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145 lines
14 KiB
Markdown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ay be confused with others in your current locale. If your use case is intentional and legitimate,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highlight these characters.

# 04 | 现在的你,到底该不该换工作
你好,我是白海飞,今天我要分享的话题是“现在的你,到底该不该换工作”。
换工作,不只是换一下职位这么简单,你还要适应新项目的技术栈、业务环境、公司流程和团队文化等等,而且,如果你是跨行业,那么你连行业经验都要重新积累。这个沉没成本是巨大的。所以在换工作前,你一定要想一想,是什么导致你对目前的工作不满意呢?马云曾说:一、钱,没给到位;二、心,委屈了。我觉得还有一条:路,堵住了。也就是说,你在这里的发展到头了。
事实上,这三点是衡量工作满意度的三个指标:“钱”是物质保障水平,“心”是精神满足水平,“路”是能力发展通道,而能力有了发展可以进一步提升前两条。
## 工作满意度指标
我们来分别看看这三个指标,并了解一下这里的误区。
#### **1\. 物质保障水平**
物质保障水平是指薪酬福利满足生活需要的程度,这是工作所得中最容易量化的部分,也是最容易比较的指标。有人说比“时薪”更客观些,也就是比每工作一小时所得的平均薪水,这就把工作时长考虑进去了。但是,如果更公平地比较“工作性价比”的话,我们应该用“工作所得”除以“工作付出”: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16/88/16a531292941bcc41e2e476a2ce5f088.png)
这个公式列出了工作所得和付出包含的一些细项(问号表示还可能有其他细项未考虑到)。工作所得包括了薪水、培训资源、工作资源、经验和能力提升等。工作付出包括工作强度、加班、出差等,而且,工作时段以外你承受的工作压力也要考虑进去。这样看,这个公式好复杂。是呀,其实我就是想告诉你,工作所得和工作付出都涉及诸多因素,只单单拎出“薪水”一项来比,是不合理的。
对于还没有真正体验过某项工作的同学来说,这里有个误区:在工作所得和工作付出中,他们对薪水之外的条目基本没有概念,因此只好简单地比薪水。但当他们选择了薪水高的工作,实际做起来却发现,其强度和难度可能根本承受不来,或者其他方面有隐藏的问题。所以,请一定不要误入只比薪水的坑。
#### **2\. 精神满足水平**
在马斯洛需求理论中,上三层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从不同程度上体现了精神需求。而工作中的团队文化对每个人的精神感受有非常大的影响,其中人与人的协作氛围(社交和尊重)、工作的成就感(自我实现)左右着我们的精神满足水平。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40/ce/405cc4664f8f757ba57b2f36747a2bce.png)
精神满足来源于持续的工作成就感和团队氛围。**但是,精神满足必须和通常所说的“舒服感”区分开。**在一个稳定的团队或者职位上,由于业务和技术很成熟,工作确定性很高,人们工作起来也就驾轻就熟,很少处理突如其来的意外情况,挑战也很少,每天舒舒服服就能把工作“应付”掉。这样的团队就待在舒适区,并不适合职业发展。所以,精神满足说的不是舒服,而是精神愉悦、有成就感。
#### **3\. 能力发展通道**
能力发展是工作所得中不易短期觉察的部分。但这部分非常重要,因为它决定着你**将来**的物质保障水平和精神满足水平。
在“面试官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人”一文中,我解释了应聘者素质模型,包括经验、技能、潜力和动机。毋庸置疑,我们都希望这些能力素质快速发展,尤其是在职业生涯早期。能力素质提高了,我们就可以做更复杂更有价值的事,更有成就感,也能享受更好的薪酬待遇。
**判断能力有无提高,就要看达到相同的结果是否更得心应手,或者工作结果是否达到了更难更高的目标。**
综合来看这三个目的,即物质保障、精神满足和能力发展,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所占权重不同:
* 在刚开始工作的前几年,甚至十几年,个人发展是最重要的,需要积累知识、增长技能;
* 到了稳定期,你要抓住机会,利用资源,实现自我价值,物质和精神上的收获变得更多;
* 职业衰退期,个人职场技能的发展降到次要位置,重心转到维持收入和发展业余爱好上来,准备好退休生活。
你应该分析自己在这三方面的诉求,明确当前自己想要什么,再去衡量在目前的工作中这三方面的满意度如何,最后才能考虑到底要不要换工作。
## **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下面我们进一步了解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上述三个指标,这里,我分三个方面来说:可接受的薪酬、“合适”的事、“合适”的人。这些因素也可以用来粗略地评价一份工作的优劣。
#### **1.可接受的薪酬**
上文讨论过了对薪酬的理解和误区,这里说的是拿“可接受”的薪酬,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薪。特别是,如果你尚处在职业上升期,千万别让薪水阻挡了你的发展机会。
那发展机会是什么呢?它体现在“合适”的事和“合适”的人里面。
#### **2.“合适”的事**
这里所说的“事”,有两个层面,一是工作对象,即“做什么”、产出是什么,例如一款文档管理产品;二是工作过程,即“怎么做”,包括流程、工具、技术。
* **“合适”的工作对象,跟市场和行业关系密切。**产品符合市场需要能为目标客户创造价值有可行性可以从0到1或者产品已经成型业务发展迅速规模扩张正在从1到n。大家都希望自己从事的行业能成为风口同时“事”成风险又小。
* **“合适”的工作过程,涉及到工作的流程、工具和技术。**同样的工作对象,在不同的团队,可能用迥然不同的工作过程来实现。比如,做一款软件产品,瀑布开发和敏捷开发会引入非常不同的工作过程,应用的工具和组织分工也差异巨大。这些都影响着个人选择。
> **小提示:**
>
> 换工作,首先换的是“事”。如果公司允许换岗的话,换“事”可以在公司内进行,而不一定非要换公司。
**我们常说,最好的工作是自己既喜欢,又擅长,还是公司和市场需要的。但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在“喜欢或擅长的工作,该选哪个”一文中,我会比较深入地讨论喜欢和擅长的相互影响关系,建议你用“稳定原则”和“优势原理”来评判这份工作,即深入体验工作的方法和内容,而不靠浅表的感受来判断喜欢或者擅长,别武断地选择或者放弃某个工作。
我们不妨借这个机会,来说说一个经常有人纠结的问题:**究竟是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呢?**
从业务角度(工作对象)看,一般的解读是:大公司业务成熟,市场趋向饱和,“事”稳定但趋于衰退;小公司处于市场探索或业务发展时期,“事”多变但有发展。
其实不然,大公司内部可能有三种不同成熟度的业务:
* 一种是夕阳业务虽然贡献收入但正在逐渐下滑其规模经历从n到0的衰退过程公司不再进行投入
* 第二种是发展成熟的业务虽然贡献收入占比不高但是发展迅猛其规模正处于从1到n的扩张过程公司有大量投入
* 第三种是创新业务正在完善产品投入市场实验还没有贡献收入正在做从0到1的尝试公司会投一定量的资金看其发展得如何及时调整方向。这些创新业务可能有多个同时进行有少数将来会成功发展为第二种即成熟的主营业务。
以上三种业务,在公司内对应不同的团队,投入资金、管理流程、人才策略,甚至团队文化也都可能有所不同,有点像不同的小公司。因此,要对大公司进行评价,你还要区分团队和业务,不能管中窥豹。而小公司的业务可能属于以上三个阶段中的某个阶段,同样要注意区分。
从职责分工(工作过程)看,一般的解读是:大公司人员众多,职位齐全且细致,个人就像螺丝钉;而小公司业务压力大,要求每个人都是多面手、全栈工程师,每天都在接触新东西。
但实际上,大公司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业务团队,管理流程和职责划分是不同的。创新业务团队往往和创业公司类似,人少、活多、工期紧。小公司的员工,虽然是多面手,但也可能只是多个节点的螺丝钉而已。**是不是螺丝钉,和公司大小无关,它取决于:**
* **你能接触到多大的工作面。**我见过有位项目经理工作5年但只是协调界面翻译的工作管理简单的团队和低复杂度的流程。这个工作面就比较小。
* **你有没有机会持续接触新问题,新挑战。**这些挑战不太小,你得学习新技能才能解决;又不太大,没超出你的能力极限,不至于让你气馁;挑战来得不太频繁,让你有时间去思考和总结。
* **你有多大的决定权和自由度来完成该工作。**你在该职责上,是决策者?还是设计者?或者只是执行者?不同的自由度,给你发挥的空间不同,你得到的锻炼也不同。
所以,**无论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必须要考查团队的细节,才可以判断是否有利于你的发展。不能囫囵吞枣或者盲人摸象。大公司的平台价值,是一个光环,但是不一定就代表你的个人价值;小公司的多面手,不一定表明你有自由和机会去发展。**
#### **3.“合适”的人**
个人的发展,受工作环境中人的影响太大了。我们从团队和老板两个方面来讨论。
**先来说团队。**近朱者赤,我们希望和优秀的人为伍,在优秀的团队中,工作会更高效,个人提高也会更快。
优秀的团队有很多特征,比如目标一致、技能互补、分工明确、沟通高效、相互信任、持续改进等等,我觉得**这些特征都包含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信息共享。**
信息共享,是说大家都有平等的权利分享和获得信息,而且团队能够用简单直观的方法和工具,使每个人都能非常方便地分享和获得。这让所有人,不论哪个角色,都在同一个公开透明的信息面上,知道共同目标是什么,共同困难是什么,自己要做什么和他人要做什么,想用的资源随时可取,好的实践总结能及时被传播、应用。
信息共享带来的结果,就是“配合好”:成员有担当,共同决策;沟通很轻盈,大家很快能理解对方意图,达成一致;分工合理清楚,大家了解彼此的技能,有了困难,互帮互助;大家互相信任,敢于把后背给对方,冲突是为了完善工作,而不是拖慢工作。总地来说,“配合好”的团队协作成本低,进而成果出得快且质量好。
所以,衡量一个团队是否“好”,是否利于发展,关键是看它的信息共享程度。
**再来从老板的角度看一下。**什么是好老板?很多人可能认为好老板,就是好相处,比如脾气温和、没架子,擅长正向沟通,表扬都是当众的,批评都是私下的。诚然,这是很好的个人品质,会让团队氛围轻松和谐,会让你心情舒服。但是,长远来看,有利于你发展的老板才是好老板,而让你一时舒服的则不一定。所以,这个原则下的好老板,我认为应该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1. **开拓业务,不止于守住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还有着强烈的攻城拔寨的斗志。**
我们所处的时代瞬息万变,竞争激烈。团队中的领路人,必须要有危机意识和增量思维,只有时刻保持清醒的洞察力,不断为团队寻找新的机会,创造发展空间,才能形成发展的“态势”,而团队中的个人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 **打造团队,营造开放共享、赏罚分明的环境。**
老板对于团队环境的建设有直接且重大的影响力,除了上面提到的信息共享机制,老板还要有一套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他衡量你干得好不好的标准是你的工作成果,而不是你和他的关系。
3. **是个好教练。**
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的发展盲区,需要一个有经验的“明白人”给你引导。好老板可以站在更高的层面上了解你的表现和困难,给你及时提供高质量的反馈,照亮你的发展盲区,帮助你看清目标,发掘潜力。促成你独立思考和决定,并且通过合适的工作内容,给你实践机会,达成团队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双赢。
## 总结
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对于该不该换工作,我的建议是先从物质保障、精神满足和能力发展三个角度看自己的满意度,再从下面三个方面评价一下你的工作:
1. 可接受的薪酬,不要只拿薪水来定义工作的好坏;
2. “合适”的事,做的事是否有挑战、有发展,不要只看公司大小,团队更重要;
3. “合适”的人,团队的信息共享程度,决定了配合度,而且一个好老板也很重要。
## 思考时间
请你思考一下,你是否满意你当前的工作?你的满意程度,是与“钱”有关,还是与“事”或者“人”有关呢?当然,如果你还想到了其他可以衡量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欢迎在“留言区”留言,分享给大家。
最后,感谢你学习今天的内容,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也欢迎把它分享给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