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216 lines
20 KiB
Markdown

This file contains invisible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invisible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ay be processed differently from what appears below. If your use case is intentional and legitimate,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hidden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ay be confused with others in your current locale. If your use case is intentional and legitimate,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highlight these characters.

# 26 | 平台产品研发:三个月完成千人规模的产品要怎么做?
你好,我是石雪峰。
虽然我们之前聊了这么多的平台建设思路,但是,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机会经历一个平台从构思到开发、再到推广落地的完整过程。
如果要开发一个千人使用的DevOps产品需要多长时间呢你可能会说需要半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我之前也是这么觉得的。
但是2018年在启动流水线平台建设的时候老板“大手一挥”要求在三个月内见到成效我都快惊呆了。
因为,我们要真正地从零开始:原型图都没有一张,代码都没有一行,临时组建的一个草台班子还分散在北京、上海两地,团队成员之前都没怎么打过招呼,这能行吗?
今天,我想给你分享的就是这个真实的故事。我来跟你一起复盘下这次“急行军”的历程,看看我们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有哪些干货是可以拿来就用的,又有哪些“坑”是你一定要努力回避的。
其实作为一个非专业的DevOps产品经理你终将面对这样的挑战但你要相信**只要开始去做了,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 项目启动
时间回到一年前当时我所在的这个“草台班子”是个啥情况呢团队组成是这样的两个后台开发在北京一个半前端开发在上海还有一个基础设施工程师和一个流水线开发工程师再加上半个全能打杂的产品经理也就是我满打满算一共6个人。
项目从11月中旬开始构思12月初开启动会当时除了我之外没有任何人清楚我们要做的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这该怎么办呢
玩过游戏的同学应该都知道打好开局有多重要所以为了这个Kickoff会议我事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其中就包括0.2版本的产品原型图。与其说是一个原型图,不如说就是一个草稿,简陋得不能再简陋了。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ac/fe/ac58f3b2040056ee030008370dc6c3fe.png)
项目的Kickoff会议是项目组成员和未来产品的第一次见面留下一个积极的印象非常重要。所以从第一刻开始我就铆足了精神。
首先,我发出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会议邀请。在会议邀请中,我仔细地陈述了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不做不行。
在正式开会的时候,我再一次明确了项目的重要性和紧急性,并给大家演示了第一版的系统原型图(没错,就是简陋到极致的刚刚的这张原型图)。
即便这样,三个月的工期也让大家非常焦虑。为了缓解紧张情绪,证明这个项目的可行性,我还做了两件事:
1. 搭建了一个系统demo几个简单的页面
2. 由于用到了另外一个开源产品的核心技术,于是,我就对这个技术进行了简单演示。
虽然我自己心里对这个计划也相当“打鼓”,但我还是希望告诉大家,这并不是不可能的任务,努力帮助大家树立信心。
在项目启动会上,团队达成了两个非常关键的结论:**一个是系统方案选型;另一个是建立协作机制**。
首先,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决定使用更易于协作的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模式。后来,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这不仅大幅提升了开发效率,也大大降低了之后向移动端迁移的成本。在开发移动端产品的时候,后端接口大部分都可以直接拿来使用。
在技术框架方面,由于大家对前后端分离的模式达成了共识,我们就采用**Python+Django+VUE**的方式来做。你可能会问为啥不用基于Java的Spring系列呢因为我觉得对于内部系统来说这些典型的框架应付起来基本都绰绰有余关键还是要选你熟悉的、易上手的那个。从这个角度来看Python显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即便之前只是写写脚本想要上手Python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在项目协作方面,我等会儿会专门提到,由于团队成员分散在北京、上海两地,彼此之间不够熟悉和信任,所以,**建立固定的沟通机制就非常重要**。
至少,在项目初期,我们每周都要开两次电话会议:
* 一次是面向全员的。一方面同步项目的最新进展,另一方面,也给大家一些紧迫感,让大家觉得“其他人都在按照计划执行,自己也不能落后”。
* 另外一次是面向跨地域骨干的。这主要还是为了增进联系,并且对一些核心问题进行二次的进展确认。不拉上全员,也是为了避免过多地浪费项目成员的时间。
最后,项目毕竟还是有一些技术风险的,所以还需要启动预研。我们这个项目的主要风险是在**前端交互**上。
这是一个从来没人实现过的场景,有大量的用户界面编排操作在里面。所以,我们专门指定了一位同学,让他啥也别想,一门心思地进行技术攻关。
事实证明,但凡能打硬仗的同事,在后来都是非常靠谱且独当一面的,这与年龄无关,哪怕是应届生,也同样如此。
讲到这里,我要先给你总结一下在项目启动阶段要重点关注的几件事情:
* 明确项目目标,树立团队的信心;
* 沟通开发模式和技术架构选型,以快速开发和简单上手为导向;
* 建立沟通渠道,保持高频联系;
* 识别项目的技术风险,提前开启专项预研。
## 开发策略
人类社会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同一个目标推进工作,软件开发也不例外。那么,我们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就是**研发环境容器化**。
**对于接触一个全新技术栈的开发来说,本地搭建一套完整可运行的环境总是绕不过去的坎**。即便是对照着文档一步步操作,也总会有遗漏的地方。除此之外,项目依赖的各种中间件,哪怕稍微有一个版本不一致,最后一旦出现问题,就要查很久。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一上来就采用标准化的环境呢这就可以发挥容器技术的优势了。主力后台开发同学自己认领了这个任务先在本地完成环境搭建并调试通过接着把环境配置容器化。这样一来新人加入项目后几分钟就能完成一套可以工作的本地开发环境。即便后续要升级环境组件比如Django框架版本也非常简单只要推送一个镜像上去再重启本地环境就可以了。
其次就是选择分支策略。虽然DevOps倡导的是主干开发但是我们还是选择了“三分支”的策略因为**我们搭建了三套环境**。
测试环境对应dev分支作为开发主线所有新功能在特性分支开发自测通过后再通过MR到dev分支并部署到测试环境进行验收测试一般验收测试由需求提出方负责。
接下来定期每周两次从dev上master分支master分支对应了预发布环境保证跟生产环境的一致性数据也会定期进行同步。只有在预发布环境最终验收通过后才具备上线生产环境的条件。通过将master分支合并到release分支最后完成生产环境部署。这种分支策略的示意图如下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43/25/435d72ddc0b694e4efa84dc8cef3be25.png)
为什么要采用三套环境的“三分支”策略呢?
这里的主要原因就是,团队处于组建初期,磨合不到位,经常会出现前后端配置不一致的情况。更何况,我们这个项目不只有前后端开发,还有核心原子业务开发,以及基础设施维护。任何一方的步调不一致,都会导致出现问题。
另外,内部平台开发往往有个通病,就是**没有专职测试**。这也能理解,总共才几个人的“草台班子”,哪来的测试资源啊?所以,基本上只能靠研发和产品把关。
但是,毕竟测试也是个专业的工种,这么一来,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再加上,产品需求本身就没有那么清晰、灵活多变,所以,**多一套环境,多一套安全**。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策略并非是最优解,只不过是适应当时场景下的可行方案。当团队磨合到位,而且也比较成熟之后,就可以简化一条分支和一套环境了。不过,前提是,**只有快速迭代,快速上线,才能发挥两套环境的优势**。
> Use what you build to build what you use.(使用你开发的工具来开发你的工具)
这是我们一以贯之的理念。既然是DevOps平台那么团队也要有DevOps的样子所以作为一个全功能团队研发自上线和研发自运维就发挥到了极致。
同时,我们并没有使用公司统一的上线流程,而是自己建立了一个标准化的上线流程并固化在工具里面,团队的每一个人都能完成上线动作。
这样一来,就不会再依赖于某个具体的人员了,这就保持了最大的灵活性。即便赶上大促封网,也不会阻塞正常的开发活动。
## 开发协作流程
仅仅是做到上面这几点,还不足以让整个团队高效运转起来,因为**缺少了最重要的研发协作流程**。
作为项目负责人,我花了很大的精力优化研发协作流程,制定研发协作规范。当这一切正常运转起来后,我发现,这些前期的投入都是非常值得的。
在工具层面我们使用了Jira。对于小团队来说Jira的功能就足够优秀了可以满足大多数场景的需求。但是Jira的缺点在于使用和配置门槛稍微有点高。因此团队里面需要有一个熟悉Jira的成员才能把这套方法“玩”下去。
在Jira里面我们采用了**精益看板加上迭代**的方式,基本上两周一个迭代,保持开发交付的节奏。这种开发工作流刚好适配我们的分支策略和多环境部署。
需求统一纳入Backlog管理当迭代开始时就拖入待开发状态研发挑选任务启动开发并进入开发中。当开发完成后也就意味着功能已经在测试环境部署。这个时候就可以等待功能验收。只有在验收通过之后才会发布到预发布环境。并经过二次验收后最终上线发布给用户。
开发流程并不复杂,你可以看一下下面这两版流程图。
图片版: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be/98/be2b81f9744fe06876fac21c61a4b798.png)
文字版: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c/8e/ec61ade9f0b2c3b014e27a7ac367298e.png)
定义好开发工作流之后,接下来,就需要明确原则和规范了。对于一个新组建的团队来说,**规则是消除分歧和误解的最好手段,所以一定要让这些规则足够得清晰易懂**。比如在我们内部就有一个“3-2-1”原则
3**创建**任务三要素
* 有详细的问题说明和描述
* 有清晰的验收标准
* 有具体的经办人和迭代排期
2**处理**任务两要素
* 在开发中代码变更要关联Jira任务号
* 在开发完成后要添加Jira注释说明改动内容和影响范围
1**解决**任务一要素
* 问题报告人负责任务验收关闭
当然,团队规则远不止这几条。你要打造自己团队内部的规则,并且反复地强调规则,帮助大家养成习惯。这样一来,你会发现,**研发效率提升和自组织团队都会慢慢成为现实**。
除此之外,**你也不要高估人的主动性,期望每个人都能自觉地按照规则执行**。所以,定期和及时的提醒就非常必要。比如,每天增加定时邮件通知,告诉大家有哪些需求需要验收,有哪些可以上线发布,尽量让每个人都明白应该去哪里获取最新的信息。
另外,每次开周会时,都要强调规则的执行情况,甚至每天的站会也要按需沟通。只有保持短促、高频的沟通,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
## 产品运营策略
关于产品运营策略,“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已经有些过时了。想要一个产品获得成功,**团队不仅要做得好,还要善于运营和宣传,而这又是技术团队的一大软肋**。
开发团队大多只知道如何实现功能,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产品运营。往往也正因为如此,团队很难获取用户的真实反馈,甚至开发了很多天才的功能,用户都不知道。产品开发变成了“自嗨”,这肯定不符合产品设计的初衷。
考虑到这些,我们在平台运营的时候,也采取了一些手段。我想提醒你的是,**很多事情其实没有没有多难,关键就看有没有想,有没有坚持做**。
比如,你可以建立内部用户沟通群,在产品初期尽量选择一些活跃的种子用户来试用。那些特别感兴趣、愿意尝试新事物、不断给你提建议的都是超级用户。这些用户未来都是各个团队中的“星星之火”,**在项目初期,你一定要识别出这些用户**。
另外每一次上线都发布一个release notes并通过邮件和内部沟通群的方式通知全员一方面可以宣传新功能另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保持存在感的刷新**。你要让用户知道这个产品是在高速迭代的过程中的,而且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新东西,总有一样会吸引到他们,或者让他们主动提出自己的问题。
在用户群里面注意要及时响应用户的问题。你可以在团队内部建立OnCall机制每周团队成员轮值解决一线用户的问题既可以保证问题的及时收敛也能让远离用户的开发真真切切地听到用户的声音。这样的话在需求规划会和迭代回顾会的时候开发就会更多地主动参与讨论。
以上这些都是比较常规的手段,在我们的产品运营中,还有两个方法特别有效,我也推荐给你。
平台运营就跟打广告是一样的越是在人流最大、关注度最高的地方打广告效果也就越好。每个公司一般都有类似的首页比如公司内部的技术首页、技术论坛、日常办公的OA系统等等这些地方其实都会有宣传的渠道和入口。**你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个入口,并联系上负责这个渠道的人员**。我们的产品就一度实现了热门站点的霸屏,宣传效果非常明显,用户量直线上升。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ac/c6/aca17122846f83e9d8700af0ad3952c6.png)
另一个方法有些取巧,但对于技术团队来说,也非常适用,那就是**通过技术分享的渠道来宣传产品**。
相信每个团队都会有定期的技术分享渠道,或者是技术公众号等,**你可以把平台的核心技术点和设计思想提炼出来,拟定一个分享话题,并在内部最大范围的技术分享渠道中进行分享**。
很多时候,单纯地宣传一个产品,很多人是“不感冒”的。但是,如果你在讲一些新技术,并结合产品化落地的事情,对技术人员的吸引力就会大很多。所以,**换个思路做运营,也是提升产品知名度的好方法**。我把我之前总结的产品运营渠道和手段汇总成了一幅脑图,也分享给你。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7/27/676b53d64ba520cc1c56d429b5d01a27.png)
## 团队文化建设
最后,我想再跟你简单聊聊团队文化建设的事情。毕竟,无论什么样的工具、流程、目标,最终都是依靠人来完成的。**如果忽略对人的关注,就等同于本末倒置,不是一个成熟的团队管理者应该做的事情**。我给你分享我的两点感受。
**1.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很多时候,千万不要小看专业度这个事情。任何一个组织内部的职能都需要专业能力的支撑,这些专业能力都是量变引发的质变。
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还记得我在前面提到的0.2版本的原型草稿吗实际上到了0.3版本,引用前端工程师话来说,“原型做得比系统还漂亮”。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我这个“半吊子”产品经理突然开窍了吗?
显然不是。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我去找了专业产品经理做外援,让他帮我改了两天的原型图。对于专业的人来说,这些事情再简单不过了。
找专业的人来做这些事情,不仅可以帮助你快速地跨越鸿沟,也能留下很多现成的经验,供你以后使用,这绝对不是一个人埋头苦干可以做得到的。
不仅是产品方面,技术领域也是一样的。**我们要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善于向别人求助,否则到头来,损失的时间和机会都是自己买单,得不偿失**。
**2.抓大放小,适当地忽略细节**
在协作的过程中,团队总会在一些细节上产生冲突。如果任由团队成员在细节上争论不休,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团队之间的信任感。这个时候,就需要引导团队将注意力集中在大的方向上,适当地暂缓细节讨论,以保证团队的协作效率。
比如一个业务逻辑是放在前端处理还是放在后端处理结果并没有太大区别说白了就是放在哪儿都行。但是前端同学会坚持认为逻辑处理都应该由后端来解决以降低前端和业务的耦合性这样说也没有错。可是后端同学也会有自己的想法比如针对前端拦截器的处理机制后端到底要不要配合着返回前端要求的返回码而不是直接抛出http原始的返回码呢
类似的这些问题,没有谁对谁错之分,但是真要是纠结起来,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拍板,选择一条更加符合常规的方式推进,并预留出后续的讨论空间。甚至,为了促进多地合作,自己人这边要适当地牺牲一些,以此来换取合作的顺利推进。这样一来,你会发现,有些不可调和的事情,在项目不断成功、人员不断磨合的过程中,也就不是个事情了。
## 总结
在这一讲中,关于如何开发产品,可以说,我是把自己在过去几个项目经历中的总结倾囊相授了。
其实,就像我在讲“[DevOps工程师需要的技能](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151398)”中提到的那样,软实力(比如沟通协作、同理心、持续改进等)对促进产品快速迭代开发演进有着重大的作用。作为非专业产品经理,我也在慢慢地积累自己的产品心经,有机会再给你好好聊聊。
你可能还在想,最终千人的目标是否实现了呢?我想说的是,有些时候,真实生活比故事还要精彩。
就在预订目标的倒数第二天平台用户只有997个。当时我跟同事吐槽这个数字他们说要不要拉几个用户进来我说“算了吧随它去吧。“结果你猜怎样在当天周五下班的时候我又去平台上看了一眼不多不少刚好1000个注册用户。当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要相信,当我们把自己的全身心和热情都灌注在一个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时,美好的事情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 思考题
你对这一讲的哪部分内容印象最深刻呢?你有什么其他有助于产品快速研发落地的观点吗?
欢迎在留言区写下你的思考和答案,我们一起讨论,共同学习进步。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也欢迎你把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