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15 KiB

08 | 那些异想天开的专利是怎么诞生的?

你好,我是林外。

在前面两节课里,我们是通过三个案例,知道了专利的发明创意可以从这三个方向来酝酿:来自生活中的糟糕体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或者也可以是本职工作中的微创新。今天这节课,我还是继续来给你讲几个真实的专利授权案例,希望通过对交底书和专利文书的拆解和分析,你能够有所启发,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专利写作方法,并且也可以完成自己的专利撰写。

其实,如果当前你已经完成了一个专利,并且准备在公司注册多个专利,那么紧跟着“本职工作,到公司核心业务,再到公司未来布局方向”这条专利申请脉络,就会让自己的申请工作事半功倍。我整体的申请思路,就是沿着这条脉络进行的。

所以,今天我要讲的案例也会延续这个方向,继续前行。我会带你来看一个“异想天开”的发明专利,以及和公司核心业务挂钩的专利是怎么写出来的,你可以感受一下这些案例跟之前我讲解的案例间的差异。

好,下面我们进入正题。

案例四:在马路的这边,还是那边

光看这个名字,你可能还不太懂它到底是用来干嘛的。其实这个专利很有意思,我当时跟我的代理人讲完之后,一脸严肃的他都笑出声来了。它实际上是一个利用巧妙设计,来弥补技术不足的奇思妙想的发明,是一种人机交互中体现高度互动的方式。

这个专利主要讲述了这么一个问题:目前导航的精度,尤其是在 GPS 模式下的精度,存在一定的物理偏移,不够精确。这种现象在设备静止的时候,会特别明显。如果你有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在静止状态下的 GPS 有漂移现象。

其实在早几年,这个问题可能并不严重,因为那时候我们对于地图导航没有非常强烈的刚需,然而到了 2015 年之后,各类打车软件盛行,用户在哪里上车这个问题就变得非常麻烦了。可以设想一下,乘客处在一个十字路口附近的马路旁边,或者不容易过马路的双车道,由于 GPS 不精准,那么司机和乘客在对焦上车点上,就会耗费大量的时间。

所以这个专利,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产生的。我们怎么让用户在 GPS 产生偏移导致地图不精准的条件下,还能识别出自己在马路的哪一边,从而提升地图导航和打车服务的使用体验。接下来,我就给你讲讲我的专利撰写思路。

名称对比

我们先来看看专利中针对关键术语的阐述上的区别。

专利文书名称:用户的位置信息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交底书名称:一种基于车流方向和用户手机朝向判断用户位置的交互方式

你能发现在名称上,代理人其实是基本沿用了我的定义,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抽象和概况,交底书的名称整体上是非常精准和反映这个专利的核心内容的。

核心思路和示意图对比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在专利文书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这几部分内容具体是怎么写的。

  • 专利背景技术:

传统技术中,当通过移动终端的电子地图对用户的当前位置进行定位时,只能粗略地将用户定位到电子地图上的某一道路,但具体是该道路的哪一边,如在该道路为向东方向的道路时,用户具体是在道路的南边还是北边,现有的电子地图并不能准确定位。
 
而在这一场景下,比如当用户使用打车软件时,通常需要告知确认载客的出租车师傅其具体位置(如在道路的哪一边),然而上述只能粗略地对用户的位置进行定位的方法,并不能让司机准确获知其具体位置,这会给用户带来较差的体验。

  • 专利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用户的位置信息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用户在电子地图上当前所在位置所属道路的方向描述信息以及用户的移动终端的放置方向,来确定用户在该道路的具体位置,其中,移动终端的放置方向与道路上车辆的行驶方向成预设的角度。由此,可以提高电子地图的定位精度,进而可以提升用户的体验。

当然,我们也需要来对比一下专利交底书当中的内容。

  • 专利交底书核心逻辑:

1.获取设备的位置信息,大致确定周边信息;
2.提示用户面向车道,并将手机正面朝向车流方向;
3.系统获取手机朝向,结合这条路的基本信息,计算得出用户的精确位置,并将用户锁定在马路一侧。
 
计算逻辑如下:由于我国马路是右行规则,假设用户在一条东西走向的路上,如果他这边马路的汽车,是从东往西行驶,那么他就在马路的北边;如果他这边马路的汽车,是从西往东行驶,那么他就在马路的南边。
 
将用户位置锁定在一侧之后,当用户沿着这一侧移动时,坐标位置会保持在这一侧移动。如果用户移动范围超过阈值,自动脱离该种模式。

  • 专利交底书示意图:

图片

而为了配合核心逻辑,我在这个部分就演示了用户使用该种定位方式的各种关键示意图。其中,包含了提升用户操作、司乘用户一起确认在定位的哪一侧、锁定用户的移动轨迹,以及如何脱离这个轨迹等等操作。基本上是把专利核心逻辑的每一个关键帧,做了一个示范

所以,如果你的专利也跟地图之类的内容挂钩,可以参考我这种可视化说明的方式。

  • 可替代方案:

最后,就需要基于我们对自己专利的结构,来逐项补充各种方案漏洞了。

本方案,不仅仅适用于右行规则的国家和地区,也可以通过规则适配适用于左行规则。
 
用户退出该种模式,可以通过移动超过阈值,或者手动关闭。

你会发现,在可替代方案这一部分能写得并不多,因为整个方案还是比较闭环的,我是仅从参数配置以及常见方式上进行补充的。

创作背景

我所在的杭州市,在沿钱塘江一带因为水流的原因,道路很难正南正北通行,很多路都是斜着的。所以当碰上网络延迟和地图精确度的问题时,就会导致用户定位很不准。有一次我太太和她表妹一起逛街,在一个路口就来来回回走了 5 遍,根本无法通过地图完成方向定位。这个问题在打车软件盛行的时候更加明显了,“我在马路的哪一边?我在哪里上车?”成为了很多人打车的困扰。

所以,困扰多次之后,我就开始寻找这个问题的解法。有意思的是,我当时就联想到了我们初中的洛伦兹力判断方式。

图片

其实,现在我已经不太记得洛伦兹力应该用哪一只手来判断电流方向了,这些是细节信息。但是我仍然记得当年物理课上,通过手掌方向来实现一个非常复杂的物理原理判断的知识。而正是这个知识,让我找到了一种解决方向感的解法。

我们国家在大部分的双车道道路上,都是实行右行制的,所以只要面向车流方向,我们就能精确得出自己在马路的哪一侧。就是这个问题的发现和解法的碰撞,让我完成了这个授权专利。

案例五:你看这一面,我看那一面

我撰写这个专利的时候正好是支付宝双向红包最红火的那几年大概是在2017年我们整个公司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个事情上我很多同事会把商家收款码和个人收款码挂在自己的工牌后面以表达对这场线下战役的精神支持。

当时呢,我是在 CTO 线,负责中后台产品的设计,其实并没有啥机会能参与到前线战斗,虽然我也知道公司业务的重点是什么。不过,有一次午餐线下付款的体验,让我找到了一个切入公司核心业务的机会。

这个专利是描述了这么一个场景:由于支付宝和商家都会给用户提供不小的营销红包,让用户在支付时可以直接抵扣金额。而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支付成功之后,为了体现优惠,往往给消费者看的是优惠后的金额,比如总计 9 元,支付宝优惠 0.8 元,优惠后支付 8.2 元。

因为当时支付宝的语音播报设备并没有完全普及,而且也存在不方便看手机情况,所以小商户往往会请求消费者在支付完成之后,给自己看一下支付页面。

而这句小声、腼腆的“好了之后,我看一下支付页面”,往往非常考验小商户的眼神,毕竟为了几块钱,总盯着别人的手机,既浪费自己的时间,又不太文雅。再加上用户设备上显示的是优惠后的金额,不是总价,就进一步加剧了这个问题。

那么,带着这个两难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我们当年的解题思路是怎么样的,你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欢迎一起探讨。

名称对比

同样我们还是先来对比下名字上的区别。

专利名称:界面切换方法及装置
交底书名称:基于设备转动的动态排版方式

其实还是这句话:我们写的交底书的名称,要把专利的内核基本阐述清楚,而代理人是进行抽象,把“动态排版”定义成了“洁面切换”,其他的信息就都藏在“方法和装置”中了。

核心思路和示意图对比

接着,我们再来看专利撰写中的关键部分。

  • 专利背景技术:

在移动设备中,同一个界面可能会被多个用户查看,而不同用户关注的焦点不同,各用户往往很难在界面中快速定位到其所关注的信息。目前,在设计界面时,为了使与界面相关的主要角色可以快速定位到其所关注的信息,会突出这部分信息,而其他用户所关注的信息相对来说被弱化,这样就导致其他相关用户查看同一界面时,无法快速定位到其所关注的信息。
 
因此,需要一种合理的方案,可以使不同用户可以从界面中快速、准确地定位到各自关注的焦点信息。

  • 专利摘要:

这部分描述,相对比较法律文书化,我们还是大致看一下结构就可以了。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界面切换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客户端。且该方法包括:

  • 首先,获取包括交易信息的第一界面,此界面中包括第一交易方关注的第一交易信息和第二交易方关注的第二交易信息,且第一交易信息和第二交易信息以第一版式排布;
  • 接着,展示获取的第一界面,以使第一交易方查看其关注的第一交易信息;
  • 然后,当检测到客户端所在的设备发生翻转时,获取包括交易信息的第二界面,在第二界面中,第一交易信息和第二交易信息以第二版式排布,其中至少第二交易信息在第二版式中的显示形式与在第一版式中不同;
  • 再展示获取的第二界面,以使第二交易方查看其关注的第二交易信息。

OK看完了专利文书的背景技术和摘要我们再看看当时交底书是怎么写的。

  • 专利交底书核心逻辑:

1.用户支付完成之后,显示支付页面;
2.对于不同的转动角度,预设不同的界面排版方式;
3.系统监听设备转动幅度,是否超过阈值,如果转动超过一定阈值,就调整对应的界面排版方式。

  • 专利交底书示意图:

图片

在这里的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针对专利涉及的几个关键帧,给出的示意图,目的是让代理人和知识产权局的审核人员,看明白实际的应用场景。另一部分是针对“设备转动”的技术实现方案,要给出一些实现逻辑,比如利用三轴陀螺仪来监听设备。

  • 可替代方案:

对于设备转动的定义,不局限于通过三轴陀螺仪等现有传感器设备,也可以是监听“设备在空间发生移动和转动”的其他设备。
 
界面排版的方式,不局限于文字、图形的大小、颜色、布局、透明度变化,还可以是各类形色质构的组合方式。
 
检测到设备转动后,可以制定一个或者多个界面排版的方案。

创作背景

所以到这里,你会发现,这个专利的创作背景,一个是来自对公司核心业务的感知,另一个是我实际使用公司产品时候的体验。

就像我在前面提到的,虽然我是在中后台工作,但是我对于公司前线重点战役的感知是一直在线的。所以,浸润在大环境中,我们其实就会在不经意的时候,冒出创新的想法。当然了,我们也要不断使用公司的产品,才能发现体验改进的具体切入点

所以,即使你并不处于公司的核心业务线,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也可以多关注一下公司的核心业务,这是非常有好处的。就拿我的这个专利来说,它光速通过审核的经验,也正好验证了这个想法。

我发现我的这个专利,居然还侧面保护支付宝的另外一个设计:你可以打开支付宝的“收款码”,切换到“二维码收款”,然后旋转设备,试一试?

小结

这节课讲的两个专利,也是都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地图这个专利的实现原理很有意思,而且我们是站在市场侧,去贴近当时的打车热点;而后者的业务逻辑就更加清楚了,虽然它不是我直接负责的,但是作为公司最核心的业务,我们不论做多少改进和优化,也都是合情合理的,其市场价值和业务价值非常明显。

所以,对于一个普通发明人而言,我们要把握好**“先做好本职工作工作,再公司核心业务,最后才是未来布局方向”**这个撰写不同专利的策略。这样的顺序,最容易产出专利,也容易建立专利撰写的信心。因为作为普通发明人,我们如果不能顺利完成第一个专利,后面几乎就不会再写了。

思考题

随着这节课的结束,我们的课程也进入尾声。今天的思考题,就来一个三连问吧。

  • 你目前处在公司的核心业务上吗?
  • 你有没有在使用公司的核心产品呢?
  • 你觉得公司的哪个核心产品,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呢?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出来,也欢迎你把今天的内容分享给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