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121 lines
11 KiB
Markdown

This file contains invisible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invisible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ay be processed differently from what appears below. If your use case is intentional and legitimate,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hidden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ay be confused with others in your current locale. If your use case is intentional and legitimate,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highlight these characters.

# 18 | 需求管理:太多人给你安排任务,怎么办?
你好,我是郑晔。
上一讲我们讲了需求的分解,我以用户故事为例,给你讲了我们应该把大的需求拆分成小的需求,但是不是只要把需求拆开了就万事大吉了呢?显然不是。今天我们再来探讨另一个与需求强相关的话题: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许多程序员的第一直觉通常是,这要么是产品经理的事,要么是项目经理的事,跟我有什么关系?我知道很多人会这么想,可我想说的是,如果你不了解需求是怎么管理的,即便是进行了需求分解,最终的结果很有可能依然是你深陷泥潭苦苦挣扎而不自知。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给你讲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
## 最无脑的需求管理法:老板说的
有一次,我们组织了一次各团队负责人的吐槽大会,让大家把遇到的问题在台面上“摆”一下。一个开发团队的负责人说:“我这边倒排期太严重了,每个产品经理到我这里都说上线日期已经定好了,我这边资源有限,实在是抗不住了。”
出于好奇,有人问:“这些任务都一样重要吗?”
这个负责人无奈地摇摇头,“他们都说自己的任务重要。”
“他们凭什么说自己的任务重要呢?”我也问了一个问题。
这个负责人说:“他们告诉我,是老板说的。”
这是不是一个很熟悉的场景?一堆任务压过来,只是因为这是老板的一句话。我们的老板都是这么不近人情吗?其实,大概率来看,并不是。
**就凭一句“老板说的”,我们就可以判断出,产品经理缺乏对需求管理应有的理解。**而研发团队也因为无脑地接受了需求,几乎将自己压垮。
这时候CTO 发话了:“口头的东西不算数,如果他们说是老板说的,那就让老板发邮件确认。”
我很认可CTO的说法但我并不放心那个开发团队的负责人于是我问他“你会让产品经理这么去做吗”果然他犹豫了。
“产品经理可能不会和老板这么说。那你去说好了。”我们又给他提了个建议。显然,他更犹豫了,毕竟要面对大老板。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又给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如果你担心产品经理不这么做,你可以直接发邮件给老板,同时抄送 CTO。”
“对可以这么做”CTO 把责任扛了过去。这个负责人心里一下子有底了。
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实,这个故事只要再往下延伸一点,就到了我们程序员身边。
作为程序员,我们面临的场景往往是,一个需求不明就里地来了,你的周末假期全部泡汤,因为你的负责人会和你说,这是老板说的。
软件行业有个段子:做软件,最理想的交付日期是什么时候?答案是昨天,其次是尽快。所有提出业务需求的人都恨不得需求早就做好了。但事实总是那么不如人意,所以,他们只能寄希望于需求被尽快实现。
如果我们等着所有需求都开发好了再上线呢?这就是当年所谓瀑布模型做的事,放在二十年前,这种做法还有生存空间,但今天这种做法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
关于如何做软件,我们已经讨论了很多,关键点就在于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确定,我们只好把产品的“一部分”开发好,送上线。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到底是选择“哪部分”优先上线呢?我们必须在宏大的理想和骨感的现实中作出取舍。这也就牵扯出需求管理的本质,实际上是个优先级的问题。
## 需求的优先级
“来自老板”,这是判断优先级最简单的答案,也是推卸责任的一个答案。其潜台词是,压力大不怪我,要怪就怪老板去。“来自老板”不应该成为优先做事的指标。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优先级这种事大家也是可以谈的,大多数能当老板的人都是可以讲道理的。但要和老板谈,我们得知道怎么讲道理。准备一些基础知识,才能与各级老板探讨怎么安排工作的优先级。
为什么要区分优先级?因为时间是有限的,有限的时间内你能完成工作的上限是一定的。
怎么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时间,这其实是一个时间管理的问题。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时间管理领域的一些优秀实践,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明辨优先级。
谈到时间管理一个有效的时间管理策略是艾森豪威尔矩阵Eisenhower Matrix这是由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开发出的一个工具。
这个工具到了史蒂芬·柯维Stephen Richards Covey手里得到了发扬光大他那本著名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书籍将其推广至世界各地。也许这个名字你不太熟悉看一下下面这个图你就知道了。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f/f8/6f0fdcb6e2d9c9955fd6e2b2210a03f8.jpg)
它将事情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维度进行划分,也就形成了四个部分: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且紧急,不重要不紧急。
用几个程序员生活中的例子帮你理解一下。让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线上故障,就属于重要且紧急事情,不赶紧解决,就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团队对系统升级改造就属于重要不紧急:改造好,性能也好,可维护性也得到提升;不改造,一时半会也能用。一些临时任务都属于紧急不重要,而刷朋友圈则属于既不紧急也不重要。
**按照时间管理的理念,重要且紧急的事情要立即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应该是我们重点投入精力的地方。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可以委托别人做。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尽量少做。**
这个矩阵带给我们思维上最大的改变是,让人意识到事情和事情不是等价的。**如果不把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到最后可能都变成紧急的事情。**
比如,我们放任系统不做升级改造,过多的技术债会让系统的问题越来越多,新需求实现的速度越来越慢,最后几个看起来不大的需求就足以让团队加班加点,天怒人怨。
把这个思路带回到我们现实的需求管理中,你会发现,其实团队面临的各种需求所采用的优先级排序方式,基本上都是按照紧急程度排列的,但它们是否真的重要呢?
如果你把这个问题抛给需求的提出者,我几乎可以肯定,他们给你的答案是,他们提出的需求就是重要的。一种可能是,他们也分不清重要和紧急的差别,正如有时候我们也糊涂一样。
对于这样的场景,我们要做的就是多问一些问题。我在[“精益创业:产品经理不靠谱,你该怎么办?”](http://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76260)文章中说过,默认所有需求都不做,直到弄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同样,需求也没那么重要,直到产品经理能说明白它为什么重要,尤其是为什么比其他需求重要。如果一个产品经理不能把几个需求排出优先级,你就可以把上面学到的内容给他讲一遍。
还有另一种可能,他给你的需求在他工作的上下文中,确实是最重要的内容了。但当有多个需求来源时,我们该如何确认哪个需求是最重要的呢?这时,才到了真正需要老板出场的时刻。
## 站在老板面前
在[“解决了很多问题,为什么你依然在‘坑’里?”](http://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76567)文章中,我曾经讲过,大家不要局限于程序员这个角色,不同角色真正的差异是工作上下文的不同。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上下文里工作,上下文也就局限了很多人的视野。
试想,两个产品经理出现在你面前,一个告诉你,公司要拓展新方向,这个功能要做;另一个却说,公司要进一步盈利,那个功能必须做。
在你看来,他们两个说得都对,听上去都挺重要的。但骨感的现实是,你把两件事都接下来,等着你的是累死都完不成的任务。
这个时候,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跳出这个上下文,到更大的上下文中。你判断不了哪个需求更重要,就请更高一级的老板来判断。
有了基础知识的储备,我们终于可以站在了老板面前。你可以告诉老板:我资源有限,需要将这两个需求排个序,看哪个更重要。我的上下文有限,需要你帮我判断一下。
老板会和你说这两个需求的起源,扩展盈利的需求是竞争对手都已经有了,客户也问这边要,再不做会影响客户关系,尤其是新财年快到了,下个阶段的合同会受到影响。而另外的新业务是某天一个高端聚会上得到的新启发,想尝试一下,他也不确定这个想法能带来多少收益,就让产品部门试一下。
听了老板的信息,你顿时明白这两件事的重要性,你也知道该如何面对两个产品经理了。
老板比你们的上下文大,因为他有看待这个问题更多的维度。所以,在你们眼里无比纠结的事情,老板几句话就云开雾散了,在他眼里,那根本不叫事。
如果你看过刘慈欣的《三体》,就会知道,这其实是“降维攻击”。另一个你可能熟悉的说法叫大局观。我经常和人说,**当员工想不明白的事,换成老板的视角就全明白了。**
我鼓励每个程序员在更大的上下文中工作,也就是想让人获得更多的思考维度。而今天的内容主要告诉你,如果自己的上下文不足时,我们可以引入新的元素,比如征求老板意见,扩大自己的上下文。
再发散讲几句,为人做事同样要不断扩展自己的上下文,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涨见识。
很多所谓的人生难题不过是因为见识有限造成的。比如,如果你觉得公司内总有人跟你比技术,莫不如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把自己放在全行业的水平上去比较。因为你是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工作,而不是一个公司。
## 总结时刻
需求分解之后,最重要的是,排列需求的优先级。优先级的排列方式有很多,我们可以借鉴时间管理的方法,把事情按照重要和紧急的维度进行划分,得到了四个象限。我们要尽可能把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把紧急的事情当成优先级排序的方式。
需求分解成一个个小块,其实也分解了原本合一的上下文。如果想要有效地管理需求,尤其是确定事情的重要程度,一种方式是找回丢失的上下文。如果我们自己无法判断上下文,一种好的办法是,引入外部更大的上下文。
如果今天的内容你只能记住一件事,那请记住:**尽量做最重要的事。**
最后,我想请你分享一下,你的团队在日常的需求管理中,还遇到哪些问题呢?欢迎在留言区写下你的想法。
感谢阅读,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也欢迎把它分享给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