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15 KiB

05 | 流程把控:控好流程,让面试进程高效有温度

你好,我是四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专栏前面的部分,我们已经讲了怎样理解团队的需要,怎样做面试计划,以及怎样设计合适的技术问题,这些,可以说都是在正式面试之前需要搞定的事情。

今天这节课,我将会和你分享面试流程把控的基本思路,以及一些常用技巧。只有把控好流程,我们前面辛苦设计的面试计划、技术问题才能真正派上用场。

流程把控的反面例子

先来问一个开门见山的问题,究竟谁来把控面试流程,候选人还是面试官?

有人说是候选人,当候选人带着自由度表现的时候,才能发挥自己的实力;有人说是面试官,因为面试官需要按照预想,领着候选人来推进面试进展。

好像都有道理对不对?我卖个关子,先不回答这个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几个流程把控的反面例子。看看这些例子中,有没有你熟悉的。

收尾时间狂飙代码

这可能是一个一下就映入脑海的反面例子了,也是我见到的最多的一种流程把控的反面例子。

无论是由于问题过于复杂、沟通出现误会、候选人解决问题能力不强,或是候选人或面试官迟到等等原因,到了白板编码环节,候选人有了思路,也开始写了,可时间快没了。

这时候直接放弃吧,有点可惜,于是候选人就擦擦额头上的汗珠,颤抖地拿起记号笔,开始马力十足地在白板上狂奔,字也是越写越龙飞凤舞;而面试官呢,也颇为体谅,让下一位面试官在门外稍加等待,要求延期“就五分钟”,并不断提醒候选人时间越来越少。

最后,无论代码是否写完,面试匆匆结束,就仿佛一场大战结束,候选人累得瘫坐下来,这一轮的面试官一只脚刚迈出会议室,下一轮的面试官另一只脚就迈进来。若是代码基本写完了,候选人心里想,我去,真够紧张刺激,幸亏老子搞定了;若是没写完,可得失落和恍惚好一阵子。结束的时候,双方礼貌性地握手,手心满是汗。

寒暄时间占比不当

这里的“寒暄时间”,指的是技术面试中,正儿八经讨论技术问题以外的时间,一般发生在面试开始时和结束前。

一种极端情况是这个时间过短,甚至没有。候选人和面试官见了面,握个手,就开始做题,连个过渡都没有,让人觉得颇为唐突——“是不是这个团队都是老古板啊?”。

另一种极端情况是,打个招呼,互相介绍一下,聊两句感兴趣的话题,或是最近的热点新闻。扯扯淡,聊聊天,帮助候选人放松一下。本来这些都是挺好的“操作”,但问题是这个时间如果拖得太长,原本的技术考察重点就打了折扣。

我分享一个我shadow观摩的经历有一位面试官在面试中和候选人“闲聊”面试的一半时间过去了候选人终于忍不住了她主动问面试官“咱们不谈点什么技术问题吗还是继续这样随便聊吗他们这才开始讨论技术。

考虑到在面试计划的时候,这位面试官是确定要考察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因此事后我问面试官,我理解这也是一种面试风格,可既然面试计划已经确定了,你为什么没有主导这个面试过程,让技术方面的讨论早一点开始?面试官回答说,他想看看候选人有没有足够的主动性主导这个面试过程。

对于这个案例,我的想法是,面试官这样做,虽然考察了他所关心的“候选人的主动性”这个数据点,但也使得这个面试偏离了原本的计划,也就是说,在我看来,确有所得,但得不偿失。

踌躇不定的思路选择

这个例子是来自于我自己。

一个问题往往有很多解决的思路有一次候选人和我讨论某个问题的算法这个过程一开始还挺顺利候选人选择使用Map+数组排序的思路做方案虽然略有一些硬伤但是也行得通期间他忽然想到使用一个二叉搜索树数据结构的思路更好于是我们又放弃了前面的思路沿着这条路推进结果忙活到一半他忽然再一次“恍然大悟”觉得可以用一个Map+链表的方式来做更简单。

这整个过程其实没有太大的问题,整个思路的转变,反映了候选人很好的思考能力,能够跳出具体实现,重新审视问题。

但是由于这一系列的思路调整耽误了太长时间,导致到面试结束的时候,我们只讨论了思路,连完整的方案都没有讨论清楚,自然原本计划的编码根本没有时间开展。从考察角度来说的话,我们就丢失了相当一部分考察项的覆盖。

流程把控的技巧

不知道刚才那几个例子是否给你带来了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实这些反例说到底还是因为流程把控没做好。

那既然如此,下面我就来正面谈一谈我的理解,带你一起看看有哪些流程把控的技巧。这些技巧能够帮助我们在面试中,**保证最核心的考察项能够覆盖到,同时,还能够给候选人留下一个好印象。**毕竟,如同我们在专栏前文中所说,面试是“双向”的。

有头有尾,有礼有节

首先我要谈的,不是什么复杂的技巧,而是礼节。

什么,礼节?对,你没有看错。我认为,面试官有义务确保考察过程的完整性,这能让候选人心情愉悦,在友好的氛围里完成面试的过程。

不知你是否听说过,有一些面试的风格颇为激进,甚至不尊重人,观察候选人在极端压力下的表现。也许这确实可以让面试官得到他想要的考察数据,但我认为这是非常不妥的。

面试,说到底是社交活动的一种,我们必须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我们要达到目的,但不能不择手段,因此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根本性的错误。

我觉得面试就有点像是江湖上相逢,缘分一场,我们客客气气地切磋武艺,点到为止,你我互相尊重,为的也是来日好再相见。

面试应该做到有头有尾,在面试开始时,我们可以:

  • 礼貌地打招呼、握手,邀请候选人坐下,问问今天感觉怎么样,如果迟到了要表示歉意;
  • 询问候选人是不是需要休息两分钟,是不是需要喝水,是不是需要使用洗手间,在不少互联网大厂的面试培训里,这一条都被反复提到;
  • 做自我介绍,这个自我介绍可以很简单,一两句话概括,但是让彼此认识的环节不能少;
  • 可以简单提一提,在今天的面试中可以预期的内容,这样候选人会有个心理准备。

而在面试结束前,我们可以:

  • 表示问题的讨论告一段落,留给对方问问题的机会,表示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努力回答对方的问题;
  • 对于候选人的到访表示感谢,可以赞许一下今天的讨论,也可以对他后续的求职过程表示祝愿;
  • 礼貌地握手、告别。

对于电话面试或者是特殊时期的线上面试不能握手了可上面大部分礼节还是一样的。上述这样的过程也许用不了5分钟、10分钟但是面试的整个过程显得自然、得体并且也能够帮助候选人放松。

你看,这些有什么特别的技巧吗?完全没有,上面这些哪是在说面试啊,其实只是礼仪之邦的待客之道对不对?

没错!其实,要做到上面这些,只需要细心,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技巧,但是却能够令候选人大大提升印象分。还是那句话,面试是双向的。面对多家竞争对手的时候,你肯定希望优秀的候选人能够选择你的公司和团队。

我说一个我自己的故事,那是在好几年前了,我在找工作期间,在国内几个城市都面试了几家公司,只有当时在北京的亚马逊,面试的过程中,面试官主动给我倒水,面试完毕后送我离开(当时需要上出租车,赶去机场)。且不说面试的内容,这些细节给了我非常正面的印象,我相信无论业务和技术怎样,面试我的团队至少是非常懂得尊重人的。

做一个完整的项目

对于技术面试而言,面试官要抱着和候选人一起做一个有头有尾的迷你项目的心态。

这里,“迷你项目”这四个字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即所谓“麻雀虽小而五脏俱全”。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要完整,从需求澄清,到分解、设计、抽象、落地、验证、改进,有头有尾。

举例来说,前文所谈到的这个网约车的问题,我们考察的是数据结构和算法,在代码层面“落地”的思路沟通清楚以后,就可以写白板代码了。

在代码完成后候选人可以使用一个简单用例走读代码验证正确性。再之后面试官还可以提出“follow-up”问题比如聊一聊有什么瓶颈怎么改进。

好,我想从中你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而理想的面试,确实也不应该在中间的某一个过程戛然而止。

比方说,如果代码实现的思路讨论清楚了,但是因为没有时间完成代码实现,想必候选人也会觉得沮丧;而只有一个完整的过程,才会让候选人如释重负,有一种“项目完成了”的成就感。

举例来说一个模糊的问题一个代码层面考察例如算法和数据结构的路径一轮面试总时间为1小时而去除寒暄和收尾的环节核心时间为50分钟那么可以参考这样一个时间分配的思路

  • 10分钟澄清问题厘清面试中需要实现的需求细化到可讨论实现的层面
  • 15分钟分析、讨论该需求抽象后的问题这些问题必须是软件可解的比如该使用怎样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来解决时间、空间复杂度各是多少
  • 15分钟现场编码
  • 5分钟使用实际用例走读代码验证正确性
  • 5分钟讨论算法的优化以及进一步的改进空间。

你可能会问现场编码只有15分钟这么短的时间够吗

够。这里我必须说明的是,在编码前,我们期待候选人和面试官已经将思路大体上沟通清楚了,那么这个编码过程,其实只不过是一个将思路“翻译”成代码的过程而已。

我们在编码前对于思路和逻辑的讨论目的就是要保证编码能够顺利进行所有的关于“problem solving”的部分基本已经解决于是就只剩编码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编码前的思路和讨论,以及编码本身,我们考察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比方说,有的候选人就是具备很强的逻辑能力,来解决问题,但是就是无法将思路落实到代码上。因此,别看过程很短暂,却是不可缺少的。

你可能也注意到,在需求确认以后,很多候选人都喜欢上来就立马落笔写代码,但作为面试官来说,是不是可以落笔,需要着重关注候选人是不是已经有了清晰的思路,否则很可能浪费时间。这样急于落笔也很难一蹴而就,来回涂改,会做很多无用功。

如果你留意到候选人即便有了清晰的思路在基础编码能力具备的情况下代码的实现依然要花费超过15分钟那么你就应该考虑调整这个问题的设计了是不是要求代码实现的部分过于复杂从而最终导致在限定时间内整个问题的解决流程无法完成。

如果是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要求只实现代码片段,例如算法的核心部分,或者是涉及到的几个重要的类,而不是整段代码。**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将预期的编码时长降下来。

举例来说如果实现一个完整的LRU缓存颇为耗时那么算法实现可以要求写出数据结构以及其中缓存更新的部分。

另外,你可能还听说过,在有些面试中,面试官会在一轮面试中,要求实现两个较为简单的算法。这种情况确实有,但是我一般是不推荐的,原因就是,这整个问题的讨论和解决过程已经颇为耗时了,很难在一轮面试中覆盖一个以上的算法实现。

如果硬要塞进两个算法题的实现,那就要问非常简单的问题,那么,即便勉强做到了,用意又何在呢?

选择合适的介入时机

还记得这一讲一开始,我开门见山地问的那个问题吗?“究竟谁来把控面试流程,候选人还是面试官?”

我打个比方,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有强有弱,走势有高有低,通常情况下,从大体上看,市场经济可以自然地发展,但是在某些特殊环节,或者极端情况下,国家需要介入,需要调控。

面试也是如此。我认为,在核心时间中,面试官应该关注于大的层面上,是不是能够顺利完成今天的考察内容,是不是能够得到自己关心的考察数据。

如果候选人能力很强,对于问题的推进合理有效,那么面试官就要学会做“绿叶”,给对方更多的发挥空间,让对方去主导问题的解决,这当然是最理想的情况,候选人能跟着自己的计划走,自然也最舒服。

反之,如果遇到了困难(还记得我们上一讲在“设定‘踮踮脚能够到’的最高难度”部分,谈到的降低难度的方法吗?),或者看着路线要“跑偏”,或者时间进度已经大大落后,那么面试官就要毫不犹豫地及时介入,主动调控,从而保证整个方向和时间的可控。

总结与思考

好,今天我们开始讲怎样主导技术面试,把控流程了,既谈到了一些常见的反面例子,又介绍了我们应该掌握怎样的技巧,完成一个成功的技术面试。

在这一讲的最后,我想再次强调“互相尊重”的重要性,虽然我不会在专栏中再反复强调它,但请记得它是我们面试等一切职业行为的最基本要求。

最后,我有一个问题,正在阅读的你,能否在评论区和大家一起聊一聊,你作为候选人参与过的面试,都有哪一些有意思的细节呢?期待你的分享。

好,我是四火,我们下一讲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