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19 KiB

17 | First和Follow集合用LL算法推演一个实例

在前面的课程中,我讲了递归下降算法。这个算法很常用,但会有回溯的现象,在性能上会有损失。所以我们要把算法升级一下,实现带有预测能力的自顶向下分析算法,避免回溯。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自顶向下算法有更全面的了解。

另外,在留言区,有几个同学问到了一些问题,涉及到对一些基本知识点的理解,比如:

  • 基于某个语法规则做解析的时候,什么情况下算是成功,什么情况下算是失败?
  • 使用深度优先的递归下降算法时,会跟广度优先的思路搞混。

要搞清这些问题也需要全面了解自顶向下算法。比如了解Follow集合和$符号的用法,能帮你解决第一个问题;了解广度优先算法能帮你解决第二个问题。

所以本节课我先把自顶向下分析的算法体系梳理一下让你先建立更加清晰的全景图然后我再深入剖析LL算法的原理讲清楚First集合与Follow集合这对核心概念最终让你把自顶向下的算法体系吃透。

自顶向下分析算法概述

自顶向下分析的算法是一大类算法。总体来说它是从一个非终结符出发逐步推导出跟被解析的程序相同的Token串。

这个过程可以看做是一张图的搜索过程,这张图非常大,因为针对每一次推导,都可能产生一个新节点。下面这张图只是它的一个小角落。

算法的任务就是在大图中找到一条路径能产生某个句子Token串。比如我们找到了三条橘色的路径都能产生“2+3*5”这个表达式。

根据搜索的策略,有**深度优先Depth First和广度优先Breadth First**两种,这两种策略的推导过程是不同的。

深度优先是沿着一条分支把所有可能性探索完。以“add->mul+add”产生式为例它会先把mul这个非终结符展开比如替换成pri然后再把它的第一个非终结符pri展开。只有把这条分支都向下展开之后才会回到上一级节点去展开它的兄弟节点。

递归下降算法就是深度优先的,这也是它不能处理左递归的原因,因为左边的分支永远也不能展开完毕。

而针对“add->add+mul”这个产生式广度优先会把add和mul这两个都先展开这样就形成了四条搜索路径分别是mul+mul、add+mul+mul、add+pri和add+mul*pri。接着把它们的每个非终结符再一次展开会形成18条新的搜索路径。

所以广度优先遍历需要探索的路径数量会迅速爆炸成指数级上升。哪怕用下面这个最简单的语法去匹配“2+3”表达式都需要尝试20多次更别提针对更复杂的表达式或者采用更加复杂的语法规则了。

//一个很简单的语法
add -> pri          //1
add -> add + pri    //2
pri -> Int          //3
pri -> (add)        //4

这样看来,指数级上升的内存消耗和计算量,使得广度优先根本没有实用价值。虽然上面的算法有优化空间,但无法从根本上降低算法复杂度。当然了,它也有可以使用左递归文法的优点,不过我们不会为了这个优点去忍受算法的性能。

而深度优先算法在内存占用上是线性增长的。考虑到回溯的情况,在最坏的情况下,它的计算量也会指数式增长,但我们可以通过优化,让复杂度降为线性增长。

了解广度优先算法,你的思路会得到拓展,对自顶向下算法的本质有更全面的理解。另外,在写算法时,你也不会一会儿用深度优先,一会儿用广度优先了。

针对深度优先算法的优化方向是减少甚至避免回溯思路就是给算法加上预测能力。比如我在解析statement的时候看到一个if就知道肯定这是一个条件语句不用再去尝试其他产生式了。

**LL算法就属于这类预测性的算法。**第一个L是Left-to-right代表从左向右处理程序代码。第二个L是Leftmost意思是最左推导。

按照语法规则一个非终结符展开后会形成多个子节点其中包含终结符和非终结符。最左推导是指从左到右依次推导展开这些非终结符。采用Leftmost的方法在推导过程中句子的左边逐步都会被替换成终结符只有右边的才可能包含非终结符。

以“2+3*5”为例它的推导顺序从左到右非终结符逐步替换成了终结符

下图是上述推导过程建立起来的AST“1、2、3……”等编号是AST节点创建的顺序

好了我们把自顶向下分析算法做了总体概述并讲清楚了最左推导的含义现在来看看LL算法到底是怎么回事。

计算和使用First集合

LL算法是带有预测能力的自顶向下算法。在推导的时候我们希望当存在多个候选的产生式时瞄一眼下一个或多个Token就知道采用哪个产生式。如果只需要预看一个Token就是LL(1)算法。

拿statement的语法举例子它有好几个产生式分别产生if语句、while语句、switch语句……

statement
    : block
    | IF parExpression statement (ELSE statement)?
    | FOR '(' forControl ')' statement
    | WHILE parExpression statement
    | DO statement WHILE parExpression ';'
    | SWITCH parExpression '{' switchBlockStatementGroup* switchLabel*                
    | RETURN expression? ';'
    | BREAK IDENTIFIER? ';'
    | CONTINUE IDENTIFIER? ';'
    | SEMI
    | statementExpression=expression ';'
    | identifierLabel=IDENTIFIER ':' statement
    ;

如果我看到下一个Token是if那么后面跟着的肯定是if语句这样就实现了预测不需要一个一个产生式去试。

问题来了if语句的产生式的第一个元素就是一个终结符这自然很好判断可如果是一个非终结符比如表达式语句那该怎么判断呢

我们可以为statement的每条分支计算一个集合集合包含了这条分支所有可能的起始Token。如果每条分支的起始Token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这些集合的交集是空集那么就很容易根据这个集合来判断该选择哪个产生式。我们把这样的集合就叫做这个产生式的First集合。

First集合的计算很直观假设我们要计算的产生式是x

  • 如果x以Token开头那么First(x)包含的元素就是这个Token比如if语句的First集合就是{IF}。
  • 如果x的开头是非终结符a那么First(x)要包含First(a)的所有成员。比如expressionStatment是以expression开头因此它的First集合要包含First(expression)的全体成员。
  • 如果x的第一个元素a能够产生ε那么还要再往下看一个元素b把First(b)的成员也加入到First(x)以此类推。如果所有元素都可能返回ε那么First(x)也应该包含ε意思是x也可能产生ε。比如下面的blockStatements产生式它的第一个元素是blockStatement*也就意味着blockStatement的数量可能为0因此可能产生ε。那么First(blockStatements)除了要包含First(blockStatement)的全部成员,还要包含后面的“;”。
blockStatements
        : blockStatement*
        ;

  • 最后如果x是一个非终结符它有多个产生式可供选择那么First(x)应包含所有产生式的First()集合的成员。比如statement的First集合要包含if、while等所有产生式的First集合的成员。并且如果这些产生式只要有一个可能产生ε那么x就可能产生ε因此First(x)就应该包含ε。

在本讲的示例程序里,我们可以用SampleGrammar.expressionGrammar()方法获得一个表达式的语法把它dump()一下,这其实是消除了左递归的表达式语法:

expression	: assign ;
assign	: equal | assign1 ;
assign1 : '=' equal assign1 | ε;  
equal	: rel equal1 ;
equal1	: ('==' | '!=') rel equal1 | ε ;
rel		: add rel1 ;
rel1	: ('>=' | '>' | '<=' | '<') add rel1 | ε ;
add		: mul add1 ;
add1	: ('+' | '-') mul add1 | ε ;
mul		: pri mul1 ;
mul1	: ('*' | '/') pri mul1 | ε ;
pri		: ID | INT_LITERAL | LPAREN expression RPAREN ;

我们用GrammarNode类代表语法的节点形成一张语法图蓝色节点的下属节点之间是“或”的关系也就是语法中的竖线

基于这个数据结构能计算每个非终结符的First集合可以参考LLParser类的caclFirstSets()方法。运行示例程序可以打印出表达式语法中各个非终结符的First集合。

在计算时你要注意因为上下文无关文法是允许递归嵌套的所以这些GrammarNode节点构成的是一个图而不是树不能通过简单的遍历树的方法来计算First集合。比如pri节点是expression的后代节点但pri又引用了expressionpri->(expression)。这样计算First(expression)需要用到First(pri)而计算First(pri)又需要依赖First(expression)。

破解这个僵局的方法是用“不动点法”来计算。多次遍历图中的节点看看每次有没有计算出新的集合成员。比如第一遍计算的时候当求First(pri)的时候它所依赖的First(expression)中的成员可能不全,等下一轮继续计算时,发现有新的集合成员,再加进来就好了,直到所有集合的成员都没有变动为止。

现在我们可以用First集合进行分支判断了不过还要处理产生式可能为ε的情况比如“+mul add1 | ε”或“blockStatement*”都会产生ε。

计算和使用Follow集合

对ε的处理分成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产生式中的部分元素会产生ε。**比如在Java语法里声明一个类成员的时候可能会用public、private这些来修饰但也可以省略不写。在语法规则中这个部分是“accessModifier?”,它就可能产生ε。

memberDeclaration : accessModifier? type identifier ';' ;
accessModifier : 'public' | 'private' ;
type : 'int' | 'long' | 'double' ;

所以,当我们遇到下面这两个语句的时候,都可以判断为类成员的声明:

public int a;
int b; 

这时type能够产生的终结符 intlongdouble也在memberDeclaration的First集合中。这样我们实际上把accessModifier给穿透了直接到了下一个非终结符type。所以这类问题依靠First集合仍然能解决。在解析的过程中如果下一个Token是 int我们可以认为accessModifier返回了ε忽略它继续解析下一个元素type因为它的First集合中才会包含 int

**第二种情况是产生式本身(而不是其组成部分)产生ε。**这类问题仅仅依靠First集合是无法解决的要引入另一个集合Follow集合。它是所有可能跟在某个非终结符之后的终结符的集合。

以block语句为例在PlayScript.g4中大致是这样定义的

block
    : '{' blockStatements '}'
    ;

blockStatements
    : blockStatement*
    ;
    
blockStatement
    : variableDeclarators ';'
    | statement
    | functionDeclaration
    | classDeclaration
    ;

也就是说block是由blockStatements构成的而blockStatements可以由0到n个blockStatement构成因此可能产生ε。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解析block时会发生什么。

假设花括号中一个语句也没有也就是blockStatments实际上产生了ε。那么在解析block时首先读取了一个Token即“{”然后处理blockStatements我们再预读一个Token发现是“}”那这个右花括号是blockStatement的哪个产生式的呢实际上它不在任何一个产生式的First集合中下面是进行判断的伪代码

nextToken = tokens.peek();                //得到'}'
nextToken in First(variableDeclarators) ? //no
nextToken in First(statement) ?           //no
nextToken in First(functionDeclaration) ? //no
nextToken in First(classDeclaration) ?    //no

我们找不到任何一个可用的产生式。这可怎么办呢除了可能是blockStatments本身产生了ε之外还有一个可能性就是出现语法错误了。而要继续往下判断就需要用到Follow集合。

像blockStatements的Follow集合只有一个元素就是右花括号“}”。所以我们只要再检查一下nextToken是不是花括号就行了

//伪代码
nextToken = tokens.peek();                //得到'}'
nextToken in First(variableDeclarators) ? //no
nextToken in First(statement) ?           //no
nextToken in First(functionDeclaration) ? //no
nextToken in First(classDeclaration) ?    //no

if (nextToken in Follow(blockStatements)) //检查Follow集合
  return Epsilon;                         //推导出ε
else
  error;                                  //语法错误

那么怎么计算非终结符x的Follow集合呢

  • 扫描语法规则看看x后面都可能跟哪些符号。
  • 对于后面跟着的终结符都加到Follow(x)集合中去。
  • 如果后面是非终结符就把它的First集合加到自己的Follow集合中去。
  • 最后,如果后面的非终结符可能产出ε,就再往后找,直到找到程序终结符号。

这个符号通常记做$意味一个程序的结束。比如在表达式的语法里expression 后面可能跟这个符号expression 的所有右侧分支的后代节点也都可能跟这个符号也就是它们都可能出现在程序的末尾。但另一些非终结符后面不会跟这个符号如blockstatements因为它后面肯定会有“}”。

你可以参考LLParser类的caclFollowSets()方法这里也要用到不动点法做计算。运行程序可以打印出示例语法的的Follow集合。我把程序打印输出的First和follow集合整理如下其实打印输出还包含一些中间节点这里就不展示了

在表达式的解析中我们会综合运用First和Follow集合。比如对于“add1 -> + mul add1 | ε”如果预读的下一个Token是+,那就按照第一个产生式处理,因为+在First(“+ mul add1”)集合中。如果预读的Token是>号那它肯定不在First(add1)中而我们要看它是否属于Follow(add1)如果是那么add1就产生一个ε否则就报错。

LL算法和文法

现在我们已经建立了对First集合、Follow集合和LL算法计算过程的直觉认知。这样再写出算法的实现就比较容易了。用LL算法解析语法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还是采用递归下降算法,只不过现在的递归下降算法是没有任何回溯的。无论走到哪一步,我们都能准确地预测出应该采用哪个产生式。

第二种是采用表驱动的方式。这个时候需要基于我们计算出来的First和Follow集合构造一张预测分析表。根据这个表查找在遇到什么Token的情况下应该走哪条路径。

这两种方式是等价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我用的是第一种。关于算法我们就说这么多接下来我们谈谈如何设计符合LL(k)特别是LL(1)算法的文法。

我们已经知道左递归的文法是要避免的也知道要如何避免。除此之外我们要尽量抽取左公因子这样可以避免First集合产生交集。举例来说变量声明和函数声明的规则在前半截都差不多都是类型后面跟着标识符

statement : variableDeclare | functionDeclare | other;
variableDeclare : type Identifier ('=' expression)? ;
funcationDeclare : type Identifier '(' parameterList ')' block ;

具体例子如下:

int age
int cacl(int a, int b){
  return a + b;
}

这样的语法规则如果按照LL(1)算法First(variableDeclare)和First(funcationDeclare)是相同的没法决定走哪条路径。你就算用LL(2)也是一样的要用到LL(3)才行。但对于LL(k) k > 1来说程序开销有点儿大因为要计算更多的集合构造更复杂的预测分析表。

不过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只要把它们的左公因子提出来就可以了:

statement: declarator | other;
declarator : declarePrefix variableDeclarePostfix                
                            |functionDeclarePostfix) ;
variableDeclarePostfix : ('=' expression)? ;
functionDeclarePostfix : '(' parameterList ')' block ;

这样解析程序先解析它们的公共部分即declarePrefix然后再看后面的差异。这时它俩的First集合一个{ = ; },一个是{ ( },两者没有交集,能够很容易区分。

课程小结

本节课我们比较全面地梳理了自顶向下算法。语法解析过程可以看做是对图的遍历过程,遍历时可以采取深度优先或广度优先的策略,这里要注意,你可能在做深度优先遍历的时候,误用广度优先的思路。

针对LL算法我们通过实例分析了First集合和Follow集合的使用场景和计算方式。掌握了这两个核心概念特别是熟悉它们的使用场景你会彻底掌握LL算法。

一课一思

处理ε是LL算法中的关键点。在你熟悉的语言中哪些语法会产生ε你在做语法解析的时候会怎样处理它们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思考。

最后,感谢你的阅读,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有所收获,也欢迎你将它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本节课的示例代码我放在了文末,供你参考。

  • lab/1618算法篇的示例代码码云 GitHub
  • LLParser.javaLL算法的语法解析器码云 Git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