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15 KiB

01 | 公司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人?

你好,我是白海飞,很高兴我们在这个专栏里相识,这是面试专栏的第一篇文章,我想先来和你谈谈:公司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人,面试到底在面什么。

为什么要谈这个话题呢?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 有时候面试官会问些很怪的问题,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回答,才能正中其下怀?

  • 面试后你明明感觉不错,却“莫名其妙”地折了?

面试官的问题自然都是有目的性的,有时隐藏得还很深,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知彼”,了解其背后的深意呢?今天我们首先来看看公司(或者说面试官)都关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的要求,从而做到一定程度上的“知彼”,然后再一起来分析面试官的提问,并了解如何更好地组织答案。

面试片段

先看一段面试对话,“大面”是一位久经沙场的面试官,小明就是今天的应聘者。一通面试下来,前面的技术问题小明都对答如流,双方相谈甚欢,接下来面试官“大面”先生却话锋一转。

面完出来,小明一身轻松,觉得总体不错,所有问题都答上了,而且气氛也不错,接下来等着二面通知吧。可是“大面”却在会议室里摇头:

“这个小明呀,技术还行,可是做事理想化,喜欢中控,跟团队文化不一致,诚信上有疑点,将来培养起来费劲呀。跟后面的人选比较一下再定吧。”

你也许会疑惑,面试官为什么这么理解呀?他是不是鸡蛋里头挑骨头?他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人呢?

面试官的判断自然是出于自己职位和团队的需要,绝对不是在故意找茬儿。具体到这位面试官的做法妥不妥当不好说,但有一点很清楚,面试双方对于相同问题的解读存在巨大差异。因此,要想提高自己通过面试的几率,你必须明确面试的内容范围和要求,这点非常重要。

面试官可能来自HR部门也可能是职位所在部门我们叫它“职能部门”的部门经理或者资深负责人。这些人的面试目标自然是招一个适合职位的好员工。

公司眼中的好员工

怎样才算对公司对团队有价值的好员工?我觉得总体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衡量。

一方面看工作结果,包括:

  • **个人工作结果质量好,价值高。**也就是说工作结果在特性、性能、可靠性、易用性、可维护性、安全性等等方面符合要求而且工作结果对客户来说有用能给客户带来价值能够解决用户的真正问题。比如客户想要具有拍照美颜功能的拍照App而你实现的App仅能美颜已拍好的照片这没有满足客户的需求对客户不产生价值。

  • **赋能别人做出成果。**这又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分享精力去帮助同事工作,二是分享技能帮助同事提升技能,授人以渔,三是分享自己的视野和观念,领导他人更快更好地工作。这样的影响力,使你能带动团队成员完成更多、更复杂、更有价值的工作。

另一方面看过程。同样一辆车,在公路上开,和在泥地上开,要达到相同的速度,付出的努力是不同的。同理,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内容,带来不同的难度,对采用的技术和努力程度也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只衡量结果却不考虑过程,有失公平。考虑过程,就包括了对工作内容、环境因素带来的工作复杂度的衡量,也体现了对个人的技能、态度的衡量。

以上,我们了解了好员工的衡量方面。那么,面试官在短短的面试中,如何确定应聘者会是个好员工呢?

从表面上看,要通过考查应聘者的技能和经验,看他是否胜任这个职位。但是技能和经验好的人,就一定能做好工作吗?

  • 如果他并不认同某些目标或者做法,或者工作环境不能接纳他,使其不能充分施展技能,工作就很难做好。

  • 反过来看,技能和经验不够好的人,也不一定做不好工作,如果他足够用心又有潜力的话。

因此,只从当前的技能和经验来考量应聘者,是不完整的、不靠谱的。

**面试官还要进一步看应聘者的行为是否可以被预测。**也就是说,按照他现在表现出来的特质和能力,假如将来发生了某种状况,你能否预测出他的决定和行为。比如,即使工作出现了困难,但是你预测他有足够的经验和技能去应对;即使某种技能暂时不够,但是你预测他有潜力能快速提高;即使一件事情很麻烦,但是你预测他会不辞辛苦,认真对待。这种行为可被预测,就是要有信任感。

信任感使你能预测对方将来的行为。

如果要在短短的面试中,建立这种信任感,很有难度。但是,面试是建立信任的开端,信任形成得越快越牢固,越有利于合作,因此面试双方都应该在不违背诚信的原则下有效沟通,互相了解,形成互信。

应聘者的素质模型

面试官会具体考查应聘者的哪些内容呢?我们用下面的应聘者素质模型来概括下。

这个模型基于冰山模型,把面试关注的要素划分为四个层次:经验、技能、潜力和动机。下面我们从上往下,逐层了解。

1. 经验Experience

经验是指工作经历的对象和产出体现为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思维结构Idea用来指导思考和行为。

比如“我有3年Java开发经验完成了一个B2C的线上商城系统”这是说在3年的经历中你的工作对象是Java产出是B2C的线上商城系统表明你具有Java领域的编程经验和B2C类的线上商城系统的开发经验。

但是这不能表明你做得有多好:经验的时长不一定跟能力强弱直接挂钩同样的工作内容重复100遍与10遍相比能力增强不了多少。

但是在众多的职位描述中公司把经验要求写成“至少3年的XXX经验”这种写法相当普遍因为这基于一个普遍认知一个智力中等的候选人在一个技术拓展速度适中的工作中3年就可以达到独立、熟练工作的程度如果是“5年”那就能带领别人完成工作了。

2. 技能Skill

技能是做事的能力体现一个人的专业性。技能可以让你基于已有的经验运用新的工具、技术达成产出形成新的经验。具体到软件产品研发领域技能有技术、业务、管理等多个方面。技能和经验经常被放在一起谈“3年Java开发经验”是指经验“精通Java多线程编程”是偏向技能。经验和技能都是你习得的“现货”但是技能分高低表现在

  • **产生idea的技能**针对问题基于经验收集、理解、分析和制定新的方案idea涉及理解、思考、沟通等过程。

  • **执行idea的技能**运用工具把方案idea应用到实践从而解决问题。除了用到理解、思考、沟通还需要协作团队、管理资源甚至领导和影响他人。

面试官希望,你库存的经验技能,与职位的要求匹配度越高越好,也就是所谓的“对口”。

“库存”不足,自然不能满足工作需求。但假如你的“库存”大过了该职位的问题域,公司需要提供“多余”的薪水,而且如果那部分超出的经验和技能,公司又用不上,就成资历过剩了,这时公司会有两点顾虑:一是公司提高了用人成本,二是员工屈才,工作稳定性不好。

3. 潜力Potential

虽然心理学上关于“潜力”“潜能”有很多定义,但术业有专攻,我只在考查应聘者素质的场景下,说一下我的理解。

我这里说的“潜力”,是增长经验和技能的能力。“潜力”在面试中被高频关注,因为当一个应聘者经验和技能不够职位要求时,我们会考虑他的潜力。如果他能很快提升技能达到要求,公司是乐意培养的。

关于潜力,面试官可以通过考察应聘者的学习、创新和精益能力来做判断。“学习”指的是从不会到会,掌握一项技能的过程;“创新”是针对特定场景创造新事物的技能;“精益”是把事情越做越好的技能。

如果你承认潜力,那么就说明你有成长型思维,有成长思维的人认为:技能是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的,关键是要保持好奇心,平时爱思考、总结、尝试,愿意接受挑战,不怕错误和失败。因此,要在潜力上为自己的面试效果加分,你就需要注意如何在言谈及简历描述中体现这些特质。

4. 动机Motivation

最下层是“动机”,指的是做事情的内心目标、意愿和态度。很多事情我们不是没有能力做,而是被不想做、觉得困难等心理因素扯了后腿,这就是动机不足。

因此,要想做成事儿,动机的作用非常重要。而且,“动机”决定着应聘者的潜力发挥、技能习得和经验形成,也就是说,动机决定着素质模型上面的三层。

动机的表现是什么呢?日本著名的企业家稻盛和夫在《干法》一书中,按动机区分了三类员工:

  • 自燃型,也就是自我驱动的员工,他们做事动机强烈,目标明确,明白任务的意义,甚至自己寻找有意义的事,满怀激情地投入,往往超出自己的工作范围,去推动进展,取得成果,然后又奔向下一个目标。“鸡血”满满有木有?

  • 点燃型,这类员工需要一定的激励,需要他人帮助才能找到目标和意义,一旦“激活”就能像自燃型员工一样奋力工作。

  • 阻燃型,这类员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给多少钱,干多少活,按工作的最低标准和最后完成时间递交任务,跟同事合作差,不乐意分享,自我保护。

很明显,公司当然喜欢自燃型员工,可是那些面试中慷慨激昂、热血沸腾的应聘者,就一定是自燃型员工吗?不一定。自嗨不是自燃,面试官得拨开现象看本质,了解是什么因素决定动机。有什么因素呢?

  • 人格品质,比如诚实守信、认真负责、坚毅勇敢等。这些从底层决定我们的做事动机。

  • 职业价值观,就是在工作中区分是非、明确轻重的观念。比如,有人喜欢轻松安稳的工作,有人喜欢冒险和竞争;有人喜欢照章办事,有人则喜欢灵活自主;有人追求个人利益,有人则喜欢分享和帮助他人。

小提示
不同的企业文化,对员工的职业价值观要求也不同。面试官希望你的职业价值观和团队文化一致,即所谓的“味道”相投。大家有相同的信条,才可以合作共事。

  • 职业性格是长久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受环境影响固化成的心态“定势”比如内向、感性等。面试官希望性格多样但要与职位性质相契合。举个例子内向的人做销售恐怕不适合。MBTI是一个主流的职业性格模型这里就不细讲了。不过一个团队包含多种职位职业性格最好多样化这样大家工作在一起才能碰撞出火花进而互相补充共同进步。

只通过面试,来了解一个人的人品、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性格,谈何容易。但是寻找“志同道合”者又非常重要。除了问你“为什么要跳槽”“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等直白的问题,很多情况下面试官不仅要听你的“表白”,更要从你的一言一行中寻找蛛丝马迹。

总体来说,在应聘者的素质模型中,经验、技能、潜力和动机是下层决定上层的关系。技能形成经验,潜力决定技能增长速度,动机又决定潜力、技能和经验的发挥。面试中对这四层的要求,因职位要求不同而不同。

如果是招有经验的人选,希望他入职后就能快速接手工作,会较多关注他的经验和技能层面。而对于校园招聘,因为学生普遍缺乏经验和技能,对其动机和潜力等基本素质的考查就成了重点。

总结

公司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从应聘者素质模型可以看出:

  • 动机方面,公司更想要人品好,职业价值观和团队文化一致,职业性格和职位匹配的候选人;

  • 潜力方面,公司更想要学习、创新和精益能力好的候选人;

  • 技能和经验方面,公司想要和职位需求匹配的,如果你资历过剩,就要看公司发展需要了,如果你资历不够,那就要看你的潜力和动机了。

了解了面试可能考查的内容,作为应聘者,你就可以有效准备和应对了。具体来说,你可以借助这个素质模型,加上对职位描述的理解,尝试以下两点:

  1. 了解面试官考查的各项内容和期待,做到“知彼”,不打无准备的仗;

  2. 从个人经历中挖掘素材,突出契合职位需要的内容,以满足面试官的预期。

这里有几个误区,我想提醒你注意,就是:

  • 素质模型中的经验、技能和潜能,不仅仅是面试前要总结准备的,而是要在决定换工作时,甚至在制定职业规划时,更甚至在工作的每一天都要积累、总结、提高的;

  • 动机方面,不是要你在面试中“见风使舵”,靠套路和粉饰去迎合和敷衍。

我写这个专栏的初心,是希望你搞清楚面试官的考查要素之后,在提高和表现这些能力上受到一些启发,有的放矢地把自己呈现给面试官。正如“开篇词”中说的,这些能力,不仅可以让你提高面试的成功率,也可以让你在平时和团队、客户的关键对话中表现得更为出色。

思考时间

今天的内容讲完了,希望对你有些启发。想一想,你曾被问过什么难以回答的问题吗?当时面试官是在考察你哪些方面呢?

我这里还有几个面试问题,你来看看是否似曾相识,是不是能和应聘者素质模型对应起来。

  1. “你觉得这个方案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

  2. “这项新技术你是怎么精通的?”

  3. “你对加班怎么看?”

  4. “曾经被老板指出过什么问题吗?”

  5. “你近期的困惑是什么?”

好了,欢迎在留言区留言,与大家分享你的面试经验和心得。

最后,感谢你学习今天的内容,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也欢迎把它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