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188 lines
19 KiB
Markdown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ay be confused with others in your current locale. If your use case is intentional and legitimate,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highlight these characters.

# 09家国情怀35岁的辛弃疾老了吗
好诗相伴,千金不换。你好,我是天博。
这一讲是我们关于“见古今”这一主题的最后一讲,之前我们聊了侠义精神,聊了文人风骨,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家国情怀。
讲家国情怀相关的诗词,你最先想起的诗人是谁呢?在我心里,“词中之龙”辛弃疾,是一个不能不提的人。
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词: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f5/1b/f57ec4827f52da7cbcc98976b4c92e1b.jpg?wh=1920x2023)
这首词写于辛弃疾回到南宋后,调任期间,船正停泊在扬州时,是他与两位友人的唱和之词。要读这首词,我们先得了解一下辛弃疾。
## **万军丛中捉敌首,如探囊取物**
在中国古代多如繁星的文人墨客里,有很多诗人、词人都写过军旅边塞一类的题材,但他们中真正上过战场杀过敌的却寥寥无几。
唐朝时期的边塞诗人岑参、王昌龄、高适,他们虽然去过一线,但是基本上还是担任文职,相当于现在部队中的“书记员”或者是“宣传干事”。和辛弃疾差不多时期的陆游,在前线担任的也是出谋划策的“总部参谋”。
和这些人不同的是,辛弃疾是个真正的武将。他不但实打实的上阵杀过敌人,还有足以名垂青史的战绩。
辛弃疾生于公元1140年是山东济南人字幼安。李清照也是山东济南人字易安。因此他们被合称为“山东二安”。
我们说过读宋词最重要的时间节点是靖康之乱公元1127年。公元1140年辛弃疾出生的时候山东已经被金国占领十多年了。
出生在“敌占区”,从小目睹金兵对父老乡亲的蹂躏,辛弃疾是在乡亲们“含泪仰面问苍穹,王师何日复汴京”的哭声中长大的。辛弃疾自小除了学习诗书以外,一直苦练武艺,一心渴望赶走金兵,复我河山。
公元1161年金国的皇帝完颜亮突然大举南侵。在金占区的人民不堪压榨奋起反抗。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两千多人的义军加入了耿京的队伍。他本人和耿京一见如故义结金兰。
当时形势非常严峻,完颜亮想要一举拿下南宋,率六十万大军已经直逼长江了,南宋小朝廷岌岌可危。
辛弃疾主张率军回南宋,保护南宋小朝廷。耿京支持他,但是在辛弃疾去往南宋首都临安取诏书的时候,耿京却被叛徒张安国杀害了。
这时,如果你是辛弃疾,你会怎么做呢?是空着双手带着遗憾一个人返回临安,还是留在金占区,化为平民,再次集结部队,以谋来日呢?
二十三岁的辛弃疾,带着五十人,直闯上万人的叛将老巢,横刀立马,**万军丛中,活捉敌首张安国,还把叛军队伍重新收编,押着叛将,带领着部队回归了南宋**。这种传奇故事,爽文都不敢这么写!
##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刚回到南宋的辛弃疾,才二十五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他是意气风发的起义军将领,也是独闯敌营来去自如的勇士。我们所选的《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上半部分讲的就是辛弃疾回忆自己的这段经历。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f5/1b/f57ec4827f52da7cbcc98976b4c92e1b.jpg?wh=1920x2023)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楼”。落日欲坠,烟尘遮天,骑马而来的金兵一路奔袭,直逼长江。宋军大军十万,坚守大江,军舰排列整齐,像高楼一样整齐地耸立,严阵以待。
说的就是辛弃疾在抗击金兵的时候,完颜亮南侵,金宋两国军队沿河对峙的场景。
这里“汉家组练十万”的“组练”,是组甲和练袍的意思,就是两种装备。这里指装备精良的军队。至于“汉家”,和白居易在《长恨歌》里的“汉皇重色思倾国”是一样的,用“汉”来指代本国本朝的事情。
这首词中描述侵略者的字是“起”和“猎”,是动态的,描述宋军的字是“列”和“耸”是静态的。这画面是不是很像现在的战争大片呢?一方迅猛奔袭,一方严阵以待,前者嚣张,后者沉着。这两股势力相碰撞,会有着怎样的结果?**动静之间,辛弃疾将那种战前紧张的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让人不由地紧张起来。**
而胡骑来了之后发生了什么呢?
“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这里辛弃疾连用三个典故,“投鞭”、“鸣髇”和“佛狸”,讲的是完颜亮南侵的结局。我来给你解释一下这三个典故:
第一个典故里的“**投鞭断流**”是说,苻坚率军南侵东晋时,曾说“我军队人多,每人把马鞭扔到江里,就能截断江流”。结果呢?苻坚一败涂地,丧师北还。
第二个典故里的“**鸣髇**”,是古时候的一种响箭,也叫“鸣镝”,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信号弹,但是因为是箭,还具备一定的杀伤力。词中提到的是“鸣镝弑父”的故事,说的是匈奴冒顿单于在当太子的时候,做了一种鸣镝,借鸣镝的号令,让部下杀死了他爹头曼,成功篡位。
第三个典故里的“**佛狸**”是北魏皇帝拓跋焘的小名,他南侵中原失败,最后被太监杀了。
我们之前在[《读诗句:溪柴火软蛮毡暖,还是火软溪柴蛮毡暖?》](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386693)里讲过,诗词中的用典不能是单纯地堆砌,要有内在的逻辑。在这里辛弃疾就是这样做的,**这三句每句一个典故,层层递进:**
第一个苻坚的典故,讲完颜亮南侵,自以为像苻坚一样人数众多,能“投鞭断流”,可事实上是怎样的呢?就到了第二个鸣镝弑父的典故了。完颜亮的大军事实上是像冒顿一样,人心不齐,彼此猜疑。最后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在第三个典故里。完颜亮的结局是和拓跋焘一样,最终兵败,死于内乱,被手下杀了。
在这里的三个典故不光是**内容上层层递进,而且因为讲的都是历史相关的故事,所以它们还给人了一种揭示了历史规律的力量感。**
这一句词,表达的是当时金兵的彼此猜疑,内乱丛生。如果我们再对比上文的宋军“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楼”的阵势,我们不难发现辛弃疾对宋军必胜的信念。敌人一盘散沙,我们万众一心,这正是收复失地的好时机,不出兵等什么呢?这三个典故,展现了辛弃疾抗敌的信心和渴望。
而上阕中最意气英发的一句就是这最后一句“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季子是指战国时期的苏秦。苏秦曾单枪匹马穿着黑貂裘以合纵抗秦的学说,游说六国,使六国结成联盟,而一个人佩戴六国的相印。
“匹马”,就是一匹马的意思。这一句辛弃疾就是在借用苏秦的意气风发写自己当年的状态,当时他率军归宋,自然也像苏秦一样少年意气,无限风光。
这一句是我整首词中最喜欢的一句。短短十个字,将年轻人的意气风发展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曹植的“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还是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英武快意的少年,总是要配一匹迅捷的快马。而辛弃疾仅凭一匹马,一件黑貂裘,就驰骋疆场,纵横四海!这是何等的少年英豪!
这一句写得雄姿勃勃,**很适合来称赞意气风发的少年**,你将来遇到相应的场景,也可以用一用。
**今老矣,搔白首**
辛弃疾的这首词写于1178年他回归南宋已经十三年了。这一年他三十八岁他在这首词里回忆十三年前的事。
当初的“季子正年少”的辛弃疾,十三年后在干什么呢?是在前线抗击金兵吗?还是在朝堂上挥斥方道呢?
都不是。辛弃疾此时正被调往湖北做转运副使的路上。没错,甚至不是个正使。船停在扬州时,辛弃疾读到友人写的一首关于抗金的词,作了这首抚今追昔的名作。
回到南宋之后,辛弃疾时时不忘率军北伐。他向朝廷呈现了《美芹十论》、《九议》等北伐战略文章,提出了很多战守的策略,还包括**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跨海登陆作战的方案**。所以后人认为辛弃疾是个“军事家”。
不过南宋朝廷一直是主和派占上风,辛弃疾不断受到朝廷上主和派的打压。辛弃疾评价自己“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说自己刚毅守拙而且固执己见,从来就不被官场上的众人所接纳。
事实也是这样。他回到南宋之后,十三年内一直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偏远地方为官。虽然他在这些地方也不断地练兵,但是始终没有上战场的机会,而且官越做越小。
终于,辛弃疾在扬州写道:“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如今我人已经老了,满头白发了,又经过这扬州旧地。此时我已经厌倦了这官场生活,只想好好休息休息,回家种点橘子吧。
这里的“橘千头”出自《三国志》,说李衡有**千头橘奴**,就是千株橘树,就是可以维生的家业。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这一句我建议你可以读出来,感受一下三字一组合,三字一叹的感觉,这九个字就把当初的英武少年,一下子变成了一个白发老者。**飞逝的时光,蹉跎的岁月,二十年来的经历,就在这九个字里迅速流过**,形成了一组对比强烈的艺术镜头。
这一段看起来有些像一个老人的退休感言,可辛弃疾真觉得自己老了么?
在写了这首词二十七年之后,开禧北伐到了。六十六岁的辛弃疾被朝廷征召,要他去北伐杀敌。他从家乡赶赴前线镇江,在担任镇江知府的时候,写下了千古名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a5/6f/a5b98e209b6cf703a9aa4faf8e2f0b6f.jpg?wh=1920x1080)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你看这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六十六岁的辛弃疾都不觉得自己老,自比廉颇,而如今才三十八岁的他却觉得自己老了,应该退休回家了,是因为没人给他上阵杀敌的机会啊。**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词的最后几句,是辛弃疾对他两个朋友说的话:“你们二位都是东南的才俊,胸中有诗书万卷,将来必会建立很大的功业。让我辛弃疾给你们点建议吧!别学李广在南山闲居的时候去射虎,就奔着个‘富民侯’努力吧!”
李广当年生不逢时,空有将才,战功彪炳,却一辈子未能封侯,而封个“富民侯”是不需要战功的。这几句叮嘱和我们之前讲过李白的“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相似,可以说是一种气话,一种反话。
在我们日常表达中也是这样的,**往往愤怒却又无奈到了极点,就会说出这样的反话**。
辛弃疾无论是说自己“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还是劝友人“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都是他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激动与愤慨罢了。
辛弃疾写词很喜欢在最后突然大喘气,急转弯,就像是悬疑电影的最终反转一样,让读者猝不及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这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21/64/215527af840015451341c757d80c5c64.jpg?wh=1920x1080)
你可以简单回忆一下这首词。这词前面53个字都在讲“吹角连营”的战争画面最后的突然“可怜白发生”画风急转。**强烈的出乎意料感和矛盾冲突感会刺激到我们,将这一刻的情绪体验刻到我们的灵魂深处**。如果你想写点东西,也可以考虑这种方法。
言归正传,这首词也是这样的。这词上阕写得如此意气风发,可到了下阕却画风急转,悲从中来,让人唏嘘不已。就像辛弃疾的个人经历一样,有个英雄史诗一般的开头,却以这样落寞的方式结尾。
## 男儿到死心如铁
在写了这首词之后的三年中,辛弃疾北伐的愿望再次落空,四十一岁的他在上饶兴建了自己的庄园。后来辛弃疾被罢官,就回到了上饶,开始了二十年的闲居生活,真的开始“手种橘千头”。
在被迫归隐田园期间,辛弃疾创作了大量以乡村田园为题材的诗词作品,包括“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等等。
无数的佳作证明了辛弃疾的才华横溢,但辛弃疾根本就不想写词,也无法用山水田园之乐麻痹自己。他心中渴望收复河山的火焰没有一刻熄灭过,却只能自嘲“**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自己满腹平定河山、收复失地的策略,万字长的《美芹十论》只能换取在东家种树而已。
公元1205年开禧北伐前后六十六岁的辛弃疾被征召上战场。可不久之后辛弃疾又被罢官了。公元1207年秋天辛弃疾再次被起用但此时六十八岁的辛弃疾却已病重卧床不起。这一年九月辛弃疾带着忧愤离开了人世。他临死前还高呼“杀贼杀贼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c/32/ecyy455431f5d6e1fca46a4e84612b32.jpg?wh=2284x1285)
辛弃疾的一生,践行了他的词:“男儿到死心如铁”。他直到死,收复失地的信念依然像铁一样坚定。
你可以思考一下,南宋一直是主和派占上风的,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为什么辛弃疾还坚持要北伐呢?
如果辛弃疾老老实实地做一个“听话”的臣子,以辛弃疾的能力,必定可以青云直上,前途一片大好。为什么他执意不肯去做这个“富民侯”呢?
因为在他的心中,有着比自己封侯更为重要的事情。他辛弃疾要北伐,要收复失地,不是为了他自己,也不是因为他是个好战之人,甚至都不是为了获得君主的赞赏。
他出生在被金国侵略的土地上,见惯了被侵略者欺辱的同胞。他听过乡亲们“王师何日复汴京”的哭声,他是为了整个民族和百姓。
真正心怀家国天下的人,是把民族和百姓放在第一位的人。如果统治者的利益和百姓发生了冲突,他们会选择站在百姓这一边。心怀天下,情系苍生,这才是真男人的家国情怀。
盛唐的诗人们是幸运的。即使在边塞,诗中传递的大多是“功名只向马上取”、“报君黄金台上意”之类的个人情怀。他们去边疆参战也是为了博取功名,**他们愿望无法实现的悲哀是小我的悲哀**。但生于南宋的诗人,是痛苦的。辛弃疾渴望北伐是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园,保卫自己的同胞,**这种渴望的无法实现是大我的悲哀。**
正因为如此,我们称唐朝岑参、高适、王昌龄等人为“边塞诗人”,而称呼陆游、辛弃疾等为“爱国主义诗人”。
清朝赵翼有句诗说“**国家不幸诗家幸**”。本来是评价宋末元初的诗人元好问的,其实也评价了许多爱国主义诗人的一生。
面对国家衰亡的苦难,他们**在苦难之中,不逃避,不屈服,不断地反诌、思考,自我煎熬,终于呕心沥血成就了无数的千古名篇**。
辛弃疾就是这样的人。
## 天博说
今天我们结合辛弃疾的经历,着重讲解了他的《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讲了辛弃疾是怎样由“季子正年少”转变为“今老矣,搔白首”的。从辛弃疾的诗词中,我们感受到了他深深的家国情怀,一种**不计个人得失,而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的赤子之心。
说句题外话,我是个东北人。我爷爷辈当年其实和辛弃疾是一样的,是家国罹难后出生,敌占区长大的。虽然抗日的时候,我爷爷还小,没有像辛弃疾一样上阵杀敌,但是他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战争。总是听爷爷讲那个时候的故事,所以我才对辛弃疾有一种别样的情结。
到今天为止,我的家乡每年的“九一八”都还会拉响防空警报。每次听到那个警报,我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感觉,就是我们能做他们的后辈,真幸运。
中国某种程度上,是家国观念最强烈的民族了。我们的国家,不缺少家国情怀的践行者,比如疫情期间,不计生死坚守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人员;在去年边境冲突时,战死的陈红军、陈祥榕等四位英雄;当然也包括,在平凡生活中建设家国的你和我。
如果国家需要,我相信,你也会义不容辞地拿起武器,保卫家国。之所以我们国家有这样高的凝聚力,我觉得**这和诗词对我们民族精神的塑造是有关的**。
诗词对我们精神的塑造,是我们“见古今”这个主题的核心。我们在“见古今”的主题中,前两讲聊了侠义精神,聊了文人风骨,今天最后一讲,又聊了家国情怀。
其实这三种精神是有共同之处的,它们都是根植在人类精神文明的几个核心之上的:**无私、平等、公正、奉献**。同时它们在表现方式上又有差异,**侠义精神更体现在个体对待他人的行为上,文人风骨植根于人类的精神文明修养上,家国情怀表现在对国家民族的大爱上。**
下一部分,我们将进入“见天地”的篇章,去看一看诗词中的世间万物。
## 煮酒论诗
其实辛弃疾关于家国天下的诗词非常多,只讲了一首我觉得很遗憾,在这里我再分享一首辛弃疾的词: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1/41/0146dc0a68fc76f2c61d91e320b1e441.jpg?wh=1920x2023)
这首词也是辛弃疾抒发爱国情怀的经典作品,读了这首词之后你有什么感触呢?欢迎写在评论区,与我一起煮酒论诗。
如果你也喜欢辛弃疾的“今老矣,骚白首”,欢迎你分享给自己的朋友,我们下一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