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nes
20 KiB
Markdown
200 lines
20 KiB
Markdown
# 03 | 找到KeyPerson利益点,提升专利通过率
|
||
|
||
你好,我是林外。
|
||
|
||
在上个模块里,我们分别是从宏观(国家、公司)和微观(个体)的角度,了解了通过写专利这件事儿,我们都能获得啥好处,也就是先明确了写专利的价值和意义;同时,我们也对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建立了一个系统的认知,这是常说的Why。这一点真的很重要,因为撰写专利是一个耗时耗力的事情,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动机,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
||
|
||
那接下来,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该怎么去申请一个专利了,也就是要解决How。
|
||
|
||
我最开始申请第一个专利的时候,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并不完全了解该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在申请的过程中就踩了不少坑。如果你申请过专利,可能也会跟我一样,遇到过类似下面这样的问题:
|
||
|
||
* 专利申请时间很长,流程似乎非常繁琐?
|
||
* 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专利都能通过审批,而我自己的专利就不行?
|
||
* 同样的专利,发现审批时间有长有短,有的几周就完成,有的光内部审批就需要几个月?
|
||
* 什么样标准的专利是好的,好像大家的口径都不一样?
|
||
* 为什么有些专利,业务老板不认可,很容易驳回?
|
||
* 公司举行的专利评奖,为什么这么平平无奇可以拿到金银奖,公司到底好哪一口?
|
||
|
||
如果你也有上述问题,那么这节课对你的帮助会很大。在之前的公司,由于我的专利产量很大,我会经历不同的申请周期:有些非常快且容易,感觉老天爷给我喂饭吃,比如区块链专利;有些却非常慢,半年没有动静,比如Web技术。
|
||
|
||
同时,我是体验技术方向的专利代表,会经常参与公司月度专利和年度专利的评比工作,作为公司法务的老熟人,能经常从他们视角去看待公司专利的方向和审批标准。
|
||
|
||
所以,这节课我会分别从“运动员”和“裁判员”的角度出发,先带你了解专利的申请全景图,学会用超纲的视野看待事物的全貌。然后,我会带你识别KeyPerson(关键利益人)和利益点,帮你在微观角度上找到专利申请的最佳策略,提升专利通过率。
|
||
|
||
## 专利申请流程的全景图
|
||
|
||
先从运动员视角出发,我用一张图来给你介绍下专利受理的全流程,你可以通过这张图,了解到所有关键利益人在关键时间节点上,需要做的事情。
|
||
|
||
![图片](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39/61/39a46d02cc75f6f97cfaa408670da661.jpg?wh=1920x1504)
|
||
|
||
可见,一个专利,从想法变成提案,再变成专利文书,得到国家知识产权授权,是需要非常多个角色配合的,还会涉及多个阶段和交付物。更让人难受的是时间跨度还很大,一般情况下,一个发明专利能够授权下来,至少要3年。并且这种复杂程度,还会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加而增加。
|
||
|
||
这里,我们先对整张图有一个全貌的认识,接下来我们深入到横轴和纵轴,一起来看其中的细节。
|
||
|
||
### 从横轴看节点
|
||
|
||
先从横轴看,在节点设计上会涉及**创新想法、专利提案、专利受理、实质审查、授权发证**这几大节点。当然,每个环节还会有很多旁枝,但对于一般发明人而言是不重要的环节,我就不在这里一一赘述了。
|
||
|
||
* **从想法到提案,耗时不确定。**
|
||
|
||
一般情况下,很多人产生申请专利的想法,都是在项目快结束的时候,才准备撰写专利相关的事宜,一个是能为项目增加亮点,另一个是保护公司的知识产出,在竞争中保护自己。有时候,如果这个项目非常重要,那么在项目复盘阶段,甚至会有公司法务直接介入,帮忙一起抽象。这就是我前面说的“老天爷喂饭吃”了,我支持的区块链项目就是这种节奏。
|
||
|
||
还有一种情况,是个人或者团队在生活或工作中脑洞一开,发现自己的产品在某个部分或生产环节不好用,就想把这个想法变成专利。但是这类专利的申请,从想法到提案就不确定了,后面课程里我会分享一个关于“视频通话优化”的案例,就是我2012年就有了想法,但是在2015年才真正提交,耗时3年有余。
|
||
|
||
但是,无论想法到提案的动机如何,我们都需要拿到一份非常重要的公司文件来做想法的转译,这个文件叫做:**专利交底书**。根据它的格式要求,我们将自己的想法逐步录入,同时这也会成为后续内部审批的主要交付物,以及专利代理人理解这个创意的根据。关于专利交底书该如何写,我会在后面的实战部分,具体和你拆解。
|
||
|
||
* **从提案到受理,耗时1~3周**
|
||
|
||
这个过程,本质上是发明人撰写交底书,其他利益相关人对交底书进行审批的过程。虽然它是一个内部流程,但**时间跨度非常不稳定**,因为这里涉及的内部角色是最多的,不确定性的因素也很多。很多人在撰写专利时产生的挫败感,也主要来自于这个环节。
|
||
|
||
我之前有过专利被部门主管直接驳回,审批理由是:最近团队这么忙,不要写和当前工作没有关系的专利。这种审批意见,其实让人很难受,而且是部门领导直接批示,对个人影响可想而知。我想一般人被这么一批,可能都不会再写专利了。不过,当时的我没有选择硬刚,但也没有选择退缩,我选择智取:先稳一段时间,三个月后把这个案例重新提交上去。至于这次的最终结果怎么样,我到后面再告诉你。
|
||
|
||
另外,我也有专利被法务代表直接驳回的情况。审批理由是:创新性不足;不符合公司专利布局方向。前者,我是和法务沟通几次才明白,一般创新性不足,是指法务看到过公司有人先注册了,或者外部有人注册过了。后者,是因为每年公司法务会有明确专利布局方向,他们会通过延迟审批或者直接驳回的方式,来处理这些专利申请。我有几个专利,光内部流程都要走3个月以上,这其实是他们一种比较得体的行为语义。
|
||
|
||
* **从受理到实质审查,耗时3~5个月**
|
||
|
||
到了这里也就意味着,内部审批流程已经走完了,公司法务代表已经认可这个专利,并找到合作的**专利代理人**,开始撰写专利的专利文书(权利项 + 说明书)。
|
||
|
||
专利代理人一般会通过专利交底书和发明人进行沟通,来了解这个专利的前因后果以及专利核心创意,并用专利文书的格式将它进行保护和扩展。
|
||
|
||
然后,专利代理人会将专利初稿发给发明人和法务确认,并根据双方给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优化,直至大家没有疑义。最后代理人所在的公司,会将专利提交给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专利权益的审核,这就进入到了下个环节:实质审查。
|
||
|
||
这里值得强调的是,一旦进入到实质审查阶段,也就意味着专利已经公开,同时公司也具备了这个专利的部分合法权益。所以,一般公司会在这个流程前后,**给发明人发放受理奖金**。
|
||
|
||
* **从实质审查到授权发证,耗时3~5年左右**
|
||
|
||
到了这个过程,意味着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工作人员,会对这个专利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如果通过了,就会给所在公司发放专利的授权证书,这意味着公司拥有完整的专利权限,此时公司就会给发明人发放价值不菲的授权奖金。
|
||
|
||
而如果不通过,会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直接驳回**;第二种,知识产权工作人员会给出意见,要求专利代理人和发明人**补充相关信息,进行申辩**。
|
||
|
||
我个人理解,实质审查的主要工作,就是判断这个专利和之前其他人申请的专利是否重合,以及这个权利项是不是过于宽泛,导致保护范围太广。如果你比较了解其中相关细节的话,也欢迎在留言区补充。
|
||
|
||
总的来说,这一部分对于发明人而言,是被动配合为主,能做的事情非常少。
|
||
|
||
### 从纵轴看角色
|
||
|
||
我们再从纵轴来看,主要涉及到这几个利益角色:发明人、一级主管、部门主管、法务总监、法务代表、专利代理人、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作人员等。
|
||
|
||
而主要输出内容的,是这两个角色:**发明人和专利代理人**。前者负责撰写发明的主要核心逻辑以及示意图,并提供专利创新的上下文背景;后者是专利文书的撰写者,他们会将发明核心逻辑转换成权利项,并和发明人合作补充说明书的其他部分内容。
|
||
|
||
至于其他角色,都是审批角色。一级主管和部门主管,主要把控创新业务侧的价值;法务总监和法务代表,主要从公司专利战略的角度出发,把控专利方向;知识产权局,则是审核公司所提交的专利,是否真正有权,避免恶意申报。
|
||
|
||
那么,从发明人的视角出发,我们最需要关心的两个角色就是**部门主管和法务代表**,因为在实操过程中,这两个角色是最容易对专利提案提出驳回意见的。
|
||
|
||
## 专利审批的评判标准
|
||
|
||
好了,专利的整个申请流程,现在我们就已经基本理解了,但是这样我们就能更容易申请通过专利吗?
|
||
|
||
当然不能了,因为在这申请的中间,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坑,让我们不知所措。所以接下来,我就先来给你介绍下专利审批的一些评判标准,你拿着这些标准再去申请专利,可能就更加游刃有余,知道该如何有的放矢地制定专利申请策略了。
|
||
|
||
我之前遇到过有同学提出了这个问题:
|
||
|
||
> 我感觉专利越奇葩一些越好通过,也就是别人感觉有创新点。
|
||
|
||
这句话,对,也不对,或者说是四分之一对。因为他只从一个维度描述了专利,也就是创新性的维度。
|
||
|
||
实际上,想要搞清楚专利的好坏,我们得看谁会参与到专利好坏的判断之中。在一家公司,往往有三类人会参与:**发明人、部门主管、公司法务受理人**。不同角色,会有不同的关注焦点,比如,部门主管,往往关注这个专利是否和自己部门的业务相关;法务,更多关注之前有没有人申请过,以及是不是今年公司的战略方向。
|
||
|
||
那么,结合这三类关键角色的不同述求,我们既要从运动员看,也要从裁判员来看。所以,结合我多年作为公司专利代表的经验,我分别从四个维度对专利审批标准做了总结:创新性、侵权认定、市场价值以及不可替代性。
|
||
|
||
#### 创新性
|
||
|
||
创新性,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指的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无我有”是创新性最多的来源。[Triz理论](https://zh.wikipedia.org/wiki/TRIZ)将所有的发明专利分成了五档。其中,第五档是最高级别的创新,比如特斯拉发明交流电。但是第五档,占所有发明专利总量的 1% 以下;大部分的专利,都是爱迪生改进电灯泡式的微创新。
|
||
|
||
**我比别人更快,更早发现这个事实,并申请到这个专利,就是获取创新性的最快途径。**
|
||
|
||
举个反面例子:我要申请的专利是Web2.0技术,那大概率也会驳回,因为这个技术发展太久了,太成熟了。以至于所有我能想到的地方,都可能曾经有人想到过。就算是我写了前人遗留的旷世专利,也不一定有价值。因为现在我们也知道了,一个专利从撰写到受理,再到授权,大概需要3~5年;同时,等我找到侵权证据,又得好几年;到那时,Web2.0技术的专利可能就完全过时了。当然,这可能是有意义的事情,但是作为专利却没有价值。
|
||
|
||
如果我写Web 3.0、元宇宙、区块链,就很容易具有创新性。无它,先发而已。
|
||
|
||
总结一句:从创新性的角度而言,我们应该既过不恋、未来要迎。
|
||
|
||
#### 侵权认定
|
||
|
||
这个维度,你应该特别容易理解,就是:我看见有人盗用我的专利,他侵权了。
|
||
|
||
**发明,本质是以公开换取独占。**这就意味着我要告诉别人,我具体是怎么做、怎么实现的。如果我没办法发现别人是不是抄袭了我怎么做的,我根本无法确证,也就无法维权。
|
||
|
||
举个例子:大部分公司的测试方法,都无法申请专利。因为测试往往是一个内部活动,如果我没有商业间谍的话,我根本无法知道对手用了什么测试方式。所以,测试方式的好和坏,跟写不写专利没有任何关系。
|
||
|
||
当然,不是所有有价值的事情,都是要申请专利的,很多机密从来不公开。比如可口可乐的配方,完全没必要写专利,完全没必要用公开来换取独占。
|
||
|
||
#### 市场价值
|
||
|
||
这个部分是最难来界定的,如何鉴定这个专利带来了多少钱,是个业界难题,就好像我们无法确定长城上的哪一块砖起到了防御作用一样。因为专利往往是战略武器,不是战术武器。而只有一定数量的专利,才能当作企业的核武器,才能起到战略威慑的价值**。**所以,我们无法找到一个标准去单独评价每个专利的市场价值,但我们也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谈一谈。
|
||
|
||
* **以量取胜,专利需要在某个领域积累一定的数量。**
|
||
|
||
只有一颗核弹,威慑效果是不够的,万一是一个哑弹呢。所以,我们需要在某一个领域,有足够多的专利数量积累,以此清晰地向其他竞争对手宣扬:“这个领域你不能碰”。
|
||
|
||
* **聚焦业务,专利需要和公司核心业务相关。**
|
||
|
||
我们写的专利和公司主营业务无关,也会驳回,尤其是业务聚焦的公司。因为可以写的领域太多了,即使是BAT和华为这样的大公司,都无法面面俱到。他们选择布局的某个领域,一定是他们的核心业务。
|
||
|
||
* **向实而行,最好和实体设备相关。**
|
||
|
||
这样在侵权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计算赔偿费用,通常是按销售的件数来计算的。如果他拖延赔偿,完全可以要求他停售来督促。所以这十年中,在高新科技企业最有名的专利案子,都是和设备制造商有关的,比如:苹果告三星滑动解锁案、诺基亚收取专利费、华为的5G案。
|
||
|
||
#### 不可替代性
|
||
|
||
也就是指你的专利所要实现的目标,别人是否有绕过这种方式实现的可能性。因为公开专利之后,不仅仅会讲你的发明核心是什么,还会讲这个应用的场景和背景。如果你的方法不是最优的,那就意味着你帮别人做了一次市场调研和用户痛点筛选,但是对方使用了更高效的、体验更好的解决方式。
|
||
|
||
举个例子:我申请向左滑动来解锁我的手机。其他厂商就说,那我就从向右解锁吧,这就非常容易绕开我写的专利。
|
||
|
||
所以,这个需要我们有一个底层的逻辑和框架,来做第一性的方法分析,探索设计和技术方案的最优解。
|
||
|
||
## 打工人,高通过率的专利申请策略
|
||
|
||
虽然整个申请的环节很长,角色也很多,但是对于发明人这样的打工人,真正需要关心的角色:**业务部门老大和法务代表**。他们是所有角色中最有话语权的两位,就是专利审批中的KeyPerson。
|
||
|
||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了解下这两位关键利益人的诉求,才能更快更好地通过专利审批。
|
||
|
||
### 业务部门老大:这个专利,和我部门有啥关系?
|
||
|
||
如果你的业务部门有非常强的专利指标,同时这个指标是直接挂在部门老大头上。这个时候,提交专利就是最好的支持,就是和这个部门有最大的关系。在工作中,一线工作者很少可以向上越级沟通,而专利审批是最合理的沟通通道之一。
|
||
|
||
而如果,你这个部门没有强专利指标,那么就得回答一个问题:你提交的专利,和部门有啥关系?
|
||
|
||
和部门自研的技术方向,和部门支持的业务方向,和自己本职工作相关的方向,就是对部门老大最好的交代。他希望团队成员为公司好,更希望这个和自己部门相关。这是一种**绩效逻辑**,也是人之常情。
|
||
|
||
### 法务代表:这是公司重点布局方向吗?
|
||
|
||
和公司法务接触的这段时间里,我感觉他们既对量有要求,也对质有要求。所以,他们的很多动作都会围绕着这两个词展开,也能感觉他们的纠结。
|
||
|
||
**对量的要求**,一个公司只有一个专利,就像长城只有一块砖、一个烽火台一样,毫无价值。法务代表鼓励员工撰写专利最好的手段,就是不驳回提案,就能不打击积极性。很多时候,为了激励提案数量,法务代表会采取推迟审批、发放提案奖、线下沟通等方式,来缓解我们专利申请被驳回的刺痛。
|
||
|
||
**对质的要求**,就类似于长城上的砖头,要有堆砌的方向,要有防御的重点,不能往东一片、往南一片,不然非但起不到防御作用,还会劳民伤财。对单个专利的质量评估,是极难的,而且在未来可能的专利诉讼中,都是一定数量的组合专利战。所以,专利布局和申请,必须要有方向和侧重。一般情况下,公司会制定部署重点,所以从法务代表的角度出发:公司核心业务 >= 未来方向 >> 发明人所在部门的技术方向。
|
||
|
||
### 最佳策略:先写本职工作相关,其次公司核心业务,再次公司未来方向
|
||
|
||
那么,结合这两个KeyPerson的需求,我认为最佳的专利申请策略就是:先写本职工作相关,其次公司核心业务,再次公司未来方向。不仅仅因为部门审批在前,还因为大部分人的积极性是经受不起部门驳回的打击,所以我们要回归到打工人最容易走的策略。
|
||
|
||
当然,这个策略不是绝对的,因为很多人的工作就是公司核心业务,甚至是公司未来发展方向,所以这是天然耦合的。
|
||
|
||
## 小结
|
||
|
||
在这节课里,我们阐述了相当多的内容,涉及专利申请的整个链路。
|
||
|
||
* **首先,我们通过专利全景图,了解了一个专利从想法到授权的完整过程以及所有利益人。**
|
||
|
||
从横轴看,一个专利从想法到授权,需要3~5年的时间,整个时间周期很长,所以你一定要保持耐心;从纵轴看,虽然有多个利益角色会参与到审批,但是部门主管和法务代表是关键利益人,你需要关心他们不同的核心述求。
|
||
|
||
* **其次,我们通过专利的四个审批标准,了解各个利益人对于专利的态度和倾向。**
|
||
|
||
其中,侵权认定是一个基本共识,你并不需要太纠结,很多有价值的创新,可以是以商业机密的形式存在,而不是专利公开的形式存在;创新性和不可替代性,是你作为技术人员需要重点看和研究的,是专业性的体现;市场价值如果有核心产品已经在应用了,那就非常明显,如果没有,你就可以引导和说服关键利益人看向未来方向和竞品。
|
||
|
||
* **最后,我们也得出了打工人最佳的申请策略:先写本职工作相关,其次公司核心业务,再次公司未来方向。**
|
||
|
||
这不仅仅是去优先满足关键利益人的述求,而且也是一个普通发明人的专利切入点。我之前发现,不少人如果第一个专利就被驳回了,就会产生巨大的挫败感,再也没有心力去做这种看似可有可无的事情,这是让人非常遗憾的事情。另外,从我的个人经验来看,反而公司核心业务和未来布局方向的专利产出,往往价值和意义更大,但是你不先写本职工作,根本没有机会写到那里。
|
||
|
||
好了,现在,我们对专利申请的How就有了一个体系化的了解,你可能已经摩拳擦掌要上手了。接下来,我们就细化到专利申请的What,也就是下一个模块的重点:如何撰写专利交底书。
|
||
|
||
## 思考题
|
||
|
||
最后,有两个思考题留给你,你可以任选其一作答。
|
||
|
||
* 你可以对比一下自己公司的现有流程和我所讲的流程,看看都有哪些差异性?
|
||
* 你听到过或者看到过最快速的专利申请,有多快完成授权的?1年?3年?还是5年?
|
||
|
||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答案,也欢迎你把今天的内容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