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 lines
11 KiB
Markdown
166 lines
11 KiB
Markdown
# 33 | 关于 Linux 网络,你必须知道这些(上)
|
||
|
||
你好,我是倪朋飞。
|
||
|
||
前几节,我们一起学习了文件系统和磁盘 I/O 的工作原理,以及相应的性能分析和优化方法。接下来,我们将进入下一个重要模块—— Linux 的网络子系统。
|
||
|
||
由于网络处理的流程最复杂,跟我们前面讲到的进程调度、中断处理、内存管理以及 I/O 等都密不可分,所以,我把网络模块作为最后一个资源模块来讲解。
|
||
|
||
同 CPU、内存以及 I/O 一样,网络也是 Linux 系统最核心的功能。网络是一种把不同计算机或网络设备连接到一起的技术,它本质上是一种进程间通信方式,特别是跨系统的进程间通信,必须要通过网络才能进行。随着高并发、分布式、云计算、微服务等技术的普及,网络的性能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
||
|
||
那么,Linux 网络又是怎么工作的呢?又有哪些指标衡量网络的性能呢?接下来的两篇文章,我将带你一起学习 Linux 网络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
||
|
||
## 网络模型
|
||
|
||
说到网络,我想你肯定经常提起七层负载均衡、四层负载均衡,或者三层设备、二层设备等等。那么,这里说的二层、三层、四层、七层又都是什么意思呢?
|
||
|
||
实际上,这些层都来自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简称为 OSI 网络模型。
|
||
|
||
为了解决网络互联中异构设备的兼容性问题,并解耦复杂的网络包处理流程,OSI 模型把网络互联的框架分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以及物理层等七层,每个层负责不同的功能。其中,
|
||
|
||
* 应用层,负责为应用程序提供统一的接口。
|
||
|
||
* 表示层,负责把数据转换成兼容接收系统的格式。
|
||
|
||
* 会话层,负责维护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连接。
|
||
|
||
* 传输层,负责为数据加上传输表头,形成数据包。
|
||
|
||
* 网络层,负责数据的路由和转发。
|
||
|
||
* 数据链路层,负责MAC寻址、错误侦测和改错。
|
||
|
||
* 物理层,负责在物理网络中传输数据帧。
|
||
|
||
|
||
但是 OSI 模型还是太复杂了,也没能提供一个可实现的方法。所以,在 Linux 中,我们实际上使用的是另一个更实用的四层模型,即 TCP/IP 网络模型。
|
||
|
||
TCP/IP 模型,把网络互联的框架分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等四层,其中,
|
||
|
||
* 应用层,负责向用户提供一组应用程序,比如 HTTP、FTP、DNS 等。
|
||
|
||
* 传输层,负责端到端的通信,比如 TCP、UDP 等。
|
||
|
||
* 网络层,负责网络包的封装、寻址和路由,比如 IP、ICMP 等。
|
||
|
||
* 网络接口层,负责网络包在物理网络中的传输,比如 MAC 寻址、错误侦测以及通过网卡传输网络帧等。
|
||
|
||
|
||
为了帮你更形象理解TCP/IP 与 OSI 模型的关系,我画了一张图,如下所示:
|
||
|
||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f2/bd/f2dbfb5500c2aa7c47de6216ee7098bd.png)
|
||
|
||
当然了,虽说 Linux 实际按照 TCP/IP 模型,实现了网络协议栈,但在平时的学习交流中,我们习惯上还是用 OSI 七层模型来描述。比如,说到七层和四层负载均衡,对应的分别是 OSI 模型中的应用层和传输层(而它们对应到 TCP/IP 模型中,实际上是四层和三层)。
|
||
|
||
TCP/IP 模型包括了大量的网络协议,这些协议的原理,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掌握的核心基础知识。如果你不太熟练,推荐你去学《TCP/IP 详解》的卷一和卷二,或者学习极客时间出品的《[趣谈网络协议](https://time.geekbang.org/course/intro/85)》专栏。
|
||
|
||
## Linux网络栈
|
||
|
||
有了 TCP/IP 模型后,在进行网络传输时,数据包就会按照协议栈,对上一层发来的数据进行逐层处理;然后封装上该层的协议头,再发送给下一层。
|
||
|
||
当然,网络包在每一层的处理逻辑,都取决于各层采用的网络协议。比如在应用层,一个提供 REST API 的应用,可以使用 HTTP 协议,把它需要传输的 JSON 数据封装到 HTTP 协议中,然后向下传递给 TCP 层。
|
||
|
||
而封装做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只是在原来的负载前后,增加固定格式的元数据,原始的负载数据并不会被修改。
|
||
|
||
比如,以通过 TCP 协议通信的网络包为例,通过下面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应用程序数据在每个层的封装格式。
|
||
|
||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8/79/c8dfe80acc44ba1aa9df327c54349e79.png)
|
||
|
||
其中:
|
||
|
||
* 传输层在应用程序数据前面增加了 TCP 头;
|
||
|
||
* 网络层在 TCP 数据包前增加了 IP 头;
|
||
|
||
* 而网络接口层,又在 IP 数据包前后分别增加了帧头和帧尾。
|
||
|
||
|
||
这些新增的头部和尾部,都按照特定的协议格式填充,想了解具体格式,你可以查看协议的文档。 比如,你可以查看[这里](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C%A0%E8%BE%93%E6%8E%A7%E5%88%B6%E5%8D%8F%E8%AE%AE#%E5%B0%81%E5%8C%85%E7%B5%90%E6%A7%8B),了解 TCP 头的格式。
|
||
|
||
这些新增的头部和尾部,增加了网络包的大小,但我们都知道,物理链路中并不能传输任意大小的数据包。网络接口配置的最大传输单元(MTU),就规定了最大的 IP 包大小。在我们最常用的以太网中,MTU 默认值是 1500(这也是 Linux 的默认值)。
|
||
|
||
一旦网络包超过 MTU 的大小,就会在网络层分片,以保证分片后的 IP 包不大于MTU 值。显然,MTU 越大,需要的分包也就越少,自然,网络吞吐能力就越好。
|
||
|
||
理解了 TCP/IP 网络模型和网络包的封装原理后,你很容易能想到,Linux 内核中的网络栈,其实也类似于 TCP/IP 的四层结构。如下图所示,就是 Linux 通用 IP 网络栈的示意图:
|
||
|
||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7/ac/c7b5b16539f90caabb537362ee7c27ac.png)
|
||
|
||
(图片参考《性能之巅》图 10.7 通用 IP 网络栈绘制)
|
||
|
||
我们从上到下来看这个网络栈,你可以发现,
|
||
|
||
* 最上层的应用程序,需要通过系统调用,来跟套接字接口进行交互;
|
||
|
||
* 套接字的下面,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传输层、网络层和网络接口层;
|
||
|
||
* 最底层,则是网卡驱动程序以及物理网卡设备。
|
||
|
||
|
||
这里我简单说一下网卡。网卡是发送和接收网络包的基本设备。在系统启动过程中,网卡通过内核中的网卡驱动程序注册到系统中。而在网络收发过程中,内核通过中断跟网卡进行交互。
|
||
|
||
再结合前面提到的 Linux 网络栈,可以看出,网络包的处理非常复杂。所以,网卡硬中断只处理最核心的网卡数据读取或发送,而协议栈中的大部分逻辑,都会放到软中断中处理。
|
||
|
||
## Linux网络收发流程
|
||
|
||
了解了 Linux 网络栈后,我们再来看看, Linux 到底是怎么收发网络包的。
|
||
|
||
> 注意,以下内容都以物理网卡为例。事实上,Linux 还支持众多的虚拟网络设备,而它们的网络收发流程会有一些差别。
|
||
|
||
### 网络包的接收流程
|
||
|
||
我们先来看网络包的接收流程。
|
||
|
||
当一个网络帧到达网卡后,网卡会通过 DMA 方式,把这个网络包放到收包队列中;然后通过硬中断,告诉中断处理程序已经收到了网络包。
|
||
|
||
接着,网卡中断处理程序会为网络帧分配内核数据结构(sk\_buff),并将其拷贝到 sk\_buff 缓冲区中;然后再通过软中断,通知内核收到了新的网络帧。
|
||
|
||
接下来,内核协议栈从缓冲区中取出网络帧,并通过网络协议栈,从下到上逐层处理这个网络帧。比如,
|
||
|
||
* 在链路层检查报文的合法性,找出上层协议的类型(比如 IPv4 还是 IPv6),再去掉帧头、帧尾,然后交给网络层。
|
||
|
||
* 网络层取出 IP 头,判断网络包下一步的走向,比如是交给上层处理还是转发。当网络层确认这个包是要发送到本机后,就会取出上层协议的类型(比如 TCP 还是 UDP),去掉 IP 头,再交给传输层处理。
|
||
|
||
* 传输层取出 TCP 头或者 UDP 头后,根据 <源 IP、源端口、目的 IP、目的端口> 四元组作为标识,找出对应的 Socket,并把数据拷贝到 Socket 的接收缓存中。
|
||
|
||
|
||
最后,应用程序就可以使用 Socket 接口,读取到新接收到的数据了。
|
||
|
||
为了更清晰表示这个流程,我画了一张图,这张图的左半部分表示接收流程,而图中的粉色箭头则表示网络包的处理路径。
|
||
|
||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3a/65/3af644b6d463869ece19786a4634f765.png)
|
||
|
||
### 网络包的发送流程
|
||
|
||
了解网络包的接收流程后,就很容易理解网络包的发送流程。网络包的发送流程就是上图的右半部分,很容易发现,网络包的发送方向,正好跟接收方向相反。
|
||
|
||
首先,应用程序调用 Socket API(比如 sendmsg)发送网络包。
|
||
|
||
由于这是一个系统调用,所以会陷入到内核态的套接字层中。套接字层会把数据包放到 Socket 发送缓冲区中。
|
||
|
||
接下来,网络协议栈从 Socket 发送缓冲区中,取出数据包;再按照 TCP/IP 栈,从上到下逐层处理。比如,传输层和网络层,分别为其增加 TCP 头和 IP 头,执行路由查找确认下一跳的 IP,并按照 MTU 大小进行分片。
|
||
|
||
分片后的网络包,再送到网络接口层,进行物理地址寻址,以找到下一跳的 MAC 地址。然后添加帧头和帧尾,放到发包队列中。这一切完成后,会有软中断通知驱动程序:发包队列中有新的网络帧需要发送。
|
||
|
||
最后,驱动程序通过 DMA ,从发包队列中读出网络帧,并通过物理网卡把它发送出去。
|
||
|
||
## **小结**
|
||
|
||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带你一起梳理了 Linux 网络的工作原理。
|
||
|
||
多台服务器通过网卡、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连接到一起,构成了相互连接的网络。由于网络设备的异构性和网络协议的复杂性,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了一个七层的 OSI 网络模型,但是这个模型过于复杂,实际工作中的事实标准,是更为实用的 TCP/IP 模型。
|
||
|
||
TCP/IP 模型,把网络互联的框架,分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等四层,这也是 Linux 网络栈最核心的构成部分。
|
||
|
||
* 应用程序通过套接字接口发送数据包,先要在网络协议栈中从上到下进行逐层处理,最终再送到网卡发送出去。
|
||
|
||
* 而接收时,同样先经过网络栈从下到上的逐层处理,最终才会送到应用程序。
|
||
|
||
|
||
了解了Linux 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收发流程后,你肯定迫不及待想知道,如何去观察网络的性能情况。那么,具体来说,哪些指标可以衡量 Linux 的网络性能呢?别急,我将在下一节中为你详细讲解。
|
||
|
||
## 思考
|
||
|
||
最后,我想请你来聊聊你所理解的 Linux 网络。你碰到过哪些网络相关的性能瓶颈?你又是怎么样来分析它们的呢?你可以结合今天学到的网络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
|
||
|
||
欢迎在留言区和我讨论,也欢迎你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的同事、朋友。我们一起在实战中演练,在交流中进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