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152 lines
15 KiB
Markdown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ay be confused with others in your current locale. If your use case is intentional and legitimate,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highlight these characters.

# 20 分析篇 | 如何分析CPU利用率飙高问题
你好,我是邵亚方。
如果你是一名应用开发者那你应该知道如何去分析应用逻辑对于如何优化应用代码提升系统性能也应该有自己的一套经验。而我们这节课想要讨论的是如何拓展你的边界让你能够分析代码之外的模块以及对你而言几乎是黑盒的Linux内核。
在很多情况下,应用的性能问题都需要通过分析内核行为来解决,因此,内核提供了非常多的指标供应用程序参考。当应用出现问题时,我们可以查看到底是哪些指标出现了异常,然后再做进一步分析。不过,这些内核导出的指标并不能覆盖所有的场景,我们面临的问题可能更加棘手:应用出现性能问题,可是系统中所有的指标都看起来没有异常。相信很多人都为此抓狂过。那出现这种情况时,内核到底有没有问题呢,它究竟在搞什么鬼?这节课我就带你探讨一下如何分析这类问题。
我们知道对于应用开发者而言应用程序的边界是系统调用进入到系统调用中就是Linux内核了。所以要想拓展分析问题的边界你首先需要知道该怎么去分析应用程序使用的系统调用函数。对于内核开发者而言边界同样是系统调用系统调用之外是应用程序。如果内核开发者想要拓展分析问题的边界也需要知道如何利用系统调用去追踪应用程序的逻辑。
## 如何拓展你分析问题的边界?
作为一名内核开发者,我对应用程序逻辑的了解没有对内核的了解那么深。不过,当应用开发者向我寻求帮助时,尽管我对他们的应用逻辑一无所知,但这并不影响我对问题的分析,因为我知道如何借助分析工具追踪应用程序的逻辑。经过一系列追踪之后,我就能对应用程序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我常用来追踪应用逻辑的工具之一就是strace。strace可以用来分析应用和内核的“边界”——系统调用。借助strace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应用执行的逻辑还可以了解内核逻辑。那么作为应用开发者的你就可以借助这个工具来拓展你分析应用问题的边界。
strace可以跟踪进程的系统调用、特定的系统调用以及系统调用的执行时间。很多时候我们通过系统调用的执行时间就能判断出业务延迟发生在哪里。比如我们想要跟踪一个多线程程序的系统调用情况那就可以这样使用strace
> $ strace -T -tt -ff -p pid -o strace.out
不过在使用strace跟踪进程之前我希望你可以先明白strace的工作原理这也是我们这节课的目的你不只要知道怎样使用工具更要明白工具的原理这样在出现问题时你就能明白该工具是否适用了。
## 了解工具的原理,不要局限于如何使用它
strace工具的原理如下图所示我们以上面的那个命令为例来说明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bc/6f/bc04236262f16e0b69842dafd503616f.jpg "strace基本原理")
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到对于正在运行的进程而言strace可以attach到目标进程上这是通过ptrace这个系统调用实现的gdb工具也是如此。ptrace的PTRACE\_SYSCALL会去追踪目标进程的系统调用目标进程被追踪后每次进入syscall都会产生SIGTRAP信号并暂停执行追踪者通过目标进程触发的SIGTRAP信号就可以知道目标进程进入了系统调用然后追踪者会去处理该系统调用我们用strace命令观察到的信息输出就是该处理的结果追踪者处理完该系统调用后就会恢复目标进程的执行。被恢复的目标进程会一直执行下去直到下一个系统调用。
你可以发现目标进程每执行一次系统调用都会被打断等strace处理完后目标进程才能继续执行这就会给目标进程带来比较明显的延迟。因此在生产环境中我不建议使用该命令如果你要使用该命令来追踪生产环境的问题那就一定要做好预案。
假设我们使用strace跟踪到线程延迟抖动是由某一个系统调用耗时长导致的那么接下来我们该怎么继续追踪呢这就到了应用开发者和运维人员需要拓展分析边界的时刻了对内核开发者来说这才算是分析问题的开始。
## 学会使用内核开发者常用的分析工具
我们以一个实际案例来说明吧。有一次业务开发者反馈说他们用strace追踪发现业务的pread(2)系统调用耗时很长经常会有几十毫秒ms的情况甚至能够达到秒级但是不清楚接下来该如何分析因此让我帮他们分析一下。
因为已经明确了问题是由pread(2)这个系统调用引起的所以对内核开发者而言后续的分析就相对容易了。分析这类问题最合适的工具是ftrace我们可以使用ftrace的function\_trace功能来追踪pread(2)这个系统调用到底是在哪里耗费了这么长的时间。
要想追踪pread(2)究竟在哪里耗时长,我们就需要知道该系统调用对应的内核函数是什么。我们有两种途径可以方便地获取到系统调用对应的内核函数:
* 查看[include/linux/syscalls.h](https://elixir.bootlin.com/linux/v5.9-rc6/source/include/linux/syscalls.h)文件里的内核函数:
你可以看到与pread有关的函数有多个由于我们的系统是64bit的只需关注64bit相关的系统调用就可以了所以我们锁定在ksys\_pread64和sys\_read64这两个函数上。[通过该头文件里的注释](https://elixir.bootlin.com/linux/v5.9-rc6/source/include/linux/syscalls.h#L1234)我们能知道,前者是内核使用的,后者是导出给用户的。那么在内核里,我们就需要去追踪前者。另外,请注意,不同内核版本对应的函数可能不一致,我们这里是以最新内核代码(5.9-rc)为例来说明的。
* 通过/proc/kallsyms这个文件来查找
> $ cat /proc/kallsyms | grep pread64
>
> ffffffffa02ef3d0 T ksys\_pread64
>
/proc/kallsyms里的每一行都是一个符号其中第一列是符号地址第二列是符号的属性第三列是符号名字比如上面这个信息中的T就表示全局代码符号我们可以追踪这类的符号。关于这些符号属性的含义你可以通过[man nm](https://man7.org/linux/man-pages/man1/nm.1p.html)来查看。
接下来我们就使用ftrace的function\_graph功能来追踪ksys\_pread64这个函数看看究竟是内核的哪里耗时这么久。function\_graph的使用方式如下
```
# 首先设置要追踪的函数
$ echo ksys_pread64 > /sys/kernel/debug/tracing/set_graph_function
# 其次设置要追踪的线程的pid如果有多个线程那需要将每个线程都逐个写入
$ echo 6577 > /sys/kernel/debug/tracing/set_ftrace_pid
$ echo 6589 >> /sys/kernel/debug/tracing/set_ftrace_pid
# 将function_graph设置为当前的tracer来追踪函数调用情况
$ echo function_graph > /sys/kernel/debug/tracing/current_trace
```
然后我们就可以通过/sys/kernel/debug/tracing/trace\_pipe来查看它的输出了下面就是我追踪到的耗时情况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8/fc/689eacfa3ef10c236221f1b2051ab5fc.png)
我们可以发现pread(2)有102ms是阻塞在io\_schedule()这个函数里的io\_schedule()的意思是该线程因I/O阻塞而被调度走线程需要等待I/O完成才能继续执行。在function\_graph里我们同样也能看到**pread**\*\*(****2****)\*\*是如何一步步执行到io\_schedule的由于整个流程比较长我在这里只把关键的调用逻辑贴出来
```
21) | __lock_page_killable() {
21) 0.073 us | page_waitqueue();
21) | __wait_on_bit_lock() {
21) | prepare_to_wait_exclusive() {
21) 0.186 us | _raw_spin_lock_irqsave();
21) 0.051 us | _raw_spin_unlock_irqrestore();
21) 1.339 us | }
21) | bit_wait_io() {
21) | io_schedule() {
```
我们可以看到,**pread2**是从\_\_lock\_page\_killable这个函数调用下来的。当pread(2)从磁盘中读文件到内存页page会先lock该page读完后再unlock。如果该page已经被别的线程lock了比如在I/O过程中被lock那么pread(2)就需要等待。等该page被I/O线程unlock后pread(2)才能继续把文件内容读到这个page中。我们当时遇到的情况是在pread(2)从磁盘中读取文件内容到一个page中的时候该page已经被lock了于是调用pread(2)的线程就在这里等待。这其实是合理的内核逻辑没有什么问题。接下来我们就需要看看为什么该page会被lock了这么久。
因为线程是阻塞在磁盘I/O里的所以我们需要查看一下系统的磁盘I/O情况我们可以使用iostat来观察
> $ iostat -dxm 1
追踪信息如下: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a/04/ca94121ff716f75c171e2a3380d14d04.png)
其中sdb是业务pread(2)读取的磁盘所在的文件,通常情况下它的读写量很小,但是我们从上图中可以看到,磁盘利用率(%util会随机出现比较高的情况接近100%。而且avgrq-sz很大也就是说出现了很多I/O排队的情况。另外w/s比平时也要高很多。我们还可以看到由于此时存在大量的I/O写操作磁盘I/O排队严重磁盘I/O利用率也很高。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判断之所以pread(2)读磁盘文件耗时较长很可能是因为被写操作饿死导致的。因此我们接下来需要排查到底是谁在进行写I/O操作。
通过iotop观察I/O行为我们发现并没有用户线程在进行I/O写操作写操作几乎都是内核线程kworker来执行的也就是说用户线程把内容写在了Page Cache里然后kwoker将这些Page Cache中的内容再同步到磁盘中。这就涉及到了我们这门课程第一个模块的内容了如何观测Page Cache的行为。
## 自己写分析工具
如果你现在还不清楚该如何来观测Page Cache的行为那我建议你再从头仔细看一遍我们这门课程的第一个模块我在这里就不细说了。不过我要提一下在Page Cache模块中未曾提到的一些方法这些方法用于判断内存中都有哪些文件以及这些文件的大小。
常规方式是用fincore和mincore不过它们都比较低效。这里有一个更加高效的方式通过写一个内核模块遍历inode来查看Page Cache的组成。该模块的代码较多我只说一下核心的思想伪代码大致如下
```
iterate_supers // 遍历super block
iterate_pagecache_sb // 遍历superblock里的inode
list_for_each_entry(inode, &sb->s_inodes, i_sb_list)
// 记录该inode的pagecache大小
nrpages = inode->i_mapping->nrpages;
/* 获取该inode对应的dentry然后根据该dentry来查找文件路径
* 请注意inode可能没有对应的dentry因为dentry可能被回收掉了
* 此时就无法查看该inode对应的文件名了。
*/
dentry = dentry_from_inode(inode);
dentry_path_raw(dentry, filename, PATH_MAX);
```
使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查看进程正在打开的文件,也能查看文件已经被进程关闭,但文件内容还在内存中的情况。所以这种方式分析起来会更全面。
通过查看Page Cache的文件内容我们发现某些特定的文件占用的内存特别大但是这些文件都是一些离线业务的文件也就是不重要业务的文件。因为离线业务占用了大量的Page Cache导致该在线业务的workingset大大减小所以pread(2)在读文件内容时经常命中不了Page Cache进而需要从磁盘来读文件也就是说该在线业务存在大量的pagein和pageout。
至此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就有了我们可以通过限制离线业务的Page Cache大小来保障在线业务的workingset防止它出现较多的refault。经过这样调整后业务再也没有出现这种性能抖动了。
你是不是对我上面提到的这些名字感到困惑呢也不清楚inode和Page Cache是什么关系如果是的话那就说明你没有好好学习我们这门课程的Page Cache模块我建议你从头再仔细学习一遍。
好了,我们这节课就讲到这里。
## 课堂总结
我们这节课的内容,对于应用开发者和运维人员而言是有些难度的。我之所以讲这些有难度的内容,就是希望你可以拓展分析问题的边界。这节课的内容对内核开发者而言基本都是基础知识,如果你看不太明白,说明你对内核的理解还不够,你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好好学习它。我研究内核已经有很多年了,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自己对它的理解仍然不够深刻,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和研究,而我也一直在这么做。
我们现在回顾一下这节课的重点:
* strace工具是应用和内核的边界如果你是一名应用开发者并且想去拓展分析问题的边界那你就需要去了解strace的原理还需要了解如何去分析strace发现的问题
* ftrace是分析内核问题的利器你需要去了解它
* 你需要根据自己的问题来实现特定的问题分析工具,要想更好地实现这些分析工具,你必须掌握很多内核细节。
## 课后作业
关于我们这节课的“自己写分析工具”这部分我给你留一个作业这也是我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做的一件事请你在sysrq里实现一个功能让它可以显示出系统中所有R和D状态的任务以此来帮助开发者分析系统load飙高的问题。
我在我们的内核里已经实现了该功能不过在推给Linux内核时maintainer希望我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实现。由于那个时候我在忙其他事情这件事便被搁置了下来。如果你实现得比较好你可以把它提交给Linux内核提交的时候你也可以cc一下我laoar.shao@gmail.com。对了你在实现时也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提交记录[scheduler: enhancement to show\_state\_filter and SysRq](https://lore.kernel.org/patchwork/patch/818962/)。欢迎你在留言区与我讨论。
最后,感谢你的阅读,如果你认为这节课的内容有收获,也欢迎把它分享给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