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142 lines
13 KiB
Markdown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ay be confused with others in your current locale. If your use case is intentional and legitimate,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highlight these characters.

# 11 | 决策会开展(下):怎样确保评估全面且有深度?
你好,我是四火。
上一讲,我们介绍了决策会流程的整体把控,包括大体有怎样的过程,期望从这个会议得到怎样的结果。
但你可能也注意到了在这短短的半个小时里剖析事实、总结模式、管理争论、收敛分歧并最终引导得出共识结论这些步骤对Bartender的要求还是非常高的。
那么这一讲,我会进一步为你阐述,决策会中这些步骤的实用操作技巧。
你可以回想一下上一讲我们介绍的决策会流程,根据流程的划分,这些操作技巧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剖析事实和总结模式,以及管理争论和收敛分歧。
## 剖析事实和总结模式的操作技巧
### 避免对事实的简单罗列
“事实数据的简单堆积”,这个问题并不少见,一些经验比较少的面试官常常容易走入这个误区。
我们经常说,对候选人面试的反馈,不能只讲观点,而没有事实数据的佐证;可是,反过来也一样,有时候全是事实数据,缺乏观点,这也是不行的。
比如说,某位面试官在决策会上,谈论了他问了候选人什么问题,候选人是怎样澄清问题的,他们是怎样分析问题的,接着又是怎样讨论解决思路的,等等,洋洋洒洒一大堆,很花时间不说,还很难让人抓住主要的观点。
这种情况下Bartender应当介入**要求把这个观点和事实陈述的顺序反过来**:问面试官,“你觉得候选人最大的几个优势是什么,不足又是什么?”
这样一来面试官自然而然就会思考并抛出“观点”。根据提到的优势或者不足Bartender可以再进一步要求面试官提供佐证的事实数据而那些相对不重要的陈述呢就被略过了。
你看这种方式下面试官就不会把或大或小的过程细节全部叙述出来了而是谈论最重要的部分因此这个过程中Bartender的引导作用举足轻重。
### 合理采纳推荐人的意见
我记得在我刚工作那会儿身边朋友们也包括我自己主要的求职方式还是去各大招聘网站投简历十多年过去了这事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我很多的朋友找工作都用LinkedIn等待猎头联系或是点对点地找到目标公司内的朋友来推荐。
据负责招聘的同事说,总体来说推荐来的候选人,通常要靠谱得多。
如今很多互联网公司,对于“推荐”,甚至“强力推荐”的候选人,都有一些流程上的“福利”,比如,可以简化,甚至跳过电话面试,可以直接对接目标团队,而一旦候选人通过了面试并入职,目标公司内的推荐人还可以拿到一笔丰厚的推荐奖励等等。
从面试官的角度看,如果候选人是经过推荐而来参加面试的,那么在同一家公司的推荐人就很可能提供额外的考察数据。在具体操作上,我们应该怎样采纳推荐人意见呢?
**首先,在决策会之前,流程上没有什么不同**,我们不要安排整个面试团队去和推荐人详谈,这是为了尽量保证面试过程客观,避免详谈可能带来的潜在倾向性。
**其次,在决策会上,我们可以收集推荐人的推荐陈述,但是它只能作为参考,主要的决策依据,依然是不变的。**对于这一点,在具体操作上,该怎样做呢?我把我的做法列在下面供你参考:
决策会一开始或者在第一环节的初始投票如果你忘记了请回看上一讲请推荐人发言Bartender要问清楚这样三件事
1.推荐人在公司和团队中的职位角色,**他和候选人的工作关系,以及推荐的程度。**一起工作了多长时间,有多了解候选人?这一点很重要,有些时候这个推荐关系只是因为他们认识,或者是因为有一个共同好友而已;而有时候基于过去长时间共同工作的经历,他很了解并认可候选人。
2.候选人有哪些优秀的素质,可以为公司和团队带来价值?这是属于推荐的“常规”内容了。
3.还有没有需要面试团队知道的,候选人有关工作的重要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客观条件上推荐人不方便参会那在会前由Bartender收集上面这些信息也是可以的。
你可能会问,我们都说要讨论正反两面,这里只要求谈论“优秀的素质”,是否不够客观?其实,我们当然可以请推荐人谈论候选人的不足,但是据我的经验,这个操作基本行不通。
具体说,就是很多情况下,特别是推荐人是候选人的好朋友时,他并不愿意在公开场合谈论候选人的不足,即便谈论,也是随便找一点内容搪塞过去。那既然如此,我们何必追问,搞得彼此很尴尬呢?
**再次,在推荐人的陈述完毕后,我们请他离开决策会。**
对,你没有看错,我们不希望他参加决策会的主体部分,不希望他了解投票和决策的过程,因此那样也就避免了潜在的尴尬。而且,对于所有的面试官来说,也可以继续常规的决策会流程,而不用把心思放到顾忌推荐人的感受上。
需要强调的是,推荐陈述对丰富反馈数据很有帮助,但从这个陈述的重要性来看,它不能超越我们的面试反馈。面试官还是要继续相信自己的观察和收集到的数据,决策流程不应该因此有什么大的改变。
**最后,推荐人依然是一个可供确认候选人具体情况的资源**,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对于个别的观察有所担忧,因而面试官摇摆不定,那我们可以就单个具体问题询问推荐人,以获得更多信息。
### 妥善处理考察项覆盖的缺失
首先,大家都应该清楚,对于有面试计划的情况,这种情况其实是不应该出现的。但是一旦出现了,也不要抱怨,而应继续这个决策会,根据当前的讨论结果决定下一步的策略。
举例来说如果在决策会的时候我们注意到原计划希望面试覆盖2~3轮编码但是结果该候选人的考察只覆盖了一轮因此我们就认为这一系列面试缺少了编码能力的考察数据
* 如果候选人在该面试系列中表现不错,并且在所覆盖的那轮编码考察中表现出色,那么虽然数据有所欠缺,我们还是可以认为候选人编码能力是过关的,因此面试的最终结果为:通过。
* 如果候选人在该面试系列中表现不佳,没能通过,那就没有必要继续考虑编码的覆盖情况了,最终结果就是:不通过。
* 如果候选人在该面试系列中表现总体不错,但是在那一轮编码考察中问题却不少,这就是比较纠结的一种情况了。这时可以考虑调取电话面试中代码考察的数据,如果还是不好判断,又不愿意错过候选人,可以考虑额外增加一轮代码考察。
你看,就是这样,我们有时候得到的数据不够完美,但是就像用软件来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一样,我们就是要能够应对这样不完美的情况。
我这里想补充一点,你也许会问,那一旦遇到考察覆盖不全的情况,加面一轮不就行了吗?事实上,由于它会明显消耗候选人和面试官双方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只有在没有更好的办法时,才会这么做。**
最后在这种情况发生以后Bartender和招聘经理需要从中吸取教训在未来的面试安排中做得更好尽量避免这样的情况再次发生。
## 管理争论和收敛分歧的操作技巧
### 处理面试官态度摇摆不定的情况
就像软件领域的二八定律一样面试决策会也是80%的会议都很明确大家的观点也很可能一边倒很容易达成共识。但是剩下那20%,则可能出现各种“纠结”的状态。
比方说,一种常见的情况,就是候选人优缺点并存,长项和短处都很明显,而很多面试官虽然有观点,但不坚定,或者说“自己也说不清楚”。
这时候Bartender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可以积极介入对事实数据进行分析和引导而这些事实数据恰恰都是这些摇摆不定的面试官自己得到的。
除此以外,在这里我还可以给你分享一个小技巧,就是**把“从事实推定结论”,转换为“从结论思考事实”。**比方说某位面试官纠结于候选人过强的个性听不进建议的做事风格是否最终可能给团队带来弊大于利的影响那么Bartender可以快速地问他这样两个问题——如果候选人加入了团队
* 你觉得他是否能够很好地融入团队?
* 你是否愿意和他在工作中相处和合作?
**前一个问题其实针对的是团队中的“其他同事”,而后一个问题针对的就是面试官“自己”了。**两个问题都是为了得到面试官对候选人的团队契合度判断。
先回答,再反过来想“为什么”这么说,如果最终能够通过这个结合实际数据的“为什么”来佐证,那就是有效的观点,但必须明确的是,用“为什么”来佐证这一点必不可少,否则就真的变成主观臆断了。
通过这样的方式,其实是让你的“下意识”帮助你给出更准确的判断。
不要小看这一点,人的“下意识”其实是一种很强大的工具,很多事情的判断其实是有明确理由的,只是有时候我们自己并不清楚而已,因此我们需要一点技巧把它梳理出来。
### 引导对候选人的定级
作为决策会输出的一部分面试团队需要给出一个明确的建议级别。虽说根据某些公司的流程实际offer上写着的级别未必完全由这一步确定但面试团队经过了相当系统的面试和评估其建议级别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级别怎样确定?我觉得你大致可以从这两个部分来考虑:
1. **候选人的背景和经验。**
2. **候选人的面试表现。**
前者,包括候选人的工作年限、在行业的影响力,已经做出的得到认可的成就等等。这听起来似乎理所当然,但是我注意到一些技术面试流程从一开始,对候选人设置的“默认级别”或者“期望级别”就是不合理的。
从决策会的角度说,根据候选人的面试表现,最终给出的推荐级别有可能会基于默认级别,有一定的上下浮动,但通常不会有较大出入。
因此,如果一开始大家都认可的期望级别设置出现了很大偏差,那么后面的流程就很难把它掰回来了。
以某公司为例软件工程师的技术级别“初级工程师”一般工作经验不超过3年而“高级工程师”为5到10年。那么对于一名有着7年软件工程师工作经验的候选人来说如果他去面试初级工程师这个方向从一开始就是不合理的。
请让我进一步解释这一点。从初级工程师到高级工程师,这不仅仅对能力和经验方面要求更高了,还可以说,对他期望也是体现在不同的方面了。回想一下[第2讲](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360268),我们已经谈到,对于初级工程师,我们更看重的是潜力;而对于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说,我们更看重的是能力——这就是区别。
举例来说,对于初级工程师,我们更关心兴趣、热情、学习能力,以及是不是具备能够接纳意见等“潜力素质”,这些都是很难学到的、教不来的东西,而弱化了他立即独当一面,来工作和产出的能力。
但是,如果这位候选人已经有很多年的经验,或者说,无论基础的积累,还是做事的方法,都已经“成熟”了,那么我们就希望他已经能带领团队、快速产出了,招他的目的,自然就不是为了他的“潜力”。
**也就是说如果这样的“沙场老兵”候选人达不到高级工程师的要求却满足了初级工程师的bar我们可以“降级”给他一个初级工程师的offer吗显然是不能的。**
另外,对于工作年限,我想再做一个说明。工作经验,从量的数据来看,确实是和工作年限成正相关的。但是,放到个体上,这并不是绝对的。
举例来说,一个在互联网前沿领域,每天做着有挑战性工作的工程师,有了三年的工作经验;和一个在传统产业,每天机械地做着重复性的工作,也工作了三年,他们作为软件工程师所积累的“经验”,可能有着很大的差别。
## 总结与思考
今天我给你分享了一些操作技巧,帮助你在决策会中剖析事实、总结模式、管理争论、收敛分歧,并最终引导得出共识结论。不知道你是否有所收获呢?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5e/30/5ed392d9f8138bfbb22d568a66415730.jpg)
在最后我想给你留一个问题。假如说决策会上大家第一环节的初始投票时就已经表达了非常一致的态度比如说所有人都是No Hire那么你觉得这个决策会还有必要继续进行下去吗还是说直接给出一个共识结论——“不通过”就可以了呢欢迎在留言区讨论。
好,我是四火,我们下一讲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