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KiB
05 | object关键字:你到底有多少种用法?
你好,我是朱涛。这节课我们来学习Kotlin当中object关键字的三种语义,以及它的具体使用场景。
在前面课程中,我们学习了Kotlin语言的基础语法和面向对象相关的语法,其中涵盖了很多不同类型的关键字。比如说,fun关键字代表了定义函数,class关键字代表了定义类,这些都是一成不变的。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object关键字,却有三种迥然不同的语义,分别可以定义:
- 匿名内部类;
- 单例模式;
- 伴生对象。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Kotlin的设计者认为,这三种语义本质上都是在定义一个类的同时还创建了对象。在这样的情况下,与其分别定义三种不同的关键字,还不如将它们统一成object关键字。
那么,理解object关键字背后的统一语义,对我们学习这个语法是极其关键的,因为它才是这三种不同语义背后的共同点。通过这个统一语义,我们可以在这三种语义之间建立联系,形成知识体系。这样,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才不会那么容易迷失,也不会那么容易遗忘。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逐一探讨这三种情况吧。
object:匿名内部类
首先是object定义的匿名内部类。
Java当中其实也有匿名内部类的概念,这里我们可以通过跟Java的对比,来具体理解下Kotlin中对匿名内部类的定义。
在Java开发当中,我们经常需要写类似这样的代码:
public interface OnClickListener {
void onClick(View v);
}
image.setOnClickListener(new View.OnClick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gotoPreview();
}
});
这就是典型的匿名内部类的写法,View.OnClickListener是一个接口,因此我们在创建它的时候,必须实现它内部没有实现的方法。
类似地,在Kotlin当中,我们会使用object关键字来创建匿名内部类。同样,在它的内部,我们也必须要实现它内部未实现的方法。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用于创建接口的匿名内部类,也可以创建抽象类的匿名内部类。
image.setOnClickListener(object: View.OnClickListener {
override fun onClick(v: View?) {
gotoPreview()
}
})
需要特殊说明的是,当Kotlin的匿名内部类只有一个需要实现的方法时,我们可以使用SAM转换,最终使用Lambda表达式来简化它的写法。这个话题我们会留到第7讲再详细分析。
所以也就是说,Java和Kotlin相同的地方就在于,它们的接口与抽象类,都不能直接创建实例。想要创建接口和抽象类的实例,我们必须通过匿名内部类的方式。
不过,在Kotlin中,匿名内部类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我们在使用object定义匿名内部类的时候,其实还可以在继承一个抽象类的同时,来实现多个接口。
我们看个具体的例子:
interface A {
fun funA()
}
interface B {
fun funB()
}
abstract class Man {
abstract fun findMan()
}
fun main() {
// 这个匿名内部类,在继承了Man类的同时,还实现了A、B两个接口
val item = object : Man(), A, B{
override fun funA() {
// do something
}
override fun funB() {
// do something
}
override fun findMan() {
// do something
}
}
}
让我们分析一下这段代码。接口A,它内部有一个funA()方法,接口B,它内部有一个funB()方法,抽象类Man,它内部有一个抽象方法findMan()。
接着,在main()函数当中,我们使用object定义了一个匿名内部类。这个匿名内部类,不仅继承了抽象类Man,还同时实现了接口A、接口B。而这种写法,在Java当中其实是不被支持的。
在日常的开发工作当中,我们有时会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需要继承某个类,同时还要实现某些接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不得不定义一个内部类,然后给它取个名字。但这样的类,往往只会被用一次就再也没有其他作用了。
所以针对这种情况,使用object的这种语法就正好合适。我们既不用再定义内部类,也不用想着该怎么给这个类取名字,因为用过一次后就不用再管了。
object:单例模式
接着,我们再来了解下object定义的第二种语义,也就是单例模式。
在Kotlin当中,要实现单例模式其实非常简单,我们直接用object修饰类即可:
object UserManager {
fun login() {}
}
从以上代码中我们可以发现,当使用object以后,就不必再写class关键字了。我们只需要关注业务逻辑,至于这个单例模式到底是如何实现的,我们交给Kotlin编译器就行了。这种便捷性,在Java当中是不可想象的。要知道,单例模式的实现,在Java当中是会被当做面试题来考的!而在Kotlin当中,它已变得无比简单。
在第3讲里,我带你学习过如何研究Kotlin的原理,那么如果你想看看Kotlin编译器到底是如何实现单例模式的,你也可以反编译看看对应的Java代码:
public final class UserManager {
public static final UserManager INSTANCE;
static {
UserManager var0 = new UserManager();
INSTANCE = var0;
}
private UserManager() {}
public final void login() {}
}
可以看到,当我们使用object关键字定义单例类的时候,Kotlin编译器会将其转换成静态代码块的单例模式。因为static{}
代码块当中的代码,由虚拟机保证它只会被执行一次,因此,它在保证了线程安全的前提下,同时也保证我们的INSTANCE只会被初始化一次。
不过到这里,你或许就会发现,这种方式定义的单例模式,虽然具有简洁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两个缺点。
- **不支持懒加载。**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我们在后面会提到。
- **不支持传参构造单例。**举个例子,在Android开发当中,很多情况下我们都需要用到Context作为上下文。另外有的时候,在单例创建时可能也需要Context才可以创建,那么如果这时候单纯只有object创建的单例,就无法满足需求了。
那么,Kotlin当中有没有其他方式来实现单例模式呢?答案当然是有的,不过,我们要先掌握object的第三种用法:伴生对象。
object:伴生对象
我们都知道,Kotlin当中没有static关键字,所以我们没有办法直接定义静态方法和静态变量。不过,Kotlin还是为我们提供了伴生对象,来帮助实现静态方法和变量。
在正式讲解伴生对象之前,我们先来看看object定义单例的一种特殊情况,看看它是如何演变成“伴生对象”的:
class Person {
object InnerSingleton {
fun foo() {}
}
}
可以看到,我们可以将单例定义到一个类的内部。这样,单例就跟外部类形成了一种嵌套的关系,而我们要使用它的话,可以直接这样写:
Person.InnerSingleton.foo()
以上的代码看起来,foo()就像是静态方法一样。不过,为了一探究竟,我们可以看看Person类反编译成Java后是怎样的。
public final class Person {
public static final class Inner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final Person.InnerSingleton INSTANCE;
public final void foo() {}
private InnerSingleton() {}
static {
Person.InnerSingleton var0 = new Person.InnerSingleton();
INSTANCE = var0;
}
}
}
可以看到,foo()并不是静态方法,它实际上是通过调用单例InnerSingleton的实例上的方法实现的:
// Kotlin当中这样调用
Person.InnerSingleton.foo()
// 等价
// ↓ java 当中这样调用
Person.InnerSingleton.INSTANCE.foo()
这时候,你可能就会想:要如何才能实现类似Java静态方法的代码呢?
其实很简单,我们可以使用“@JvmStatic”这个注解,如以下代码所示:
class Person {
object InnerSingleton {
@JvmStatic
fun foo() {}
}
}
所以这个时候,如果你再反编译Person类,你会发现,foo()这个方法就变成了InnerSingleton类当中的一个静态方法了。
public final class Person {
public static final class InnerSingleton {
// 省略其他相同代码
public static final void foo() {}
}
}
这样一来,对于foo()方法的调用,不管是Kotlin还是Java,它们的调用方式都会变成一样的:
Person.InnerSingleton.foo()
看到这里,如果你足够细心,你一定会产生一个疑问:上面的静态内部类“InnerSingleton”看起来有点多余,我们平时在Java当中写的静态方法,不应该是只有一个层级吗?比如:
public class Person {
public static void foo() {}
}
// 调用的时候,只有一个层级
Person.foo()
那么,在Kotlin当中有办法实现这样的静态方法吗?
答案当然是有的,我们只需要在前面例子当中的object关键字前面,加一个companion关键字即可。
class Person {
// 改动在这里
// ↓
companion object InnerSingleton {
@JvmStatic
fun foo() {}
}
}
companion object,在Kotlin当中就被称作伴生对象,它其实是我们嵌套单例的一种特殊情况。也就是,在伴生对象的内部,如果存在“@JvmStatic”修饰的方法或属性,它会被挪到伴生对象外部的类当中,变成静态成员。
public final class Person {
public static final Person.InnerSingleton InnerSingleton = new Person.InnerSingleton((DefaultConstructorMarker)null);
// 注意这里
public static final void foo() {
InnerSingleton.foo();
}
public static final class InnerSingleton {
public final void foo() {}
private InnerSingleton() {}
public InnerSingleton(DefaultConstructorMarker $constructor_marker) {
this();
}
}
}
根据上面反编译后的代码,我们可以看出来,被挪到外部的静态方法foo(),它最终还是调用了单例InnerSingleton的成员方法foo(),所以它只是做了一层转接而已。
到这里,也许你已经明白object单例、伴生对象中间的演变关系了:普通的object单例,演变出了嵌套的单例;嵌套的单例,演变出了伴生对象。
你也可以换个说法:嵌套单例,是object单例的一种特殊情况;伴生对象,是嵌套单例的一种特殊情况。
伴生对象的实战应用
前面我们已经使用object关键字实现了最简单的单例模式,这种方式的缺点是不支持懒加载、不支持“getInstance()传递参数”。而借助Kotlin的伴生对象,我们可以实现功能更加全面的单例模式。
不过,在使用伴生对象实现单例模式之前,我们需要先热热身,用它来实现工厂模式。下面,我就给你详细介绍一下。
工厂模式
所谓的工厂模式,就是指当我们想要统一管理一个类的创建时,我们可以将这个类的构造函数声明成private,然后用工厂模式来暴露一个统一的方法,以供外部使用。Kotlin的伴生对象非常符合这样的使用场景:
// 私有的构造函数,外部无法调用
// ↓
class User private constructor(name: String) {
companion object {
@JvmStatic
fun create(name: String): User? {
// 统一检查,比如敏感词过滤
return User(name)
}
}
}
在这个例子当中,我们将User的构造函数声明成了private的,这样,外部的类就无法直接使用它的构造函数来创建实例了。与此同时,我们通过伴生对象,暴露出了一个create()方法。在这个create()方法当中,我们可以做一些统一的判断,比如敏感词过滤、判断用户的名称是否合法。
另外,由于“伴生对象”本质上还是属于User的嵌套类,伴生对象仍然还算是在User类的内部,所以,我们是可以在create()方法内部调用User的构造函数的。
这样,我们就通过“伴生对象”巧妙地实现了工厂模式。接下来,我们继续看看如何使用“伴生对象”来实现更加复杂的单例设计模式。
另外4种单例模式的写法
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Kotlin当中最简单的单例模式,也就是object关键字。同时,我们也提到了,这种方式虽然简洁,但它也存在两大问题:第一,无法懒加载;第二,不支持传参。
那么,Kotlin当中有没有既支持懒加载又支持传参的单例模式呢?
答案当然是有的。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下Kotlin里功能更加全面的4种单例模式,分别是懒加载委托单例模式、Double Check单例模式、抽象类模板单例,以及接口单例模板。
第一种写法:借助懒加载委托
其实,针对懒加载的问题,我们在原有的代码基础上做一个非常小的改动就能优化,也就是借助Kotlin提供的“委托”语法。
比如,针对前面的单例代码,我们在它内部的属性上使用by lazy将其包裹起来,这样我们的单例就能得到一部分的懒加载效果。
object UserManager {
// 对外暴露的 user
val user by lazy { loadUser() }
private fun loadUser(): User {
// 从网络或者数据库加载数据
return User.create("tom")
}
fun login() {}
}
可以看到,UserManager内部的user变量变成了懒加载,只要user变量没有被使用过,它就不会触发loadUser()的逻辑。
这其实是一种简洁与性能的折中方案。一个对象所占用的内存资源毕竟不大,绝大多数情况我们都可以接受。而从服务器去请求用户信息所消耗的资源更大,我们能够保证这个部分是懒加载的,就算是不错的结果了。
**注意:**这里我们用到了by lazy,它是Kotlin当中的“懒加载委托”语法。我们会在第9讲里详细介绍它。目前你只需要知道,它可以保证懒加载的同时,还能保证线程安全即可。
第二种写法:伴生对象Double Check
我们直接看代码吧:
class UserManager private constructor(name: String) {
companion object {
@Volatile private var INSTANCE: UserManager? = null
fun getInstance(name: String): UserManager =
// 第一次判空
INSTANCE?: synchronized(this) {
// 第二次判空
INSTANCE?:UserManager(name).also { INSTANCE = it }
}
}
}
// 使用
UserManager.getInstance("Tom")
这种写法,其实是借鉴于GitHub上的Google官方Demo,它本质上就是Java的Double Check。
首先,我们定义了一个伴生对象,然后在它的内部,定义了一个INSTANCE,它是private的,这样就保证了它无法直接被外部访问。同时它还被注解“@Volatile”修饰了,这可以保证INSTANCE的可见性,而getInstance()方法当中的synchronized,保证了INSTANCE的原子性。因此,这种方案还是线程安全的。
同时,我们也能注意到,初始化情况下,INSTANCE是等于null的。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在getInstance()方法被使用的情况下,我们才会真正去加载用户数据。这样,我们就实现了整个UserManager的懒加载,而不是它内部的某个参数的懒加载。
另外,由于我们可以在调用getInstance(name)方法的时候传入初始化参数,因此,这种方案也是支持传参的。
不过,以上的实现方式仍然存在一个问题,在实现了UserManager以后,假设我们又有一个新的需求,要实现PersonManager的单例,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重新写一次Double Check的逻辑。
class UserManager private constructor(name: String) {
companion object {
// 省略代码
}
}
class PersonManager private constructor(name: String) {
companion object {
@Volatile private var INSTANCE: PersonManager? = null
fun getInstance(name: String): PersonManager =
INSTANCE?: synchronized(this) {
INSTANCE?:PersonManager(name).also { INSTANCE = it }
}
}
}
可以看到,不同的单例当中,我们必须反复写Double Check的逻辑,这是典型的坏代码。这种方式不仅很容易出错,同时也不符合编程规则(Don’t Repeat Yourself)。
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让我们复用这部分逻辑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第三种写法:抽象类模板
我们来仔细分析下第二种写法的单例。其实很快就能发现,它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INSTANCE实例,第二部分是getInstance()函数。
现在,我们要尝试对这种模式进行抽象。在面向对象的编程当中,我们主要有两种抽象手段,第一种是类抽象模板,第二种是接口抽象模板。
这两种思路都是可以实现的,我们先来试试抽象类的方式,将单例当中通用的“INSTANCE实例”和“getInstance()函数”,抽象到BaseSingleton当中来。
// ① ②
// ↓ ↓
abstract class BaseSingleton<in P, out T> {
@Volatile
private var instance: T? = null
// ③
// ↓
protected abstract fun creator(param: P): T
fun getInstance(param: P): T =
instance ?: synchronized(this) {
// ④
// ↓
instance ?: creator(param).also { instance = it }
}
}
在仔细分析每一处注释之前,我们先来整体看一下上面的代码:我们定义了一个抽象类BaseSingleton,在这个抽象类当中,我们把单例当中通用的“INSTANCE实例”和“getInstance()函数”放了进去。也就是说,我们把单例类当中的核心逻辑放到了抽象类当中去了。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上面的4处注释。
- 注释①:abstract关键字,代表了我们定义的BaseSingleton是一个抽象类。我们以后要实现单例类,就只需要继承这个BaseSingleton即可。
- 注释②:in P, out T是Kotlin当中的泛型,P和T分别代表了getInstance()的参数类型和返回值类型。注意,这里的P和T,是在具体的单例子类当中才需要去实现的。如果你完全不知道泛型是什么东西,可以先看看泛型的介绍,我们在第10讲会详细介绍Kotlin泛型。
- 注释③:creator(param: P): T是instance构造器,它是一个抽象方法,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单例子类当中实现此方法。
- 注释④:creator(param)是对instance构造器的调用。
这里,我们就以前面的UserManager、PersonManager为例,用抽象类模板的方式来实现单例,看看代码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class PersonManager private constructor(name: String) {
// ① ②
// ↓ ↓
companion object : BaseSingleton<String, PersonManager>() {
// ③
// ↓
override fun creator(param: String): PersonManager = PersonManager(param)
}
}
class UserManager private constructor(name: String) {
companion object : BaseSingleton<String, UserManager>() {
override fun creator(param: String): UserManager = UserManager(param)
}
}
在仔细分析注释之前,我们可以看到:UserManager、PersonManager的代码已经很简洁了,我们不必重复去写“INSTANCE实例”和“Double Check”这样的模板代码,只需要简单继承BaseSingleton这个抽象类,按照要求传入泛型参数、实现creator这个抽象方法即可。
下面我们来分析上面的3处注释。
- 注释①:companion object : BaseSingleton,由于伴生对象本质上还是嵌套类,也就是说,它仍然是一个类,那么它就具备类的特性“继承其他的类”。因此,我们让伴生对象继承BaseSingleton这个抽象类。
- 注释②:String, PersonManager,这是我们传入泛型的参数P、T对应的实际类型,分别代表了creator()的“参数类型”和“返回值类型”。
- 注释③:override fun creator,我们在子类当中实现了creator()这个抽象方法。
至此,我们就完成了单例的“抽象类模板”。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不仅将重复的代码都统一封装到了抽象类“BaseSingleton”当中,还大大简化了单例的实现难度。
接下来,让我们对比着看看单例的“接口模板”。
第四种写法:接口模板
首先我需要重点强调,这种方式是不被推荐的,这里提出这种写法是为了让你熟悉Kotlin接口的特性,并且明白Kotlin接口虽然能做到这件事,但它做得并不够好。
如果你理解了上面的“抽象类模板”,那么,接口的这种方式你应该也很容易就能想到:
interface ISingleton<P, T> {
// ①
var instance: T?
fun creator(param: P): T
fun getInstance(p: P): T =
instance ?: synchronized(this) {
instance ?: creator(p).also { instance = it }
}
}
可以看到,接口模板的代码结构和抽象类的方式如出一辙。而我们之所以可以这么做,也是因为Kotlin接口的两个特性:接口属性、接口方法默认实现。在第1讲的时候,我们提到过,Kotlin当中的接口被增强了,让它与抽象类越来越接近,这个例子正好就可以说明这一点。抽象类能实现单例模板,我们的接口也可以。
说实话,上面的接口单例模板看起来还是比较干净的,好像也挑不出什么大的毛病。但实际上,如果你看注释①的地方,你会发现:
- instance无法使用private修饰。这是接口特性规定的,而这并不符合单例的规范。正常情况下的单例模式,我们内部的instance必须是private的,这是为了防止它被外部直接修改。
- instance无法使用@Volatile修饰。这也是受限于接口的特性,这会引发多线程同步的问题。
除了ISingleton接口有这样的问题,我们在实现ISingleton接口的类当中,也会有类似的问题。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constructor(name: String) {
companion object: ISingleton<String, Singleton> {
// ① ②
// ↓ ↓
@Volatile override var instance: Singleton? = null
override fun creator(param: String): Singleton = Singleton(param)
}
}
- 注释①:@Volatile,这个注解虽然可以在实现的时候添加,但实现方可能会忘记,这会导致隐患。
- 注释②:我们在实现instance的时候,仍然无法使用private来修饰。
因此综合来看,单例“接口模板”并不是一种合格的实现方式。
不过,在研究这个接口模板的过程中,我们又重温了Kotlin接口属性、接口方法默认实现这两个特性,并且对这两个特性进行一次应用。与此同时,我们也理解了接口模板存在的缺陷,以及不被推荐的原因。
实际上,从一个知识锚点着手,我们用类似的方式,也可以帮助自己理解Kotlin其他的新特性。而在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Kotlin语法之间并不是一些孤立的知识点,而是存在一些关联的,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帮助我们快速建立起知识体系,这其实也是保持学习与思考连贯性的好办法。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object的三种语义,分别是匿名内部类、单例、伴生对象。
Kotlin的匿名内部类和Java的类似,只不过它多了一个功能:匿名内部类可以在继承一个抽象类的同时还实现多个接口。
另外,object的单例和伴生对象,这两种语义从表面上看是没有任何联系的。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了,单例与伴生对象之间是存在某种演变关系的。“单例”演变出了“嵌套单例”,而“嵌套单例”演变出了“伴生对象”。
然后,我们也借助Kotlin伴生对象这个语法,研究了伴生对象的实战应用,比如可以实现工厂模式、懒加载+带参数的单例模式。
尤其是单例模式,这节课中,我们一共提出了Kotlin当中5种单例模式的写法。除了最后一种“接口模板”的方式,是为了学习研究不被推荐使用以外,其他4种单例模式都是有一定使用场景的。这4种单例之间各有优劣,我们可以在工作中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对应的实现方式:
- 如果我们的单例占用内存很小,并且对内存不敏感,不需要传参,直接使用object定义的单例即可。
- 如果我们的单例占用内存很小,不需要传参,但它内部的属性会触发消耗资源的网络请求和数据库查询,我们可以使用object搭配by lazy懒加载。
- 如果我们的工程很简单,只有一两个单例场景,同时我们有懒加载需求,并且getInstance()需要传参,我们可以直接手写Double Check。
- 如果我们的工程规模大,对内存敏感,单例场景比较多,那我们就很有必要使用抽象类模板BaseSingleton了。
思考题
这节课当中,我们提到的BaseSingleton是否还有改进的空间?这个问题会在第7讲“高阶函数”里做出解答。
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思路,我们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