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book/高并发系统设计40问/docs/144796.md
2022-09-03 22:05:03 +08:00

131 lines
15 KiB
Markdown
Raw Permalink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invisible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invisible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are indistinguishable to humans but may be processed differently by a computer.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 07 | 池化技术:如何减少频繁创建数据库连接的性能损耗?
在前面几节课程中,我从宏观的角度带你了解了高并发系统设计的基础知识,你已经知晓了,我们系统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性能、更高的可用性,以及更强的系统扩展能力。
那么从这一讲开始我们正式进入演进篇我会再从局部出发带你逐一了解完成这些目标会使用到的一些方法这些方法会针对性地解决高并发系统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在15讲中我会提及布隆过滤器这个组件就是为了解决存在大量缓存穿透的情况下如何尽量提升缓存命中率的问题。
当然,单纯地讲解理论,讲解方案会比较枯燥,所以我将用一个虚拟的系统作为贯穿整个课程的主线,说明当这个系统到达某一个阶段时,我们会遇到什么问题,然后要采用什么样的方案应对,应对的过程中又涉及哪些技术点。通过这样的讲述方式,力求以案例引出问题,能够让你了解遇到不同问题时,解决思路是怎样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希望你能多加思考,然后将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到实际的项目中。**
**接下来,让我们正式进入课程。**
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天公司CEO把你叫到会议室告诉你公司看到了一个新的商业机会希望你能带领一位兄弟迅速研发出一套面向某个垂直领域的电商系统。
在人手紧张时间不足的情况下为了能够完成任务你毫不犹豫地采用了最简单的架构前端一台Web服务器运行业务代码后端一台数据库服务器存储业务数据。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83/6a/838911dd61e5a61408c3bf96871b846a.jpg)
这个架构图是我们每个人最熟悉的,最简单的架构原型,很多系统在一开始都是长这样的,只是随着业务复杂度的提高,架构做了叠加,然后看起来就越来越复杂了。
再说回我们的垂直电商系统系统一开始上线之后虽然用户量不大但运行平稳你很有成就感不过CEO觉得用户量太少了所以紧急调动运营同学做了一次全网的流量推广。
这一推广很快带来了一大波流量,**但这时,系统的访问速度开始变慢。**
分析程序的日志之后你发现系统慢的原因出现在和数据库的交互上。因为你们数据库的调用方式是先获取数据库的连接然后依靠这条连接从数据库中查询数据最后关闭连接释放数据库资源。这种调用方式下每次执行SQL都需要重新建立连接所以你怀疑是不是频繁地建立数据库连接耗费时间长导致了访问慢的问题。
**那么为什么频繁创建连接会造成响应时间慢呢?来看一个实际的测试。**
我用"tcpdump -i bond0 -nn -tttt port 4490"命令抓取了线上MySQL建立连接的网络包来做分析从抓包结果来看整个MySQL的连接过程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三个数据包。**第一个数据包是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的一个“SYN”包第二个包是服务端回给客户端的“ACK”包以及一个“SYN”包第三个包是客户端回给服务端的“ACK”包熟悉TCP协议的同学可以看出这是一个TCP的三次握手过程。
**第二部分是MySQL服务端校验客户端密码的过程。**其中第一个包是服务端发给客户端要求认证的报文第二和第三个包是客户端将加密后的密码发送给服务端的包最后两个包是服务端回给客户端认证OK的报文。从图中你可以看到整个连接过程大概消耗了4ms969012-964904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3d/1b/3d2f10c8fb21873f482688dba6f4f71b.jpg)
那么单条SQL执行时间是多少呢我们统计了一段时间的SQL执行时间发现SQL的平均执行时间大概是1ms也就是说相比于SQL的执行MySQL建立连接的过程是比较耗时的。这在请求量小的时候其实影响不大因为无论是建立连接还是执行SQL耗时都是毫秒级别的。可是请求量上来之后如果按照原来的方式建立一次连接只执行一条SQL的话1s只能执行200次数据库的查询而数据库建立连接的时间占了其中4/5。
**那这时你要怎么做呢?**
一番谷歌搜索之后你发现解决方案也很简单只要使用连接池将数据库连接预先建立好这样在使用的时候就不需要频繁地创建连接了。调整之后你发现1s就可以执行1000次的数据库查询查询性能大大提升了。
## 用连接池预先建立数据库连接
虽然短时间解决了问题,不过你还是想彻底搞明白解决问题的核心原理,于是又开始补课。
其实在开发过程中我们会用到很多的连接池像是数据库连接池、HTTP连接池、Redis连接池等等。而连接池的管理是连接池设计的核心**我就以数据库连接池为例,来说明一下连接池管理的关键点。**
数据库连接池有两个最重要的配置:**最小连接数和最大连接数,**它们控制着从连接池中获取连接的流程:
* 如果当前连接数小于最小连接数,则创建新的连接处理数据库请求;
* 如果连接池中有空闲连接则复用空闲连接;
* 如果空闲池中没有连接并且当前连接数小于最大连接数,则创建新的连接处理请求;
* 如果当前连接数已经大于等于最大连接数则按照配置中设定的时间C3P0的连接池配置是checkoutTimeout等待旧的连接可用
* 如果等待超过了这个设定时间则向用户抛出错误。
这个流程你不用死记,非常简单。你可以停下来想想如果你是连接池的设计者你会怎么设计,有哪些关键点,这个设计思路在我们以后的架构设计中经常会用到。
为了方便你理解记忆这个流程,我来举个例子。
假设你在机场里经营着一家按摩椅的小店店里一共摆着10台按摩椅类比最大连接数为了节省成本按摩椅费电你平时会保持店里开着4台按摩椅最小连接数其他6台都关着。
有顾客来的时候如果平时保持启动的4台按摩椅有空着的你直接请他去空着的那台就好了。但如果顾客来的时候4台按摩椅都不空着那你就会新启动一台直到你的10台按摩椅都被用完。
那10台按摩椅都被用完之后怎么办呢你会告诉用户稍等一会儿我承诺你5分钟等待时间之内必定能空出来然后第11位用户就开始等着。这时会有两个结果如果5分钟之内有空出来的那顾客直接去空出来的那台按摩椅就可以了但如果用户等了5分钟都没空出来那你就得赔礼道歉让用户去其他店再看看。
对于数据库连接池根据我的经验一般在线上我建议最小连接数控制在10左右最大连接数控制在2030左右即可。
在这里,你需要注意池子中连接的维护问题,也就是我提到的按摩椅。有的按摩椅虽然开着,但有的时候会有故障,一般情况下,“按摩椅故障”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数据库的域名对应的IP发生了变更池子的连接还是使用旧的IP当旧的IP下的数据库服务关闭后再使用这个连接查询就会发生错误
2.MySQL有个参数是“wait\_timeout”控制着当数据库连接闲置多长时间后数据库会主动地关闭这条连接。这个机制对于数据库使用方是无感知的所以当我们使用这个被关闭的连接时就会发生错误。
那么,作为按摩椅店老板,你怎么保证你启动着的按摩椅一定是可用的呢?
1.启动一个线程来定期检测连接池中的连接是否可用比如使用连接发送“select 1”的命令给数据库看是否会抛出异常如果抛出异常则将这个连接从连接池中移除并且尝试关闭。目前C3P0连接池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来检测连接是否可用**也是我比较推荐的方式。**
2.在获取到连接之后先校验连接是否可用如果可用才会执行SQL语句。比如DBCP连接池的testOnBorrow配置项就是控制是否开启这个验证。这种方式在获取连接时会引入多余的开销**在线上系统中还是尽量不要开启,在测试服务上可以使用。**
至此你彻底搞清楚了连接池的工作原理。可是当你刚想松一口气的时候CEO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需求。你分析了一下这个需求发现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接口中你需要访问3次数据库。根据经验判断你觉得这里未来肯定会成为系统瓶颈。
进一步想,你觉得可以创建多个线程来并行处理与数据库之间的交互,这样速度就能快了。不过,因为有了上次数据库的教训,你想到在高并发阶段,频繁创建线程的开销也会很大,于是顺着之前的思路继续想,猜测到了线程池。
## 用线程池预先创建线程
果不其然JDK 1.5中引入的ThreadPoolExecutor就是一种线程池的实现它有两个重要的参数coreThreadCount和maxThreadCount这两个参数控制着线程池的执行过程。它的执行原理类似上面我们说的按摩椅店的模式我这里再给你描述下以加深你的记忆
* 如果线程池中的线程数少于coreThreadCount时处理新的任务时会创建新的线程
* 如果线程数大于coreThreadCount则把任务丢到一个队列里面由当前空闲的线程执行
* 当队列中的任务堆积满了的时候则继续创建线程直到达到maxThreadCount
* 当线程数达到maxTheadCount时还有新的任务提交那么我们就不得不将它们丢弃了。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4/99/d4f7b06f3c28d88d17b5e2d4b49b6999.jpg)
这个任务处理流程看似简单,实际上有很多坑,你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首先,** JDK实现的这个线程池优先把任务放入队列暂存起来而不是创建更多的线程它比较适用于执行CPU密集型的任务也就是需要执行大量CPU运算的任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执行CPU密集型的任务时CPU比较繁忙因此只需要创建和CPU核数相当的线程就好了多了反而会造成线程上下文切换降低任务执行效率。所以当前线程数超过核心线程数时线程池不会增加线程而是放在队列里等待核心线程空闲下来。
但是我们平时开发的Web系统通常都有大量的IO操作比方说查询数据库、查询缓存等等。任务在执行IO操作的时候CPU就空闲了下来这时如果增加执行任务的线程数而不是把任务暂存在队列中就可以在单位时间内执行更多的任务大大提高了任务执行的吞吐量。所以你看Tomcat使用的线程池就不是JDK原生的线程池而是做了一些改造当线程数超过coreThreadCount之后会优先创建线程直到线程数到达maxThreadCount这样就比较适合于Web系统大量IO操作的场景了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可以参考借鉴。
**其次,**线程池中使用的队列的堆积量也是我们需要监控的重要指标,对于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任务来说,这个指标尤为关键。
**我在实际项目中就曾经遇到过任务被丢给线程池之后,长时间都没有被执行的诡异问题。**最初我认为这是代码的Bug导致的后来经过排查发现是因为线程池的coreThreadCount和maxThreadCount设置得比较小导致任务在线程池里面大量的堆积在调大了这两个参数之后问题就解决了。跳出这个坑之后我就把重要线程池的队列任务堆积量作为一个重要的监控指标放到了系统监控大屏上。
**最后,**如果你使用线程池请一定记住不要使用无界队列即没有设置固定大小的队列。也许你会觉得使用了无界队列后任务就永远不会被丢弃只要任务对实时性要求不高反正早晚有消费完的一天。但是大量的任务堆积会占用大量的内存空间一旦内存空间被占满就会频繁地触发Full GC造成服务不可用我之前排查过的一次GC引起的宕机起因就是系统中的一个线程池使用了无界队列。
理解了线程池的关键要点,你在系统里加上了这个特性,至此,系统稳定,你圆满完成了公司给你的研发任务。
这时,你回顾一下这两种技术,会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所管理的对象,无论是连接还是线程,它们的创建过程都比较耗时,也比较消耗系统资源。所以,我们把它们放在一个池子里统一管理起来,以达到提升性能和资源复用的目的。
**这是一种常见的软件设计思想,叫做池化技术,**它的核心思想是空间换时间,期望使用预先创建好的对象来减少频繁创建对象的性能开销,同时还可以对对象进行统一的管理,降低了对象的使用的成本,总之是好处多多。
不过,池化技术也存在一些缺陷,比方说存储池子中的对象肯定需要消耗多余的内存,如果对象没有被频繁使用,就会造成内存上的浪费。再比方说,池子中的对象需要在系统启动的时候就预先创建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启动时间。
可这些缺陷相比池化技术的优势来说就比较微不足道了,只要我们确认要使用的对象在创建时确实比较耗时或者消耗资源,并且这些对象也确实会被频繁地创建和销毁,我们就可以使用池化技术来优化。
## 课程小结
本节课,我模拟了研发垂直电商系统最原始的场景,在遇到数据库查询性能下降的问题时,我们使用数据库连接池解决了频繁创建连接带来的性能问题,后面又使用线程池提升了并行查询数据库的性能。
其实,连接池和线程池你并不陌生,不过你可能对它们的原理和使用方式上还存在困惑或者误区,我在面试时,就发现有很多的同学对线程池的基本使用方式都不了解。借用这节课,我想再次强调的重点是:
* 池子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设置很重要,初期可以依据经验来设置,后面还是需要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做调整。
* 池子中的对象需要在使用之前预先初始化完成,这叫做池子的预热,比方说使用线程池时就需要预先初始化所有的核心线程。如果池子未经过预热可能会导致系统重启后产生比较多的慢请求。
* 池化技术核心是一种空间换时间优化方法的实践,所以要关注空间占用情况,避免出现空间过度使用出现内存泄露或者频繁垃圾回收等问题。
## 一课一思
在实际的项目中,你可能会用到其他的池化技术,那么结合今天的内容,你可以和我分享一下在研发过程中,还使用过哪些其它池化技术吗?又因池化技术踩过哪些坑,当时你是怎么解决的?欢迎在留言区和我一起讨论,或者将你的实战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人。
最后,感谢你的阅读,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有所收获,也欢迎你将它分享给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