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14 KiB

02 | 制定计划: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

你好,我是四火。

在上一讲中,我们谈到了在面试之前,从宏观上去认识和理解公司和团队需要,和大致的人才甄选标准的重要性。今天,让我们来继续深入这个话题,我将结合实际案例继续分解面试计划,讲解在操作上的要点。

常见问题

你们公司和团队,会为即将到来的面试做计划吗?根据我的观察,计划这件事情,是非常容易遭到轻视的。可能我这样说你感触并不深,下面我列举几个常见的因为不做或者没有做好计划,而导致面试执行有失偏颇的情况。

我曾经作为普通面试官参加过一次面试,那是一个涉及网络安全的职位。在交流过程中,候选人明确地表达了希望成为一名安全领域工程师的决心,只可惜面试团队里面没有这方面的专家。

我们大体上是按照普通软件工程师的思路来面试的,专业领域方面没有办法做有深度的覆盖。显然,这是欠妥的,候选人也或多或少表露出了失望。最后,我们不得不找来相关领域的同事,重新加了两轮专业面试。

还有一次是关于软件工程师候选人5轮现场面试中只有一轮覆盖了编码。候选人其它四轮表现都不错可惜编码略失水准。

从正面反馈的比例来看其实候选人还是挺不错的其它没什么问题但是由于编码对于软件工程师来说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硬技能而面试考察的覆盖明显不合理coding方面的数据点不够所以当时我们也是挺纠结的。

综合考虑之下,这位候选人最后还是入职了,但是入职仅仅大半年就离职了,其中一条不佳的反馈就是,几位同事都提到他的代码写得一塌糊涂。

前面描述了两个我印象比较深刻的问题,其实还有一些其它的典型问题,我在这里简单提一下,看看你们公司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呢?

  • 面试一位十几年经验的工程师,对方倒是认认真真准备了,结果面试官拿的都是要写个快排之类的简单粗暴的算法题。基本上是拿着面试初级工程师的路子来面试经验丰富的候选人,最后的决策靠谱程度可想而知,而候选人也很不开心。
  • 走完了整个面试候选人拿到offer的时候说“啊我不知道这个职位还需要我长期出差办公啊我不能接受出差办公。”

你看,发生这些问题,几乎都是缺乏面试计划,或者没有做好面试计划造成的。这样的代价,轻则浪费时间,让候选人失望,让面试官尴尬,重则招进来不合适的成员影响团队。

那么,我们该怎样合理地制定面试计划呢?

实例解析

这里我们从一个具体的例子出发,这个例子可以形象化地帮助我们理解,到底一份面试计划应该怎样做。

由于不同的公司、团队,面试的情况有所差异,例如轮次、时间等等,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请勿照搬照抄,而是把握原则,去因地制宜地执行。

候选人小张硕士计算机专业毕业7年工作经验现就职于某互联网金融公司面试团队是某互联网大厂的云计算团队职位是高级软件工程师。

确定人选

以大厂为例通常来说电话面试一般1~2轮现场面试少则3轮多则5、6轮。

由于错招一个人的成本太高,基本上都会用“车轮战”的方式来尽可能地多收集数据,以做出更加合理的判断。每一轮都有单独的一位面试官(少数情况出于学习和培训的需要,可能安排两位)。

面试团队的人员角色包括这样几个:

  • 招聘经理Hiring ManagerHM一般都是由团队经理担任这时的招聘也往往是“给他自己的团队”招人。招聘经理特别关注候选人和团队的匹配程度而将诸多技术考察的活儿留给其余的面试官。
  • 技术负责人Bartender这个角色的名称在不同的公司叫法也不同比如有叫Bar Raiser的具体职责也有差异但是大致的目的就是要维持整个面试的水准。这个角色往往经过了专门的训练他们有比一般的面试官多得多的面试经验并且为了考虑利益相关性和平衡性,他必须来自于一个不同于招聘经理所在大部门的组织
  • 其他面试官:这些面试官一般都来自于招聘经理的团队,或者兄弟团队。

制定计划

电话面试Phone Screen安排如下

小张通过了电话面试现场面试On-site Interview当然疫情期间一般的现场面试也变成远程进行的了安排如下

让我们来对上面的这两个表格中的安排做个说明。请注意,在计划的过程中,我们更关注的是考察重点和考察角度是不是能够以合理的方式分配,其比例是不是恰当,而不是具体的考察内容。

事实上,对于具体的考察内容,不同的面试官也有自己的习惯,我们应当保持尊重。这里面的考察内容,我也仅仅是以举例的方式给你提示,之后的课程我还会详细讲解怎样设计这些考察问题。

计划剖析

**首先,清楚团队的需求和限制,设立合理预期。**我们想把这件事情尽可能做好,但是它本身存在着诸多局限性:

  • 面试的过程可以轻松自然但面试本身是一件严肃认真的事情其中的责任是巨大的。在我第一次参加Bartender培训的时候讲师说过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面试对于我们可能最终只是其中一个必须要做出的决定但是对于候选人来说却可能是影响整个职业生涯的事情。我们当然不希望招错人但是我们也不希望错过优秀和合适的人。

  • 面试是一个复杂的活动,但是对于任何一位软件工程师的评估,是一个远比面试复杂得多的活动。**最理想的面试,其实应该是实习。**因为实习会有更充分的时间通过深入的项目和团队活动来得到足够多的可信数据来帮助决策。但是由于人力、时间成本的原因招人不可能仅靠实习面试也不会有实习的时长。因此面试的目的不是做出100%准确的决定,而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通过合理的角度布局,尽可能挖掘到有帮助的信息,从而做出风险范围可接受的决策。

  •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时间、人力成本的足够投入,和考察角度的合理覆盖,是两件完全不同且都必不可少的事情。我们希望达到的效果是,面试团队通过足够量的投入,得到了可以帮助评估候选人的较为全面的数据,但却没有过度地重复覆盖某一个角度。

  • 每位面试官的标准不同视角不同最终很可能这个bar参差不齐。但是Bartender要利用自己的经验和好的实践去规范和约束整个流程帮助大家把注意力聚焦在流程上把判断的依据放在通过面试挖掘到的数据点上。流程正确了,数据充分了,结果就会是合理的。

**其次,面试团队的职位和角色匹配上,要遵从一致性原则。**换言之,让工程师来选工程师。

在这个例子中7轮面试2轮电话面试+5轮现场面试这里面有4位工程师这里的Bartender也是工程师和目标职位的一致程度超过了50%,并且另外两个角色团队经理和产品经理,都是工程师日常工作接触比较密切的角色。

**再次,考察角度、考察重点、考察内容,三者也要遵从一致性原则。**还记得我们上一讲介绍的考察角度吗?如果忘记了,不妨回看温习一下。这三者其实是一个从宏观向具体细化的过程,根据考察角度来确定考察重点,而考察内容则是最后的落实。

在这个例子中纵览考察重点有3轮考察了代码层面1轮考察了系统层面1轮考察了用户接口层面还有两轮考察了对于软件工程的理解以及团队匹配度等等。

而具体到了考察内容电梯系统、限流功能、Email系统等等你可以看到无论描述多简洁这些内容大多都涉及一个实际问题或者是一个具体的系统。这是和考察重点中的“实际问题的解决”相一致的这也符合做工程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的本质。

从这些内容中,你可能注意到了,“讨论”这个词用得很多。其实,这里面几乎所有的主要考察内容,都是以“讨论”的形式展开的。

讨论可以带来很好的交互性,候选人会具备主动的参与感,也可以帮助面试官获得很多有价值的数据点,我们在后面的课程中还会详细介绍。

**最后,考察轮次需要保持渐进性。**我们这个例子中,你可以看到,电话面试做了一个比较初步的筛查,问题难度也相对较低;而现场面试则给出候选人更有层次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技术层面的难度也相对更高。使用这种方式,我们可以让电话面试能够初步筛选掉不靠谱的人选,让所谓的“细筛”,留到现场面试。

另外,现场面试的最后一列是企业和团队的文化关注点,这部分不同的企业和团队变动比较大。

我上面的这一列的例子来自于Amazon为了保证面试符合企业文化的基本原则每一轮都要求赋予一个“领导力准则”的考察项,在评估的时候考虑在内。这是一种企业文化深入工作方方面面的途径,有些互联网大厂比较喜欢这种方式。

当我们理解了团队需要和考察角度,把人选和计划排出来一般这个事情是招聘经理或者Bartender主导的虽然真正的面试轮次还没正式开始,可是已经成功了一半。

总结与思考

好,上面我以一个具体的例子,详细介绍了面试计划制定的方方面面。在此基础上,我还想对两个相关的常见问题,做出进一步的解释。

电话面试与现场面试

为什么不直接奔赴现场,直接搞定现场面试?电话面试的目的是什么?

其实,确实有这么做的。但是,要让候选人直接来公司,见团队,考虑到时间的成本以及交通食宿的开销,有时候代价还是比较大的,对双方都是。因此,电话面试最大的作用,就是用相对较小的代价,“过滤”掉那些明显不靠谱的人。

因此在计划中电话面试轮次通常会比较少1~2轮因而电话面试要能覆盖到我们最关心的那部分内容。而电话面试的决策通常也非常迅速电话面试的面试官互相碰个头如果通过招聘经理也觉得没什么大问题那就可以继续进入现场面试。

从上面的例子你也可以看到从技术角度来看电话面试的难度应该不大但是又要足以过滤掉那些硬条件不符合或是明显不能达到面试bar的候选人。

而从非技术角度来看,要重点关心对方是否有一些明确的要求,是否和团队能提供的所匹配。比如说,如果这个职位要求外派出差办公,而候选人不能接受这一点,那就必须要在电话面试或者之前就沟通清楚,以节约大家的时间。

应届生与老兵

前一讲已经提到过,应届生与老兵,这是两类截然相反的候选人,我们考察的重点是不同的。对于没什么经验的工程师来说,我们更看重的是潜力;而对于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说,我们更看重的是能力,这从对于系统设计能力的要求上就能看出来。

因此对于上面的面试计划如果候选人从7年经验的社招变成了应届那么可以考虑做的调整有

  • 减少总的面试轮次。通常来说,应届生,或者校园招聘,我们的投入时间成本可以适当减少。
  • 去掉系统设计的面试轮次。我们当然可以考察系统设计,但是系统设计不应成为主要的考查内容。对于系统的理解,是一个需要时间和经历逐渐积累的过程。
  • 减少对于工程方面理解的考察。如果考察应届生对于项目和任务管理的理解,对于软件工程的理解,往往意义不大,理由同上。
  • 增大对于兴趣、热情、学习能力,以及是不是能够接纳意见等“潜力素质”的考察比例。一句话,你觉得他能否在团队的帮助下快速地成长,能不能很快地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 增加对于CS基础能力的考察。这部分反映了候选人技术的“底子”牢不牢靠。

“不打无准备之仗”,今天,我介绍了怎样去给面试活动制定计划,希望对你有帮助。有了良好计划的保障,在下一讲,我们就要开始真正接触实际的面试环节了。

好了,在文末,我想知道,你所在的团队,是否为面试做计划,又是怎样安排面试实际考察的角度的呢?你能否在评论区聊一聊?

好,我是四火,我们下一讲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