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18 KiB

08 | 重新认识触觉为什么苹果放弃了3D Touch

你好我是Rocky。

今天我们来谈谈五感中的触觉。触觉是由人体上覆盖全身最为广泛的器官——皮肤来获取。今天我会从触觉的生理学特征谈起,到触觉的心理学隐喻,最后结合当下触觉反馈的技术现状聊一聊我对于触觉的思考,希望能够给你一些启发。

触觉的生理学知识

触觉神经不仅可以感受到冷热、痛痒、压力、振动、形状大小,还能感知到材质机理的差别。

和视觉、听觉一样,触觉也会给人深层次的愉悦和爱的感受。还记得我在02里给你留了一个作业,让你去了解一下哈洛的恒河猴实验嘛?咱们现在从触觉的角度再来看看这个实验。

在实验中哪怕给铁丝妈妈身上绑奶瓶小猴子也仅仅会在饿的时候去找铁丝妈妈其他时间就在绒布妈妈的怀里撒娇。可见即便来自触觉的信息仅仅有1.5%但是这1.5%却会大大影响到愉悦性的体验。

我们的皮肤对0.4赫兹到1000赫兹的振动都能感受到对200到300赫兹的振动感受最为明显。人可以感受到的最小振动脉冲时间间隔是10ms。

一个物体只有发出的声音与对应触觉反馈之间时延小于12ms人的感知觉才会认为它们是协同一致的。我们不同部位的皮肤触觉的敏感度不同尽管手的皮肤只占整个身体皮肤的1.5%但是感受器有40%都集中在手上,指尖尤甚。

所以指尖是皮肤中最敏感的区域。一般3~8毫米是指尖触觉感受的阈值而这个阈值对不敏感的后背来说会扩大到36~75毫米。从功效比的维度看商业化手指触觉反馈体验的成本是最低的。下图介绍了人体皮肤各个部分的敏感度阈值你可以简单了解一下。

触觉反馈的种类

触觉反馈的设计在工业设计界应用非常广泛。比如下图四个设计分别是纸质触感的表盘、硅胶触感的插座、凝胶触感的遥控器以及草莓触感的饮料盒。

但是在UI设计领域很少有人会去思考屏幕触觉反馈的设计。在过去40年里自1980年引入GUI Graphic UI以来用户体验设计一直是以视觉交互为主的一门学科。

即使在触摸屏改变了UI的同时这种体验感觉的重点始终是“屏幕”的反馈加上可选的“声音”反馈而很少提及触感反馈。更何况苹果推出了3D Touch一段时间后又放弃了压感器件让更多人对UI设计领域的触觉反馈有了质疑声。

究其原因,应该主要是目前的技术瓶颈所致。现在的触觉反馈技术几乎还停留在最原始的振动阶段,距离《头号玩家》里面的全身体感衣服,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而在体验设计上,当前主流的应用几乎就局限在振动感知。

触觉反馈技术瓶颈

在研究触控反馈之前,让我们先理解一下这个技术。

触控反馈这个技术在我们日常用的手机中是通过嵌入的马达来实现。由于成本约束大部分便宜的智能手机嵌入的都是转子马达。转子马达启动反应慢、刹车慢、有明显的滞后延迟延迟在20到50ms而且转子马达的振动感觉没有定位感和方向感振动噪音大。

转子马达的这些缺陷会让用户在手机振动时明显感受到“拖泥带水”,你只会感受到很强烈的嗡嗡振动。这种有些类似噪声的振动不仅仅是鸡肋,有些时候甚至会影响你正常的交互。所以很多人都直接在手机里关掉了这种马达的振动反馈。

一些高端手机使用的是线性马达。线性马达的虽然成本高,但响应速度快,振动频率和振幅可控,会产生相对复杂的振动体验。

线性马达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横向线性马达可以沿着屏幕平面上下左右振动而另外一种是圆形线性马达我们又称为Z轴马达这是在屏幕表面垂直的方向上下振动。

横向线性马达的振动行程可以做的很长,圆形线性马达会严重受屏幕厚度约束。所以圆形马达的振动力量弱,持续时间也会更短。下图是苹果手机的横向振动马达简单示意图。目前在马达上舍得投入的基本上就是苹果了。

线性马达的振动能给我们提供三种参数的调整,它们分别是粒度、清晰度和强度。

  • 粒度也可以称为节奏,是振动脉冲的频率或者说是振动脉冲之间的间隔。粒度越大,频率越大,间隔越短,用户感知越快。
  • 清晰度又叫音色,是脉冲的刚度和硬度。振动脉冲清晰度越高,脉冲间的差别感知越明显,清晰度越低,振动脉冲会产生微妙的连续性反馈。
  • 强度是脉冲的振幅或大小。强度越强,用户的触感越强,强度越弱,用户触感越不明显。

在我简短介绍完技术现状之后,你可以回头再想一想,从人的体验维度出发,这种振动反馈我们应该怎么用?

触觉的隐喻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大概想想,触觉反馈在现实世界里有没有较为合适的隐喻?直接找对应关系不太容易,但是你可以把振动和声音联系起来,看看物理世界的隐喻是哪些。

首先是节奏越快,越能制造紧张感。而高振幅的清晰度高的声音,会迅速抓住人的注意。如果你觉得理解有困难,回想一下电影里面不同场景的配乐。那么除了这些,还有哪些隐喻呢?

  • 振动振幅上升并短促结束,表示事件成功完成,比如电子支付成功。
  • 振动振幅下降并短促结束,表示事件一发生就失败了。
  • 一个事件发生并未结束的话,振动需要保持平稳。比如在一个移动赛车游戏中,踩下油门并持续踩着加速,加速中振动反馈要平稳。
  • 当事件或者任务中途失败,需要有一个跳变的振动。比如类似上载一个图片,结果中途失败的场景。

设计师不管如何调整粒度、振幅和音色最终都要遵守以上的物理隐喻。但千万不要滥用触觉反馈。就像为UI设计声音一样触觉是一种亲密的互动可以吸引你的注意但也会分散你的注意力。

如果由于技术限制,导致体验达不到应该有的精度和隐喻,那些嗡嗡的振动就是一种干扰(特别对于拍照需要控制相机抖动,或者麦克风录音的应用需要减少噪声干扰时候)。

那讲了这么多原理当然不能少了好的触觉反馈的案例。接下来我会举一些在触控反馈做得比较好的例子有些是以前华为我们团队设计的有些是苹果的。我要讲的这些例子并不是把触控体验用在“nice to have”的加分体验上而是对应场景的核心体验点。

好的触摸屏触觉反馈设计案例

苹果手表开车导航的振动反馈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在导航过程中,触觉反馈会给出前面要拐弯的清晰指示。这样用户就不必盯着手表,仅根据振动和语音,就可以安全驾驶。

现在很多汽车都有超大触摸屏,从安全体验角度上来说,这种将用户注意力转移到屏幕上的设计,其实是干扰了用户对路况的观察,并非好的体验设计。

苹果输入法光标滚动的隐藏功能触发,也是一个很好的触觉反馈的例子。你只要长按苹果手机虚拟键盘任一字母,就可以启动苹果的隐藏功能——虚拟触控板,手指继续在键盘区域移动即可控制字符光标的位置。这个长按的时机掌握很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振动触觉反馈是非常好的提示。

华为的全局导航有两个需要依赖于滑动距离的功能。

下图左边是EMUI的侧边栏功能。这个功能是一个隐蔽功能需要你在侧边缘内手指不离开屏幕滑到一定距离后才会触发。下图右边是上滑到多任务状态也是上滑到一定距离才会被触发。

这两个功能为了让用户知道滑到什么程度才会触发,都增加了振动反馈。在滑动距离达到要求后,会立即通过振动给出触觉反馈告诉你现在手指可以离开屏幕了。这也是个触觉反馈设计里非常实用的案例。

华为的Mate 30 Pro为了实现超曲面环形屏幕包裹侧边的效果干脆取消了物理音量键。我们在调整音量时就用的大拇指上下滑动边框的方式来调整音量。那这就需要一种类似按压机械物理按键的触觉反馈去模拟用户按压真实音量键的感受。

华为在超曲面屏边缘调节音量里,采用了触摸屏技术加上线性马达振动的反馈的方式。这样一来无论用户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都可以在屏幕的边缘使用音量键。这也是一个触觉反馈的很好的例子。

从以上案例你可以看出,这些触觉反馈的设计都在它们特定的场景下不可或缺,是优秀体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关掉这些触觉反馈设计,那么对于其对应的功能或者场景,用户会感受到明显的易用性体验降低。我认为这种设计才是好的触觉反馈设计的方向。

为什么苹果放弃了3D Touch

苹果的3D Touch曾是苹果独有的触觉交互特性也是很多人喜欢谈论的比安卓手机长按要高级的体验。去年苹果对外宣传由3D Touch改为Haptic Touch长按有非常多的媒体吐槽苹果行倒车。

为什么苹果要放弃3D Touch呢我尝试从人因学谈一下我的理解。

首先从人的生理学分析。3D Touch是通过压力传感器感知用户触摸屏幕的压力来给予触觉反馈。前面我们说过苹果采用的是XY轴的线性马达振动沿着屏幕平面上下左右并不是Z轴的振动反馈。

而3D Touch的技术本质是根据人手指按压屏幕压力的不同检测到轻轻的压、中等程度的压以及用力压的三个级别从而提供不同层次的交互体验。

也就是说用户在Z轴层面施加压力却会得到XY轴的振动反馈。而且玻璃是个相对刚性的材质特别是大猩猩玻璃对压力并不敏感。用户用力压除了得到某种平行振动反馈并不会得到真正符合物理规律的Z轴变形触感体验。所以用户在体验上是困惑的并不是最优秀的体验。

再从心理学上来分析。在移动终端上有很多应用为了兼顾安卓和苹果,在某些触觉控件的选择上都采用了长按代替了压感。在很多系统交互体验中,安卓手机也都是长按调出,而不是苹果的通过压力触控产生。

压力触控需要付出更大的力气出错的心理负荷也会更大。所以很多从安卓手机转到iPhone的用户一开始都会对压感非常不适应无法很好地找到那种压力的平衡点在易学性上存在困难。这样在增加用户学习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品牌粘性。

不排除苹果的3D Touch 在某些体验点是非常好的,当一个用户适应了这种交互后,会对此产生某种程度的粘性依赖。但总的来说,苹果应该是综合评价后,认为这不是一个让体验设计团队觉得满意的特性。这也是苹果公司追求极致体验的一种特殊表达。

摸出不同材质感觉的触觉反馈

还记得4年前我就在华为终端内部的新器件、新技术展会上见过那种手指在玻璃上滑动过程中就能感受到纹理“触感”的原型。

我记得当时可以在玻璃上摸出石头的触感,摸出凹凸不平鱼鳞的纹路,摸出一个虚拟按钮的边缘。这是一种超音波频率的技术,在手指和屏幕之间产生压缩的空气薄膜,从而改变摩擦力,进而模拟不同的材质的纹理。

这种技术已经出现了一段时间,从人因体验上讲是一种不错的感受。目前主要的瓶颈是在成本、功耗等因素上。我还没有看到任何一个手机制造商将这种技术商用,但我相信未来在合适的时机能看到这种技术上市。

防误触设计

以上我们谈的都是如何利用触觉做出好的体验。对于移动设备来说触觉还有另外一个维度,就是如何避免错误地识别触控意图。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以下这些情况:

  • 在Pad上用笔画画的时候你的手掌也接触到了屏幕导致了错误的触碰响应
  • 手机放在口袋里,发生了错误的触碰响应,甚至误拨电话;
  • 打电话时把手机贴到脸上,结果误触了静音键或者其他按键,导致影响自己的通话体验;
  • 在使用曲面屏、瀑布屏的手机时候有握持恐惧,担心会误触侧边的交互区域。

以上这些都是防误触需要也必须考虑的设计。

一般防误触设计是个以工程为主来考虑的体验,但是仍有一些点需要设计师注意。我给你举两个例子。

  1. 接近光传感器:这种传感器通过脉冲红外光反射检测手机屏幕前物体。当确定前方有物体接近,为避免误触,手机会关闭屏幕触控和显示。但这种技术也有明显的体验短板。比如我每天早上被闹铃叫醒,伸手摸手机想关闭闹铃时,经常先握住手机的顶部,然而这样容易挡住接近光传感器,导致手机冒出一个“请勿遮挡屏幕顶端”的提示。最后的结果是闹铃依旧响个不停,影响其他家人的休息。作为设计师,我们要多思考如何提升这部分的体验。

  1. 握姿传感器检测手掌的握持状态。这种传感器可能在手机四周侧边也可能在屏幕正下方。目的是能检测到用户握持手机的方式用户是单手握持还是双手握持是竖屏握持还是横屏握持然后去自动调整触控热区以规避误触。我发现最近的小米11用到了这个技术。在识别到用户不同的握持姿态后可以自动屏蔽对应握持区域侧边的交互。

这两种技术手段都是比较刚性地去解决防误触的问题,但也经常误判,无法做到真正好的体验。所以对于这种技术,一定要有设置的开关项对应,给用户关掉它的选择。

在华为就曾经因为去掉了防误触的开关,让系统默认打开,结果影响了某些特殊人群的体验。

外卖小哥他们在下雨天户外送货的时候,喜欢把固定在电瓶车上的手机套上一个防水套。一旦手机的防误触打开,再加上防水套干扰了接近光传感器,手机触感就会明显减弱。所以外卖小哥一般都会把防误触的开关关掉。

而在某一个版本,我们把这个开关去掉,改成了全部默认打开防误触。这一举动引起了外卖小哥们的不满。当然,后续我们赶快用软件补丁恢复了这个功能的开关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任何功能的裁剪,都要极为谨慎,需要判断是否会影响某些特定人群的特定需求。

总结

接下来我来给你总结一下今天讲的要点。今天我们谈的是很多人平时都不是特别关注的触觉反馈设计。要理解触觉体验,先要理解皮肤对触觉的感知。指尖是我们皮肤中最敏感的区域。

好的体验依赖于技术。目前触觉反馈的技术发展滞后于体验,触觉反馈主要使用的技术是转子马达和线性马达。后者在时延、方向感、频率和振幅的灵活控制方面都好于前者。粒度、振幅和音色也是线性马达可以控制的参数。

好的触觉反馈要在现实世界里找到合适的隐喻对应,符合人的心理认知。节奏越快,越会制造紧张感。而清晰度高的声音,会迅速抓住人的注意。振动振幅上升并短促结束,表示事件成功完成。如果振动振幅下降并短促结束,会表示事件失败。一个事件发生,并未结束,振动需要保持平稳。当事件或者任务中途失败,需要有一个跳变的振动。

苹果手表的开车导航的振动设计,苹果输入法的光标滚动的隐藏功能触发,华为的全局导航手势,以及超曲面无物理按键的侧边音量调节,这四个是比较好的触觉反馈的案例。

苹果的3D Touch从生理学和心理学上分析都不是一个优秀的用户体验设计所以苹果放弃了它。未来触觉反馈会考虑材质感的变化。

除了正确的反馈外,我们也要注意防误触的设计。接近光传感器和握持传感器是当下被用到的两个技术。这两种技术都并不完美。对于不完美的技术功能来说,一定要有开关约束。

作业

在你做的产品中,有无触觉反馈设计的考虑?考虑到人因,你准备如何平衡技术和体验?

另外你在日常使用手机的过程中,有没有因为误触导致的烦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