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book/超级访谈:对话汤峥嵘/docs/497484.md
2022-09-03 22:05:03 +08:00

23 KiB
Raw Blame History

01 | 看似理性的程序员为什么可能是最不讲理的?

编者按:这次采访,汤峥嵘提到最多的是他做人做事的方法,总结为 8 个字“了解自己,理解他人”。这几个字乍听起来似乎是鸡汤,你可能会想:我也知道应该按这 8 个字进行人生的修行,但具体怎么才算了解自己,又怎么才能理解他人呢?

针对这个问题,汤峥嵘做了 360 度的解答,从他的思考总结、他的经历,你也能看到他在践行这套自己信任的方法论。

在我们的对话中,会频繁提到 MBTI 性格测试——一套非常流行的职业人格评估工具,它把人的性格分成 16 种,汤峥嵘是其中的 ISTJ 型人格(内向、实感、思考、判断),而他也发现大部分程序员也都是 ISTJ 性格的人,如果你也想了解自己的性格,可以自己先测试一下。

理科男看似是最讲理的,但为什么越理性的人在面对冲突的时候,越容易做出不合逻辑的选择呢?这和性格有关。如果把汤峥嵘作为一个案例解析,他是 ISTJ 型人格,大部分程序员也是这个性格,那么他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你或许可以借鉴。

接下来的两节,我们会从 MBTI 性格测试是什么讲起,包括它对汤峥嵘的影响,如何把这套理论付诸实践,他基于这套理论的思考。从个人职业性格延伸到“企业性格”,发散思考企业文化与价值观。

以下为访谈对话。

什么是 MBTI 性格测试?

极客时间:我们就从你最想聊的性格分析开始吧,你怎么看性格对人的影响。

汤峥嵘:我特别想讲一讲性格分析,人对自己情绪的管理。我之前做过一些管理培训,我也会让大家做一些性格测试,用的就是 MBTI 那套比较传统的性格分析方法。我发现,十个技术人里可能七八个都是一类性格,叫 ISTJ 型,我自己也是这种性格。

这种性格的人,特点就是很客观,很理性。但是太理性的人往往容易陷入一个误区,认为只有理性的判断是靠谱的,非理性的判断都是不靠谱的。**事实上很多人的非理性判断也是靠谱的。**恰恰是因为你没有机会去锻炼非理性层面,你的非理性判断才容易不靠谱。

那么是不是理性的人总是在做理性的判断呢?

有一种理论把大脑分为理性脑、情绪脑和本能脑。或者可以简单地分为理性脑和非理性脑。我们以为总是理性脑在做决策。但真实情况是,绝大部分时候是非理性脑在做决策,而理性脑负责把决策合理化。所以有人形容理性脑是非理性脑的下级,它就像 CTO一样责任是把CEO的决定合理化和逻辑化。

所以越是理性的人,一旦犯了错就越固执。因为他逻辑性很强,总能给自己找出理由说自己是对的。这里说的“犯错”,通常是不那么绝对的错误。如果是特别明显的对错,通常也无法找理由了。

你可以理解为我们人是由一堆传感器和一个处理器组成的。传感器负责捕捉各种数据,处理器负责用算法对数据进行计算并得出结论。所谓理性的人,偏向用足够多的数据得出逻辑上相对合理的结论。所谓非理性的人,就是在看起来数据不够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用他们擅长的算法得出他们认为合理的结论。但在理性人的眼里,这些结论既缺乏依据,也缺乏逻辑,往往认为不靠谱。所以两个性格之间就容易产生非常大的沟通障碍。

其实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中,很多重要的决策,是缺乏数据和逻辑的。否则,创业什么的也太容易了,照着数据逻辑做就行了。就是因为你不知道未来啥样,你也不知道哪条路是对的,这时候就要靠你的非理性思考去做决策。

说起创业,我现在做的智能穿戴产品就是通过编织在服装内的传感器,来长期获取人的生物体征数据,从而来量化人们在各种生活场景下的健康、情绪甚至性格。现代科学和医学已经对人的神经有了非常多的研究。例如人的心跳、呼吸、眨眼、出汗、肾上腺分泌等各种生理反应是非常底层的。控制这些生理反应的不是我们的大脑,而是自主神经,也叫植物神经。我们现在已经可以通过智能穿戴获取的数据来测量人的植物神经。这对于我们了解自己非常重要。我后续会多分享一些这方面的内容。

极客时间:可以再简单介绍一下 MBTI 性格测试,以及 ISTJ 型人格?刚才只是笼统地聊了聊。

汤峥嵘MBTI 是一套非常流行的职业人格评估工具有4个维度每个维度都是两种性格分别是外向E和内向I、实感S和直觉N、思考T和情感F、判断J和认知P不同搭配组成最后的 16 种性格。这四个维度我们分别说一说。

第一种,内向和外向。因为这是翻译过来的词,所以跟我们平常说内向外向有一定的相似,但也不完全相同。它的核心是说你的精力和注意力是对外的还是对内的

内向型的人比较喜欢读书,喜欢一个人去获取外面的信息,大部分爱读书的人都是比较典型的内向人。外向型的人喜欢跟人聊天获取信息,喜欢出去走走,他的信息从外面听来的可能比较多一些。

内向的人一部分是不善于表达,但也有能表达的,只不过讲话容易累。这个特别有意思,曾经我上过一门课,有个老师很能讲。但是最后他问我们:“你们猜我是什么性格?”我们都猜他是外向,但他说自己是一个极度内向的人,他说我讲课是很累的,但我给自己找了一个方法:每讲两个小时,就得消失个 15 分钟,去喝咖啡、看会书,给自己充电。

现代社会对我们的要求可能和我们的性格是冲突的。比如外向型总体比较受欢迎,因为无论在工作还是家庭中,沟通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向型的人如果了解自己的性格,就知道有时候需要切换“性格”来适应场景。有点像戴着外向的面具扮演角色。中间过程或许阶段性地休息一下。当角色扮演结束后,最好还是回归到自己本来的性格。最怕的是我们不知道自己的性格,还以为这个面具就是自己的一部分。时间长了,摘不下来了,但又很痛苦。

我有个特别有意思的案例。以前途牛的一位创始人是典型的外向型。他特别喜欢出去看其它公司、其它行业是怎么做的。他每周要出去个三四天左右,在公司就只呆一两天,回来他就跟我们聊,在办公室把他看到的事情写在白板是给我们讲,我最开始就觉得他这样特别乱,没啥条理,因为像我这个性格的人,特别希望听逻辑和条理清晰的事情。

后来我就理解他了,因为他是个外向型的人。他花两个小时和我们互动之后,能把出去这趟的信息都整理得清清楚楚。结束的时候,白板上总能出现非常有逻辑和条理的结论。他需要通过和他人的互动来获取信息、整理思路,甚至做出关键决策。而我作为一个理性的人,可以帮他做梳理,在这个场景下我是个很好的工具。当我知道我俩不同的时候,配合就非常好了,我也不觉得痛苦了。

第二种S 和 NS 叫做实感型的N 叫做直觉型的。我是实感型的,做决策是要数据的。直觉型的人就是凭直觉来做决策、做判断。

我做决策的时候需要数据来支撑信息不全的时候我是不容易做决策的。以前我做CTO的时候有时候老板会希望我马上对一个新产品新应用进行评估希望我马上给出上线日期。我就跟老板说我是内向+实感型的人。我不像你,能通过讨论,凭直觉做判断。我不行,我需要一个人静下来,用数据仔细算一算。遇到这种沟通问题,其实就是给对方讲清楚,我的处事逻辑是怎样的。

假设人脑里真有“电路”,往往直觉型的人,他的 CPU 的速度要比实感型的人快,他的传感器也非常多,很快就用自己的一套算法和自己获取的数据预测出一个结果。在他自己的运行体系中,这个可能是靠谱的。

在我们实感型的人来看,这就不靠谱嘛,因为我速度比他慢,比如说他一秒钟算完了,我可能要算十分钟,甚至一个小时。你就会想,这不可能,他怎么那么快算出来?他肯定缺失了很多数据。但是事实上,他可能经过长期练习,就有这个敏感度和自信。

这方面也有例子,比如说程序员去赌场赌博,我们都是相信概率。以打德州扑克为例,第一轮,两张牌发完,有人说“我 All in”这时候你肯定吓一跳这刚叫牌他就 All in那我不跟了。为啥因为你信息不够了算不出来你只能放弃。

那些直觉型的人或者职业打扑克的人,他就是敢做。我是认为,他也有获取一些什么信息,比如他看到我这个人的样子,看我的眼神就知道我是保守的,他只要吓唬我一下,那我肯定就不跟了。从这个角度来讲,他跟我们想的概率不是一个层面的。他的感觉比我更灵敏,信息量就比我大,也就是数据维度比我们多,对我们进行降维打击。我们做程序员的人可能根本就没想到,根本连脸都不看,我就盯着自己的牌,而且我还以为这个就是所有的信息了,所以我们这样的人直觉就不够。

很多S型的人总觉得直觉不靠谱但是当信息不够的时候你会发现N型的人靠直觉更靠谱S型的决定反而不靠谱。

我就是 S 型的人,我是比较喜欢用数据,但是现在随着年龄增长和工作的需要,我也知道某个决策该拍就得拍了,我要求我自己必须得靠一下直觉。即便自己心里知道这个是拍脑袋的,但也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力,你越坚定,团队执行得就越有信心,也许这条路就走成了。

第三种就是T思考和F情感我认为把它们翻译成理性和感性更好理解。感性的人基本上靠情感来做决策的。

拿辞退人作为例子,我是 T 型的人,比较理性,我觉得这个员工不好就应该辞掉。但是让 F 型的人来判断,就会说你看你把他辞掉了,他没工作了,他怎么养活孩子、养活家?同理心让他得出的结论是不应该辞掉他。

T型的人完全从逻辑进行思考而F型的人同理心强。当缺乏充足证据和逻辑的时候说服他人更好的方法也许是同理心和感性。

第四种是J判断和P知觉解释一下J 型的人是比较喜欢按规划、规则做事P 型的人喜欢自由,比较天马行空

我是 J 型的人。比如我跟太太出去旅游,我就比较喜欢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看好时间、做好攻略、安排好每天的行程,甚至规划好每个景点玩多久。如果我老婆说这个景点很好玩,想多玩儿一会,我也许就容易纠结。因为多玩一会是应该的,但因此也会打乱计划,影响后面的行程。

讲出来都有点搞笑就是对J型的人来说去旅游景点玩儿和玩儿完之后我把这个事打上个勾那个勾的满足感或许更强。你就可以理解这个区别了最终是一个人的满足感。而 P 型的人,他根本就对那个勾没有感觉,他就是喜欢无拘无束,天马行空。

我有一次讲课,拿这套系统大概测了 30 多个人,不全是做技术的,还有做市场销售的人,竟然没有一个 P 型的人。显然是大家已经被工作改变了一点自己的性格,有的人最初性格说不定是 P 型的,但是因为几乎所有的工作都要求排计划,这个就导致大家必须改变自己,按规划、规则办事。

J 型的人在工作中也有不灵的时候。比如电商公司的系统平时很稳定,但偏偏在 11.11 出现了系统宕机,这对技术人员是很大的挑战,甚至是最头疼的事。这种突发事件对于 J 型的人是严重的打击,因为不按他计划走,如果有很好的备案还好,如果没有,他马上就会慌了。这个时候再做决策就容易被情绪支配了,但是他的非理性部分又不经常练习,所以就做不出好的决策来。

而这个时候P 型的人就会跳到舞台中央来了他在这时候状态都来了或许能想出很多J型人想不出的解决方案。所以当出现突发状况时公司要去用 P 型的人,大概他要比 J 型的人做得更好。

极客时间之前在一次演讲中我记得你说没有找过女朋友的IT男不适合做管理你还记得吗

汤峥嵘是的我认为女生中非理性思维的人多一些男生中理性的人多一些特别是IT男。IT男如果是没谈过女朋友比较不容易理解非理性思维的人做管理的话挑战就比较大因为管理需要和各种人打交道。如果结过婚甚至有养过孩子可能会更好。有孩子的肯定知道孩子小时候是不理性的带过孩子后或许能理解什么是非理性思维。

但是工程师的思维往往容易比较线性不按照逻辑走的就认为是Bug我要把你修复掉。我经常跟大家分享一个小经验。我给一个管理者出一道题,就能大概知道他的管理水平在哪个阶段

“假设有个员工离职了,找你沟通,你是老板嘛,你好不容易劝说他不离职了,你这时候的心态是什么呢?”

一种心态是,谢天谢地,这个人终于这次不离职了,我希望他不要再提离职,至少三个月、六个月不要再提离职了。大部分技术转管理的人很容易有这种心态,因为说服人不容易,说完了之后,心里还是不希望他来找你了。

另外一种心态是,我知道我今天只是暂时说服了他,他回去一想,可能还会再来给我提,我就等着他下次来找我,我早就准备好了,而且我跟他聊我还特开心,我还享受说服他这个过程。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很可能后者比前者在管理水平上更高些。

前者他认为提离职是个 BugBug 修复了,不会再发生了。但是我们所有人知道,恰恰是提过离职的人更容易再提离职,从来不提离职的人,他不会去找你。所以呢,恰恰是这种 Bug 一旦发生,它可能复发率很高,你要用 Bug 的方式去修它,可能永远修复不了。

而且,你已经成为一个弱势,你觉得理亏,没有管理好他,他要来谈离职了,你好不容易说服了,但气场是弱的。提离职的人或多或少能感受到这个气场,被说服就比较难。

我们做技术的,包括我自己,肯定都是觉得要摆事实讲道理:你为什么提离职?你是钱不够还哪里不满意?反正一个个问题讲完,我一个个解决掉。

但是通常是,当这种离职事件发生,别人给你讲可能不见得是真话,其次就算真话,那个人未必就是因为这一个原因,你想着把这个坎儿给他解决了,他就能不离职了?很难。肯定是一个非常综合的东西,都已经积累到今天,要提离职了。

技术团队的人性格很相似,都比较理性。但往往理性的人容易冲突。大家都觉得应该自己的逻辑是最正确的,而且认为其他人也是同样的逻辑,所以都憋着不说,但是等到开始出现问题的时候,已经跟之前那个问题不是一个级别了,你再用这种修复 Bug 的方式去解决,就解决不了了。因为 A 问题产生了 B又产生了 C这么延续下去你也不知道最后变成了一个多么复杂的问题。

写代码就是跟系统打交道,每天面对的是电脑和程序,是没有任何情绪的,是纯粹的逻辑。每天训练的都是理性,而非理性层面长期得不到锻炼。很容易就会认为人也都这样理性。而实际上有很多人不是这样思维的,甚至理性的人在做判断的时候也会是非理性的。

所以了解自己的性格挺重要的。了解性格的一种方法是用MBTI这样的评测工具。最近我们发现我们的智能衣产品也能帮我们我们了解性格而且可以解释为什么性格是天生的。

举个例子,你觉得我是急性子还是慢性子?

极客时间:你应该是慢性子。

汤峥嵘:所有人都认为我是个慢性子,但是通过测试心电,测出来我是个急性子。从心电图上我们能看到波形的高度和宽度,波峰较高,宽度较窄的,说明心脏对外界瞬间刺激的那一刻的反应特别快,特别敏感,这是一种人。

另外一种人是波形宽度较宽,高度较矮的,说明他对外界的瞬间刺激反应时间比较长。对着这个模型,我们后来问了各种各样的人,是急性子还是慢性子,几乎全对。所以我们认为性格可能是天生的。

我知道自己是急性子,只不过随着年龄增长,我在想办法让自己在做抉择的时候不要着急,所以你会觉得我是慢性子,但是我知道我的内心还是个急性子,这个没法变的。

你了解了自己,更重要是接纳自己,你老想把自己改成个慢性子,可能就没救了,因为你改不了,碰到刺激时你的反应是变不了的。我对事物比较敏感,我对很多细节也比较关注,你说这是后天练习还是先天就有的?我觉得很可能先天已经种下,基因让我对这样的事情敏感。

反过来,另外一种我们说“心大”的人,碰到相同情况他可能就觉得这不算什么事。

极客时间:明白了,对于这套理论我还有些疑问,比如说你是 ISTJ 型,这里面实感型和理性、讲数据它们之间是不是有直接关系,假如你是个理性的人,那大概率也是实感型的人?

汤峥嵘:从理论上讲,有可能你既是一个实感型的人,但是也是个感性的人,你很注重数据,但是你也很注重情感,这是也有可能的。

但是从我们测下来的结果看重视数据的实感型的人和思考型的理性的人正相关性会更大一些。先抛开内向和外向这个维度不说STJ 在程序员中估计是超过 50%的,这个我很有把握。但是呢,真正好的团队是性格越多样越好。

极客时间:我也去专门查了这个性格模型,四个维度代表什么,分别是代表动力、信息收集、决策方式和生活方式,总体来说称为“性格”这个词还是太大了,内向外向、感性理性还比较好理解,像实感和直觉主要看是不是依赖实际的数据,这个还是有点抽象。

汤峥嵘:我再试着解释一下,评判一个人是实感型的人,还是直觉型的人,主要看他关注细节、经验、数据等看起来实实在在的东西,还是关注模式、未来、感觉等看起来虚一些的东西。直觉型的人,我们说起来好像人家不靠谱,凭直觉做抉择。

但是我认为什么叫直觉呢?第一,就是他的传感器比较多。第二,他的决策模型不用那么多数据。然后他自己也很自信,他能说服自己。核心就是,因为他是这个性格的人,他做这个决策时候他其实很有信心的。只是你作为另一种性格的人来看,不相信他凭借这么点数据,就能做出这个决定来,感觉很不合逻辑。

但是你要理解,确实他的信息跟你获取的是不一样多,但他的算法跟你的也是不一样的,你的可能是百分之八九十的数据才能算出来,而他百分之二三十就够了。很多成功的人,成功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长期训练算法,从而算法比普通人优秀。当然肯定也会有很多靠直觉的人,天生算法不行,就被淘汰掉了。

极客时间:也就是说这样的人长此以往,不是特别牛,就可能特别傻?

汤峥嵘:是这样的。你说像马云这样的人,大家一开始觉得他做淘宝这事很不靠谱,马云那时候跟 COO、CFO、CTO三个人说我要去做淘宝这三个人都反对这三个人是从 03 年那个时间点下用理性分析问题的。03 年的时候美国 eBay 已经是全球最大的C2C电商公司而且收购了中国最大的做 C2C 的公司——易趣那时候易趣在中国市场份额是95%。

这个时间点,马云说做淘宝,理性角度看成功率很低,你不觉得这人是个疯子吗?他们四个人做决策,三个人都投票反对。但他觉得就要往那走。三个人明明告诉他这个事是不靠谱的。但是他把这个事做成了,他就是天才了,他肯定有他的决策模型。

如果你总按直觉做决策,但没成功过,那就是另外的故事了。所以这样的人少,往往就被誉为天才嘛。

极客时间:所以人的性格,或者说情绪会影响决策,我对你前面说的“你越坚定,下面执行的人越有信心,也许这条路就走成了”。这个逻辑还挺好奇的,怎么形成这种正向循环?

汤峥嵘:很多时候,信心决定了做事情的方法,甚至是结果。一个老板做决策、引领方向的时候是否自信,这个其实关系到团队的稳定。一个真正的牛人在面对未知时该怎么做呢?他要先把自己给“欺骗”了,只有让自己彻底相信,才能在对外表达的时候让人信服。

再比如,你要决策准备在一家公司继续干,还是换个工作,无论你做哪个决策,做完决策这个过程中,如果你发现自己水平提升了,这就了不得了,你会给自己暗示,我这决策很棒很好,接下来做事又做成了之后,你就形成正向循环了,自信心也就越来越强了。

极客时间:还有另外一个问题,不同的性格搭配,会不会决定某个人他适合去做管理,还是适合在垂直的方向上发展?

汤峥嵘:我觉得肯定是有,比如说管理的人,我是觉得首先外向型的比较好,直觉型的人比较好。但这是针对“管理人群”这个模糊群体的大致推测,但你让我今天我做个归纳:什么性格的人就适合做 CEO我觉得这肯定不靠谱。回答这个问题我还是数据不够。

因为性格只是一个方面的数据,但他的经历,做过什么事情,是否做过非理性的决策,这些真实数据你并不知道。

互动时间

关于 MBTI 性格测试的基础信息,先聊到这里,下一节我们会继续聊这套理论对汤峥嵘的影响。你知道自己是什么性格吗?欢迎在留言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