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206 lines
13 KiB
Markdown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ay be confused with others in your current locale. If your use case is intentional and legitimate,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highlight these characters.

# 第36讲 | 跨语言类RPC协议交流之前双方先来个专业术语表
到目前为止咱们讲了四种RPC分别是ONC RPC、基于XML的SOAP、基于JSON的RESTful和Hessian2。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二进制的传输性能好,文本类的传输性能差一些;二进制的难以跨语言,文本类的可以跨语言;要写协议文件的严谨一些,不写协议文件的灵活一些。虽然都有服务发现机制,有的可以进行服务治理,有的则没有。
我们也看到了RPC从最初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最终演进到微服务。对于RPC框架的要求越来越多了具体有哪些要求呢
* 首先,传输性能很重要。因为服务之间的调用如此频繁了,还是二进制的越快越好。
* 其次,跨语言很重要。因为服务多了,什么语言写成的都有,而且不同的场景适宜用不同的语言,不能一个语言走到底。
* 最好既严谨又灵活,添加个字段不用重新编译和发布程序。
* 最好既有服务发现也有服务治理就像Dubbo和Spring Cloud一样。
## Protocol Buffers
这是要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啊。理想还是要有的嘛这里我就来介绍一个向“理想”迈进的GRPC。
GRPC首先满足二进制和跨语言这两条二进制说明压缩效率高跨语言说明更灵活。但是又是二进制又是跨语言这就相当于两个人沟通你不但说方言还说缩略语人家怎么听懂呢所以最好双方弄一个协议约定文件里面规定好双方沟通的专业术语这样沟通就顺畅多了。
对于GRPC来讲二进制序列化协议是Protocol Buffers。首先需要定义一个协议文件.proto。
我们还看买极客时间专栏的这个例子。
```
syntax = “proto3”;
package com.geektime.grpc
option java_package = “com.geektime.grpc”;
message Order {
required string date = 1;
required string classname = 2;
required string author = 3;
required int price = 4;
}
message OrderResponse {
required string message = 1;
}
service PurchaseOrder {
rpc Purchase (Order) returns (OrderResponse) {}
}
```
在这个协议文件中我们首先指定使用proto3的语法然后我们使用Protocol Buffers的语法定义两个消息的类型一个是发出去的参数一个是返回的结果。里面的每一个字段例如date、classname、author、price都有唯一的一个数字标识这样在压缩的时候就不用传输字段名称了只传输这个数字标识就行了能节省很多空间。
最后定义一个Service里面会有一个RPC调用的声明。
无论使用什么语言都有相应的工具生成客户端和服务端的Stub程序这样客户端就可以像调用本地一样调用远程的服务了。
## 协议约定问题
Protocol Buffers是一款压缩效率极高的序列化协议有很多设计精巧的序列化方法。
对于int类型32位的一般都需要4个Byte进行存储。在Protocol Buffers中使用的是变长整数的形式。对于每一个Byte的8位最高位都有特殊的含义。
如果该位为 1表示这个数字没完后续的Byte也属于这个数字如果该位为 0则这个数字到此结束。其他的7个Bit才是用来表示数字的内容。因此小于128的数字都可以用一个Byte表示大于128的数字比如130会用两个字节来表示。
对于每一个字段使用的是TLVTagLengthValue的存储办法。
其中Tag = (field\_num << 3) | wire\_typefield\_num就是在proto文件中,给每个字段指定唯一的数字标识,而wire\_type用于标识后面的数据类型。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a6/10/a66aa9ca6c6575f4b335881ae786ba10.jpg)
例如,对于string author = 3在这里field\_num为3string的wire\_type为2于是 (field\_num << 3) | wire\_type = (11000) | 10 = 11010 = 26;接下来是Length,最后是Value为“liuchao”,如果使用UTF-8编码,长度为7个字符,因而Length7
可见,在序列化效率方面,Protocol Buffers简直做到了极致。
在灵活性方面,这种基于协议文件的二进制压缩协议往往存在更新不方便的问题。例如,客户端和服务器因为需求的改变需要添加或者删除字段。
这一点上,Protocol Buffers考虑了兼容性。在上面的协议文件中,每一个字段都有修饰符。比如:
* required:这个值不能为空,一定要有这么一个字段出现;
* optional:可选字段,可以设置,也可以不设置,如果不设置,则使用默认值;
* repeated:可以重复0到多次。
如果我们想修改协议文件,对于赋给某个标签的数字,例如string author=3这个就不要改变了改变了就不认了也不要添加或者删除required字段因为解析的时候发现没有这个字段就会报错。对于optional和repeated字段可以删除也可以添加。这就给了客户端和服务端升级的可能性。
例如,我们在协议里面新增一个string recommended字段,表示这个课程是谁推荐的,就将这个字段设置为optional。我们可以先升级服务端,当客户端发过来消息的时候,是没有这个值的,将它设置为一个默认值。我们也可以先升级客户端,当客户端发过来消息的时候,是有这个值的,那它将被服务端忽略。
至此,我们解决了协议约定的问题。
## 网络传输问题
接下来,我们来看网络传输的问题。
如果是Java技术栈,GRPC的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通过Netty Channel作为数据通道,每个请求都被封装成HTTP 2.0Stream
Netty是一个高效的基于异步IO的网络传输框架,这个上一节我们已经介绍过了。HTTP 2.0在[第14讲](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9410),我们也介绍过。HTTP 2.0协议将一个TCP的连接,切分成多个流,每个流都有自己的ID,而且流是有优先级的。流可以是客户端发往服务端,也可以是服务端发往客户端。它其实只是一个虚拟的通道。
HTTP 2.0还将所有的传输信息分割为更小的消息和帧,并对它们采用二进制格式编码。
通过这两种机制,HTTP 2.0的客户端可以将多个请求分到不同的流中,然后将请求内容拆成帧,进行二进制传输。这些帧可以打散乱序发送, 然后根据每个帧首部的流标识符重新组装,并且可以根据优先级,决定优先处理哪个流的数据。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3/dd/03d4a216c024a9e761ed43c6787bf7dd.jpg)
由于基于HTTP 2.0GRPC和其他的RPC不同,可以定义四种服务方法。
第一种,也是最常用的方式是**单向RPC**,即客户端发送一个请求给服务端,从服务端获取一个应答,就像一次普通的函数调用。
```
rpc SayHello(HelloRequest) returns (HelloResponse){}
```
第二种方式是**服务端流式RPC**,即服务端返回的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批。客户端发送一个请求给服务端,可获取一个数据流用来读取一系列消息。客户端从返回的数据流里一直读取,直到没有更多消息为止。
```
rpc LotsOfReplies(HelloRequest) returns (stream HelloResponse){}
```
第三种方式为**客户端流式RPC**,也即客户端的请求不是一个,而是一批。客户端用提供的一个数据流写入并发送一系列消息给服务端。一旦客户端完成消息写入,就等待服务端读取这些消息并返回应答。
```
rpc LotsOfGreetings(stream HelloRequest) returns (HelloResponse) {}
```
第四种方式为**双向流式 RPC**,即两边都可以分别通过一个读写数据流来发送一系列消息。这两个数据流操作是相互独立的,所以客户端和服务端能按其希望的任意顺序读写,服务端可以在写应答前等待所有的客户端消息,或者它可以先读一个消息再写一个消息,或者读写相结合的其他方式。每个数据流里消息的顺序会被保持。
```
rpc BidiHello(stream HelloRequest) returns (stream HelloResponse){}
```
如果基于HTTP 2.0,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方式要丰富得多,不仅可以单方向远程调用,还可以实现当服务端状态改变的时候,主动通知客户端。
至此,传输问题得到了解决。
## 服务发现与治理问题
最后是服务发现与服务治理的问题。
GRPC本身没有提供服务发现的机制,需要借助其他的组件,发现要访问的服务端,在多个服务端之间进行容错和负载均衡。
其实负载均衡本身比较简单,LVSHAProxyNginx都可以做,关键问题是如何发现服务端,并根据服务端的变化,动态修改负载均衡器的配置。
在这里我们介绍一种对于GRPC支持比较好的负载均衡器Envoy。其实Envoy不仅仅是负载均衡器,它还是一个高性能的C++写的Proxy转发器,可以配置非常灵活的转发规则。
这些规则可以是静态的,放在配置文件中的,在启动的时候加载。要想重新加载,一般需要重新启动,但是Envoy支持热加载和热重启,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
当然,最好的方式是将规则设置为动态的,放在统一的地方维护。这个统一的地方在Envoy眼中被称为服务发现(Discovery Service),过一段时间去这里拿一下配置,就修改了转发策略。
无论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在配置里面往往会配置四个东西。
第一个是listenerEnvoy既然是Proxy,专门做转发,就得监听一个端口,接入请求,然后才能够根据策略转发,这个监听的端口就称为listener
第二个是endpoint,是目标的IP地址和端口。这个是Proxy最终将请求转发到的地方。
第三个是cluster。一个cluster是具有完全相同行为的多个endpoint,也即如果有三个服务端在运行,就会有三个IP和端口,但是部署的是完全相同的三个服务,它们组成一个cluster,从clusterendpoint的过程称为负载均衡,可以轮询。
第四个是route。有时候多个cluster具有类似的功能,但是是不同的版本号,可以通过route规则,选择将请求路由到某一个版本号,也即某一个cluster
如果是静态的,则将后端的服务端的IP地址拿到,然后放在配置文件里面就可以了。
如果是动态的,就需要配置一个服务发现中心,这个服务发现中心要实现EnvoyAPIEnvoy可以主动去服务发现中心拉取转发策略。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f/ce/ef916f46dc293ac2d5739b496f0b27ce.jpg)
看来,Envoy进程和服务发现中心之间要经常相互通信,互相推送数据,所以Envoy在控制面和服务发现中心沟通的时候,就可以使用GRPC,也就天然具备在用户面支撑GRPC的能力。
Envoy如果复杂的配置,都能干什么事呢?
一种常见的规则是**配置路由策略**。例如后端的服务有两个版本,可以通过配置Envoyroute,来设置两个版本之间,也即两个cluster之间的route规则,一个占99%的流量,一个占1%的流量。
另一种常见的规则就是**负载均衡策略**。对于一个cluster下的多个endpoint,可以配置负载均衡机制和健康检查机制,当服务端新增了一个,或者挂了一个,都能够及时配置Envoy,进行负载均衡。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50/3c/50443d6848f890e475e71be11489d33c.jpg)
所有这些节点的变化都会上传到注册中心,所有这些策略都可以通过注册中心进行下发,所以,更严格的意义上讲,注册中心可以称为**注册治理中心**。
Envoy这么牛,是不是能够将服务之间的相互调用全部由它代理?如果这样,服务也不用像Dubbo,或者Spring Cloud一样,自己感知到注册中心,自己注册,自己治理,对应用干预比较大。
如果我们的应用能够意识不到服务治理的存在,就可以直接进行GRPC的调用。
这就是未来服务治理的趋势**Serivce Mesh**,也即应用之间的相互调用全部由Envoy进行代理,服务之间的治理也被Envoy进行代理,完全将服务治理抽象出来,到平台层解决。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15/02/15e254a8e92e031b20feb6ebdcc32402.jpg)
至此RPC框架中有治理功能的DubboSpring CloudService Mesh就聚齐了。
## 小结
好了,这一节就到这里了,我们来总结一下。
* GRPC是一种二进制,性能好,跨语言,还灵活,同时可以进行服务治理的多快好省的RPC框架,唯一不足就是还是要写协议文件。
* GRPC序列化使用Protocol Buffers,网络传输使用HTTP 2.0,服务治理可以使用基于EnvoyService Mesh
最后,给你留一个思考题吧。
在讲述Service Mesh的时候,我们说了,希望Envoy能够在服务不感知的情况下,将服务之间的调用全部代理了,你知道怎么做到这一点吗?
我们《趣谈网络协议》专栏已经接近尾声了。你还记得专栏开始,我们讲过的那个“双十一”下单的故事吗?
下节开始,我会将这个过程涉及的网络协议细节,全部串联起来,给你还原一个完整的网络协议使用场景。信息量会很大,做好准备哦,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