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12 KiB

16 | 浮点数和定点数(下):深入理解浮点数到底有什么用?

上一讲,我们讲了用“浮点数”这样的数据形式,来表示一个不能确定大小的数据范围。浮点数可以大到$3.40×10^{38}$,也可以小到$1.17×10^{-38}$这样的数值。同时我们也发现其实我们平时写的0.1、0.2并不是精确的数值只是一个近似值。只有0.5这样,可以表示成$2^{-1}$这种形式的,才是一个精确的浮点数。

你是不是感到很疑惑,浮点数的近似值究竟是怎么算出来的?浮点数的加法计算又是怎么回事儿?在实践应用中,我们怎么才用好浮点数呢?这一节,我们就一起来看这几个问题。

浮点数的二进制转化

我们首先来看,十进制的浮点数怎么表示成二进制。

我们输入一个任意的十进制浮点数背后都会对应一个二进制表示。比方说我们输入了一个十进制浮点数9.1。那么按照之前的讲解,在二进制里面,我们应该把它变成一个“符号位s+指数位e+有效位数f”的组合。第一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个数变成二进制。

首先我们把这个数的整数部分变成一个二进制。这个我们前面讲二进制的时候已经讲过了。这里的9换算之后就是1001。

接着我们把对应的小数部分也换算成二进制。小数怎么换成二进制呢我们先来定义一下小数的二进制表示是怎么回事。我们拿0.1001这样一个二进制小数来举例说明。和上面的整数相反我们把小数点后的每一位都表示对应的2的-N次方。那么0.1001,转化成十进制就是:

1×2^{-1}+0×2^{-2}+0×2^{-3}+
1×2^{-4}=0.5625

和整数的二进制表示采用“除以2然后看余数”的方式相比小数部分转换成二进制是用一个相似的反方向操作就是乘以2然后看看是否超过1。如果超过1我们就记下1并把结果减去1进一步循环操作。在这里我们就会看到0.1其实变成了一个无限循环的二进制小数0.000110011。这里的“0011”会无限循环下去。

然后我们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拼接在一起9.1这个十进制数就变成了1001.000110011…这样一个二进制表示。

上一讲我们讲过,浮点数其实是用二进制的科学计数法来表示的,所以我们可以把小数点左移三位,这个数就变成了:

1.001000110011… × 2^3

那这个二进制的科学计数法表示我们就可以对应到了浮点数的格式里了。这里的符号位s = 0对应的有效位f=001000110011…。因为f最长只有23位那这里“0011”无限循环最多到23位就截止了。于是f=00100011001100110011 001。最后的一个“0011”循环中的最后一个“1”会被截断掉。对应的指数为e代表的应该是3。因为指数位有正又有负所以指数位在127之前代表负数之后代表正数那3其实对应的是加上127的偏移量130转化成二进制就是130对应的就是指数位的二进制表示出来就是10000010

然后我们把“s+e+f”拼在一起就可以得到浮点数9.1的二进制表示了。最终得到的二进制表示就变成了:

010000010 0010 0011001100110011 001

如果我们再把这个浮点数表示换算成十进制, 实际准确的值是9.09999942779541015625。相信你现在应该不会感觉奇怪了。

我在这里放一个链接这里提供了直接交互式地设置符号位、指数位和有效位数的操作。你可以直观地看到32位浮点数每一个bit的变化对应的有效位数、指数会变成什么样子以及最后的十进制的计算结果是怎样的。

这个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上一讲一开始0.3+0.6=0.899999。因为0.3转化成浮点数之后和这里的9.1一样并不是精确的0.3了0.6和0.9也是一样的,最后的计算会出现精度问题。

浮点数的加法和精度损失

搞清楚了怎么把一个十进制的数值转化成IEEE-754标准下的浮点数表示我们现在来看一看浮点数的加法是怎么进行的。其实原理也很简单你记住六个字就行了那就是先对齐、再计算

两个浮点数的指数位可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把两个的指数位,变成一样的,然后只去计算有效位的加法就好了。

比如0.5,表示成浮点数,对应的指数位是-1有效位是00…后面全是0记住f前默认有一个1。0.125表示成浮点数,对应的指数位是-3有效位也还是00…后面全是0记住f前默认有一个1

那我们在计算0.5+0.125的浮点数运算的时候,首先要把两个的指数位对齐,也就是把指数位都统一成两个其中较大的-1。对应的有效位1.00…也要对应右移两位因为f前面有一个默认的1所以就会变成0.01。然后我们计算两者相加的有效位1.f就变成了有效位1.01,而指数位是-1这样就得到了我们想要的加法后的结果。

实现这样一个加法,也只需要位移。和整数加法类似的半加器和全加器的方法就能够实现,在电路层面,也并没有引入太多新的复杂性。

同样的,你可以用刚才那个链接来试试看,我们这个加法计算的浮点数的结果是不是正确。

回到浮点数的加法过程,你会发现,其中指数位较小的数,需要在有效位进行右移,在右移的过程中,最右侧的有效位就被丢弃掉了。这会导致对应的指数位较小的数,在加法发生之前,就丢失精度。两个相加数的指数位差的越大位移的位数越大可能丢失的精度也就越大。当然也有可能你的运气非常好右移丢失的有效位都是0。这种情况下对应的加法虽然丢失了需要加的数字的精度但是因为对应的值都是0实际的加法的数值结果不会有精度损失。

32位浮点数的有效位长度一共只有23位如果两个数的指数位差出23位较小的数右移24位之后所有的有效位就都丢失了。这也就意味着虽然浮点数可以表示上到3.40×10^{38},下到1.17×10^{-38}这样的数值范围。但是在实际计算的时候,只要两个数,差出2^{24}也就是差不多1600万倍那这两个数相加之后结果完全不会变化。

你可以试一下我下面用一个简单的Java程序让一个值为2000万的32位浮点数和1相加你会发现+1这个过程因为精度损失被“完全抛弃”了。

public class FloatPrecis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loat a = 20000000.0f;
    float b = 1.0f;
    float c = a + b;
    System.out.println("c is " + c);
    float d = c - a;
    System.out.println("d is " + d);
  }
}

对应的输出结果就是:

c is 2.0E7
d is 0.0

Kahan Summation算法

那么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精度丢失问题呢虽然我们在计算浮点数的时候常常可以容忍一定的精度损失但是像上面那样如果我们连续加2000万个12000万的数值都会被精度损失丢掉了就会影响我们的计算结果。

一个常见的应用场景是在一些“积少成多”的计算过程中比如在机器学习中我们经常要计算海量样本计算出来的梯度或者loss于是会出现几亿个浮点数的相加。每个浮点数可能都差不多大但是随着累积值的越来越大就会出现“大数吃小数”的情况。

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用一个循环相加2000万个1.0f最终的结果会是1600万左右而不是2000万。这是因为加到1600万之后的加法因为精度丢失都没有了。这个代码比起上面的使用2000万来加1.0更具有现实意义。

public class FloatPrecis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loat sum = 0.0f;
    for (int i = 0; i < 20000000; i++) {
    	float x = 1.0f;
    	sum += x;    	
    }
    System.out.println("sum is " + sum);   
  }	
}

对应的输出结果是:

sum is 1.6777216E7

面对这个问题,聪明的计算机科学家们也想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他们发明了一种叫作Kahan Summation的算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算法的对应代码我也放在文稿中了。从中你可以看到同样是2000万个1.0f相加用这种算法我们得到了准确的2000万的结果。

public class KahanSumm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loat sum = 0.0f;
    float c = 0.0f;
    for (int i = 0; i < 20000000; i++) {
    	float x = 1.0f;
    	float y = x - c;
    	float t = sum + y;
    	c = (t-sum)-y;
    	sum = t;    	
    }
    System.out.println("sum is " + sum);   
  }	
}

对应的输出结果就是:

sum is 2.0E7

其实这个算法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就是在每次的计算过程中,都用一次减法,把当前加法计算中损失的精度记录下来,然后在后面的循环中,把这个精度损失放在要加的小数上,再做一次运算。

如果你对这个背后的数学原理特别感兴趣,可以去看一看Wikipedia链接里面对应的数学证明,也可以生成一些数据试一试这个算法。这个方法在实际的数值计算中也是常用的,也是大量数据累加中,解决浮点数精度带来的“大数吃小数”问题的必备方案。

总结延伸

到这里,我们已经讲完了浮点数的表示、加法计算以及可能会遇到的精度损失问题。可以看到,虽然浮点数能够表示的数据范围变大了很多,但是在实际应用的时候,由于存在精度损失,会导致加法的结果和我们的预期不同,乃至于完全没有加上的情况。

所以,一般情况下,在实践应用中,对于需要精确数值的,比如银行存款、电商交易,我们都会使用定点数或者整数类型。

比方说你一定在MySQL里用过decimal(12,2)来表示订单金额。如果我们的银行存款用32位浮点数表示就会出现马云的账户里有2千万我的账户里只剩1块钱。结果银行一汇总总金额那1块钱在账上就“不翼而飞”了。

而浮点数呢则更适合我们不需要有一个非常精确的计算结果的情况。因为在真实的物理世界里很多数值本来就不是精确的我们只需要有限范围内的精度就好了。比如从我家到办公室的距离就不存在一个100%精确的值。我们可以精确到公里、米,甚至厘米,但是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去精确到微米乃至纳米。

对于浮点数加法中可能存在的精度损失特别是大量加法运算中累积产生的巨大精度损失我们可以用Kahan Summation这样的软件层面的算法来解决。

好了到了这里我已经把浮点数讲透了。希望你能从数据的表示、加法的实现乃至实践应用、数值算法层面能够体会到搞清楚一个计算机问题的基本原理其实能够帮助你理解它的实践应用乃至找到在特定问题下的可行解决方案。接下来我们要深入到CPU的构造去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

推荐阅读

浮点数的加法我们讲完了。想要更深入地了解乘法乃至除法,可以参看《计算机组成与设计 硬件/软件接口》的3.5.2和3.5.3小节。

课后思考

这两节我讲的都是32位浮点数那么对于64位浮点数的加法两个数相差多少的情况后较小的哪个数在加法过程中会完全丢失呢

欢迎你在留言区写下你的思考和疑问,和大家一起探讨。你也可以把今天的文章分享给你朋友,和他一起学习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