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130 lines
13 KiB
Markdown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ay be confused with others in your current locale. If your use case is intentional and legitimate,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highlight these characters.

# 04 | 编程语言的进化
你好,我是七牛云许式伟。今天我们继续来聊聊编程语言。
编程语言的出现,诞生了软件工程师(也叫程序员)这样一个职业,而汇编语言则可以看做是软件工程师这个分工出现的标志。
通过编程语言,软件工程师和计算机可以进行交互,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如果我们把掌握编程语言看做是软件工程师的专业技能,其实又低估了编程语言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编程语言在信息科技发展中的位置,如同人类文明中语言所在的位置。而编程语言写出来的软件(及其源代码),如同人类文明中不断被传承下来的图书典籍。
## 软件是活的书籍
我个人一直有一个观点:软件是活的书籍,是我们人类知识传承能力的一次伟大进化。书籍能够通过文字来记载事件、传递情感、揭示规律、传承技术。书籍能够让人们进行远程的沟通(飞鸽传书),也能够让我们了解古人的生活习性,与古人沟通(虽然是单向的)。
这些事情软件都可以做到,而且做得更好。为什么我说软件是活的书籍,有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书籍只能通过文字描述来进行表达,这种表达方式依赖于人们对文字的理解,以及人的想象能力对场景进行还原。软件除了能够通过文字,还能够通过超链接、声音、动画、视频、实时的交互反馈等方式来还原场景。
**其二,对技术的现场还原。**书籍只能通过文字来描述技术,但是因为人与人对同样的文字理解不同,领悟能力不同,这些都可能导致技术的传承会出现偏差,如果文字的记载不够详尽,可能就会出现“谁也看不懂,学不会”的情况,从而导致技术的失传。
但是,软件对技术的还原可以是精确的,甚至软件本身可以是技术的一部分。当软件是技术的一部分的时候,技术传承就是精确的,失传的概率就大大降低(除非技术本身适应不了潮流,退出了历史舞台)。
信息科技发展到今天,已经影响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不管你是否会从事软件开发的工作,你都无法和信息科技脱节。如果希望能够站在职业发展的至高点,你就需要理解和计算机沟通的语言,也就需要理解软件工程师们的语言。
不仅如此,如果你把编程语言升华为人类知识传承能力的进化,你就更能够清晰地预判到这样的未来:每一个小孩的基础教育中一定会有编程教育,就如同每一个小孩都需要学习物理和数学一样。
## 编程范式的进化
编程语言从汇编开始,到今天还只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但是迭代之迅速,远超自然语言的迭代速度。从思想表达的角度来说,我们通常会听到以下这些编程范式。
**其一是过程式。过程式就是以一条条命令的方式,让计算机按我们的意愿来执行。**今天计算机的机器语言本身就是一条条指令构成,本身也是过程式的。所以过程式最为常见,每个语言都有一定过程式的影子。过程式语言的代表是 Fortran、C/C++、JavaScript、Go 等等。
过程式编程中最核心的两个概念是结构体(自定义的类型)和过程(也叫函数)。通过结构体对数据进行组合,可以构建出任意复杂的自定义数据结构。通过过程可以抽象出任意复杂的自定义指令,复用以前的成果,简化意图的表达。
**其二是函数式。函数式本质上是过程式编程的一种约束,它最核心的主张就是变量不可变,函数尽可能没有副作用**(对于通用语言来说,所有函数都没副作用是不可能的,内部有 IO 行为的函数就有副作用)。
既然变量不可变,函数没有副作用,自然人们犯错的机会也就更少,代码质量就会更高。函数式语言的代表是 Haskell、Erlang 等等。大部分语言会比较难以彻底实施函数式的编程思想,但在思想上会有所借鉴。
函数式编程相对小众。因为这样写代码质量虽然高,但是学习门槛也高。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过程式编程中,数组是一个最常规的数据结构,但是在函数式中因为变量不可变,对某个下标的数组元素的修改,就需要复制整个数组(因为数组作为一个变量它不可变),非常低效。
所以,函数式编程里面,需要通过一种复杂的平衡二叉树来实现一个使用界面(接口)上和过程式语言数组一致的“数组”。这个简单的例子表明,如果你想用函数式编程,你需要重修数据结构这门课程,大学里面学的数据结构是不顶用了。
**其三是面向对象。面向对象在过程式的基础上,引入了对象(类)和对象方法(类成员函数),它主张尽可能把方法(其实就是过程)归纳到合适的对象(类)上,不主张全局函数(过程)。面向对象语言的代表是 Java、C#、C++、Go 等等。**
## 从“面向对象”到“面向连接”
面向对象的核心思想是引入契约,基于对象这样一个概念对代码的使用界面进行抽象和封装。
它有两个显著的优点。
**其一是清晰的使用界面**,某种类型的对象有哪些方法一目了然,而不像过程式编程,数据结构和过程的关系是非常松散的。
**其二是信息的封装。**面向对象不主张绕过对象的使用接口侵入到对象的内部实现细节。因为这样做破坏了信息的封装,降低了类的可复用性,有一天对象的内部实现方式改变了,依赖该对象的相关代码也需要跟着调整。
面向对象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是接口。通过接口,我们可以优雅地实现过程式编程中很费劲才能做到的一个能力:**多态**。
由于对象和对象方法的强关联,我们可以引入接口来抽象不同对象相同的行为(比如鸟和猪是不同的对象,但是它们有相同的方法,比如移动和吃东西)。这样不同对象就可以用相同的代码来实现类似的复杂行为,这就是多态了。
多数面向对象语言往往还会引入一个叫**继承**的概念。大家对这个概念褒贬不一。虽然继承带来了编码上的便捷性,但也带来了不必要的心智负担:本来复合对象的唯一构造方法是组合,现在多了一个选择,继承。
究竟什么时候应该用继承,什么时候应该用组合?这着实会让人纠结。不过,这件事情最完美的答案是 Go 语言给出来的:放弃继承,全面强化组合能力(要了解 Go 语言强大的组合能力,参阅[我的演讲](http://open.qiniu.us/go-next-c.pdf))。
不同编程范式并不是互斥的。虽然有些编程语言会有明确的编程范式主张,比如 Java 是纯正的面向对象语言,它反对全局过程。但是,也有一些语言明确主张说自己是多范式的,典型代表是 C++。
当然,可能 C++ 不是一个好例子,因为它太复杂了,让人觉得多范式会大大增加语言的复杂性,虽然其实 C++ 的复杂性和多范式并没有什么关系。
可能 Go 语言是多范式更好的例子。它没有声称自己是多范式的,但是实际上每一种编程范式它都保留了精华部分。这并没有使得 Go 语言变得很复杂,整个语言的特性极其精简。
Go 语言之所以没有像 C++ 那样声称是多范式的,是因为 Go 官方认为 Go 是一门面向连接的语言。
**什么是面向连接的语言?**在此之前,你可能并没有听过这样的编程范式,这应该算 Go 自己发明出来的范式名称。在我看来,所谓面向连接就是朴素的组合思想。研究连接,就是研究人与人如何组合,研究代码与代码之间怎么组合。
面向对象创造性地把契约的重要性提高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但这还远远不够。这是因为,并不是只有对象需要契约,语言设计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契约。
比如,代码规范约束了人的行为,是人与人的连接契约。如果面对同一种语言,大家写代码的方式很不一样,语言就可能存在很多种方言,这对达成共识十分不利。所以 Go 语言直接从语言设计上就消灭掉那些最容易发生口水的地方,让大家专注于意图的表达。
再比如,消息传递约束了进程(这里的进程是抽象意义上的,在 Go 语言中叫 goroutine的行为是进程与进程的连接契约。**消息传递是多核背景下流行起来的一种编程思想,其核心主张是:尽可能用消息传递来取代共享内存,从而尽可能避免显式的锁,降低编程负担。**
Go 语言不只是提供了语言内建的消息传递机制channel同时它的消息传递是类型安全的。这种类型安全的消息传递契约机制大大降低了犯错的机会。
## 其他方面的进化
除了编程范式,编程语言的进化还体现在工程化能力的完善上。工程化能力主要体现在如下这些方面。
*package即代码的发布单元。
* 版本version即包的依赖管理。
* 文档生成doc
* 单元测试test
从语言的执行器的行为看,出现了这样三种分类的语言。
* 编译的目标文件为可执行程序。典型代表是 Fortran、C/C++、Go 等。
* 生成跨平台的虚拟机字节码,有独立的执行器(虚拟机)执行字节码 。典型代表为 Java、Erlang 等。
* 直接解释执行。典型代表是 JavaScript。当然现在纯解释执行的语言已经不多。大多数语言也只是看起来直接执行内部还是会有基于字节码的虚拟机以提升性能。
## 语言对架构的影响是什么?
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从架构设计角度来看,编程语言的选择对架构的影响是什么?
我们在第一篇“架构设计的宏观视角”中,介绍了服务端程序和客户端程序的整体架构图。细心的读者可能留意到了,在架构图中我用了三种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层次的依赖。
无论服务端,还是客户端,我们可以统一将其架构图简化为下图所示。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0/5f/604930da3b45b73189a924f8b172655f.png)
图中淡紫色是硬件层次的依赖,是我们程序工作的物理基础。淡绿色的是软件层次的依赖,是我们程序工作的生态环境。桔色的是库或源代码层次的依赖,是我们程序本身的组成部分。细分的话它又可以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业务无关的框架和基础库,还有一部分是业务架构。
从软件的业务架构来说,本身应该怎么拆分模块,每个模块具体做什么样的事情(业务边界是什么),这是业务需求本身决定的,和编程语言并没有关系。但在我们描述每个模块的规格时,采用的规格描述语言会面临如下两种选择:
* 选择某种语言无关的接口表示;
* 选择团队开发时采用的语言来描述接口。
两种选择的差异并不是实质性的。只要团队内有共识,选哪一种都无所谓。本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原则,我个人会倾向于后者,用开发语言来做接口表示。在七牛云的话自然就是选 Go 了。
站在唯技术论的角度,业务架构与语言无关,影响的只是模块规格的描述语法。但语言的选择在实践中对业务架构决策的影响仍然极其关键。
**原因之一是开发效率。**抛开语言本身的开发效率差异不谈,不同语言会有不同的社区资源。语言长期以来的演进,社区所沉淀下来的框架和基础库,还有你所在的企业长期发展形成的框架和基础库,都会导致巨大的开发效率上的差异。
**原因之二是后期维护。**语言的历史通常都很悠久,很难实质性地消亡。但是语言的确有它的生命周期,语言也会走向衰落。选择公司现在更熟悉的语言,还是选择一个面向未来更优的语言,对架构师来说也是一个两难选择。
## 结语
今天我们抛开具体的语言发展史,而从编程范式演进的角度来谈编程语言的进化。过程式、函数式、面向对象,这些都是大家熟悉的编程范式;所以我们把重点放在了介绍由 Go 语言带来的面向连接的编程思想,并将其与面向对象做了详细的对比。
未来编程语言还将出现什么样的新思想,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预见,出现新的创造性思维的挑战将越来越大。历史的发展是曲折螺旋上升的。
要想有所突破,需要建立批判性思维。一种新思潮的兴起过程很容易用力过猛。面向对象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面向对象是非常重要的进步,但是继承是一个过度设计,不只让软件工程师在组合与继承中纠结,也产生了复杂的对象继承树。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反思,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突破。
你对今天的内容有什么思考与解读,欢迎给我留言,我们一起讨论。如果你觉得有所收获,也欢迎把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