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116 lines
12 KiB
Markdown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ay be confused with others in your current locale. If your use case is intentional and legitimate,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highlight these characters.

# 03 | 面试官的面试逻辑是什么?
你好,我是白海飞。今天的主题是“面试官的面试逻辑”。在上一篇,我介绍了招聘的全过程,以便让你做到心中有数。今天我们聚焦在面试环节,仔细看一下面试官是如何考查应聘者能力的。
## **面试考查的范围和目的**
你可能经历过各种各样的面试,像电话面试、视频面试、现场的多对一,还有群面(一组应聘者围在一起做游戏或者讨论一个方案,而面试官在旁边观察记录你们的表现)等等。在这些正式或者非正式的面试中,不同的面试形式,虽然对你的能力表现有不同程度的限制,但是考查范围其实大致相同,也就是第一篇里提到的应聘者素质模型的四项内容:**经验**、**技能**、**潜力**和**动机**。不同职位和团队,对这四项内容有不同的要求;不同场次的面试官角色不同,对这四层进行考查的侧重点也会不同。
**而面试官的目的,就是找到适合职位要求的候选人,而职位要求,最终体现在素质模型的四层当中。**
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是“适合”的人选,而不是“最好”的人选。这不仅仅是出于用人成本的考虑,还有对员工的职业发展、工作完成质量的考虑。很多面试官,不会选经验技能过剩的应聘者,而是选择经验技能对口,甚至稍微差一点,但是潜力和动机非常不错的应聘者。这样的人选,会更加珍视这个机会,对工作充满兴趣,更有动力接受挑战,主动学习,把工作做好。
> **小提示:**
> 什么情况下,面试官会判定一个应聘者面试失败呢?
>
> 有两种情况:一、发现他不适合;二、不清楚他是否适合。
>
> 也许,你会觉得第二种情况有点不通情理,“如果一次面试没搞清楚人家的能力,难道不该再安排一场吗?这样难道不是面试官的问题吗?”其实不然。有些被拒绝的应聘者,其实并没有被发现致命的缺点,只是没有被发现突出的优点而已。
>
> 当然,不够资深的面试官,采用的面试方法和问题可能不够恰当,导致看不清应聘者的能力,但他的补救方法通常是把精力转到下一个候选人身上,除非没有其他候选人了。
**所以,应聘者需要有意识地寻找机会,向面试官展示自己的能力,而不要仅以面试官的提问为纲。**
## 考查能力的方法
接下来,我们就看看面试官用哪些方法来考查应聘者的能力。
总地来说,尽管不同的面试官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和原则,但是方法都差不多: **观察**和**提问**。
#### **1\. 观察**
从应聘者进入面试官的视线范围,面试官就已经开始观察了,包括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等等,尤其是无压力状态下的本能反应。所有这些,在面试对话开始之前,就在面试官心里形成对应聘者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往往对后面的面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我们强调面试官不要因第一印象产生偏见,但仍然不可避免地会在面试官心里形成正向或者负向的影响。
曾经有一个应聘者,进会议室寒暄过后,我示意他靠近白板墙坐下,可是他面对墙边的三把椅子,不知所措地问到底让他坐哪个。这个举动让我感觉他过于拘谨,在后面的面试中,我就重点验证他是否做事过于循规蹈矩。
> **小提示:**
>
> 你不仅要关注沟通内容,更要注意自己的整体形象和举止。
#### **2\. 提问,并选择最有效的问题**
面试官主要靠和应聘者的问答对话,来判断应聘者的能力。
我曾经跟很多面试官聊过,发现大家都有一个难处:如何选择问题,以便能够最有效地展示出应聘者的能力高低。也就是说,面试官能问的问题有很多,但是事先往往不知道哪个问题对眼前的这位应聘者是有效的。
不过,方法总比问题多。我看到,很多面试官用下面两个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个方法是按图索骥**。首先,在审视简历时,会粗略地给应聘者一个能力定位:经验技能是否和职位对口,是否有潜力发展更多技能,是否在动机方面存在问题。然后,找出值得肯定的点(需要在面试中进一步验证),并找出否定或者存疑的点(必须在面试中排除)。这些“点”,就构成了初始问题列表。
在面试过程中,当应聘者介绍项目经历细节时,面试官也会找出肯定的、否定的或者存疑的点,补充问题列表,立刻求证。
**所以,面试官的提问,并非按照简历的内容逐条进行,而是选择与职位要求有关的,来做验证或排除**。
**第二个方法是随机抽样。**尤其在考查知识技能时,这个方法应用最多。要考查的能力点很多,一般面试官会先把它们归类,然后在每类中抽一两个典型问题出来。如果应聘者的回答暴露了不足,面试官会多扩展一下那个问题域,验证一下是否整类能力存在问题。
> **小提示:**
>
> 如果你一个知识点没回答上来,不要慌,寻找自己的知识体系中,与之最相关的一类,告诉面试官,避免面试官仅以一个点的不足误认为你整块技能不够。
## **问题之间是有逻辑关系的**
面试官一旦开始提问,成组的问题之间是有逻辑关系的。下面,我们来仔细看一种问题的逻辑关系:分层。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31/cf/31b6be3cb98a05a35661e979cd8a1bcf.png)
在这种分层问题模式中,面试官以考查经验或者技能开始,首先问一系列**表层事实**来“扫描”你的知识面和经验范围而不是马上就想进入细节。比如“你会写SQL查询吗”这层问题的回答就要简洁精炼不要有过多的细节否则你会显得抓不住重点。另外你可以用技术词汇体现你的专业性不用担心对方听不懂。而且你还可以顺便扩展一下回答的范围这有利于面试官全面地了解你。对于上面的问题一个简单的回答可以是“会之前做MySQL开发时写过两年的SQL还做过数据库调优。” 这是第一层:表层事实。
第二层,**深度细节**。在面试官基本了解了你的经验面和技能体系之后,就要挑一些职位需要的关键技能问深度细节了。目的有两个,一是判断你的能力高低;二是判断你的潜力和动机。比如:“能说下你做过的数据库调优细节吗?”“还有什么呢?”“这个的复杂性是什么?”“你这个做法有什么创新吗?”
这些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基于过去的行为(行为面试法)。你也要用经历去作答。**一般的回答,是只停留在原则上,而让人眼前一亮的回答,是会用具体事例描述细节的。**这样面试官才能了解你真正的做法、想法、质量,而不是认为你在照本宣科。
在细节的描述上,可以使用**STAR法则即Situation情景、Task任务、Action行动和Result结果**。情境指要解决的问题和背景;任务指要承担的责任和角色;行动指方案和做法;结果指效果和意义。具体如何回答清楚技术问题,如何回答到位,我在后面的文章中会专门介绍。从这些细节中,面试官可以看出你的能力级别,还能体会到你的潜力和动机。
在这层,面试官可能会用些“小花招”。比如,毫不留情地指出你的错误做法和不良影响,考查你在被挑战的情况下,能否保持冷静、理性作答;他还可能故意装作没听懂或者没记住的样子,让你重新再讲一遍,验证你的表达有没有进步,前后说法是否一致;很多情况下,面试官为了真正测试出你某项技能的极限,会一直问到你回答不上来为止。所以,即使有些问题你没回答上来,并不表示你不合格,这只是正常的能力测试而已。
第三层,在面试官充分了解了某段经历和技能之后,可能会继续问下一层的问题:**感受和观点**。这也是考查你的潜力和动机,包含事后的总结和改进有没有到位,是否具有成长型思维。比如“这段经历你感觉最折磨人的地方是什么?”“你满意这个方案么?” “你学会了什么?”“为什么你当时要接手这个任务?”“你怎么评价你的队友?”这类问题很难回答。你的回答会包含大量的价值观、性格品质等信息,如果之前没有总结过的话,你的回答可能没有深度,而且如果只是表态的内容(比如“我为了团队愿意做任何事”),没有事例去讲的话,也不会让面试官感动和信服。
这三层问题,从专业或者技术问题入手,层层递进,能覆盖到应聘者素质模型的四层内容。对应关系如上图所示。
## **问题背后的意图**
正因为面试官的问题之间是有逻辑关系的,并非孤立和没来由的,所以我们得到一个启示:**碰到意外的问题,不要意外,先想下为什么面试官问这个问题。**
碰到古怪的或者出乎意料的问题,可以利用前面的问题和自己的表现,分析为什么,以及这个问题的意图是什么。
比如面试官在你回答完一系列关于项目成果的问题之后突然问你“你觉得你的同事能力如何。”你如实回答“他们比我早进入项目2年经验丰富能力很强。”然后面试官开始追问你“那刚才那些项目成果有多少是你独立完成的”你恍然大悟刚才在表述成果时说的都是你做出了什么面试官怀疑你把别人的功劳说成了你的。如果在回答项目成果时加上和同事合作的说明就不至于被面试官追问了。
可以看到,只有了解了问题的意图,才能回答到位。这也是我们这个专栏的目的,后面的文章会就具体的问题类别,给出详细的分析。
## **总结**
今天我们在应聘者素质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面试官如何考查应聘者的能力。面试,说到底无非是要在这个有限的时间段中,通过观察和提问来了解应聘者,发现适合职位需求的应聘者。在这一过程中,面试官会尽量地有的放矢,按照简历和项目介绍按图索骥,或者随机抽样。
而要回答好各种面试问题,我们就需要了解面试官问题背后的提问意图,以便可以抓住面试官的考查重点,不失时机地展现我们的能力。
## **思考时间**
今天,我讲到了一个三层提问模型,分别是“表层事实”“深度细节”,以及“感受和观点”。这里我们来做一个小练习,你可以用自己做过的一个项目任务,试着回答下这几个问题吗?
1.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你用到了哪些新的技能或者工具?**(表层事实**
2. 你是如何用这项新技能或者工具完成任务的?**(深度细节)**
3. 你如何和同事合作的呢?请用一个事例说明一下。**(深度细节)**
4. 这个任务中,你最有成就感的地方是什么呢?**(感受和观点)**
5. 什么因素,是你完成这个任务的关键呢?**(感受和观点**
今天就到这里,欢迎你在留言区分享你的面试感受和建议,和大家一起交流和探讨。
最后,感谢你学习今天的内容,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也欢迎把它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