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84 lines
11 KiB
Markdown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ay be confused with others in your current locale. If your use case is intentional and legitimate,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highlight these characters.

# 用户故事 | 张理查:作为软件工程师,我怎么学习英语专栏?
你好我是张理查一名工作4年的大数据研发工程师坐标港城烟台。这里我想和你聊聊我与英语的故事。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2020年的梦幻开局打乱了很多人的生活。对我来说随着出差的变少我自己的生活反而变得规律了起来。春节过后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晚上戒断手机,读书一小时;每日早起一小时,学点“无用之学”。啥是无用之学呢?我觉得就是工作中不会直接用到的技能。但是它会像一粒种子,也许某一天会在人生的旅途中绽放,比如摄影、绘画,甚至英语。**
在学完了高伟老师的《视觉笔记入门课》后,恰逢陈亦峰老师的英语课上线,我就想用视觉笔记实践一把。于是,我和极客时间的英语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7e/2c/7e5f9270c8810ac024ba1cc030e6d72c.png)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b6/7d/b6633e51ca790ac10056516d2077477d.png)
## 转行做软件工程师,发现英语真重要!
我的英语底子并不好,高中时经常被老师罚写单词,以至于英语老师劝我“将来找一个英语好点的女朋友”,于是后来我娶了在英国留过学的高中同班同学:),不过这是后话了。但我喜欢交流,热爱新鲜事物,抛开考试,英语是我接触新世界的一个工具,无论是读研期间研读和发表英文论文,还是和外教一起参加活动,结交新朋友,亦或是无聊时看《老友记》《生活大爆炸》《西部世界》等等美剧,英语慢慢开始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毕业后,我转行做了软件工程师,看了许多教程与文档,发现英语在软件工程师的职业生涯中尤其重要:
* 我的计算机知识是跟着Stanford 的Java公开课和Harvard的CS50公开课来学习的当时没有翻译硬着头皮把课啃完于是我才找到了一份工作
* 工作后遇到Bug时我把所有的搜索词都试过了但还没有满意答案。结果我Google一下英文关键词很快就找到了解决方案帮我节省了不少时间
* 研究新的中间件中文文档可能更新较慢甚至有些错误只能求助于官网的英文文档和Stackoverflow和Github Issue里的讨论真的解答了我不少疑问。
2018年公司举办了首届英语口语大赛我还获得了第一名。我的演讲主题是《Lifelong Learning》。这次学习这个专栏在部落晒学习记录我还因此获得了《极客时间》的部落之星。我感觉只要愿意投入一些时间学习总是能为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一些正向反馈这样也能够促使我们更往前走一步。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3/60/e364137a8cf446fd1fb4b7b3yy1a5360.png)
我之前参加过类似的阅读训练营,就是列一系列的书,定好学习计划,不断推送单词讲解、句子分析以及文章背景介绍,重复着高中的学习模式,背单词、看语法、做练习,朴实无华且枯燥。
专栏上线那天晚上我从头到尾听完了陈老师的直播我发现这门英语课并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因为很少有英语老师会给你讲马尔科姆的《异类》、10000小时定律、达克效应、反复模仿和刻意练习很少有英语老师上来就告诉你别背单词告诉你阅读要放弃速度的幻想要泛读+精读;告诉你语法不过是一张地图,是你大量阅读和长句分析的拐杖,最终要丢掉;告诉你学英语实际上是个慢功夫,英语的学习方法简单,就是专注学习、寻求反馈、修正问题的循环,难的是坚持和习惯……但是有一点,要下笨功夫,这与我自己的学习观是吻合的。
于是,我就和陈老师一起开启了两个多月的英语学习旅程。
## 我与《互联网人的英语私教课》
我的学习时间是上班前的7:158:15。我大概每天7点钟到达公司利用开车的时间1.5倍速刚好听完老池的卖桃者说和英语课程的音频。然后就是看文字稿和写笔记笔记更多的是摘抄8:15上班前将笔记上传到部落周末将编辑整理的句子再抄一遍看看一周的笔记算是复习。如果你有关注我或者看过部落下这门课的专区你大概率会见过我的猪爸爸头像。
这门课的内容组织与安排都十分用心5篇语料文章每一篇都有其侧重点涵盖了英语的词汇、语法、阅读写作、学习方法等方方面面着墨较多的是第一篇10讲和第四篇11讲分别着重讲到了词汇与阅读陈老师深知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弱点所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比如,对单词来说,读不懂真的是语法问题么?为什么一句话所有的单词都“认识”,放到一起不知道说的什么呢?看得懂、记得住、写得出,自己在掌握单词的哪一层级呢?第一篇文章,陈老师几乎逐句分析了每一句话,“保姆式”地带我们读完了一篇文章,是精读的一个范版。
再比如,对于阅读来说,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拿到一篇文章,扎进去就开始扑腾,然而扑腾了好几天,却记不清我们到底看过了什么。我们真的理解泛读和精读的区别在哪里么?阅读是学好单词的唯一有效途径么?这些问题陈老师都有解答,并且还教了许多阅读技巧,如粗略阅读法、先抓主干再找分支,怎样真正地去读懂一篇文章。每一个问题都是我们英语学习中会遇到的坑。
但是,这门课最打动我的地方,其实还是陈老师的知识广度,也让我对口译员这项工作也有了全新的理解。
首先从选题来看这些文章真的都是精挑细选的打破与工程师相关的三个迷信、2020年的软件预测、开源软件对创新的好处、远程工作的最佳实践、具有产品思维的软件工程师。这些文章主题不仅不脱节甚至内容本身就对我们的职业发展和眼界有促进作用。
除此之外,陈老师讲课中举的很多例子都是和我们工作密切相关的,比如容器化、服务编排、计算网格、微服务,听起来毫无违和感,我有时候甚至会恍惚觉得,我面对的不是一个英语老师,而是一个英语水平炸裂的高级研发。
## 英语学习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现在我虽然跟完了课程的所有内容但对我自己来说我只能说吸收了50%的内容,我给我自己打不了及格分。因为我发现课后作业是另一个宝藏。
目前我在从后往前复习补做课后作业第30节的作业是海明威的The True Nobility、罗素的How to Grow Old 以及 Robert Frost 的 The Road Not Taken这三篇短文和诗歌陈老师还推荐了龙应台和刘瑜的两篇文章。
恰逢最近“每晚一小时”刚刚读完50万字的《嗜血的皇冠》我想谈谈这门课对我更深层的启发那就是思考人文素养对软件工程师意味着什么
在这门课第一篇文章的讲解中老师提到了乔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这个演讲了老师讲到的Don't Settle即不要妥协。演讲中打动我的故事是当年乔布斯毅然退学穷困潦倒捡5分钱的可乐瓶子卖每个星期天走7英里的路去教堂吃一顿好点的饭。但即使是这样他会到里德大学里偷听书法课因为那里能提供全美国最好的书法教育学了一堆写出一手漂亮字的方法搞明白了衬线、阴影、字间距这些“无用之学”。他说
> It was beautiful, historical, artistically subtle in a way that science cant capture, and I found it fascinating.
> 那是一种科学永远不能捕捉到的、美丽的、真实的艺术精妙,我发现那实在是太美妙了。
8年后乔布斯设计第一款苹果的Macintosh电脑时这些东西全派上了用场。他将这些设计到了产品中以至于Mac能够提供最好看的排版字体。
龙应台在台大做演讲时,谈及历史,也讲了一个故事。她当时看到了一篇文章,说一个中国作家在欧洲餐厅吃饭,吃完饭忘记了付钱,服务生追出来说,“对不起,你们忘记付账了”,从而大赞欧洲人的民族性,没有怀疑他们是来吃霸王餐的,说可能在中国,老板就带着小弟杀出来了。
龙应台写了篇反驳的文章,是说要考虑经济发展和体制结构的问题,如果是二战后的德国,粮食严重不足,老板可能也会杀出来。但就在龙应台洋洋得意时,看到了《韩非子》的文章,原来她自认为了不起的独特见解,人家两千年就写过了,写得比她还好(更详细我还是推荐去读龙应台读演讲原文吧,真的非常精彩)。
当我们自己穷得快吃不上饭的时候,会追求什么呢?我们做技术,每天被“云大物、移智区”搞得忙东忙西,经常跳转于各个中间件、框架、技术解决方案,玩得不亦乐乎,我们终其一生,追求的是什么呢?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对于任何一项技术或热点的历史脉络,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现在到底代表什么意义?不理解它的现在,又何以判断它的未来?不认识过去,不理解现在,不能判断未来,你又怎么能做好手头的工作呢?
我们每天在学新技术、新知识,这当然不错。知识是外在于你的东西,是框架、是工具、是一切新鲜的词汇,是可以量化的知识,但必须让知识进入自己的认知本体,渗透我们的生活与行为,才能称之为素养。
王阳明说:“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行的本体,就是人文素养,真诚恻怛。追求人文素养就是在涉猎文史哲之后更进一步所认识到的终极关怀——对“人”的关怀,也就是谷歌的信条“不作恶”,也是各位企业文化里的以客户为中心,以及我们党员时刻都要践行的“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真诚恻怛的底色,才是决定你的职业天花板有多高,你的企业或组织能够走多远的决定因素。
以上仅仅是我学完这门课第30讲课外作业的一点感想虽然有点务虚但就像老师最后说的那样
> 是否熟练使用工具决定你收入的下限,而我们讲的那些虚头巴脑的星辰大海,总有一日会决定你的上限。
英语和计算机在我看来是通往未来的大门,是我们理解一切知识的工具,读到这篇文章的大多数人,有幸携带着计算机这项技能,躬身入局于这场科技大潮之中。
而如今的形势也证明,科技行业的从业者不单单是在解决用户的需求,你我之中更有人已经纵身,或者即将纵深于这场国际变革当中。计算机是工具,英语同样是工具,它们甚至可能会成为我们的武器。
我们学英语、健身、读书,我们把对自己的期望放到了新年计划、行动清单中,我们一直都在不停奔跑。希望这次不要变成“下次一定”,希望我们有机会能够在这门课中相遇,武装自己,关注长期,日拱一卒、持续精进。毕竟,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