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265 lines
16 KiB
Markdown

This file contains invisible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invisible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ay be processed differently from what appears below. If your use case is intentional and legitimate,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hidden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ay be confused with others in your current locale. If your use case is intentional and legitimate,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highlight these characters.

# 22 | 哨兵也和Redis实例一样初始化吗
你好我是蒋德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Redis是如何在源码中实现哨兵机制的。
我们知道Redis主从复制是保证Redis可用性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一旦Redis主节点发生故障哨兵机制就会执行故障切换。这个故障切换过程实现起来其实比较复杂涉及了哨兵Leader选举、新主节点选举和故障切换等关键操作。但同时这个故障切换过程又是我们在实现高可用系统时经常要面对的开发需求。
所以从这节课开始我就来给你逐一介绍下Redis哨兵机制及其实现故障切换的关键技术设计与实现。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你既可以了解在故障切换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Raft协议是如何实现的而且你还可以掌握在故障切换时主节点、从节点和客户端相互之间如何完成切换通知的。
不过在开始了解故障切换的关键技术之前今天我们会先来了解哨兵实例本身的初始化和基本运行过程这是因为从源码的角度来看哨兵实例和常规Redis实例的实现都是在一套源码中的它们共享了一些执行流程。所以了解这部分内容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楚地掌握哨兵实例的实现机制。
好,下面我们就先来看下哨兵实例的初始化过程。
## 哨兵实例的初始化
因为哨兵实例是属于运行在一种特殊模式下的Redis server而我在[第8讲](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406556)中已经给你介绍过了Redis server启动后的入口函数main的整体执行过程。其实这个过程就包含了哨兵实例的初始化操作。
所以哨兵实例的初始化入口函数也是main在server.c文件中。那么main函数在运行时就会通过对运行参数的判断来执行哨兵实例对应的运行逻辑。具体来说main函数在调用initServerConfig函数初始化各种配置项之前会调用**checkForSentinelMode函数**,来判断当前运行的是否为哨兵实例,如下所示:
```plain
server.sentinel_mode = checkForSentinelMode(argc,argv);
```
checkForSentinelMode函数在server.c文件中的参数是main函数收到的启动命令字符串**argv**和启动命令中的参数个数**argc**。然后,它会根据以下两个条件判断当前是否运行了哨兵实例。
* 条件一执行的命令本身也就是argv\[0\]是否为“redis-sentinel”。
* 条件二执行的命令参数中是否有“sentinel”。
这部分代码如下所示:
```plain
int checkForSentinelMode(int argc, char **argv) {
    int j
//第一个判断条件判断执行命令本身是否为redis-sentinel
    if (strstr(argv[0],"redis-sentinel") != NULL) return 1;
    for (j = 1; j < argc; j++)
//第二个判断条件,判断命令参数是否有"--sentienl"
        if (!strcmp(argv[j],"--sentinel")) return 1;
    return 0;
}
```
其实这两个判断条件也就对应了我们在命令行启动哨兵实例的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运行redis-sentinel命令另一种是运行redis-server命令但是带有“sentinel”参数如下所示
```plain
redis-sentinel sentinel.conf文件路径
或者
redis-server sentinel.conf文件路径—sentinel
```
所以如果这两个条件中有一个成立那么全局变量server的成员变量sentinel\_mode就会被设置为1表明当前运行的是哨兵实例。这样一来server.sentinel\_mode这一配置项就会在源码的其他地方被用来判断当前是否运行的是哨兵实例。
### 初始化配置项
在完成了对哨兵实例的运行判断之后接下来main函数还是会调用initServerConfig函数初始化各种配置项。但是因为哨兵实例运行时所用的配置项和Redis实例是有区别的所以main函数会专门调用initSentinelConfig和initSentinel两个函数来完成哨兵实例专门的配置项初始化如下所示
```plain
if (server.sentinel_mode) {
initSentinelConfig();
   initSentinel();
}
```
initSentinelConfig和initSentinel这两个函数都是在[sentinel.c](https://github.com/redis/redis/tree/5.0/src/sentinel.c)文件中实现的。
其中,**initSentinelConfig函数**主要是将当前server的端口号改为哨兵实例专用的端口号REDIS\_SENTINEL\_PORT。这是个宏定义它对应的默认值是26379。另外这个函数还会把server的protected\_mode设置为0即允许外部连接哨兵实例而不是只能通过127.0.0.1本地连接server。
而**initSentinel函数**则是在initSentinelConfig函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哨兵实例的初始化这其中主要包括两部分工作。
* 首先initSentinel函数会替换server能执行的命令表。
在initServerConfig函数执行的时候Redis server会初始化一个执行命令表并保存在全局变量server的commands成员变量中。这个命令表本身是一个哈希表每个哈希项的键对应了一个命令的名称而值对应了该命令实际的实现函数。
因为哨兵实例是运行在特殊模式的Redis server它执行的命令和Redis实例也是有区别的所以initSentinel函数会把server.commands对应的命令表清空然后在其中添加哨兵对应的命令如下所示
```plain
  dictEmpty(server.commands,NULL);
    for (j = 0; j < sizeof(sentinelcmds)/sizeof(sentinelcmds[0]); j++) {
       
        struct redisCommand *cmd = sentinelcmds+j;
        retval = dictAdd(server.commands, sdsnew(cmd->name), cmd);
       
    }
```
从这里的代码中你可以看到,哨兵实例可以执行的命令保存在了**sentinelcmds数组**中这个数组是在sentinel.c文件中定义的。
其中你需要注意的是哨兵实例执行的一些命令其名称虽然和Redis实例命令表中的命令名称一样但它们的实现函数是**针对哨兵实例专门实现的**。比如哨兵实例和Redis实例都可以执行publish、info、role命令但是在哨兵实例中这三个命令分别由sentinelPublishCommand、sentinelInfoCommand、sentinelRoleCommand这三个在sentinel.c文件中的函数来实现的。所以当你需要详细了解哨兵实例运行命令的实现时注意不要找错代码文件。
以下代码也展示了哨兵实例命令表中的部分命令,你可以看看。
```plain
struct redisCommand sentinelcmds[] = {
    {"ping",pingCommand,1,"",0,NULL,0,0,0,0,0},
    {"sentinel",sentinelCommand,-2,"",0,NULL,0,0,0,0,0},
    …
    {"publish",sentinelPublishCommand,3,"",0,NULL,0,0,0,0,0},
    {"info",sentinelInfoCommand,-1,"",0,NULL,0,0,0,0,0},
    {"role",sentinelRoleCommand,1,"l",0,NULL,0,0,0,0,0},
    …
};
```
* 其次initSentinel函数在替换了命令表后紧接着它会开始初始化哨兵实例用到的各种属性信息。
为了保存这些属性信息,哨兵实例定义了**sentinelState结构体**在sentinel.c文件中这其中包括了哨兵实例的ID、用于故障切换的当前纪元、监听的主节点、正在执行的脚本数量以及与其他哨兵实例发送的IP和端口号等信息。下面的代码就展示了sentinelState结构体定义中的部分属性你可以看下。
```plain
struct sentinelState {
    char myid[CONFIG_RUN_ID_SIZE+1];  //哨兵实例ID
    uint64_t current_epoch;         //当前纪元
    dict *masters;      //监听的主节点的哈希表
    int tilt;           //是否处于TILT模式
    int running_scripts;    //运行的脚本个数
    mstime_t tilt_start_time;  //tilt模式的起始时间
    mstime_t previous_time;     //上一次执行时间处理函数的时间
    list *scripts_queue;         //用于保存脚本的队列
    char *announce_ip;  //向其他哨兵实例发送的IP信息
    int announce_port;  //向其他哨兵实例发送的端口号
    …
} sentinel;
```
这样一来initSentinel函数就主要会把这些属性设置为初始化值。比如它会为监听的主节点创建一个哈希表哈希项的键记录了主节点的名称而值记录了对应的数据结构指针。
到这里,哨兵实例配置项的初始化工作就完成了。下图展示了这个初始化过程,你可以再回顾下。
![图片](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e/ac/6e692yy58da223d98b2d4d390c8e97ac.jpg?wh=1920x819)
接下来main函数还会调用initServer函数完成server本身的初始化操作这部分哨兵实例也是会执行的。然后main函数就会调用**sentinelIsRunning函数**在sentinel.c文件中启动哨兵实例。
### 启动哨兵实例
sentinelIsRunning函数的执行逻辑比较简单它首先会确认哨兵实例的配置文件存在并且可以正常写入。然后它会检查哨兵实例是否设置了ID。如果没有设置ID的话sentinelIsRunning函数就会为哨兵实例随机生成一个ID。
最后sentinelIsRunning函数会调用sentinelGenerateInitialMonitorEvents函数在sentinel.c文件中给每个被监听的主节点发送事件信息。下图展示了sentinelIsRunning函数的基本执行流程你可以看下。
![图片](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a/bd/6a0241e822b02db8d907f7fdda48cebd.jpg?wh=1920x1080)
那么,**sentinelIsRunning函数是如何获取到主节点的地址信息呢**
这就和我刚才给你介绍的**initSentinel函数**有关了它会初始化哨兵实例的数据结构sentinel.masters。这个结构是使用了一个哈希表记录监听的主节点每个主节点会使用**sentinelRedisInstance结构**来保存。而在sentinelRedisInstance结构中就包含了被监听主节点的地址信息。这个地址信息是由sentienlAddr结构体保存的其中包括了节点的IP和端口号如下所示
```plain
typedef struct sentinelAddr {
    char *ip;
    int port;
} sentinelAddr;
```
此外sentinelRedisInstance结构中还包括了一些和主节点、故障切换相关的其他信息比如主节点名称、ID、监听同一个主节点的其他哨兵实例、主节点的从节点、主节点主观下线和客观下线的时长等等。以下代码展示了sentinelRedisInstance结构的部分内容你可以看看。
```plain
typedef struct sentinelRedisInstance {
    int flags; //实例类型、状态的标记
    char *name;     //实例名称
    char *runid;    //实例ID
    uint64_t config_epoch;  //配置的纪元
    sentinelAddr *addr; //实例地址信息
...
mstime_t s_down_since_time; //主观下线的时长
    mstime_t o_down_since_time; //客观下线的时长
...
dict *sentinels;    //监听同一个主节点的其他哨兵实例
   dict *slaves; //主节点的从节点
...
}
```
这里你需要注意下sentinelRedisInstance是一个通用的结构体**它不仅可以表示主节点,也可以表示从节点或者其他的哨兵实例**。
这个结构体的成员变量有一个**flags**它可以设置为不同的值从而表示不同类型的实例。比如当flags设置为SRI\_MASTER、SRI\_SLAVE或SRI\_SENTINEL这三种宏定义在sentinel.c文件中就分别表示当前实例是主节点、从节点或其他哨兵。你在阅读哨兵相关的源码时可以看到代码中会对flags进行判断获得当前实例类型然后再执行相应的代码逻辑。
好了到这里你就知道当哨兵要和被监听的主节点通信时它只需要从sentinel.masters结构中获取主节点对应的sentinelRedisInstance实例然后就可以给主节点发送消息了。
这个sentinelGenerateInitialMonitorEvents函数的执行逻辑你可以参考以下代码
```plain
void sentinelGenerateInitialMonitorEvents(void) {
    dictIterator *di;
    dictEntry *de;
    di = dictGetIterator(sentinel.masters);//获取masters的迭代器
    while((de = dictNext(di)) != NULL) { //获取被监听的主节点
        sentinelRedisInstance *ri = dictGetVal(de);
        sentinelEvent(LL_WARNING,"+monitor",ri,"%@ quorum %d",ri->quorum); //发送+monitor事件
    }
    dictReleaseIterator(di);
}
```
从代码中你可以看到sentinelGenerateInitialMonitorEvents函数是调用sentinelEvent函数在sentinel.c文件中来实际发送事件信息的。
**sentinelEvent函数**的原型定义如下它的参数level表示当前的日志级别type表示发送事件信息所用的订阅频道ri表示对应交互的主节点fmt则表示发送的消息内容。
```plain
void sentinelEvent(int level, char *type, sentinelRedisInstance *ri, const char *fmt, ...)
```
那么sentinelEvent函数会先**判断传入的消息内容开头的两个字符,是否为“%”和“@”**如果是的话它就会判断监听实例的类型是否为主节点。然后如果是主节点sentinelEvent函数会把监听实例的名称、IP和端口号加入到待发送的消息中如下所示
```plain
...
//如果传递消息以"%"和"@"开头,就判断实例是否为主节点
if (fmt[0] == '%' && fmt[1] == '@') {
//判断实例的flags标签是否为SRI_MASTER如果是就表明实例是主节点
sentinelRedisInstance *master = (ri->flags & SRI_MASTER) ?
                                         NULL : ri->master;
//如果当前实例是主节点根据实例的名称、IP地址、端口号等信息调用snprintf生成传递的消息msg
   if (master) {
    snprintf(msg, sizeof(msg), "%s %s %s %d @ %s %s %d", sentinelRedisInstanceTypeStr(ri), ri->name, ri->addr->ip, ri->addr->port,
                master->name, master->addr->ip, master->addr->port);
  }
...
}
...
```
然后sentinelEvent函数会把传入的消息中除了开头两个字符以外的剩余内容加入到待发送的消息中。最后sentinelEvent函数会调用pubsubPublishMessage函数在pubsub.c文件中将消息发送到对应的频道中如下所示
```plain
 if (level != LL_DEBUG) {
        channel = createStringObject(type,strlen(type));
        payload = createStringObject(msg,strlen(msg));
        pubsubPublishMessage(channel,payload);
        ...
}
```
另外这里你要注意一点刚才我介绍的sentinelGenerateInitialMonitorEvents函数它给sentinelEvent函数发送的参数type是“+monitor”这就表明它会将事件信息发到"+monitor"频道上。
下面的图展示了sentinelEvent函数的执行流程你可以再回顾下。
![图片](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8f/6a/8f50ed685a3c66b34a2d1b2697b6e96a.jpg?wh=1920x1080)
好了,到这里,哨兵实例的初始化就基本完成了。接下来,哨兵就会和主节点进行通信,监听主节点的状态变化,我会在接下来的课程中给你具体介绍它们之间的通信过程。
## 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给你介绍了哨兵实例的初始化过程。哨兵实例和Redis实例使用的是相同的入口main函数但是由于哨兵实例在运行时使用的配置项、运行时信息、支持的可执行命令、事件处理和Redis实例又有所区别。
所以main函数会先通过checkForSentinelMode函数来判断当前运行是否为哨兵实例并相应地设置全局配置项**server.sentinel\_mode**,这个配置项就会在源码其他地方被用于标识哨兵实例是否运行。
这样当启动的是哨兵实例时main函数会调用initSentinelConfig、initSentinel函数来完成哨兵实例的初始化然后main函数会调用sentinelIsRunning函数来向被监听的主节点发送事件信息从而开始监听主节点。
最后,我也想再提醒你一下,从今天这节课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哨兵实例在运行后,开始使用**Pub/Sub订阅频道模式**的通信方法,这种通信方法通常适用于多对多的通信场景中。
因为哨兵实例除了和主节点通信外还需要和其他哨兵实例、客户端进行通信而采用Pub/Sub通信方法可以高效地完成这些通信过程。我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还会给你介绍Pub/Sub通信方法在哨兵运行过程中的使用也希望你在学完这部分课程内容之后能够掌握这种通信方法的实现。
## 每课一问
哨兵实例本身是有配置文件sentinel.conf的那么你能在哨兵实例的初始化过程中找到解析这个配置文件的函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