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14 KiB

11 | 路由新一代vue-router带来什么变化

你好,我是大圣。

在上一讲中我带你了解了Vuex这个数据管理框架的使用方法以及Vue 3中数据管理框架的来源、实战细节和相关的原理。

其实项目中除了数据管理路由系统也是非常核心的模块。所以在这一讲中我会先带你了解一下前端开发方式的演变让你明白前端路由因何而来之后再讲解前端路由的实现原理。最后我会再带你手写一个vue-router并在这个过程中为你补充相关的实战要点让你对如何用好vue-router有一个直观体验。

前后端开发模式的演变

在jQuery时代对于大部分Web项目而言前端都是不能控制路由的而是需要依赖后端项目的路由系统。通常前端项目也会部署在后端项目的模板里整个项目执行的示意图如下

图片

jQuery那个时代的前端工程师都要学会在后端的模板比如JSPSmatry等里面写一些代码。但是在这个时代前端工程师并不需要了解路由的概念。对于每次的页面跳转都由后端开发人员来负责重新渲染模板。

前端依赖后端,并且前端不需要负责路由的这种开发方式,有很多的优点,比如开发速度会很快、后端也可以承担部分前端任务等,所以到现在还有很多公司的内部管理系统是这样的架构。当然,这种开发方式也有很多缺点,比如前后端项目无法分离、页面跳转由于需要重新刷新整个页面、等待时间较长等等,所以也会让交互体验下降。

为了提高页面的交互体验,很多前端工程师做了不同的尝试。在这个过程中,前端的开发模式发生了变化,项目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下图所示的,是在目前的前端开发中,用户访问页面后代码执行的过程。

图片

从上面的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用户访问路由后无论是什么URL地址都直接渲染一个前端的入口文件index.html然后就会在index.html文件中加载JS和CSS。之后JavaScript获取当前的页面地址以及当前路由匹配的组件再去动态渲染当前页面即可。用户在页面上进行点击操作时也不需要刷新页面而是直接通过JS重新计算出匹配的路由渲染即可。

在前后两个示意图中绿色的部分表示的就是前端负责的内容。而在后面这个架构下前端获得了路由的控制权在JavaScript中控制路由系统。也因此页面跳转的时候就不需要刷新页面网页的浏览体验也得到了提高。这种所有路由都渲染一个前端入口文件的方式是单页面应用程序SPAsingle page application应用的雏形。

通过JavaScript动态控制数据去提高用户体验的方式并不新奇Ajax让数据的获取不需要刷新页面SPA应用让路由跳转也不需要刷新页面。这种开发的模式在jQuery时代就出来了浏览器路由的变化可以通过pushState来操作这种纯前端开发应用的方式以前称之为Pjax pushState+ Ajax。之后这种开发模式在MVVM框架的时代大放异彩现在大部分使用Vue/React/Angular的应用都是这种架构。

SPA应用相比于模板的开发方式对前端更加友好比如前端对项目的控制权更大了、交互体验也更加丝滑更重要的是前端项目终于可以独立出来单独部署了。

前端路由的实现原理

在讲完前端路由的执行逻辑之后,我们深入探索一下前端控制路由的实现原理。

现在通过URL区分路由的机制上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hash模式通过URL中#后面的内容做区分我们称之为hash-router另外一个方式就是history模式在这种方式下路由看起来和正常的URL完全一致。

这两个不同的原理在vue-router中对应两个函数分别是createWebHashHistory和createWebHistory。

图片

hash 模式

单页应用在页面交互、页面跳转上都是无刷新的,这极大地提高了用户访问网页的体验。为了实现单页应用,前端路由的需求也变得重要了起来

类似于服务端路由,前端路由实现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匹配不同的 URL 路径,进行解析,然后动态地渲染出区域 HTML 内容。但是这样存在一个问题,就是 URL 每次变化的时候,都会造成页面的刷新。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便是在改变 URL 的情况下,保证页面的不刷新。

在 2014 年之前,大家是通过 hash 来实现前端路由URL hash 中的 # 就是类似于下面代码中的这种 #

http://www.xxx.com/#/login

之后在进行页面跳转的操作时hash 值的变化并不会导致浏览器页面的刷新只是会触发hashchange事件。在下面的代码中通过对hashchange事件的监听我们就可以在fn函数内部进行动态地页面切换。

window.addEventListener('hashchange',fn)

history 模式

2014年之后因为HTML5标准发布浏览器多了两个APIpushState 和 replaceState。通过这两个 API ,我们可以改变 URL 地址,并且浏览器不会向后端发送请求,我们就能用另外一种方式实现前端路由**。

在下面的代码中我们监听了popstate事件可以监听到通过pushState修改路由的变化。并且在fn函数中我们实现了页面的更新操作。

window.addEventListener('popstate', fn)

手写迷你vue-router

明白了前端路由实现原理还不够接下来我们一起写代码直观感受一下。这里我们准备设计一个使用hash模式的迷你vue-router。

现在我们在src/router目录下新建一个grouter文件夹并且在grouter文件夹内部新建index.js。有了上一讲手写Vuex的基础我们就可以在index.js中写入下面的代码。

在代码中我们首先实现了用Router类去管理路由并且我们使用createWebHashHistory来返回hash模式相关的监听代码以及返回当前URL和监听hashchange事件的方法然后我们通过Router类的install方法注册了Router的实例并对外暴露createRouter方法去创建Router实例最后我们还暴露了useRouter方法去获取路由实例。

import {ref,inject} from 'vue'
const ROUTER_KEY = '__router__'

function createRouter(options){
    return new Router(options)
}

function useRouter(){
    return inject(ROUTER_KEY)
}
function createWebHashHistory(){
    function bindEvents(fn){
        window.addEventListener('hashchange',fn)
    }
    return {
        bindEvents,
        url:window.location.hash.slice(1) || '/'
    }
}
class Router{
    constructor(options){
        this.history = options.history
        this.routes = options.routes
        this.current = ref(this.history.url)

        this.history.bindEvents(()=>{
            this.current.value = window.location.hash.slice(1)
        })
    }
    install(app){
        app.provide(ROUTER_KEY,this)
    }
}

export {createRouter,createWebHashHistory,useRouter}

有了上面这段代码我们回到src/router/index.js中可以看到下面代码的使用方式我们使用createWebHashHistory作为history参数使用routes作为页面的参数传递给createRouter函数。

import {
    createRouter,
    createWebHashHistory,
} from './grouter/index'
const router = createRouter({
  history: createWebHashHistory(),
  routes
})

下一步我们需要注册两个内置组件router-view和router-link。在createRouter创建的Router实例上current返回当前的路由地址并且使用ref包裹成响应式的数据。router-view组件的功能就是current发生变化的时候去匹配current地址对应的组件然后动态渲染到router-view就可以了。

我们在src/router/grouter下新建RouterView.vue写出下面的代码。在代码中我们首先使用useRouter获取当前路由的实例然后通过当前的路由也就是router.current.value的值在用户路由配置route中计算出匹配的组件最后通过计算属性返回comp变量在template内部使用component组件动态渲染。

<template>
    <component :is="comp"></component>
</template>
<script setup>

import {computed } from 'vue'
import { useRouter } from '../grouter/index'

let router = useRouter()

const comp = computed(()=>{
    const route = router.routes.find(
        (route) => route.path === router.current.value
    )
    return route?route.component : null
})
</script>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的目的是介绍vue-router的大致原理。之后在课程的源码篇中我们会在《前端路由原理vue-router 源码剖析》这一讲完善这个函数的路由匹配逻辑,并让这个函数支持正则匹配。

有了RouterView组件后我们再来实现router-link组件。我们在grouter下面新建文件RouterILink.vue并写入下面的代码。代码中的template依然是渲染一个a标签只是把a标签的href属性前面加了个一个# 就实现了hash的修改。

<template>
    <a :href="'#'+props.to">
        <slot />
    </a>
</template>

<script setup>
import {defineProps} from 'vue'
let props = defineProps({
    to:{type:String,required:true}
})

</script>

然后回到grouter/index.js中我们注册router-link和router-view这两个组件, 这样hash模式的迷你vue-router就算实现了。这里我演示了支持hash模式迷你vue-router那你不妨进一步思考一下history模式又该如何实现。

import {ref,inject} from 'vue'
import RouterLink from './RouterLink.vue'
import RouterView from './RouterView.vue'
class Router{
    ....
    install(app){
        app.provide(ROUTER_KEY,this)
        app.component("router-link",RouterLink)
        app.component("router-view",RouterView)
    }
}

实际上vue-router还需要处理很多额外的任务比如路由懒加载、路由的正则匹配等等。在今天了解了vue-router原理之后等到课程最后一部分剖析vue-router源码的那一讲时你就可以真正感受到“玩具版”的router和实战开发中的router的区别。

vue-router实战要点

了解了vue-router的原理后我们再来介绍一下vue-router在实战中的几个常见功能。

首先是在路由匹配的语法vue-router支持动态路由。例如我们有一个用户页面这个页面使用的是User组件但是每个用户的信息都不一样需要给每一个用户配置单独的路由入口这时就可以按下面代码中的样式来配置路由。

在下面的代码中冒号开头的id就是路由的动态部分会同时匹配/user/dasheng和/user/geektime 这一部分的详细内容你可以参考官方文档的路由匹配语法部分

const routes = [
  { path: '/users/:id', component: User },
]

然后是在实战中对于有些页面来说只有管理员才可以访问普通用户访问时会提示没有权限。这时就需要用到vue-router的导航守卫功能了,也就是在访问路由页面之前进行权限认证,这样可以做到对页面的控制,也就是只允许某些用户可以访问。

此外在项目庞大之后如果首屏加载文件太大那么就可能会影响到性能。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使用vue-router的动态导入功能把不常用的路由组件单独打包当访问到这个路由的时候再进行加载这也是vue项目中常见的优化方式。

关于vue-router实战中的种种优化和注意点在课程后续的15-19讲也就是实战痛点中我会借助实战场景挨个给你讲解。

总结

这一讲的主要内容就讲完了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学到的内容。首先我们回顾了前后端开发模式的演变也即前端项目经历的从最初的嵌入到后端内部发布再到现在的前后端分离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也见证了前端SPA应用的发展。

然后我们讲到了前端路由实现的两种方式也即通过监听不同的浏览器事件来实现hash模式和history模式。之后根据这个原理我们手写了一个迷你的vue-router通过createRouter创建路由实例并在app.use函数内部执行router-link和router-view组件的注册最后在router-view组件内部动态的渲染组件。

在这一讲的最后我还给你简单说明了一下vue-router实战中常见的一些痛点。vue-router进一步实战的内容比如权限认证、页面懒加载等功能在课程后面的15-19讲中还会详细展开。相信今天这一讲结束后你一定对vue-router有了更加新的理解。

思考题

最后给你留个思考题今天我们只用了大概60行代码就实现了hash模式的迷你vue-router那你还可以思考一下支持history模式的迷你vue-router又该如何实现呢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答案,也欢迎你把这一讲分享给你的朋友们,我们下一讲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