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201 lines
14 KiB
Markdown

This file contains invisible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invisible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ay be processed differently from what appears below. If your use case is intentional and legitimate,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hidden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ay be confused with others in your current locale. If your use case is intentional and legitimate,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highlight these characters.

# 14 | 架构现代化 :如何改造老城区后端?
你好,我是姚琪琳。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如何重构遗留系统的前端一共分成了八个步骤其中最后一个步骤是API治理。这其实就是去重构遗留系统的后端。
在第九、十节课,我们已经从代码层面讲解了如何重构和分层。而这节课,我们主要会从架构层面,带你看看在面对一个新需求或技术改进的时候,如何更好地重构和组织后端代码。
如果说在气泡上下文中开发新的需求,类似于老城区旁边建设一个新城区,那么在遗留系统中开发新的需求,就类似于在老城区内部开发新的楼盘。这就必然要涉及到拆迁的问题。
拆迁终归是一个声势浩大的工程,居民要先搬到别的地方,再拆除旧的建筑,盖起新的楼宇,一番折腾之后,老居民才能搬进新家。不过软件的好处就在于它是“软”的,不需要这么费劲儿。你可以很容易地复制、删除和添加新的代码,轻松地实现一个架构的变迁。
## 修缮者
绞杀植物模式适合于用新的系统和服务,替换旧的系统或旧系统中的一个模块。在旧系统内部,也可以使用类似的思想来替换一个模块,只不过这个模块仍然位于旧系统中,而不是外部。我们把这种方式叫做**修缮者模式**。
![图片](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4e/4a/4efdb7aa98481f6096a665cfd514484a.jpg?wh=1920x584)
在修缮时,我们通过开关隔离旧系统待修缮的部分,并采用新的方式修改。在修缮的过程中,模块仍然能通过开关对外提供完整功能。
这就好比是在老城区中修路,如果断路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就太大了。更常见的做法是修缮其中的半条路,留另外半条来维持交通。不过,这必然会造成一定的拥堵。但在软件中就好办多了,我们可以将道路(待修缮的模块)“复制”出来一份,以保障通行正常。等原道路修缮好之后,再删除掉复制出来的道路即可。
我曾经用修缮者模式去修复过一个性能问题。当时一个API的请求特别慢我在本地修好后在生产环境改观不大。我推测这应该是数据分布导致的问题本地环境的数据分布无法准确模拟生产环境。但当时的安全策略不允许我们访问生产数据库。
于是接下来做调优时我并没有直接修改这个API而是将API复制了一份出来一个用来维持老的功能一个用来性能调优。同时添加了一个针对这个API的Filter根据开关来决定要调用哪个API。通过收集调优API中的日志不断地优化直到解决性能问题。这时再清理掉旧API、Filter和开关。
这样做的好处是,由于你无法预测修缮过程中会产生哪些问题,这种通过开关保留回退余地的方法,显然是更灵活的。
上节课在学习前端重构时,我留的思考题是如何实现前端的增量演进和随时回退,其实也是这种修缮者模式的思想。将所有要修改的页面复制出来一份,然后再加入开关,就可以放心地重构页面了。
在第六节课讲代码增量演进时我给你举的那个例子就是在没有单元测试的情况下通过修缮者的方式来重构的。我们把代码复制出来重构完之后通过开关在调用端切换以完成A/B测试从而实现安全地重构。
```java
// 旧方法
public List<int[]> getThem() {
 List<int[]> list1 = new ArrayList<int[]>();
 for (int[] x : theList)
   if (x[0] == 4)
    list1.add(x);
 return list1;
}
// 新方法
public List<Cell> getFlaggedCells() {
return gameBoard.stream().filter(c -> c.isFlagged()).collect(toList());
}
// 调用端
List<int[]> cells;
List<Cell> cellsRefactored;
if (toggleOff) {
cells = getThem();
// 其他代码
}
else {
cellsRefactored = getFlaggedCells();
// 其他代码
}
```
当时我卖了一个关子,说还有一种更优雅的重构方式,你还记得吗?
## 抽象分支
这种优雅的方式就是,把要重构的方法重构成一个**方法对象**,然后提取出一个接口,待重构的方法是接口的一个实现,重构后的方法是另一个实现。按这种方式重构之后的代码如下所示:
```java
public interface CellsProvider {
List<int[]> getCells();
}
public class OldCellsProvider implements CellsProvider {
@Override
public List<int[]> getCells() {
List<int[]> list1 = new ArrayList<int[]>();
for (int[] x : theList)
if (x[0] == 4)
list1.add(x);
return list1;
}
}
public class NewCellsProvider implements CellsProvider {
@Override
public List<int[]> getCells() {
return gameBoard.stream().filter(c -> c.isFlagged()).map(c -> c.getArray()).collect(toList());
}
}
```
在调用端你只需要通过工厂模式来根据开关得到CellIndexesProvider的不同实现其余的代码都保持不变。在通过A/B测试之后再删除旧的实现和开关。
这种方法不但可以进行安全地重构,还可以用新的实现替换旧的实现,完成功能或技术的升级。我们把这种模式叫做[抽象分支Branch by Absctration](https://martinfowler.com/bliki/BranchByAbstraction.html)。
当我们进行大的技术改动时通常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比如用MyBatis替换Hibernate或用Kafka替换RabbitMQ。
传统的做法是,在当前的产品代码分支上创建一个新的分支,大规模去重写。这个分支发布之前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最后全部修改完成后,才能把分支合并到产品代码分支上。更糟糕的是,这样做合并时的代码冲突会非常严重,而且架构调整后,首次上线大概率会出问题,交付风险非常高,无法做到增量演进。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Martin Fowler提出了抽象分支模式。可以在不创建真实分支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手段将大的重构项目分解成多个小步骤每个小步骤都不会破坏功能都是可以交付的这样就可以逐步完成架构的调整。
![图片](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3/5e/63cbe62a638d900d6acb31aa3081775e.jpg?wh=1690x810)
它的基本步骤是这样的。先为旧实现创建一个抽象层,让旧的模块去实现这个抽象层。注意**,这里的抽象层并不一定是接口,有可能是一系列接口或抽象类**。
然后,让部分调用端代码依赖这个抽象层,而不是旧的模块。同样要注意,**这个替换是逐步进行的**,不是一次性全部替换掉。等全部调用端都依赖抽象层后,开始编写新的实现,并让部分模块使用新的实现。这个过程也是逐步进行的,一方面可以更好地验证新实现,另一方面也可以随时回退。当全部调用端都使用新的实现后,再删除旧的实现。
有的时候你需要让新旧实现同时存在,对不同的调用端提供不同的实现,这也是很常见的情况。
由于新代码一直可以工作,因此你可以不断提交、不断交付、不断验证。
在实际工作中抽象分支的运用还是非常广泛的。我以前曾经面对过一个技术改动在初始化Redis的时候改为从配置文件中读取密码而不是从数据库中读取密码。对于这样一个替换你可能直接三下五除二就完成了但我领悟了抽象分支之后发现可以用更加优雅的方式实现这个替换。我把整个思考和实现的过程写成了一篇[博客](https://mp.weixin.qq.com/s/X_7RC567aYrrO_MzykmdRQ),你可以当做加餐,阅读一下。
## 扩张与收缩
有的时候我们要修改的是接口本身(这里的接口是指方法的参数和返回值),这时候就不太容易通过抽象分支去替换了。
我们还是拿前面第六节课用过的例子做讲解以前返回的是List<int\[\]>而现在我们想打破这个接口返回List。因为List<int\[\]>仍然存在严重的基本类型偏执的坏味道而且本来已经提取了Cell类又通过getArray返回数组简直是多此一举。
这时你可以使用[扩张-收缩expand-contract模式](https://martinfowler.com/bliki/ParallelChange.html),也叫**并行修改Parallel Change模式**。它一般包含三个步骤,即扩张、迁移和收缩。这里的扩张是指建立新的接口,它相比原来旧的代码新增了一些东西,因此叫做“扩张”;而收缩是指删除旧的接口,它比之前减少了一些东西,因此叫“收缩”。
一般来说,它会在类的内部新建一些方法,以提供新的接口(即扩张),然后再逐步让调用端使用新的接口(即迁移),当所有调用端都使用新的接口后,就删除旧的接口(即收缩)。
拿刚才这个例子来说,提取完方法对象后的代码如下所示:
```java
public class CellsProvider {
public List<int[]> getCells() {
List<int[]> list1 = new ArrayList<int[]>();
for (int[] x : theList)
if (x[0] == 4)
list1.add(x);
return list1;
}
}
```
你可以在这个方法对象中进行扩张,新增一个方法,以提供不同的接口:
```java
public class CellsProvider {
public List<int[]> getCells() {
// 旧方法
}
public List<Cell> getFlaggedCells() {
return theList.stream().filter(c -> c.isFlagged()).collect(toList());
}
}
```
然后我们让调用端都调用这个新的getFlaggedCells方法而不是旧的getCells方法。在替换的过程中新老方法是同时存在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模式也叫并行修改。
等所有调用端都修改完毕,就可以删掉旧方法了。
![图片](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36/ba/362de65418e023394bd7ce1bc6c1baba.jpg?wh=1920x929)
在老城区改造的过程中,这种扩张与收缩模式也是很常见的。去年我所在的城市完成了一次取暖线路改造,从以前的小区锅炉房供暖改成了全市的热力供暖。施工方并没有将小区内旧的供暖管道直接连到市政热力的管线上,而是在旧的管线旁边新铺了一条管线(即扩张),连接到市政管线。
在供暖期,两条管线是并行运行的,一旦新管线发生问题,可以很快地切回旧的小区供暖。等并行运行一段时间后,判断新管线没问题了,再重新挖沟,拆除旧管线(即收缩)。
有的时候市民不理解为什么天天挖坑,但实际上这么做,都是为了保障供暖的安全性和高可用性啊。
## 再谈接缝
如果你够细心,一定会发现在抽象分支中,我们提取的接口其实是一个**接缝**。没错,**接缝不但可以用来在测试中替换已有的实现,它本身其实也是一个业务变化的方向**。在开发过程中,你需要时刻去关注接缝,关注这种可能会产生变化的地方。
比如你的项目中使用了RabbitMQ作为消息中间件发送和接受消息的代码和RabbitMQ的SDK紧密耦合这会带来两方面隐患一方面当你想替换MQ的时候需要修改全部调用点另一方面它也不好写测试。
当你意识到它其实是一个接缝的时候就可以很轻松地通过一系列接口来隔离SDK。当需要替换MQ的时候只需要提供一套新的实现类。这时的实现类应该叫做**适配器Adaptor**它其实也起到了防腐层的作用。而在单元测试中你可以通过测试替身构建一组Fake的实现类以提供内存中的MQ功能。
这样的方案,既优雅又灵活。
除了代码中蕴含着很多接缝架构中也存在接缝。延续上面MQ替换的例子因为有很多在途的消息还没有处理这种技术迁移很难做到不停机地丝滑切换。
这时你可以利用这个**架构接缝**使用事件拦截模式将发往RabbitMQ中的消息也同步发给新的MQ比如Kafaka
同时消费端可以通过幂等API来消除重复消费造成的问题。这样一来系统中就有两个消息中间件同时存在同时提供消息机制。当基础设施搭建好之后就可以实现新老MQ的无缝切换了。
## 小结
又到了总结的时候。我们今天学习了不少用于替换旧实现的模式。修缮者模式和绞杀植物类似,可以用来改善单体内的某个模块。抽象分支模式可以通过一个抽象,优雅地替换旧的实现。而扩张收缩模式主要用于接口无法向后兼容的情况,一张一缩,一个接口就改造完了。
同时,除了代码中的接缝,架构中也存在接缝,你可以利用它们来实现架构中的替换。
无论是绞杀植物、修缮者、抽象分支还是扩张收缩,它们在实施的过程中,都允许新旧实现并存,这种思想叫做**并行运行Parallel Run**)。这是我们贯彻增量演进原则的基本思想,希望你能牢牢记住。
我们说的绞杀植物、气泡上下文、修缮者、抽象分支、扩张收缩、并行运行等模式,其实概念上都差不多,之所以叫不同的名字,是因为它们解决的是不同的问题。比如绞杀植物模式解决的是新老系统的替换,修缮者模式解决的是一个服务内部模块的替换,而气泡上下文专门用于将新需求和老系统隔离开来。
![图片](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b/6b/cb88b22aa60de6224abe96325592a66b.jpg?wh=1920x799)
这就像不同的设计模式虽然叫不同的名字,但构造型模式用来解决不同场景下的对象构造,行为型模式用来处理不同场景下的行为选择。你必须深刻理解这些模式,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最后,我不得不再次感叹我的同事王健对于各种模式的高度抽象,他的十六字心法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 旧的不变,新的创建,一步切换,旧的,再见。
## 思考题
感谢你学完了今天的内容。今天的题目是这样的,请你来描述一下你当前所开发的需求是什么样的?你是否识别出了一些接缝?它能否利用抽象分支来开发?
期待你的分享。如果你觉得这节课对你有帮助,别忘了分享给你的同事和朋友,我们一起改造老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