品的升级非常困难,更别提还有很多产品的实现,是以固件的方式存在的了。比如我们家里用的路由器,部署在计算机房里的交换机,以及每辆汽车里的计算机,这些都是升级非常困难的产品。用户越广泛,部署越广泛,升级就越困难,安全变更面临的挑战就越大。芝麻蒜皮的小问题,都可能构筑困难的障碍,带来巨大的风险,从而造成严重的损失。
可能你会有疑问,我换一个浏览器不就没事了吗?如果服务器使用的是这样糊涂的实现,那么一个浏览器是没有办法访问这样的服务器提供的服务的。如果这样的服务器被广泛使用,那么一个浏览器的合理策略,就是不开启这种安全缺陷修复。很多网站不能访问的浏览器,是一个不会有人使用的浏览器。
那么,我自己的服务器是不是可以启动这个安全修复呢?问题又回到了客户端,如果客户端使用了这样糊涂的实现,它也没有办法访问修复了的服务器。如果这样的客户端被广泛使用,比如说最流行的浏览器,那么一个服务器的最合理策略就是不开启这种安全修复。假如一个网站有很多用户不能访问,这实在不是网站设计者和拥有者的初衷。
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死局!
当时的共识是,针对该漏洞的攻击并不会轻易得手,所以即使不修复该漏洞,估计也不是一个多大的问题。同时,针对该漏洞的升级协议也有条不紊地开始了。
2006年,经过4年的反复敲打,传输层安全协议版本1.1发布,一般简称为TLS 1.1。TLS 1.1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解决链式加密的缺陷。然而,任何一个标准从制定到落实,都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TLS 1.1并没有得到业界及时的响应和应有的重视。携带着安全缺陷的TLS 1.0依然统治着传输安全的世界,似乎大家并没有觉得有太多的不妥之处。 时间来到了十年后,2011年9月。
无奈的少数派
针对链式加密安全漏洞的攻击真的不会轻易得手吗?2010年,一个年轻人(Juliano Rizzo),在印度尼西亚的海滩上阅读了OpenSSL的缺陷报告。在优美的印尼海滩上,他发现了一种可能非常有效的攻击方法。
2011年9月,两位天才般的研究人员(Juliano Rizzo,Thai Duong)表示,给他们几分钟时间,他们就可以利用该漏洞入侵你的支付账户。他们给这个攻击技术取了一个超酷的名字,BEAST。你要是搜索一下“the BEAST attack”,就知道这是一个多么轰动的攻击技术。
他们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密码学家的高度赞美。但是业界厂商的处境就比较尴尬了。毕竟,这是他们十年前尝试修复,但是最后不得不放弃修复的漏洞。十年后的今天,原来阻碍这个漏洞修复的现实障碍,并没有减少。原计划2011年7月份公开发表论文的日期,不得不推迟。 因为直到7月份,还是没有合适的修复方案。这让人感到有些失望,有些沮丧。
7月20日,事情有了转机。
如果传输空数据段不被接受,那么传输一个字节呢?空数据的read()实现可能返回0,一个字节的read()实现应该毫无例外地返回1。在TLS 1.0的链式加密模式下,传输一个字节时,有足够随机的数据插入链式加密数据块之间,简单有效地打破链式加密模式的链条。基于这个想法,7月20日,一个通常被称为1/n-1分割的解决方案被提出,并且得到了验证。
由于该方法简单有效,主流厂商迅速采纳了这个方案,发布了对应产品的安全补丁。幸运的是,TLS 1.0续命了十年,业界有更多的时间完成产品的升级换代。不幸但也在预料之中的是,该方案也不是一点兼容性影响都没有。
比如我们案例中讨论的代码,就出了大问题。预期收到一条完整的信息“Hello from server!”。 使用了这个安全补丁后,就必须要接收被分割的两条信息,“H”以及“ello from server!”。如果应用不能处理分割的信息,就不能好好工作了。
幸运的是,虽然不能处理分割信息的应用依然存在,但是数量很少。而且,这是应用自身的问题,很难抱怨安全补丁的不是。由于主流的厂商拥抱了1/n-1分割法,而存在问题的应用又是少数派,这些少数派不得不亲手解决他们自身的问题。否则就面临着应用不得不停工的损失,或者承受安全攻击的风险。
对于某一个特定的问题来说,一旦我们成为少数派的一部分,就有可能面临软件安全的风险,以及在兼容性方面做妥协。对于接口规范来说,我们应该严格遵从白名单原则,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规范,就不是能依赖的行为规范。
小结
通过对这个评审案例的讨论,我想和你分享下面几点个人看法。
-
对于应用接口(API)的使用,一定要严格遵守规范,小失误可能造成大麻烦;
-
对于应用接口(API)的定义,一定要清晰简单,描述一定要详实周到。如果使用者对规范的理解感到困难或者困惑,可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
-
对于应用接口(API)的实现,一定要在规范许可范围内自由发挥。越是影响广泛的实现,越不要逾越规范的界限。
这是一个特殊的案例,我们好像聊了一个故事。对这个案例,你还有什么看法吗?
一起来动手
我们讨论了read()函数返回值的问题,可是上述的案例,还有其他的问题存在。你还发现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该怎么更改?你可以使用Java或者你熟悉的语言来修改。这可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修改,我知道你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欢迎留言分享你的修改或者问题。
如果让你给clientHello()或者serverHello()加上规范描述,你会怎么描述?你会用什么样的文字,告诉这个接口的使用者,该怎么正确地使用这个应用接口?这同样不是一个简单的小练习,欢迎分享你的规范描述。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所帮助,欢迎点击“请朋友读”,把它分享给你的朋友或者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