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153 lines
15 KiB
Markdown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ay be confused with others in your current locale. If your use case is intentional and legitimate,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highlight these characters.

# 19 | 产品思维,契约精神是基础,洞察人性才能成就卓越
你好,我是乔新亮。今天,我想和你聊聊,如何培养产品思维,以及我个人与之相关的复盘和思考。
多年以前,我其实也没什么所谓的产品思维,主要的工作还是做好架构设计、解决方案,做什么产品呢?
后来,我的职位越来越高,也逐渐开始为公司的业务发展负责,我逐步意识到:产品太重要了,对于高级管理者很重要,对于 IT 组织的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为什么呢?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聊聊产品的企业价值和个人价值。
## 产品,是企业及个人价值的最好载体
你可能还记得,在「管理复盘」的第一讲,我们就提到:要将职能型组织转变成产品型组织。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对于企业而言,做需求重在“过程”,做产品重在“结果”,**产品是企业对外提供服务的载体,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具象化的载体**。
许多投资人、企业家,都喜欢聊「竞争壁垒」这个概念,比如:腾讯在社交、文娱等行业有强大的竞争壁垒;阿里巴巴在电商领域有强大的竞争壁垒。几乎所有的大厂都有壁垒,导致新兴势力很难与之掰手腕。
但这个神奇的「竞争壁垒」,具体是指什么呢?很多书中都有解读,「壁垒」可能包括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网络效应、要素垄断等,但因为涵盖的要素太多,反而让人难以理解。如果我们尝试从另一个维度看,问题可能瞬间就会变得清晰:对于企业而言,所谓「竞争壁垒」,主要指代的其实是产品。
作为一个整体,企业有对外提供服务的产品,也有对内提供服务的产品。而且外部产品、内部产品可以互相转换。**一般来说,随着产品能力的提升,内部产品有机会演变为外部产品。我认为,这也是培育公司“第二曲线”业务非常切实可行的办法。**
举个例子,阿里孵化了自己的技术平台,那么平台成熟后,就成为了属于阿里的 IT 基础设施类产品Netflix API 做得好,那么就成为了 API 产品,不但可以服务内部,还可以对外售卖;再比如,许多大厂人才梯队建设的好,那么相应的选用育留方法论,也可以构成产品;一些公司擅长生产内容,就可以形成内容产品,比如 QCon 、ArchSummit 、GTLC 大会。
以上所有产品,需要时间来迭代,需要持续耗费人力、物力进行打磨,就会逐步形成企业的竞争壁垒。因为在这一垂直领域,相较于同阶段的其他竞争对手,你已经占据了巨大的先发优势。
说完了企业价值,其实产品的个人价值也就凸显了。
在大部分时间里,个人价值来自于企业价值的增量部分。如果你所做的工作,对企业的成长没有任何的帮助,是不可能跨越成长台阶的。所以,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为了创造企业价值的增量而努力。
那么长期看来,企业价值如何体现呢?答案是做产品,所以企业里的每一个渴望成长的人,都要学着做产品,都要有产品思维。这是我一直提倡的一个简单逻辑。
有些人会说,没有产品思维我不一样写代码、做架构?
这话说得没错,如果只想老老实实的做个企业的“螺丝钉”,做个普通的程序员、测试人员、架构师,确实没必要培养产品思维;但如果你追求个人成长、追求卓越,就必须具备产品思维。
## 培养产品思维的核心脉络
大道理讲完了,那么究竟该如何培养自己的产品思维呢?
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去找一堆产品经理的书来看。可看着看着就有点懵:书里举的例子要么是 iPhone要么是微信让人忍不住感叹天才的乔布斯神奇的张小龙。可书里的故事很传奇现实工作却很骨感专业名词学了不少就是用不太上。
没错,对于大部分技术人来说,培养产品思维的目标在于重构自己的部分认知,并把它应用于自己的日常工作、生活中,不一定非要成为乔布斯,或是独立开发一个爆款 APP。
那么,我们如何用简单、实用的认知,构建自己的产品思维呢?
我个人认为,**有两个关键词最重要,一个叫做“契约精神”,一个叫做“洞察人性”,前者让你拥有入门级的产品思维,后者让你可以成为卓越的“产品经理”。**
所谓“契约精神”,是指工作时,要有“**一诺千金**”的意识,具体可以分成四点来理解:
1. 将自己的每个工作成果都当作产品,并将产品交付或售卖;
2. 尝试理解这个产品的用户到底是谁;
3. 在用户付出了时间、精力或金钱后,明确你的产品到底交付了什么?又承诺交付了什么?
4. 不惜代价信守这个承诺。
比如,京东物流作为一款物流时效性产品,给用户的“契约”是“当日或次日送达(偏远地区除外)”。那么京东物流的订单系统、调度系统、仓储系统、配货系统等,全部都要为这个契约的交付而努力。
再举一个例子,唯品会作为一款产品,给用户的“契约”可能是“用更便宜的价格买正版的鞋服”。那么不光是 IT ,整个企业都要为了守住这个契约而努力。
彩食鲜的“契约”是提供可信赖的安全食品,那么在基地管理、采购管理、工厂加工、仓储作业、配送服务等各个环节都要确保食品安全,例如对于蔬菜批批检,信息可查询、可追溯。
所以你看,企业想做好产品,关键在于每一个模块的责任人,都有契约精神。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企业的信誉蒙受损失。
你可能会想,嗨,我知道,契约就是按约定交付嘛。是的,“契约”这个概念,本来就非常容易理解。但要注意,理解起来很容易,执行起来可就难了。
就像大部分人都知道欠债要还钱,老赖却还是很多。因为信守承诺不仅仅是态度问题,还涉及能力和方法问题,需要通过明确契约、开展设计、信守承诺三步法将契约落实到位。
在日常的研发或管理过程中,当 Deadline 临近时、当工作量过饱和时,你还能不能守住契约精神,将“契约”规定内容,分毫不差地交付给用户?说实话,真的挺难的。但只要你能守住底线,**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到位,就可以超过绝大多数人和企业**。
关于产品思维的另一个关键词,叫做“洞察人性”。
即便在最具极客文化的互联网公司里,也可能存在很多反人性的产品。比如版本发布产品,大部分公司都会将发布时间设计在凌晨,甚至需要研发和测试一起值班,确保生产环境没问题后,才可以睡觉。
可是这多难熬啊!那么我们在设计版本发布产品时,能否在保证业务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让发布时间更人性化?比如根据业务流量的特性,选择其他时间进行灰度发布;比如研发建设 7 x 24 小时无人值守的发布系统,附有秒级发布、秒级回滚功能,将团队从人工监测中解放出来……
总之,方法有很多,只要肯去想,就一定能提升。
这还是比较明显的“反人性”设计,很多情况下,研发同学未必能意识到产品的“反人性”设计。这时,就需要我们带着同理心,下到终端环境里,和真正的用户去交流。
一个好的产品经理,通常有着极强的同理心,能够设身处地替用户着想:用户在这个场景下的诉求是什么?有什么痛点?目的是什么?
在这一环节,**产品经理的个人价值观不同,就会塑造出有着所谓“不同世俗意义”的成功产品**。但我一直认为:科技是向善的,产品应该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某些在商业上比较成功的产品,在我看来,就是有问题的、不成功的,因为它给用户的导向是不好的。
**洞察人性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了解产品使用者的真正诉求,用户通过使用产品,会觉得自己更棒了,让自己变得更卓越。先成就用户,然后成就产品**。
在彩食鲜,销售人员每个月都需要对账,所以对账系统就会成为一个标准产品。如果该产品三分钟可以完成准确对账,销售人员的工作就可以更轻松,用更多的时间挖掘客户、努力签单,让每个销售人员都更加成功;
如果该产品可以实现无人值守、自动准确对账,销售人员将被彻底解放。那么,销售人员一定会觉得自己工作效率更高了,自己的工作更棒了。从公司的角度看,这也让公司的运转更加高效。
我们公司的 IT 人员就是在为了这样的目标努力,并且已经卓有成效。
只要守住了“契约精神”和“洞察人性”这两大关键词,我相信你对于产品的初步认知就已经形成了,对于产品知识的学习就不会盲目。
了解了“契约精神”和“洞察人性”这两大关键点后,我们如何在工作中实践应用呢?我认为,有六大步骤比较关键。
## 产品思维六步法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怎么什么都是产品啊物流是产品、API 是产品、代码发布还是产品,老乔是不是在偷换概念啊。
当然不是,我可以确定地说,一切皆产品。**实践产品思维的第一步,就是面对所有的工作,都要习惯性自问:我到底要交付一个什么样的产品?**
你在做的工作,甚至你的职业生涯,都可以看作一个产品去打磨。不是只有那些 APP 、手机才可以叫做产品。唯一的区别在于,你是否愿意关注这一切的长线价值,做时间的朋友。
这一认知,是让产品思维逐步成熟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五个步骤,我们来逐一解读一下。
**第二步,明确产品的用户到底是谁。**
对于外部产品来讲,要做到精准识别用户,相对比较困难,这与公司的商业模式强相关。但对于公司的内部产品而言,用户群体可能是相当固定的。你的用户可能是其他工程师、同公司的销售、同公司的财务,也可能是身处一线的物流工人、司机,认识他们、了解他们,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困难。
困难的是,在设计流程、写代码、做测试的时候,时刻记住这样一群人,告诫自己:我的用户,并不是我自己。与真正的一线用户聊聊产品体验,看看自己是不是感到沮丧,感到有些受挫?下终端会让自己有不一样的感受,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同理心。
**第三步,明确服务契约。**
要明确地问自己,自己的产品,到底为用户提供了什么样的服务契约,用户通过产品实现什么样的价值?拿出纸笔写下来,看能否数字化,是否够具体。在前文关于销售对账系统的例子里,我们的交付目标要么是 99% 的销售使用 3 分钟内完成、准确率在 98% 以上的对账产品,要么是 100% 的销售使用无人值守的、准确率为 100% 的对账产品。
用数字来组成契约,用 “SMART 原则”来检查契约。
**第四步,将产品打磨至卓越。**
我们曾经多次强调过,社会、企业、组织会更多地奖励卓越的人或事,对「平庸」缺乏兴致。做产品也是一样:只有卓越的产品,才能对你的个人成长产生牵引作用。如果你总是想着:差不多就行了,不要跟自己较劲了,那还不如直接放弃。
那么,怎么在微观视角打造出一个卓越的产品呢?我个人总结了关于**卓越产品的“三个一”思考法,即“一站一键一秒”**,意思是在场景和目标确定的情况下,让用户在一个位置,点击一个按键,在一秒内达成目标。试想一下,使用这样的产品,用户一定会觉得自己很棒,这就是产品的价值。
当然,“一站一键一秒”是站在微观视角来谈的,要孵化一个完整的产品,往往需要不断地将产品的微观能力进行组合,不断重复上述步骤,最后和公司的商业模式、战略方向协同,以创造产品的行业竞争力。
**第五步,要习惯于成就用户,时刻谨记:以人为本。**
大多数时候,在 IT 的日常研发工作中,都存在更省时、更省力、更取巧的代码或设计方法,但这些方法却未必是对用户友好的。**技术人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产品设计的第一驱动力应该来自于用户价值,而不是技术方案的优劣**。
产品建设要以人为本,不断去寻找价值,匹配价值,成就用户。
**第六步,关注数据,持续完善。**
产品迭代一定要有数据,要思考如何用数据来衡量产品的卓越程度,用数据衡量产品的价值增长,用数据成就伟大的产品。
最后,还是那句话:大道至简。要培养卓越的产品思维其实并不复杂,以上六个步骤都很简单。我建议你学过之后就要行动起来,在工作中实践、思考、总结,固化成自己独有的产品思维方法,持续学习、学以致用、终身成长。
## 结语
今天,我们聊了聊培养产品思维的关键认知和方法。
遵守“契约”,可以打造一个 90 分产品。以人为本、洞察人性、使用“一站一键一秒”等方法,则可以打磨出一个卓越的产品。
没有产品导向的项目建设如同没有灵魂的肉体,会让工作流于平庸;而**产品思维,本质上是一种长期的利他主义思维**。设计任何产品的出发点,都应该是让用户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当然,利他就是利己,要明白:自己的努力对于社会是有价值的,这样的人生才会越来越充实、越来越有意义。
作为 IT 行业从业者,十年、二十年之后,会为世界留下什么?我想,首先应该是属于自己的、卓越的产品。我就常常想:多年以后,我可以向自己的子孙吹牛:你看爸爸做了这么多产品,让别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了。
而且人生还有这么长,你怎么就知道,自己无法打造出一个现象级的卓越产品呢?只要坚持长期主义,我认为还是非常有可能的。而且我一直觉得,这是让一个人坚持克服困难的最大动力。
我常说,人生是一场修行,选择一个职业,在其中经历磨难,领悟人生的道理,最终殊途同归。我建议你如果有时间,也可以去慢慢琢磨、领会这个道理,因为那种融会贯通的感觉是非常美好的。
最后,预祝你能持续打造一个又一个的卓越产品。
我们下一讲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