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book/编译原理实战课/docs/242479.md
2022-09-03 22:05:03 +08:00

275 lines
18 KiB
Markdown
Raw Permalink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 01 | 编译的全过程都悄悄做了哪些事情?
你好,我是宫文学。
正如我在开篇词中所说的,这一季课程的设计,是要带你去考察实际编译器的代码,把你带到编译技术的第一现场,让你以最直观、最接地气的方式理解编译器是怎么做出来的。
但是毕竟编译领域还是有很多基本概念的。对于编译原理基础不太扎实的同学来说在跟随我出发探险之前最好还是做一点准备工作磨刀不误砍柴工嘛。所以在正式开始本课程之前我会先花8讲的时间用通俗的语言帮你把编译原理的知识体系梳理一遍。
当然,对于已经学过编译原理的同学来说,这几讲可以帮助你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把相关的知识点从遥远的记忆里再调出来,重温一下,以便更好地进入状态。
今天这一讲,我首先带你从宏观上理解一下整个编译过程。后面几讲中,我再针对编译过程中的每个阶段做细化讲解。
好了,让我们开始吧。
**编译,其实就是把源代码变成目标代码的过程。**如果源代码编译后要在操作系统上运行,那目标代码就是汇编代码,我们再通过汇编和链接的过程形成可执行文件,然后通过加载器加载到操作系统里执行。如果编译后是在解释器里执行,那目标代码就可以不是汇编代码,而是一种解释器可以理解的中间形式的代码即可。
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这里有一段C语言的程序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编译过程。
```
int foo(int a){
int b = a + 3;
return b;
}
```
这段源代码,如果把它编译成汇编代码,大致是下面这个样子:
```
.section __TEXT,__text,regular,pure_instructions
.globl _foo ## -- Begin function foo
_foo: ## @foo
pushq %rbp
movq %rsp, %rbp
movl %edi, -4(%rbp)
movl -4(%rbp), %eax
addl $3, %eax
movl %eax, -8(%rbp)
movl -8(%rbp), %eax
popq %rbp
retq
```
你可以看出,源代码和目标代码之间的差异还是很大的。那么,我们怎么实现这个翻译呢?
其实,编译和把英语翻译成汉语的大逻辑是一样的。前提是你要懂这两门语言,这样你看到一篇英语文章,在脑子里理解以后,就可以把它翻译成汉语。编译器也是一样,你首先需要让编译器理解源代码的意思,然后再把它翻译成另一种语言。
表面上看,好像从英语到汉语,一下子就能翻译过去。但实际上,大脑一瞬间做了很多个步骤的处理,包括识别一个个单词,理解语法结构,然后弄明白它的意思。同样,编译器翻译源代码,也需要经过多个处理步骤,如下图所示。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a/d4/0aa7939fbdb80f923ae7a8090ec7f3d4.jpg)
图1编译的各个阶段
我来解释一下各个步骤。
## 词法分析Lexical Analysis
首先,编译器要读入源代码。
在编译之前源代码只是一长串字符而已这显然不利于编译器理解程序的含义。所以编译的第一步就是要像读文章一样先把里面的单词和标点符号识别出来。程序里面的单词叫做Token它可以分成关键字、标识符、字面量、操作符号等多个种类。**把字符串转换为Token的这个过程就叫做词法分析。**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8/9a/d80623403c912ab43c328623df8a0e9a.jpg)
图2把字符串转换为Token注意其中的空白字符代表空格、tab、回车和换行符EOF是文件结束符
## 语法分析Syntactic Analysis
识别出Token以后离编译器明白源代码的含义仍然有很长一段距离。下一步**我们需要让编译器像理解自然语言一样,理解它的语法结构。**这就是第二步,**语法分析**。
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都会让你给一个句子划分语法结构。比如说:“我喜欢又聪明又勇敢的你”,它的语法结构可以表示成下面这样的树状结构。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c/a7/6cca65a7d46f1d96e278bd53027a12a7.jpg)
图3把一个句子变成语法树
那么在编译器里语法分析阶段也会把Token串转换成一个**体现语法规则的、树状的数据结构**,这个数据结构叫做**抽象语法树**ASTAbstract Syntax Tree。我们前面的示例程序转换为AST以后大概是下面这个样子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8/6b/6801cb9b637afae44e728fa08267756b.jpg)
图4foo函数对应的语法树
这样的一棵AST反映了示例程序的语法结构。比如说我们知道一个函数的定义包括了返回值类型、函数名称、0到多个参数和函数体等。这棵抽象语法树的顶部就是一个函数节点它包含了四个子节点刚好反映了函数的语法。
再进一步函数体里面还可以包含多个语句如变量声明语句、返回语句它们构成了函数体的子节点。然后每个语句又可以进一步分解直到叶子节点就不可再分解了。而叶子节点就是词法分析阶段生成的Token图中带边框的节点。对这棵AST做深度优先的遍历你就能依次得到原来的Token。
## 语义分析Semantic Analysis
生成AST以后程序的语法结构就很清晰了编译工作往前迈进了一大步。但这棵树到底代表了什么意思我们目前仍然不能完全确定。
比如说表达式“a+3”在计算机程序里的完整含义是“获取变量a的值把它跟字面量3的值相加得到最终结果。”但我们目前只得到了这么一棵树完全没有上面这么丰富的含义。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83/da/83e78e9e6ba8506b9e26a00fc77ef1da.jpg)
图5a+3对应的AST
这就好比西方的儿童,很小的时候就能够给大人读报纸。因为他们懂得发音规则,能念出单词来(词法分析),也基本理解语法结构(他们不见得懂主谓宾这样的术语,但是凭经验已经知道句子有不同的组成部分),可以读得抑扬顿挫(语法分析),但是他们不懂报纸里说的是什么,也就是不懂语义。这就是编译器解读源代码的下一步工作,**语义分析**。
**那么,怎样理解源代码的语义呢?**
实际上语言的设计者在定义类似“a+3”中加号这个操作符的时候是给它规定了一些语义的就是要把加号两边的数字相加。你在阅读某门语言的标准时也会看到其中有很多篇幅是在做语义规定。在ECMAScript也就是JavaScript标准2020版中Semantic这个词出现了657次。下图是其中[加法操作的语义规则](https://tc39.es/ecma262/2020/#sec-additive-operators),它对于如何计算左节点、右节点的值,如何进行类型转换等,都有规定。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bc/8b/bc77f55a2801542999b7eee10e6f1c8b.jpg)
图6ECMAScript标准中加法操作的语义规则
所以我们可以在每个AST节点上附加一些语义规则让它能反映语言设计者的本意。
* add节点把两个子节点的值相加作为自己的值
* 变量节点(在等号右边的话):取出变量的值;
* 数字字面量节点:返回这个字面量代表的值。
这样的话如果你深度遍历AST并执行每个节点附带的语义规则就可以得到a+3的值。这意味着我们正确地理解了这个表达式的含义。运用相同的方法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一个句子的含义、一个函数的含义乃至整段源代码的含义。
这也就是说AST加上这些语义规则就能完整地反映源代码的含义。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做很多事情了。比如你可以深度优先地遍历AST并且一边遍历一边执行语法规则。那么这个遍历过程就是解释执行代码的过程。你相当于写了一个基于AST的解释器。
不过在此之前,编译器还要做点语义分析工作。**那么这里的语义分析是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给你举个例子如果我把示例程序稍微变换一下加一个全局变量的声明这个全局变量也叫a。那你觉得“a+3”中的变量a指的是哪个变量
```
int a = 10; //全局变量
int foo(int a){ //参数里有另一个变量a
int b = a + 3; //这里的a指的是哪一个
return b;
}
```
我们知道编译程序要根据C语言在作用域方面的语义规则识别出“a+3”中的a所以这里指的其实是函数参数中的a而不是全局变量的a。这样的话我们在计算“a+3”的时候才能取到正确的值。
而把“a+3”中的a跟正确的变量定义关联的过程就叫做**引用消解**Resolve。这个时候变量a的语义才算是清晰了。
变量有点像自然语言里的代词,比如说,“我喜欢又聪明又勇敢的你”中的“我”和“你”,指的是谁呢?如果这句话前面有两句话,“我是春娇,你是志明”,那这句话的意思就比较清楚了,是“春娇喜欢又聪明又勇敢的志明”。
引用消解需要在上下文中查找某个标识符的定义与引用的关系,所以我们现在可以回答前面的问题了,**语义分析的重要特点,就是做上下文相关的分析。**
在语义分析阶段编译器还会识别出数据的类型。比如在计算“a+3”的时候我们必须知道a和3的类型是什么。因为**即使同样是加法运算,对于整型和浮点型数据,其计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语义分析获得的一些信息引用消解信息、类型信息等会附加到AST上。这样的AST叫做**带有标注信息的AST**Annotated AST/Decorated AST用于更全面地反映源代码的含义。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36/b7/3685791207d4430e5a48bc7d96aa99b7.jpg)
图7带有标注信息的AST
好了,前面我所说的,都是如何让编译器更好地理解程序的语义。不过在语义分析阶段,编译器还要做很多语义方面的检查工作。
在自然语言里,我们可以很容易写出一个句子,它在语法上是正确的,但语义上是错误的。比如,“小猫喝水”这句话,它在语法和语义上都是对的;而“水喝小猫”这句话,语法是对的,语义上则是不对的。
计算机程序也会存在很多类似的语义错误的情况。比如说对于“int b = a+3”的这个语句语义规则要求等号右边的表达式必须返回一个整型的数据或者能够自动转换成整型的数据否则就跟变量b的类型不兼容。如果右边的表达式“a+3”的计算结果是浮点型的就违背了语义规则就要报错。
总结起来,在语义分析阶段,编译器会做**语义理解和语义检查**这两方面的工作。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统称编译器的**前端**,它完成的是对源代码的理解工作。
**做完语义分析以后,接下来编译器要做什么呢?**
本质上编译器这时可以直接生成目标代码因为编译器已经完全理解了程序的含义并把它表示成了带有语义信息的AST、符号表等数据结构。
**生成目标代码的工作,叫做后端工作**。做这项工作有一个前提就是编译器需要懂得目标语言也就是懂得目标语言的词法、语法和语义这样才能保证翻译的准确性。这是显而易见的只懂英语不懂汉语是不可能做英译汉的。通常来说目标代码指的是汇编代码它是汇编器Assembler所能理解的语言跟机器码有直接的对应关系。汇编器能够将汇编代码转换成**机器码**。
熟练掌握汇编代码对于初学者来说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更麻烦的是对于不同架构的CPU还需要生成不同的汇编代码这使得我们的工作量更大。所以我们通常要在这个时候增加一个环节先翻译成中间代码Intermediate RepresentationIR
## 中间代码Intermediate Representation
中间代码IR是处于源代码和目标代码之间的一种表示形式。
我们倾向于使用IR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很多解释型的语言可以直接执行IR比如Python和Java。这样的话编译器生成IR以后就完成任务了没有必要生成最终的汇编代码。
第二个原因更加重要。我们生成代码的时候需要做大量的优化工作。而很多优化工作没有必要基于汇编代码来做而是可以基于IR用统一的算法来完成。
## 优化Optimization
**那为什么需要做优化工作呢?**这里又有两大类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源语言和目标语言有差异。**源语言的设计目的是方便人类表达和理解,而目标语言是为了让机器理解。在源语言里很复杂的一件事情,到了目标语言里,有可能很简单地就表达出来了。
比如“I want to hold your hand and with you I will grow old.” 这句话挺长的吧用了13个单词但它实际上是诗经里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对应的英文。这样看来还是中国文言文承载信息的效率更高。
同样的情况在编程语言里也有。以Java为例我们经常为某个类定义属性然后再定义获取或修改这些属性的方法
```
Class Person{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String getName(){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ewName){
this.name = newName
}
}
```
如果你在程序里用“**person.getName()**”来获取Person的name字段会是一个开销很大的操作因为它涉及函数调用。在汇编代码里实现一次函数调用会做下面这一大堆事情
```
#调用者的代码
保存寄存器1 #保存现有寄存器的值到内存
保存寄存器2
...
保存寄存器n
把返回地址入栈
把person对象的地址写入寄存器作为参数
跳转到getName函数的入口
#_getName 程序
在person对象的地址基础上添加一个偏移量得到name字段的地址
从该地址获取值,放到一个用于保存返回值的寄存器
跳转到返回地
```
你看了这段伪代码,就会发现,简单的一个**getName()方法**,开销真的很大。保存和恢复寄存器的值、保存和读取返回地址,等等,这些操作会涉及好几次读写内存的操作,要花费大量的时钟周期。但这个逻辑其实是可以简化的。
怎样简化呢?就是**跳过方法的调用**。我们直接根据对象的地址计算出name属性的地址然后直接从内存取值就行。这样优化之后性能会提高好多倍。
这种优化方法就叫做**内联**inlining也就是把原来程序中的函数调用去掉把函数内的逻辑直接嵌入函数调用者的代码中。在Java语言里这种属性读写的代码非常多。所以Java的JIT编译器把字节码编译成本地代码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实现内联优化这会让整体系统的性能提高很大的一个百分比
总结起来,我们在把源代码翻译成目标代码的过程中,没有必要“直译”,而是可以“意译”。这样我们完成相同的工作,对资源的消耗会更少。
**第二个需要优化工作的原因,是程序员写的代码不是最优的,而编译器会帮你做纠正**。比如下面这段代码中的**bar()函数**里面就有多个地方可以优化。甚至整个对bar()函数的调用也可以省略因为bar()的值一定是101。这些优化工作都可以在编译期间完成。
```
int bar(){
int a = 10*10; //这里在编译时可以直接计算出100这个值这叫做“常数折叠”
int b = 20; //这个变量没有用到,可以在代码中删除,这叫做“死代码删除”
if (a>0){ //因为a一定大于0所以判断条件和else语句都可以去掉
return a+1; //这里可以在编译器就计算出是101
}
else{
return a-1;
}
}
int a = bar(); //这里可以直接换成 a=101
```
综上所述,在生成目标代码之前,需要做的优化工作可以有很多,这通常也是编译器在运行时,花费时间最长的一个部分。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26/82/26ad195418f2ce03155a625043348982.jpg)
图8多个前端和多个后端可以采用统一的IR
而采用中间代码来编写优化算法的好处是可以把大部分的优化算法写成与具体CPU架构无关的形式从而大大降低编译器适配不同CPU的工作量。并且如果采用像LLVM这样的工具我们还可以让多种语言的前端生成相同的中间代码这样就可以复用中端和后端的程序了。
## 生成目标代码
编译器最后一个阶段的工作,是生成高效率的目标代码,也就是汇编代码。这个阶段,编译器也有几个重要的工作。
第一,是要选择合适的指令,生成性能最高的代码。
第二是要优化寄存器的分配让频繁访问的变量比如循环变量放到寄存器里因为访问寄存器要比访问内存快100倍左右。
第三是在不改变运行结果的情况下对指令做重新排序从而充分运用CPU内部的多个功能部件的并行计算能力。
目标代码生成以后,整个编译过程就完成了。
## 课程小结
本讲我从头到尾概要地讲解了编译的过程希望你能了解每一个阶段存在的原因Why以及要完成的主要任务What。编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但如果我们能够分而治之那么每一步的挑战就会降低很多。这样最后针对每个子任务我们就都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我希望这一讲能帮你在大脑里建立起一个概要的地图。在后面几讲中,我会对编译过程的各个环节展开讨论,让你有越来越清晰的理解。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70/a5/706f4e0f50ab6ce77fd6246cb8cea0a5.jpg)
## 一课一思
你觉得做计算机语言的编译和自然语言的翻译,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是不同的?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见解,也欢迎你把今天的内容分享给更多的朋友。感谢阅读,我们下一讲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