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58 lines
7.6 KiB
Markdown

This file contains invisible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invisible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ay be processed differently from what appears below. If your use case is intentional and legitimate,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hidden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ay be confused with others in your current locale. If your use case is intentional and legitimate,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highlight these characters.

# 122 | 创业的智慧:从彼得·蒂尔的创投哲学说起
本周一开始,我说到了彼得 · 蒂尔的创投哲学还引用了他创建PayPal和投资了Facebook的天使轮这两个例子分别诠释了他是怎样作为创业者和投资者去践行这套哲学的。
我们不妨再回头看一下他的创投哲学:**作为创业者,应该去做一些很有价值而且很少人做的领域;作为投资人,应该去投资潜力很大而且没有被发现的领域。**
**这两句话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但是保证这一哲学的成立是有前提条件的**。这个前提条件首先是创业者具备超出同时期大部分人的鉴别能力,能够准确判断出确有价值的创业领域;其次,创业者还需要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创业。
鉴于这一创投哲学中两句话内在的共性,以及我们大部分人更关心创业,而不是投资,所以今天我主要分析其中关于创业者的部分。
**首先,这句话的表面意思很好理解,它告诉我们创业者应该去做什么事。**
比如说当摩拜单车于2014年首次开启共享单车概念的时候这十分符合彼得 · 蒂尔的理念。因为共享单车这个概念很有价值,它的价值体现在对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的补充作用非常明显。而且,在摩拜开始做共享单车之前,市场上还没有人去做这个项目。这个时候去创业,就是做一件非常有价值,但是没什么人去做的事情。
差不多相同的时间里ofo也开始做共享单车了。随着摩拜和ofo的做大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共享单车这个项目是很有价值的。这个时候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乃至第20个再杀入共享单车市场的创业者们也许认为前人已经趟过路了没有危险了所以正是更好的介入时机。但是其实这违背了彼得 · 蒂尔的创投哲学。做的人多了,就不再适合创业了。
显然,事实胜于雄辩,后续的创业者们错过了共享单车的春天,在竞争中一个接着一个的死掉了。前段时间网上有一篇文章,讲述了一位创业者在南京做共享单车并破产的故事,这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被大量转发。
我想说,如果这位创业的仁兄在决定进入这个市场之前,事先知晓彼得 · 蒂尔的那句创投哲学,就是“作为创业者,应该去做一些很有价值而且很少人做的领域”,应该有机会避免一场悲剧吧。
虽然我们说“后来者居上”的例子在历史上并非没有,但是更多的还是“先入者得先机”。这个市场其实就那么大,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很多的伸展空间,第二个吃螃蟹的人,可能还有一些发展的空间,到第三个上阵的时候,不仅仅想法已经不新鲜了,各种资源和渠道已经被前两位占领得差不多了。更重要的是,后来者难免被人贴上“抄袭”的标签,不容易得到大众、投资人等方方面面的认可。
从历史上来看,被后来者居上的人,往往都是虽然第一个看到了某个问题,但是要么在想问题、看问题的时候并不够深刻全面,要么就在执行时一塌糊涂,白白贻误了战机,要么就是发生了意外。
彼得 · 蒂尔告诉我们创业者要去做有价值但是很少有人做的事情,这也只是告诉我们这种事情创业成功的概率高,并不是说做了就一定能够成功。然而,不可否认,不这样创业,成功率更低。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更深层次的含义,这就不是太好理解了。**“有价值,并且很少有人做”,这本身就像一把“筛子”,可以筛掉大部分人。从更深层次的问题出发,我想表达两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创业者必须比其他人有更多的远见卓识,能够更早地判断一件事物在未来的价值。**
一个东西到底有没有价值,本身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在未来某个时间会客观地经受检验,结果可以是有价值或没有价值;其二是当前的某个人对这个东西未来到底有没有价值的主观判断。
这两者之间并不一定一致。很可能一个创业者认为没有价值的东西未来却大放异彩,也很可能一个创业者认为很有价值的东西,未来其实一文不值。
**只有一个创业者判断有价值,并且未来也真实有价值,这才是彼得 · 蒂尔的创投观念里的“有价值”的含义。**
如果我们从大街上随便抓一个人,然后让他对某个新生事物的未来有多大价值做一个预测。我相信这个结果很可能会五花八门,并且只有少数人可以预测对。这里面一部分是运气的因素,但也可能这个人具备了其他人所不具备的远见卓识。
只有具备了远见卓识的人,才能辨别出别人无法看出来的有价值的东西,创业才可能成功。但是远见卓识从何而来呢?很遗憾,这个问题并没有固定的答案。
当然,我可以举几种情况,比如说一个人天生就比其他人聪明,先天就具备高瞻远瞩的判断能力;又比如说,一个人在特定行业摸爬滚打了很多年,有了很多的经验积累,那么他在这个行业里可能就有了优势;或者说,他干脆就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最后还有一种情况,一个人从科研转型到创业,他在做科研时已经跻身特定领域的世界级专家了,那么他很有可能在创业之路上有所建树。
作为创业者,你应该扪心自问,自己是否符合彼得 · 蒂尔的原则;自己是否拥有别人所没有的远见卓识;是否可以成功地找到那个很重要又没有人做的领域;而这个领域,是否真的就是很重要的领域?
**第二个观点,还有一个等待时间的问题,时机非常重要**。有些东西,时间没有到,就不能体现出重要性。也因此,一个人有先见之明是好事,但是太过于“先见”了,以至于等待时间太过漫长,就不一定是好事情,就需要好好想想了。
举个例子Sun公司在2000年就提出了“计算资源应该像水和电一样由公司提供客户按需消费”的想法。这个想法就是每家大公司都想介入拥有非常巨大的市场会改变我们如何使用计算机设备的“云计算”的雏形。
云计算是不是一个重要的领域是。但2000年的时候有人做吗没有。为什么没有人做呢2000年的时候互联网的硬件和软件发展并不具备云计算的基础。
举例来说2000年的互联网其上行和下行传播速度不能有效地支持数据上传到云上也不能支持从云上下载数据。等Sun公司撑到硬件和软件发展到可以支撑云计算的时候公司已经陷入了经济危局。
之后更是一场席卷全球的由次贷引起的经济危机让Sun公司没有撑到云计算遍地开花早早就破产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再重要的东西都需要合适的时机。只有给了时间,才能让内部外部条件成熟起来。
最后,我总结一下对彼得 · 蒂尔创业哲学的理解。表层的意思是,创业一定要选择重要但少有人做的项目,一旦很多人在做了,千万别再杀进去。
更深层次的含义就有了“筛选”的意思。首先,作为创业者,你如何确定自己判断重要的东西是真的重要?你和他人相比,独特的优势又在哪里?其次,作为创业者,你能否确定“重要的东西”从你认为重要,到各种条件具备、众人皆知其价值,需要多久?又会不会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