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book/技术与商业案例解读/docs/557.md
2022-09-03 22:05:03 +08:00

70 lines
7.7 KiB
Markdown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invisible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invisible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are indistinguishable to humans but may be processed differently by a computer.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 006 | 在线旅游帝国Expedia崛起的背后
我会在这一年中介绍一些总部在西雅图或者研发中心里面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西雅图的IT公司。这其中除了微软和亚马逊这样的大鳄以外还囊括了诸多在不同领域取得一定统治地位的公司们。
今天的主角是一家著名的在线旅游公司——Expedia我将和你说说它的创业与发展史。
除了微软和亚马逊以外Expedia可说是总部设在西雅图的IT公司中最知名的一家。当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Expedia与其说是家IT公司不如说是一家在线旅游公司。
Expedia的创始人就是Zillow的创始人理查德 · 巴顿Richard Barton。我想任何一个人如果一辈子可以创立两家都很优秀的上市公司这个人显然就是一个“大神”了。
巴顿创立Expedia的时候还在微软。那大概是1994年的时候微软打算做一个旅游指南的CD-ROM。巴顿觉得只是搞个CD-ROM其实没什么意思要干不如干一票大的。他是极少数在那个时候对互联网就有所了解的人之一所以他想做一个在线的旅游信息提供商。
那个时候的微软还没有后来那么庞大,他很容易就见到了比尔 · 盖茨和史蒂夫 · 鲍尔默并且说服了他们。于是他加班加点地干活在1996年的时候一个叫作Expedia的网站上线了。
1999年的时候微软决定将Expedia拆分出去这大概是比尔 · 盖茨觉得一家做软件的公司同时做旅游代理有点不伦不类吧。
这个网站被拆分出去时正赶上了2000年之前的互联网泡沫这恰是一个契机它很顺利地就在纳斯达克上市了。这对Expedia无疑是个非常幸运的事情。巴顿就继续做CEO这个CEO一做就做到了2003年。
这家公司的名字Expedia按照巴顿在一次采访里面的解释是Exploration和Speed的组合这两个词分别意为“探索”和“速度”因此Expedia象征着“迅速查找旅游的线路”。这个名字不但应景而且非常有特色让Expedia的品牌旗帜非常鲜明。
**2003年的时候IAC决定花钱买下Expedia私有化。这次收购到底溢价多少我无从查实了但我有一点不太理解为什么巴顿就想卖它了而不是坚持下去、继续做下去但是从后来的资料看巴顿可能是一个更适合创业而不是经营企业的人**。Expedia到了2003年的规模他也有点儿做不动了。加上互联网泡沫刚过市场一片萧条。有人买此时卖掉其实未必是件坏事。
买下来的结果就是让CEO拿了钱并退出了。巴顿估计是分到了让自己这辈子都衣食无忧的钱他在拿着钱去完善自己下一个创业计划的同时也度假休息了一年。
休息一年以后回到西雅图他和从微软到Expedia一路同行的老同志罗伊德 · 福林克Lloyd Frink一起开始了一段新的创业之旅。
**这次创业一直处于保密状态直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2006年Zillow才作为一家房地产信息整合和查询的公司暴露在大众面前。**
后来接受采访的时候巴顿表示自己的确在2003年的时候就有了新想法打算做Zillow了。如果这个时间是真的和Redfin创始人开始搞Redfin的时间其实也差不多。
所以说,**牛人的观念总是惊人得相似**。有关Zillow和Redfin的故事我会在后面的文章里讲述,这里就不再展开了。
**买下Expedia的IAC的董事长是巴里 · 迪勒Barry Diller而迪勒是一个企业经营和资本运作的高手。从这方面来说Expedia是成于巴顿但绝对是兴旺发达在迪勒的手上。**
经过两年的整合迪勒决定在2005年的时候让Expedia重新上市并采用了同样的股票代码。
**但是卷土重来的Expedia背后不再是一个对旅游行业不熟悉的巴顿而是有很多年经验的迪勒**
重组以后的Expedia包括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品牌除了著名的Expedia.com以外知名的还有Hotels.com以及HotWire.com加上2004年买入并专门做企业业务的Egencia以及后世非常著名的做旅游社区的猫途鹰TripAdvisor等等。
**这次重新打包上市后Expedia在资本市场上受到了追捧。有钱在手加上懂得旅游经营的管理团队这让Expedia从此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旅游代理从此以后从未掉队过。**
到2011年的时候迪勒又决定把Expedia里面与旅游媒体相关的业务都重新打包上市并保留了所有和旅游交易相关的业务包括所有的酒店、机票、租车、游轮等等。
这次拆分并独立上市的公司里面最重要的是猫途鹰Expedia和猫途鹰就这样成为了两家公司。但是两者业务完全独立了而董事长却都是迪勒。
这种**资本运作和拆分壮大不仅需要眼光和远见,而且需要强大的资本运作能力,迪勒正是有这种远见的资本运作者**。我们可以说Expedia最初的成功离不开巴顿的远见但是真正在资本市场上呼风唤雨壮大成长主要还是缘于身为资本运作高手的董事长迪勒。
我们不得不佩服迪勒的眼光猫途鹰从Expedia剥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旅游媒体社区以及评论中心之后迅速发展成为全球当之无愧的第一旅游社区。
一个社区的力量在社交网络没有出现之前可能不被大家理解Facebook、Yelp之类给大家树立的榜样使得猫途鹰这个旅游社区加评价的品牌影响力非常得巨大。
我想如果当初这个品牌没有从Expedia剥离出去那么因为既做裁判又做观众的缺陷猫途鹰绝无可能发展到今天的地位。
**作为旅游公司的Expedia就介绍到这里而作为IT公司的Expedia就更有意思了。**
前面说到Expedia总部在西雅图这边又是从微软分离出去的所以其技术层面一方面保留了非常重的微软痕迹并非是湾区或者其他初创公司的那一套更多地基于Linux和Java。另外一方面Expedia的董事长通过资本运作又收购了大大小小无数的品牌而这些品牌们在技术上又都是各自为政自然生长的。
此外Expedia还是一家商业地位在很大程度上远高于技术地位的公司。公司优先考虑商业决策而对统一技术框架的实现兴趣不足。
经过多年的自然生长以后Expedia公司里面组和组之间、品牌和品牌之间的技术五花八门。这种五花八门带来的副作用现在逐渐体现出来。
比如说,不同品牌之间的数据无法做到实时的共享。一个用户在不同品牌下面的账号的行为不容易做有效的关联分析。因为**技术的不足反而拖累了商业的发展,这就是多年来重视商业而不重视技术的直接体现。**
Expedia对技术的态度说得好听一点这是百花齐放说得不好听一点那就是在技术上没有足够的积累和底蕴。作为一家旅游公司它的基础架构层面的建设是很值得商榷的这也反过来在不断地阻挠其商业模式的进步。
**Expedia的这样一个状态也直接导致其IT工作人员很大程度上难有土壤成为一流的IT人员**。或许这也是一些朋友会有在Expedia过渡几年的想法并在择业时往往优先选择其他公司的原因。
和商业的蒸蒸日上相比Expedia在技术层面显得有些混乱。在西雅图有些公司有些组的领导就私底下有Expedia出来的一律不给面试的潜规则。这种潜规则是不是公平暂且不说但是这种潜规则实实在在地发生了而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