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106 lines
14 KiB
Markdown

This file contains invisible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invisible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ay be processed differently from what appears below. If your use case is intentional and legitimate,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hidden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ay be confused with others in your current locale. If your use case is intentional and legitimate,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highlight these characters.

# 08 | 50X增长管理35到1800人团队的难题
**极客时间:**我看到网上的资料你刚到饿了么的时候技术团队一共35人是吗
**张雪峰:**2014年9月还是10月是35人就技术加UED用户体验设计。然后第二年春节后就70个人了一下翻倍这速度很快。
到2015年底大概就是五六百了具体数字现在我记不住了。
**极客时间:**增长蛮快的。
**张雪峰:**那时候当然也是一步步上来的,但是确实招人太快了,我自己也要去面试一些人。
从我自己的感觉,组织管理这一块,我感觉还好,还能驾驭住,没有出现吃力。跟业务团队相处也还好,可能我的强项之一就是,组建一个团队,然后快速把大家的能力或能量激发出来。
**极客时间:**到2018年被阿里收购之前你的团队有多少人
**张雪峰:**1800多一点。不收购的话其实我们本来计划要做优化了。因为以前饿了么从来不提末位都是让大家自觉走人嘛但是后来发现人力成本很高。
但这个也要对比来看,其实人力成本也还好,饿了么人员的薪资这些加起来,占的成本(百分比)其实是不如很多企业的,大部分线上的企业,人力成本是很大的。但是你对比其他支出来看,像我们一天三四千万的补贴就出去了,所以人员成本反而还好。
**极客时间:**你是后来觉得人员成本也是一个比较大的支出了?
**张雪峰:**因为我自己一开始也没经验,就是为了招人,也没有职级观念,只要感觉是个人才,他开价我就答应对吧?就进来。后来我们学阿里,开始搞组织体系、人才盘点的时候,我发现真的很心酸。
我以前不看他们薪资表的,虽然能看,但我从来不看,那时候全员拉齐我看到大家的薪资,老员工们那么优秀,不少都是一万出头一点,新员工进来就两三万,而且老员工能力还比大部分新员工强。
我们越到后面到一千人的时候或者就到2015年年底五六百人的时候人才的平均水平其实也是掉了组织越大越会掉。但是到了2016年、2017年我认为人才水平是下降比较严重。但没办法因为有很多业务要做。业务方和我讲了机器人搞不定增删改查说到底也不是增删改查本身而是业务逻辑嘛。这个东西你很难去靠一个抽象的方式去弄虽然这曾经也是我的技术理想之一。
因为很多业务上线一周可能就下线了,你没法抽象,你搞得抽象就容易陷入完美主义。到今天做软件,即使你有低代码也搞不定,低代码只是让不怎么懂编程的人也可以编程,但这个还是体力活,即使拽拉也是体力活。
**极客时间:**是的。但是人员的水平下降这事,你后来反思过吗?对企业来说,这是否是一个必然趋势?以及你有想过用什么办法提高大家的水平吗?
**张雪峰:**我尝试过但效果一般整体趋势还是下滑。虽说 A Player 更倾向与 A Player 共事,但有几个制约因素:一个是公司、业务的扩张和变化,包括投融资、收购、被收购,以及因此而产生的被迫技术融合与改造,最典型就是我们遍历了国内最大的“三朵云”。
第二Leader包括我自己本身的视野局限不是不想招更好的人才而是你看中的Better不一定就是真正Better。一种情况是这个候选人面试水平高于实战水平还有一种常见情况是候选人确实是真正Better但不一定适合你的团队或者看不上你的团队。这样的候选人也会导致团队平均水准下降或氛围变差至少团队协作方面会有问题。我认为强强组合如果不能形成合力有些时候甚至针尖对麦芒的话那还不如“强+一般”这种组合形成的战斗力。
我个人认为,只要企业到了一定规模,平均水准下降或者说职级通货膨胀似乎难以避免。但比这更可怕的,是团队活力、热情逐步下降,所谓各种“卷”的应运而生也没什么奇怪了。
我之前尝试过拆分团队的方案,类似企业拆分 SBU/BU/BG 独立运营,但后来发现核心业务即使拆分了也是强耦合,很难独立运营,更不用说技术团队独立运营了。小而美,确实是“看上去很美”的解决方案,但有个大前提,就是:能否最大限度独立或者说灵活运营?我举个例子:微软如果拆分为 Windows、Office平台中立、Azure平台中立三个独立公司或团队还是有可能的但对饿了么当时业务来说非核心业务可以拆分核心业务没有这种可能性因为就是强耦合牵一发动全身。
**极客时间:**对于业务来说,资源永远是不够的。这是所有公司的常态。
**张雪峰:**有些时候我们要故意冗余多招人因为这个增删改查是绕不过去的。我现在发现几乎所有企业就是做纯C端业务系统的大家管程序员叫“码农”真的有道理确实以前码农还是一个有一点小得意的说法还有点自鸣得意的感觉但现在码农就是“农民”绝大部分相当于现在就是一个不在工地堆砖的人真的很无聊但没办法。
**极客时间:**3年的时间团队从几十人一直到1800人这些人你们怎么招进来的
**张雪峰:**坑蒙拐骗。我们其实要感谢校长这里指极客邦科技创始人Kevin这边。我们技术文化这块一开始顾不上2015年我们就是解决宕机问题到2016年开始感觉要搞搞技术文化因为要吸引人才嘛。
后来我们就想试试看能不能参加你们大会QCon、ArchSummit等其实你们还是很帮忙像我们这种“屌丝”也能上大会去吹牛了。你们可能是看中饿了么业务还可以。
其实我们饿了么的业务团队,就销售团队,我觉得全国可以排进前五名。但是我们技术团队,就互联网这一块,就算吹牛最多也只能排进全国前二十名,不吹牛可能更靠后一些。所以我们技术团队跟业务团队完全不匹配,后来是吸引到很多人才,慢慢拉近距离。
对我们当时这样的团队来说,去大会真的是帮到大忙,稍微吹一吹牛,就能吸引到一些过去招聘渠道覆盖不到的人才。当然了,顶尖人才肯定不行,还得靠自己去聊,去“画饼”。
2016年我们筹备搞异地研发中心那时候Mark心气很高他说硅谷要不要搞一个你自己去Build。我跟他说硅谷现在还不具备条件我们在美国没什么影响力就在北京搞了一个研发中心先试试水。我说能把北京的搞好已经很不错了。饿了么的名气主要在上海虽然北京市场也还可以但是技术毫无名气所以后来就先从北京开始做北京有人了就啥都好办。这个人才只要他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去宣导宣导。
我们那时候有PMO团队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项目管理办公室还帮忙搞Meetup他们谈合作能谈到免费的场地我觉得蛮牛逼的我们就出去搞这种Meetup在北京也搞过好几场。
后来史海峰原饿了么北京研发中心第二任老大进来之后局面就不一样了。海峰很厉害他来了之后和PMO在北京搞的Meetup就多起来了。海峰没进来之前我们在北京搞得比较吃力那时候我们还没收购百度外卖。
饿了么那时候是特别需要这种宣传,但好在我感觉也没有太过火,略有一点包装,至少也达到我们的初衷了,慢慢吸引到人才。
那时候我们也只能吸引国内的一些人但我们对BAT的人才吸引力还是相对差一点像百度的人是不会考虑来饿了么的。
到后来我们有了一定名气了,为啥呢?因为那个时候腾讯云、阿里云都进来了,我们被这个投资,被那个注资。对应的,饿了么也是几朵大云的 Big Show Case虽然很折腾但有一个好处至少证明你这家公司有价值别人愿意来投你就这样海外的人也都知道饿了么。
那时候海外有两拨人一拨人就是想回国发展的还有一波人说雪峰你们卖不卖代码把饿了么卖到比利时卖到荷兰我说代码是不卖的今后我们可以考虑做一个SaaS云帮你们因为欧洲的需求都很简单他们吃的东西本来就很简单哪有中餐这么复杂。
到了2017年我们高阶的人才开始变多加入不少牛人比如Jason张浩现货拉拉CTO是滴滴研究院五虎将之一以前在Microsoft、LinkedIn、UberAlex王胤从Facebook过来算是Facebook华人中级别还可以的大牛Kay范晓锋以前在Microsoft、PayPal、蚂蚁P9。他们原来都在硅谷或西雅图大部分薪资比我高不少我们当时真的是不惜一切代价挖牛人。2017年加入这批人对我们的技术品牌影响力非常大。
然后最牛的就是何田教授他是ACM Fellow在计算机领域仅次于图灵奖ACM就是发图灵奖的那个机构。何教授的这个ACM Fellow据我了解也是阿里 + 蚂蚁两大集团史上第一个。何教授来了之后一下子又吸引一堆人。我们以前只能吸引工程界的包括从Facebook、LinkedIn、滴滴、百度过来但是科学界或学术界的人很难吸引到。有了这些牛人加入我们的AI、IoT甚至小范围科研实力也上来了。
**极客时间:**人才吸引人才嘛。
**张雪峰:**得人才者得天下,所以你一定要找到一些人才,或者说牛人。当然我也有过一些人才选用上的不当,但整体我认为还算顺畅。至少从组织层面我认为还可以,包括后面跟口碑的磨合,虽然磨了一两年,但最终还是和平交接了。
**极客时间:**你之前说到喜欢过程大于结果一般会有什么样的手段或者方法去激活一个1800人的组织让大多数的人去享受它的过程
**张雪峰:**1800人的时候我已经无能为力了不是无能为力驾驭这个数量级的组织而是无能为力让这个数量级的组织中的大多数人满意。以我这样的阅历、经历和驾驭能力1800人的团队我认为很难做到让大多数人Enjoy这个过程或者说让每个人选自己的兴趣这不可能的业务还做不做呢
因为五六百人的时候我就很难管到一线了,很多人都不认识,但只要我听说过名字的,或者知道他曾经做出过一点事情的,我尽可能去关注。有人说干得郁闷,那我就跟他说你到底要什么,抛开钱不到位,郁闷就几种,要么就是他还喜欢这个工作,只不过周围的环境氛围出了问题;要么就是感觉干这个活已经很无趣,主要就这两类。我就跟他们谈,你想去哪儿,我尽可能满足。你想做什么随你挑。
但是我其实挽留住的少最后还是留不住的多。所以尽可能还是防患就跟稳定性建设一样到了救火的时候我救下一两个但是还不如我去做预防做预防我一个人不行这个需要组织你要让大家感觉在这做技术是不一样的。所以从人的角度需要组织因为到毛细血管不是我能覆盖到的了到1800人连HR都Cover不了。
那时候这里指2017年我们就在楼下喝茶谈心我下午茶就是那时候喝出来的我其实不怎么喜欢喝下午茶的但是大家有郁闷找我然后就聊。对于我认为还值得留的人我很直白就是说随你挑我这边虽然说比不上BAT但也是五脏俱全。
有些同学他说做业务研发烦了,想去搞机器学习,那我说你去吧。我会跟他们说得很直白,很简单,你想搞机器学习,正常情况到外面连面试资格都没有,更不要说面试通过。在我这至少是平行调过去,我可以跟那边打招呼,让你有一段时间的学习期还照发工资,还不降级的,当然除了你犯了过错。说的功利一点,这也是一个吸引手段,只要他对这还有兴趣。
**极客时间:**你下面会有几个人直接向你汇报?
**张雪峰:**最后收购之前大概9个、10个最多的时候大概15个正常状态也就大概9个、10个的样子我们组织也经常动。我刚进去的时候虽然团队人不多但汇报不少但后来发现还是要靠组织力量。
**极客时间:**直线汇报多少个人,你感觉是一个比较舒服,或者合适的状态?
**张雪峰:**不同时期心态不一样如果以我离开时候的心态来说我体会更深刻一点。比如像1800人这样的组织大概100个人配一个直接汇报平均一下大概是15~18个15个左右可能合适。
因为我们当时1800人其实汇报的只有那么几个导致我后来开周会的时候会发现这个人说不清必须把他的直接汇报里面有一部分我认为重要的人也要拉进来才行。
一开始我想汇报的人少一点几个大业务的Leader但后来发现不行汇报人少了你也会懒惰的。我现在感觉就是100~150人之间配一个直接汇报这是平均的结果有些岗位不太一样。
但只要汇报的人数多,肯定是有问题的,你要么去抽象业务,要么就是抽象组织,抽象能力是很重要的。
我自己现在钻研数学和历史带给我最大的收获,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抽象能力,人类进步都是这样,螺旋式上升就是抽象,我讲过,你其实还是那么回事,但是抽象层次高,能适应的范围就更广。以前大家说到抽象就是架构师的责任,现在不是,现在我认为是技术人员一个基本能力。
反正我感觉就是100~150人差不多这样的规模以我的能力和视野差不多可能合适或者100~200人也无所谓没有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