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book/容器实战高手课/docs/341820.md
2022-09-03 22:05:03 +08:00

334 lines
19 KiB
Markdown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 加餐05 | eBPF怎么更加深入地查看内核中的函数
你好,我是程远。
今天这一讲我们聊一聊eBPF。在我们专题加餐第一讲的分析案例时就说过当我们碰到网络延时问题在毫无头绪的情况下就是依靠了我们自己写的一个eBPF工具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
由此可见eBPF在内核问题追踪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什么是eBPF它的工作原理是怎么样它的编程模型又是怎样的呢
在这一讲里,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这几个问题。
## eBPF的概念
eBPF它的全称是“Extended Berkeley Packet Filter”。从名字看你可能会觉奇怪似乎它就是一个用来做网络数据包过滤的模块。
其实这么想也没有错eBPF的概念最早源自于BSD操作系统中的BPFBerkeley Packet Filter1992伯克利实验室的一篇论文 [“The BSD Packet Filter: A New Architecture for User-level Packet Capture”](https://www.tcpdump.org/papers/bpf-usenix93.pdf)。这篇论文描述了BPF是如何更加高效灵活地从操作系统内核中抓取网络数据包的。
我们很熟悉的tcpdump工具它就是利用了BPF的技术来抓取Unix操作系统节点上的网络包。Linux系统中也沿用了BPF的技术。
那BPF是怎样从内核中抓取数据包的呢我借用BPF论文中的图例来解释一下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ae/04/ae55e7de056120c57af0703e0afd7b04.png)
结合这张图我们一起看看BPF实现有哪些特点。
第一内核中实现了一个虚拟机用户态程序通过系统调用把数据包过滤代码载入到个内核态虚拟机中运行这样就实现了内核态对数据包的过滤。这一块对应图中灰色的大方块也就是BPF的核心。
第二BPF模块和网络协议栈代码是相互独立的BPF只是通过简单的几个hook点就能从协议栈中抓到数据包。内核网络协议代码变化不影响BPF的工作图中右边的“protocol stack”方块就是指内核网络协议栈。
第三内核中的BPF filter模块使用buffer与用户态程序进行通讯把filter的结果返回给用户态程序例如图中的 network monitor这样就不会产生内核态与用户态的上下文切换context switch
在BPF实现的基础上Linux在2014年内核3.18的版本上实现了eBPF全名是Extended BPF也就是BPF的扩展。这个扩展主要做了下面这些改进。
首先,对虚拟机做了增强,扩展了寄存器和指令集的定义,提高了虚拟机的性能,并且可以处理更加复杂的程序。
其次增加了eBPF maps这是一种存储类型可以保存状态信息从一个BPF事件的处理函数传递给另一个或者保存一些统计信息从内核态传递给用户态程序。
最后eBPF可以处理更多的内核事件不再只局限在网络事件上。你可以这样来理解eBPF的程序可以在更多内核代码hook点上注册了比如tracepoints、kprobes等。
在Brendan Gregg 写的书《[BPF Performance Tools](https://www.amazon.com/Performance-Tools-Addison-Wesley-Professional-Computing/dp/0136554822/ref=cm_cr_arp_d_product_top?ie=UTF8)》里有一张eBPF的架构图这张图对eBPF内核部分的模块和工作流的描述还是挺完整的我也推荐你阅读这本书。图书的网上预览部分也可以看到这张图我把它放在这里你可以先看一下。
这里我想提醒你,我们在后面介绍例子程序的时候,你可以回头再来看看这张图,那时你会更深刻地理解这张图里的模块。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1f/8d/1f1af6f7ab8d4a3a2f58cbcd9e9c2e8d.png)
当BPF增强为eBPF之后 它的应用范围自然也变广了。从单纯的网络包抓取,扩展到了下面的几个领域:
1. 网络领域,内核态网络包的快速处理和转发,你可以看一下[XDP](https://www.iovisor.org/technology/xdp)eXpress Data Path
2. 安全领域,通过[LSM](https://www.kernel.org/doc/html/v4.15/admin-guide/LSM/index.html)Linux Security Module的hook点eBPF可以对Linux内核做安全监控和访问控制你可以参考[KRSI](https://lwn.net/Articles/808048/)Kernel Runtime Security Instrumentation的文档。
3. 内核追踪/调试eBPF能通过tracepoints、kprobes、 perf-events等hook点来追踪和调试内核这也是我们在调试生产环境中解决容器相关问题时使用的方法。
## eBPF的编程模型
前面说了很多eBPF概念方面的内容如果你是刚接触eBPF也许还不能完全理解。所以接下来我们看一下eBPF编程模型然后通过一个编程例子再帮助你理解eBPF。
eBPF程序其实也是遵循了一个固定的模式Daniel Thompson的“[Kernel analysis using eBPF](https://events19.linuxfoundation.org/wp-content/uploads/2017/12/Kernel-Analysis-Using-eBPF-Daniel-Thompson-Linaro.pdf)”里的一张图解读得非常好它很清楚地说明了eBPF的程序怎么编译、加载和运行的。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4/a2/c4ace7ab4a77d6a9522801c96fd6d2a2.png)
结合这张图我们一起分析一下eBPF的运行原理。
一个eBPF的程序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内核态的代码也就是图中的foo\_kern.c这部分的代码之后会在内核eBPF的虚拟机中执行。第二部分是用户态的代码对应图中的foo\_user.c。它的主要功能是负责加载内核态的代码以及在内核态代码运行后通过eBPF maps从内核中读取数据。
然后我们看看eBPF内核态程序的编译因为内核部分的代码需要被编译成eBPF bytecode二进制文件也就是eBPF的虚拟机指令而在Linux里最常用的GCC编译器不支持生成eBPF bytecode所以这里**必须要用 Clang/LLVM 来编译**编译后的文件就是foo\_kern.o。
foo\_user.c编译链接后就会生成一个普通的用户态程序它会通过bpf() 系统调用做两件事第一是去加载eBPF bytecode文件foo\_kern.o使foo\_kern.o这个eBPF bytecode在内核eBPF的虚拟机中运行第二是创建eBPF maps用于内核态与用户态的通讯。
接下来在内核态eBPF bytecode会被加载到eBPF内核虚拟机中这里你可以参考一下前面的eBPF架构图。
执行BPF程序之前BPF Verifier先要对eBPF bytecode进行很严格的指令检查。检查通过之后再通过JITJust In Time编译成宿主机上的本地指令。
编译成本地指令之后eBPF程序就可以在内核中运行了比如挂载到tracepoints hook点或者用kprobes来对内核函数做分析然后把得到的数据存储到eBPF maps中这样foo\_user这个用户态程序就可以读到数据了。
我们学习eBPF的编程的时候可以从编译和执行Linux内核中 [samples/bpf](https://github.com/torvalds/linux/tree/v5.4/samples/bpf) 目录下的例子开始。在这个目录下的例子里包含了eBPF各种使用场景。每个例子都有两个.c文件命名规则都是xxx\_kern.c和xxx\_user.c ,编译和运行的方式就和我们刚才讲的一样。
本来我想拿samples/bpf 目录下的一个例子来具体说明的不过后来我在github上看到了一个更好的例子它就是[ebpf-kill-example](https://github.com/chengyli/ebpf-kill-example.git)。下面我就用这个例子来给你讲一讲如何编写eBPF程序以及eBPF代码需要怎么编译与运行。
我们先用git clone取一下代码
```shell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niclashedam/ebpf-kill-example
# cd ebpf-kill-example/
# ls
docs img LICENSE Makefile README.md src test
```
这里你可以先看一下Makefile请注意编译eBPF程序需要Clang/LLVM以及由Linux内核源代码里的tools/lib/bpf中生成的libbpf.so库和相关的头文件。如果你的OS是Ubuntu可以运行`make deps;make kernel-src`这个命令,准备好编译的环境。
```shell
# cat Makefile
deps: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y build-essential git make gcc clang libelf-dev gcc-multilib
kernel-src:
git clone --depth 1 --single-branch --branch ${LINUX_VERSION} https://github.com/torvalds/linux.git kernel-src
cd kernel-src/tools/lib/bpf && make && make install prefix=../../../../
```
完成上面的步骤后在src/目录下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文件分别是bpf\_program.c和loader.c。
在这个例子里bpf\_program.c对应前面说的foo\_kern.c 文件也就是说eBPF内核态的代码在bpf\_program.c里面。而loader.c就是eBPF用户态的代码它主要负责把eBPF bytecode加载到内核中并且通过eBPF Maps读取内核中返回的数据。
```shell
# ls src/
bpf_program.c loader.c
```
我们先看一下bpf\_program.c中的内容
```shell
# cat src/bpf_program.c
#include <linux/bpf.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bpf_helpers.h"
//这里定义了一个eBPF Maps
//Data in this map is accessible in user-space
struct bpf_map_def SEC("maps") kill_map = {
.type = BPF_MAP_TYPE_HASH,
.key_size = sizeof(long),
.value_size = sizeof(char),
.max_entries = 64,
};
// This is the tracepoint arguments of the kill functions
// /sys/kernel/debug/tracing/events/syscalls/sys_enter_kill/format
struct syscalls_enter_kill_args {
long long pad;
long syscall_nr;
long pid;
long sig;
};
// 这里定义了BPF_PROG_TYPE_TRACEPOINT类型的BPF Program
SEC("tracepoint/syscalls/sys_enter_kill")
int bpf_prog(struct syscalls_enter_kill_args *ctx) {
// Ignore normal program terminations
if(ctx->sig != 9) return 0;
// We can call glibc functions in eBPF
long key = labs(ctx->pid);
int val = 1;
// Mark the PID as killed in the map
bpf_map_update_elem(&kill_map, &key, &val, BPF_NOEXIST);
return 0;
}
// All eBPF programs must be GPL licensed
char _license[] SEC("license") = "GPL";
```
在这一小段代码中包含了eBPF代码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分别是
* BPF Program Types
* BPF Maps
* BPF Helpers
“BPF Program Types”定义了函数在eBPF内核态的类型这个类型决定了这个函数会在内核中的哪个hook点执行同时也决定了函数的输入参数的类型。在内核代码[bpf\_prog\_type](https://github.com/torvalds/linux/blob/v5.4/include/uapi/linux/bpf.h#L149)的枚举定义里你可以看到eBPF支持的所有“BPF Program Types”。
比如在这个例子里的函数bpf\_prog()通过SEC()这个宏,我们可以知道它的类型是 BPF\_PROG\_TYPE\_TRACEPOINT并且它注册在syscalls subsystem下的 sys\_enter\_kill这个tracepoint上。
既然我们知道了具体的tracepoint那么这个tracepoint的注册函数的输入参数也就固定了。在这里我们就把参数组织到syscalls\_enter\_kill\_args{}这个结构里里面最主要的信息就是kill()系统调用中,输入信号的**编号sig**和**信号发送目标进程的pid**。
“BPF Maps”定义了key/value 对的一个存储结构它用于eBPF内核态程序之间或者内核态程序与用户态程序之间的数据通讯。eBPF中定义了不同类型的Maps在内核代码[bpf\_map\_type](https://github.com/torvalds/linux/blob/v5.4/include/uapi/linux/bpf.h#L112)的枚举定义中,你可以看到完整的定义。
在这个例子里定义的kill\_map是BPF\_MAP\_TYPE\_HASH 类型这里也用到了SEC()这个宏,等会儿我们再解释,先看其他的。
kill\_map是HASH Maps里的一个key它是一个long数据类型value是一个char字节。bpf\_prog()函数在系统调用kill()的tracepoint上运行可以得到目标进程的pid参数Maps里的key值就是这个pid参数来赋值的而val只是简单赋值为1。
然后这段程序调用了一个函数bpf\_map\_update\_elem()把这组新的key/value对写入了到kill\_map中。这个函数bpf\_map\_update\_elem()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三个要素BPF Helpers。
我们再看一下“[BPF Helpers](https://man7.org/linux/man-pages/man7/bpf-helpers.7.html)”它定义了一组可以在eBPF内核态程序中调用的函数。
尽管eBPF程序在内核态运行但是跟kernel module不一样eBPF程序不能调用普通内核export出来的函数而是只能调用在内核中为eBPF事先定义好的一些接口函数。这些接口函数叫作BPF Helpers具体有哪些你可以在”Linux manual page”中查看。
看明白这段代码之后,我们就可以运行 `make build` 命令把C代码编译成eBPF bytecode了。这里生成了 src/bpf\_program.o 这个文件:
```shell
# make build
clang -O2 -target bpf -c src/bpf_program.c -Ikernel-src/tools/testing/selftests/bpf -Ikernel-src/tools/lib/bpf -o src/bpf_program.o
# ls -l src/bpf_program.o
-rw-r----- 1 root root 1128 Jan 24 00:50 src/bpf_program.o
```
接下来你可以用LLVM工具来看一下eBPF bytecode里的内容这样做可以确认下面两点。
1. 编译生成了BPF虚拟机的汇编指令而不是x86的指令。
2. 在代码中用SEC宏添加的“BPF Program Types”和“BPF Maps”信息也在后面的section里。
查看eBPF bytecode信息的操作如下
```shell
### 用objdump来查看bpf_program.o里的汇编指令
# llvm-objdump -D src/bpf_program.o
Disassembly of section tracepoint/syscalls/sys_enter_kill:
0000000000000000 <bpf_prog>:
0: 79 12 18 00 00 00 00 00 r2 = *(u64 *)(r1 + 24)
1: 55 02 10 00 09 00 00 00 if r2 != 9 goto +16 <LBB0_2>
2: 79 11 10 00 00 00 00 00 r1 = *(u64 *)(r1 + 16)
3: bf 12 00 00 00 00 00 00 r2 = r1
4: c7 02 00 00 3f 00 00 00 r2 s>>= 63
5: 0f 21 00 00 00 00 00 00 r1 += r2
6: af 21 00 00 00 00 00 00 r1 ^= r2
7: 7b 1a f8 ff 00 00 00 00 *(u64 *)(r10 - 8) = r1
8: b7 01 00 00 01 00 00 00 r1 = 1
9: 63 1a f4 ff 00 00 00 00 *(u32 *)(r10 - 12) = r1
10: bf a2 00 00 00 00 00 00 r2 = r10
11: 07 02 00 00 f8 ff ff ff r2 += -8
12: bf a3 00 00 00 00 00 00 r3 = r10
13: 07 03 00 00 f4 ff ff ff r3 += -12
14: 18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r1 = 0 ll
16: b7 04 00 00 01 00 00 00 r4 = 1
17: 85 00 00 00 02 00 00 00 call 2
### 用readelf读到bpf_program.o中的ELF section信息。
# llvm-readelf -sections src/bpf_program.o
There are 9 section headers, starting at offset 0x228:
Section Headers:
[Nr] Name Type Address Off Size ES Flg Lk Inf Al
[ 3] tracepoint/syscalls/sys_enter_kill PROGBITS 0000000000000000 000040 0000a0 00 AX 0 0 8
[ 4] .reltracepoint/syscalls/sys_enter_kill REL 0000000000000000 000190 000010 10 8 3 8
[ 5] maps PROGBITS 0000000000000000 0000e0 00001c 00 WA 0 0 4
```
好了看完了eBPF程序的内核态部分我们再来看看它的用户态部分loader.c
```shell
# cat src/loader.c
#include "bpf_load.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io.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 Load our newly compiled eBPF program
if (load_bpf_file("src/bpf_program.o") != 0) {
printf("The kernel didn't load the BPF program\n");
return -1;
}
printf("eBPF will listen to force kills for the next 30 seconds!\n");
sleep(30);
// map_fd is a global variable containing all eBPF map file descriptors
int fd = map_fd[0], val;
long key = -1, prev_key;
// Iterate over all keys in the map
while(bpf_map_get_next_key(fd, &prev_key, &key) == 0) {
printf("%ld was forcefully killed!\n", key);
prev_key = key;
}
return 0;
}
```
这部分的代码其实也很简单,主要就是做了两件事:
1. 通过执行load\_bpf\_file()函数加载内核态代码生成的eBPF bytecode也就是编译后得到的文件“src/bpf\_program.o”。
2. 等待30秒钟后从BPF Maps读取key/value对里的值。这里的值就是前面内核态的函数bpf\_prog()在kill()系统调用的tracepoint上执行这个函数以后写入到BPF Maps里的值。
至于读取BPF Maps的部分就不需要太多的解释了这里我们主要看一下load\_bpf\_file()这个函数load\_bpf\_file()是Linux内核代码samples/bpf/bpf\_load.c 里封装的一个函数。
这个函数可以读取eBPF bytecode中的信息然后决定如何在内核中加载BPF Program以及创建 BPF Maps。这里用到的都是[bpf()](https://man7.org/linux/man-pages/man2/bpf.2.html)这个系统调用,具体的代码你可以去看一下内核中[bpf\_load.c](https://github.com/torvalds/linux/blob/v5.4/samples/bpf/bpf_load.c)和[bpf.c](https://github.com/torvalds/linux/blob/v5.4/tools/lib/bpf/bpf.c)这两个文件。
理解了用户态的load.c这段代码后我们最后编译一下就生成了用户态的程序ebpf-kill-example
```shell
# make
clang -O2 -target bpf -c src/bpf_program.c -Ikernel-src/tools/testing/selftests/bpf -Ikernel-src/tools/lib/bpf -o src/bpf_program.o
clang -O2 -o src/ebpf-kill-example -lelf -Ikernel-src/samples/bpf -Ikernel-src/tools/lib -Ikernel-src/tools/perf -Ikernel-src/tools/include -Llib64 -lbpf \
kernel-src/samples/bpf/bpf_load.c -DHAVE_ATTR_TEST=0 src/loader.c
# ls -l src/ebpf-kill-example
-rwxr-x--- 1 root root 23400 Jan 24 01:28 src/ebpf-kill-example
```
你可以运行一下这个程序如果在30秒以内有别的程序执行了 `kill -9 <pid>`那么在内核中的eBPF代码就可以截获这个操作然后通过eBPF Maps把信息传递给用户态进程并且把这个信息打印出来了。
```shell
# LD_LIBRARY_PATH=lib64/:$LD_LIBRARY_PATH ./src/ebpf-kill-example &
[1] 1963961
# eBPF will listen to force kills for the next 30 seconds!
# kill -9 1
# 1 was forcefully killed!
```
## 重点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eBPF接下来我给你总结一下重点。
eBPF对早年的BPF技术做了增强之后为Linux网络 Linux安全以及Linux内核的调试和跟踪这三个领域提供了强大的扩展接口。
虽然整个eBPF技术是很复杂的不过对于用户编写eBPF的程序还是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eBPF的程序都分为两部分一是内核态的代码最后会被编译成eBPF bytecode二是用户态代码它主要是负责加载eBPF bytecode并且通过eBPF Maps与内核态代码通讯。
这里我们重点要掌握eBPF程序里的三个要素**eBPF Program TypeseBPF Maps和eBPF Helpers。**
eBPF Program Types可以定义函数在eBPF内核态的类型。eBPF Maps定义了key/value对的存储结构搭建了eBPF Program之间以及用户态和内核态之间的数据交换的桥梁。eBPF Helpers是内核事先定义好了接口函数方便eBPF程序调用这些函数。
理解了这些概念后你可以开始动手编写eBPF的程序了。不过eBPF程序的调试并不方便基本只能依靠bpf\_trace\_printk()同时也需要我们熟悉eBPF虚拟机的汇编指令。这些就需要你在实际的操作中不断去积累经验了。
## 思考题
请你在[ebpf-kill-example](https://github.com/niclashedam/ebpf-kill-example) 这个例子的基础上做一下修改让用户态程序也能把调用kill()函数的进程所对应的进程号打印出来。
欢迎你在留言区记录你的思考或疑问。如果这一讲让你有所收获,也欢迎转发给你的朋友,同事,跟他一起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