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186 lines
16 KiB
Markdown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ay be confused with others in your current locale. If your use case is intentional and legitimate,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highlight these characters.

# 01什么是分布式数据库
你好我是王磊你也可以叫我Ivan。
在这门课的第1讲我想和你探讨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什么是分布式数据库?**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在给分布式数据库下定义。
分布式数据库和很多技术概念一样,没有权威机构来做这个定义,甚至对于哪些机构是权威机构,我们都很难有共识。
作为技术人员我们常会提到一个概念叫“事实标准”。当一个技术产品占据市场的主导位置时它自然就成了同类产品的事实标准。例如对于关系型数据库可以说Oracle就是事实标准因为所有数据库产品发布新版本时都要拿自己的特性去和Oracle比一比。
很遗憾,分布式数据库作为一个新兴的基础软件,还没有一款产品占据“事实标准”的位置。既然没有参照,我们就自己动手,一起来定义分布式数据库这个概念吧。
由表及里、由外到内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所以我们让也从内外部两个视角来观察。
## 外部视角:外部特性
外部视角,就是看看分布式数据库具备哪些特性,能解决什么问题。
通常业务应用系统可以按照交易类型分为联机交易OLTP场景和联机分析OLAP场景两大类。OLTP是面向交易的处理过程单笔交易的数据量小但是要在很短的时间内给出结果典型场景包括购物、缴费、转账等而OLAP场景通常是基于大数据集的运算典型场景包括生成个人年度账单和企业财务报表等。
OLTP与OLAP两种场景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很难在一款产品中完全满足两者的需求因此在单体数据库时代就演化出了两个的不同技术体系也就是两类不同的关系型数据库。向分布式架构演进后两者在架构设计上也采用了完全不同的策略很难在一个框架下说清楚。
所以,为了让你有更好的学习体验,**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先专注于讨论OLTP场景下的分布式数据库。**
说到这里我想和你统一一下概念如果没有特别说明这个课程中出现的“数据库”都默认为“关系型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也都是指支持关系模型的分布式数据库。这就是说NoSQL不是我们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你可能会说NoSQL也很重要呀MongoDB多火呀。
NoSQL当然很重要MongoDB确实也在一些细分场景中取得了成功。但是从整体看关系型数据库由于支持SQL、提供ACID事务保障显然具有更好的通用性在更广泛的场景中无法被NoSQL取代。这一点通过NoSQL十余年的发展已经被证明。
事实上分布式数据库的目标正是融合传统关系型数据库与NoSQL数据库的优势而且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 定义1.0 OLTP关系型数据库
仅用“OLTP场景”作为定语显然不够精准我们来进一步看看OLTP场景具体的技术特点。
OLTP场景的通常有三个特点
* **写多读少**,而且读操作的复杂度较低,一般不涉及大数据集的汇总计算;
* **低延时**用户对于延时的容忍度较低通常在500毫秒以内稍微放大一些也就是秒级超过5秒的延时通常是无法接受的
* **高并发**,并发量随着业务量而增长,没有理论上限。
我们是不是可以有这样一个结论:**分布式数据库是服务于写多读少、低延时、高并发的OLTP场景的数据库**。
### 定义2.0 +海量并发
你可能会说这个定义有问题比如MySQL和Oracle这样的关系型数据库也是服务于OLTP场景的但它们并不是分布式数据库。
你的感觉没错,确实有问题。
那么,相对于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最大的差异是什么呢?答案就是分布式数据库远高于前者的并发处理能力。
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往往是单机模式也就是主要负载运行在一台机器上。这样数据库的并发处理能力与单机的资源配置是线性相关的所以并发处理能力的上限也就受限于单机配置的上限。这种依靠提升单机资源配置来扩展性能的方式被称为垂直扩展Scale Up
在一台机器中随随便便就能多塞进些CPU和内存来提升提性能吗当然没那么容易。所以物理机单机配置上限的提升是相对缓慢的。
这意味着在一定时期内依赖垂直扩展的数据库总会存在性能的天花板。很多银行采购小型机或大型机的原因之一就是相比x86服务器这些机器能够安装更多的CPU和内存可以把天花板推高一些。
而分布式数据库就不同了,在维持关系型数据库特性不变的基础上,它可以通过水平扩展,也就是增加机器数量的方式,提供远高于单体数据库的并发量。这个并发量几乎不受单机性能限制,我将这个级别的并发量称为“海量并发”。
听到这里你可能还要追问,这个“海量并发”到底是多大呢,有没有一个数字?
很遗憾据我所知并没有权威数字。虽然理论上是可以找一台世界上最好的机器来测试一下但考虑到商业因素这个数字不会有什么实际价值。不过我可以给出一个经验值这个“海量并发”的下限大致是10,000TPS。如果你有相关的经验也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
现在基于这些理解我们可以再得到一个2.0版本的定义:**分布式数据库是服务于写多读少、低延时、海量并发OLTP场景的关系型数据库**。
### 定义3.0 +高可靠
这个定义你觉得满意吗?
其实这个2.0版本仍然有问题。
是不是没有海量并发需求,就不需要使用分布式数据库了呢?不是的,你还要考虑数据库的高可靠性。
一般来说,可靠性是与硬件设备的故障率有关的。
与银行不同很多互联网公司和中小企业通常是采用x86服务器的。x86服务器有很多优势但故障率会相对高一些坊间流传的年故障率在5%左右。
一些更加可靠的数据来自Google的论文[_Failure Trends in a Large Disk Drive Population_](http://bnrg.eecs.berkeley.edu/~randy/Courses/CS294.F07/11.3.pdf),文中详细探讨了通用设备磁盘的故障情况。它给出的磁盘年度故障率的统计图,如下所示: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5f/21/5fc9118207cb1f45f270bdd5f5090221.png)
可以看到前三个月会超过2%的磁盘损坏率到第二年这个数字会上升到8%左右。
你可能会说,这个数字也不是很高啊。
但你要知道对金融行业的关键应用系统来说通常是要求具备5个9的可靠性99.999%也就是说一年中系统的服务中断时间不能超过5.26分钟365`*`24`*`60`*`1-99.999% ≈ 5.26 )。
而且,不只是金融行业,随着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越来越多的系统都会有这样高的可靠性要求。
根据这两个数字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你所在的公司有四、五个关键业务系统十几台数据库服务器磁盘数量一定会超过100个吧那么我们保守估计按照损坏率2%来算一年中就会碰到2次磁盘损坏的情况要达到5个9的可靠性你就只有5.26分钟,能处理完一次磁盘故障吗?这几乎是做不到的,可能你刚冲到机房,时间就用完了。
我猜你会建议用RAID独立冗余磁盘阵列来提高磁盘的可靠性。这确实是一个办法但也会带来性能上的损耗和存储空间上的损失。分布式数据库的副本机制可以比RAID更好地平衡可靠性、性能和空间利用率三者的关系。副本机制就是将一份数据同时存储在多个机器上形成多个物理副本。
回到数据库的话题上可靠性还要更复杂一点包括两个度量指标恢复时间目标Recovery Time Objective, RTO和恢复点目标Recovery Point Objective, RPO。RTO是指故障恢复所花费的时间可以等同于可靠性RPO则是指恢复服务后丢失数据的数量。
数据库存储着重要数据而金融行业的数据库更是关系到客户资产安全不能容忍任何数据丢失。所以数据库高可靠意味着RPO等于0RTO小于5分钟。
传统上,银行通过两种方法配合来实现这个目标。
第一种还是采购小型机和大型机因为它们的稳定性优于x86服务器。
第二种是引入专业存储方案例如EMC的Symmetrix远程镜像软件Symmetrix Remote Data Facility, SRDF。数据库采用主备模式在高端共享存储上保存数据库文件和日志使数据库近似于无状态化。主库一旦出现问题备库启动并加载共享存储的文件继续提供服务。这样就可以做到RPO为零RTO也比较小。
但是这套方案依赖专用的软硬件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技术体系封闭。在去IOEIBM小型机、Oracle数据库和EMC存储设备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另辟蹊径。分布式数据库则是一个很好的备选方案它凭借节点之间的互为备份、自动切换的机制降低了x86服务器的单点故障对系统整体的影响提供了高可靠性保障。
令人兴奋的是,这种单点故障处理机制甚至可以延展到机房层面,通过远距离跨机房部署。如此一来,即使在单机房整体失效的情况下,系统仍然能够正常运行,数据库永不宕机。
至此我们得出一个3.0版本的定义,**分布式数据库是服务于写多读少、低延时、海量并发OLTP场景的高可靠的关系型数据库**。
### 定义4.0 +海量存储
还有没有4.0版本呢?
你猜的没错,我们还要补充一些存储能力的变化。
虽然单体数据库依靠外置存储设备可以扩展存储能力,但这种方式本质上不是数据库的能力。现在,借助分布式的横向扩展架构,通过物理机的本地磁盘就可以获得强大的存储能力,这让海量存储成为分布式数据库的标配。
最后我们终于得到一个4.0终极版本的定义,**分布式数据库是服务于写多读少、低延时、海量并发OLTP场景的具备海量数据存储能力和高可靠性的关系型数据库**。
## 内部视角:内部构成
只通过外部视角来看分布式数据库,已经足够了吗?其实,具有相同的外在特性和功效,未必就是同样的事物。
举个例子哥白尼刚提出“日心说”来反驳“地心说”的时候要用到34个圆周来解释天体的运动轨迹而100多年后开普勒只用7个椭圆就达到了同样的效果彻底摧毁了“地心说”。从哥白尼到开普勒效果近似简洁程度却大不一样这背后代表的是巨大的科学进步。
因此,讲完分布式数据库的外部特性之后,我们还要从内部视角来进行观察。
事实上为了应对海量存储和海量并发很多解决方案在效果上跟我们4.0版本的定义很相似。但是,它们向用户暴露了太多的内部复杂性。在我看来,对用户约束太多、使用过程太复杂、不够内聚的方案,不能称为成熟的产品。同时,业界的主流观点并不认为它们是分布式数据库,所以我们这门课也就不重点讨论了。
为了让你看清其中的差别,我将这些方案简单地分类介绍一下。
1. **客户端组件 + 单体数据库**
通过独立的逻辑层建立数据分片和路由规则,实现单体数据库的初步管理,使应用能够对接多个单体数据库,实现并发、存储能力的扩展。其作为应用系统的一部分,对业务侵入比较深。
这种客户端组件的典型产品是Sharding-JDBC。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7a/da/7a86887e1f8f97f8a660c9434febc9da.jpg)
2. **代理中间件 + 单体数据库**
以独立中间件的方式,管理数据规则和路由规则,以独立进程存在,与业务应用层和单体数据库相隔离,减少了对应用的影响。随着代理中间件的发展,还会衍生出部分分布式事务处理能力。
这种中间件的典型产品是MyCat。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88/ec/88728291d4c48a8a999bd56a04488cec.jpg)
3. **单元化架构 + 单体数据库**
单元化架构是对业务应用系统的彻底重构应用系统被拆分成若干实例配置独立的单体数据库让每个实例管理一定范围的数据。例如对于银行贷款系统可以为每个支行搭建独立的应用实例管理支行各自的用户当出现跨支行业务时由应用层代码通过分布式事务组件保证事务的ACID特性。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4b/97/4b41ffef868c2277ae40580cd2044997.jpg)
根据不同的分布式事务模型应用系统要配合改造复杂性也相应增加。例如TCC模型下应用必须能够提供幂等操作。
在分布式数据库出现前,一些头部互联网公司使用过这种架构风格,该方案的应用系统的改造量最大,实施难度也最高。
看过这三种方案,我相信你能够明白,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单体数据库仍然能够被应用系统感知到。相反,分布式数据库则是**将技术细节收敛到产品内部,以一个整体面对业务应用。**
我猜,看到这里你一定很想知道,分布式数据库的内部架构到底长什么样呢?它跟这三种方案有什么区别呢?回答这个复杂的问题,就是我们这门课的使命了。这里你也可以先记下自己的答案,等学完这门课以后再回过头来做个对比,也是对自己学习效果的一种检验。
## 小结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主要内容了,我们来小结一下。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8c/a4/8c0e6e7100efdfbf57412840a3fddda4.jpg)
我们通过逐层递进的方式,勾勒出分布式数据库的六个外部特性,分别是**写多读少、低延时、海量并发、海量存储、高可靠性、关系型数据库。**
同时,也存在一些与分布式数据库能力近似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的不足之处是都需要对应用系统进行一定的改造,对应用的侵入程度更深;其优势则在于可以最大程度利用单体数据库的稳定可靠,毕竟这些特性已经历经无数次的考验。
最后,我想就分布式数据库的名称做一些延伸。
“分布式数据库”在字面上可以分解为“分布式”和“数据库”两部分,代表了它是跨学科的产物,它的理论基础来自两个领域。这同时也呼应了产品发展的两条不同路径,一些产品是从分布式存储系统出发,进而增加关系型数据库的能力;另外一些产品是从单体数据库出发,增加分布式技术元素。而随着分布式数据库的走向工业应用,在外部需求的驱动下,这两种发展思路又呈现出进一步融合的趋势。
## 思考题
在准备分布式数据库这门课的过程中有的朋友建议我讲讲Aurora但其实Aurora和这里说的分布式数据库还是有明显差别的所以没有纳入正式课程。你了解Aurora或者它的同类产品吗你觉得它和我所说的分布式数据库之间的差异是什么那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和我一起讨论,我会在答疑篇回复这个问题,如果感兴趣的同学很多,说不定会有加餐哦。
最后,如果你身边也有朋友对如何定义分布式数据库这个概念有困惑,欢迎你把今天这一讲分享给他,我们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