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book/MySQL实战45讲/docs/75659.md
2022-09-03 22:05:03 +08:00

17 KiB
Raw Blame History

21 | 为什么我只改一行的语句,锁这么多?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和你介绍了间隙锁和next-key lock的概念但是并没有说明加锁规则。间隙锁的概念理解起来确实有点儿难尤其在配合上行锁以后很容易在判断是否会出现锁等待的问题上犯错。

所以今天,我们就先从这个加锁规则开始吧。

首先说明一下,这些加锁规则我没在别的地方看到过有类似的总结,以前我自己判断的时候都是想着代码里面的实现来脑补的。这次为了总结成不看代码的同学也能理解的规则,是我又重新刷了代码临时总结出来的。所以,这个规则有以下两条前提说明:

  1. MySQL后面的版本可能会改变加锁策略所以这个规则只限于截止到现在的最新版本即5.x系列<=5.7.248.0系列 <=8.0.13。

  2. 如果大家在验证中有发现bad case的话请提出来我会再补充进这篇文章使得一起学习本专栏的所有同学都能受益。

因为间隙锁在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下才有效,所以本篇文章接下来的描述,若没有特殊说明,默认是可重复读隔离级别。

我总结的加锁规则里面包含了两个“原则”、两个“优化”和一个“bug”。

  1. 原则1加锁的基本单位是next-key lock。希望你还记得next-key lock是前开后闭区间。

  2. 原则2查找过程中访问到的对象才会加锁。

  3. 优化1索引上的等值查询给唯一索引加锁的时候next-key lock退化为行锁。

  4. 优化2索引上的等值查询向右遍历时且最后一个值不满足等值条件的时候next-key lock退化为间隙锁。

  5. 一个bug唯一索引上的范围查询会访问到不满足条件的第一个值为止。

我还是以上篇文章的表t为例和你解释一下这些规则。表t的建表语句和初始化语句如下。

CREATE TABLE `t` (
  `id` int(11) NOT NULL,
  `c` int(11) DEFAULT NULL,
  `d` int(11)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KEY `c` (`c`)
) ENGINE=InnoDB;

insert into t values(0,0,0),(5,5,5),
(10,10,10),(15,15,15),(20,20,20),(25,25,25);

接下来的例子基本都是配合着图片说明的,所以我建议你可以对照着文稿看,有些例子可能会“毁三观”,也建议你读完文章后亲手实践一下。

案例一:等值查询间隙锁

第一个例子是关于等值条件操作间隙:

图1 等值查询的间隙锁

由于表t中没有id=7的记录所以用我们上面提到的加锁规则判断一下的话

  1. 根据原则1加锁单位是next-key locksession A加锁范围就是(5,10]

  2. 同时根据优化2这是一个等值查询(id=7)而id=10不满足查询条件next-key lock退化成间隙锁因此最终加锁的范围是(5,10)。

所以session B要往这个间隙里面插入id=8的记录会被锁住但是session C修改id=10这行是可以的。

案例二:非唯一索引等值锁

第二个例子是关于覆盖索引上的锁:

图2 只加在非唯一索引上的锁

看到这个例子,你是不是有一种“该锁的不锁,不该锁的乱锁”的感觉?我们来分析一下吧。

这里session A要给索引c上c=5的这一行加上读锁。

  1. 根据原则1加锁单位是next-key lock因此会给(0,5]加上next-key lock。

  2. 要注意c是普通索引因此仅访问c=5这一条记录是不能马上停下来的需要向右遍历查到c=10才放弃。根据原则2访问到的都要加锁因此要给(5,10]加next-key lock。

  3. 但是同时这个符合优化2等值判断向右遍历最后一个值不满足c=5这个等值条件因此退化成间隙锁(5,10)。

  4. 根据原则2 只有访问到的对象才会加锁这个查询使用覆盖索引并不需要访问主键索引所以主键索引上没有加任何锁这就是为什么session B的update语句可以执行完成。

但session C要插入一个(7,7,7)的记录就会被session A的间隙锁(5,10)锁住。

需要注意在这个例子中lock in share mode只锁覆盖索引但是如果是for update就不一样了。 执行 for update时系统会认为你接下来要更新数据因此会顺便给主键索引上满足条件的行加上行锁。

这个例子说明锁是加在索引上的同时它给我们的指导是如果你要用lock in share mode来给行加读锁避免数据被更新的话就必须得绕过覆盖索引的优化在查询字段中加入索引中不存在的字段。比如将session A的查询语句改成select d from t where c=5 lock in share mode。你可以自己验证一下效果。

案例三:主键索引范围锁

第三个例子是关于范围查询的。

举例之前你可以先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对于我们这个表t下面这两条查询语句加锁范围相同吗

mysql> select * from t where id=10 for update;
mysql> select * from t where id>=10 and id<11 for update;

你可能会想id定义为int类型这两个语句就是等价的吧其实它们并不完全等价。

在逻辑上这两条查语句肯定是等价的但是它们的加锁规则不太一样。现在我们就让session A执行第二个查询语句来看看加锁效果。

图3 主键索引上范围查询的锁

现在我们就用前面提到的加锁规则来分析一下session A 会加什么锁呢?

  1. 开始执行的时候要找到第一个id=10的行因此本该是next-key lock(5,10]。 根据优化1 主键id上的等值条件退化成行锁只加了id=10这一行的行锁。

  2. 范围查找就往后继续找找到id=15这一行停下来因此需要加next-key lock(10,15]。

所以session A这时候锁的范围就是主键索引上行锁id=10和next-key lock(10,15]。这样session B和session C的结果你就能理解了。

这里你需要注意一点首次session A定位查找id=10的行的时候是当做等值查询来判断的而向右扫描到id=15的时候用的是范围查询判断。

案例四:非唯一索引范围锁

接下来,我们再看两个范围查询加锁的例子,你可以对照着案例三来看。

需要注意的是与案例三不同的是案例四中查询语句的where部分用的是字段c。

图4 非唯一索引范围锁

这次session A用字段c来判断加锁规则跟案例三唯一的不同是在第一次用c=10定位记录的时候索引c上加了(5,10]这个next-key lock后由于索引c是非唯一索引没有优化规则也就是说不会蜕变为行锁因此最终sesion A加的锁是索引c上的(5,10] 和(10,15] 这两个next-key lock。

所以从结果上来看sesson B要插入8,8,8)的这个insert语句时就被堵住了。

这里需要扫描到c=15才停止扫描是合理的因为InnoDB要扫到c=15才知道不需要继续往后找了。

案例五唯一索引范围锁bug

前面的四个案例我们已经用到了加锁规则中的两个原则和两个优化接下来再看一个关于加锁规则中bug的案例。

图5 唯一索引范围锁的bug

session A是一个范围查询按照原则1的话应该是索引id上只加(10,15]这个next-key lock并且因为id是唯一键所以循环判断到id=15这一行就应该停止了。

但是实现上InnoDB会往前扫描到第一个不满足条件的行为止也就是id=20。而且由于这是个范围扫描因此索引id上的(15,20]这个next-key lock也会被锁上。

所以你看到了session B要更新id=20这一行是会被锁住的。同样地session C要插入id=16的一行也会被锁住。

照理说这里锁住id=20这一行的行为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扫描到id=15就可以确定不用往后再找了。但实现上还是这么做了因此我认为这是个bug。

我也曾找社区的专家讨论过官方bug系统上也有提到但是并未被verified。所以认为这是bug这个事儿也只能算我的一家之言如果你有其他见解的话也欢迎你提出来。

案例六:非唯一索引上存在"等值"的例子

接下来的例子是为了更好地说明“间隙”这个概念。这里我给表t插入一条新记录。

mysql> insert into t values(30,10,30);

新插入的这一行c=10也就是说现在表里有两个c=10的行。那么这时候索引c上的间隙是什么状态了呢你要知道由于非唯一索引上包含主键的值所以是不可能存在“相同”的两行的。

图6 非唯一索引等值的例子

可以看到虽然有两个c=10但是它们的主键值id是不同的分别是10和30因此这两个c=10的记录之间也是有间隙的。

图中我画出了索引c上的主键id。为了跟间隙锁的开区间形式进行区别我用(c=10,id=30)这样的形式,来表示索引上的一行。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案例六。

这次我们用delete语句来验证。注意delete语句加锁的逻辑其实跟select ... for update 是类似的也就是我在文章开始总结的两个“原则”、两个“优化”和一个“bug”。

图7 delete 示例

这时session A在遍历的时候先访问第一个c=10的记录。同样地根据原则1这里加的是(c=5,id=5)到(c=10,id=10)这个next-key lock。

然后session A向右查找直到碰到(c=15,id=15)这一行循环才结束。根据优化2这是一个等值查询向右查找到了不满足条件的行所以会退化成(c=10,id=10) 到 (c=15,id=15)的间隙锁。

也就是说这个delete语句在索引c上的加锁范围就是下图中蓝色区域覆盖的部分。

图8 delete加锁效果示例

这个蓝色区域左右两边都是虚线,表示开区间,即(c=5,id=5)和(c=15,id=15)这两行上都没有锁。

案例七limit 语句加锁

例子6也有一个对照案例场景如下所示

图9 limit 语句加锁

这个例子里session A的delete语句加了 limit 2。你知道表t里c=10的记录其实只有两条因此加不加limit 2删除的效果都是一样的但是加锁的效果却不同。可以看到session B的insert语句执行通过了跟案例六的结果不同。

这是因为案例七里的delete语句明确加了limit 2的限制因此在遍历到(c=10, id=30)这一行之后,满足条件的语句已经有两条,循环就结束了。

因此索引c上的加锁范围就变成了从c=5,id=5)到c=10,id=30)这个前开后闭区间,如下图所示:

图10 带limit 2的加锁效果

可以看到,(c=10,id=30之后的这个间隙并没有在加锁范围里因此insert语句插入c=12是可以执行成功的。

这个例子对我们实践的指导意义就是,在删除数据的时候尽量加limit。这样不仅可以控制删除数据的条数,让操作更安全,还可以减小加锁的范围。

案例八:一个死锁的例子

前面的例子中我们在分析的时候是按照next-key lock的逻辑来分析的因为这样分析比较方便。最后我们再看一个案例目的是说明next-key lock实际上是间隙锁和行锁加起来的结果。

你一定会疑惑,这个概念不是一开始就说了吗?不要着急,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图11 案例八的操作序列

现在,我们按时间顺序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

  1. session A 启动事务后执行查询语句加lock in share mode在索引c上加了next-key lock(5,10] 和间隙锁(10,15)

  2. session B 的update语句也要在索引c上加next-key lock(5,10] ,进入锁等待;

  3. 然后session A要再插入(8,8,8)这一行被session B的间隙锁锁住。由于出现了死锁InnoDB让session B回滚。

你可能会问session B的next-key lock不是还没申请成功吗

其实是这样的session B的“加next-key lock(5,10] ”操作,实际上分成了两步,先是加(5,10)的间隙锁加锁成功然后加c=10的行锁这时候才被锁住的。

也就是说我们在分析加锁规则的时候可以用next-key lock来分析。但是要知道具体执行的时候是要分成间隙锁和行锁两段来执行的。

小结

这里我再次说明一下,我们上面的所有案例都是在可重复读隔离级别(repeatable-read)下验证的。同时,可重复读隔离级别遵守两阶段锁协议,所有加锁的资源,都是在事务提交或者回滚的时候才释放的。

在最后的案例中你可以清楚地知道next-key lock实际上是由间隙锁加行锁实现的。如果切换到读提交隔离级别(read-committed)的话,就好理解了,过程中去掉间隙锁的部分,也就是只剩下行锁的部分。

其实读提交隔离级别在外键场景下还是有间隙锁,相对比较复杂,我们今天先不展开。

另外,在读提交隔离级别下还有一个优化,即:语句执行过程中加上的行锁,在语句执行完成后,就要把“不满足条件的行”上的行锁直接释放了,不需要等到事务提交。

也就是说,读提交隔离级别下,锁的范围更小,锁的时间更短,这也是不少业务都默认使用读提交隔离级别的原因。

不过我希望你学过今天的课程以后可以对next-key lock的概念有更清晰的认识并且会用加锁规则去判断语句的加锁范围。

在业务需要使用可重复读隔离级别的时候,能够更细致地设计操作数据库的语句,解决幻读问题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升系统并行处理事务的能力。

经过这篇文章的介绍,你再看一下上一篇文章最后的思考题,再来尝试分析一次。

我把题目重新描述和简化一下还是我们在文章开头初始化的表t里面有6条记录图12的语句序列中为什么session B的insert操作会被锁住呢

图12 锁分析思考题

另外,如果你有兴趣多做一些实验的话,可以设计好语句序列,在执行之前先自己分析一下,然后实际地验证结果是否跟你的分析一致。

对于那些你自己无法解释的结果,可以发到评论区里,后面我争取挑一些有趣的案例在文章中分析。

你可以把你关于思考题的分析写在留言区,也可以分享你自己设计的锁验证方案,我会在下一篇文章的末尾选取有趣的评论跟大家分享。感谢你的收听,也欢迎你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一起阅读。

上期问题时间

上期的问题,我在本期继续作为了课后思考题,所以会在下篇文章再一起公布“答案”。

这里,我展开回答一下评论区几位同学的问题。

  • @令狐少侠 说,以前一直认为间隙锁只在二级索引上有。现在你知道了,有间隙的地方就可能有间隙锁。
  • @浪里白条 同学问如果是varchar类型加锁规则是什么样的。
    回答实际上在判断间隙的时候varchar和int是一样的排好序以后相邻两个值之间就有间隙。
  • 有几位同学提到说上一篇文章自己验证的结果跟案例一不同就是在session A执行完这两个语句
begin;
select * from t where d=5 for update; /*Q1*/

以后session B 的update 和session C的insert 都会被堵住。这是不是跟文章的结论矛盾?

其实不是的这个例子用的是反证假设就是假设不堵住会出现问题然后推导出session A需要锁整个表所有的行和所有间隙。

评论区留言点赞板:

@ 某、人 、@郭江伟 两位同学尝试分析了上期问题,并给了有启发性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