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book/朱涛 · Kotlin编程第一课/docs/487085.md
2022-09-03 22:05:03 +08:00

370 lines
20 KiB
Markdown
Raw Permalink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 15 | 挂起函数Kotlin协程的核心
你好,我是朱涛。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协程的挂起函数。
挂起函数是Kotlin协程当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知识点。如果对协程的挂起函数没有足够的认识我们后续的学习将会困难重重。如果不理解挂起函数我们将无法理解协程的非阻塞如果不了解挂起函数我们将无法掌握Channel、Flow等API如果不理解挂起函数我们写出来的代码也会漏洞百出就更别提优化软件架构了。
相反如果能将挂起函数理解透彻我们后面的学习也会更加轻松一些。所以这节课我会从应用和原理两个角度来带你理解挂起函数包括如何使用挂起函数来优化异步任务以及挂起函数的CPS当中的Continuation到底是什么。通过对这两个维度的学习你在更轻易地掌握挂起函数应用场景的同时对它的底层原理也会有一定认识。
那么接下来,你一定要打起精神,我们一起来攻克这个关键的知识点!
## 挂起函数Kotlin协程的优势
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协程就像是轻量级的线程一样。用线程能实现的功能我们借助launch和async也同样可以做到。
不过你可能会好奇如果只是把thread{} 替换成launch{},那协程比起线程也没什么特殊的优势吧?**仅仅只是因为“轻量”“非阻塞”,我们就应该放弃线程,拥抱协程吗?**
其实Kotlin协程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的挂起函数。虽然很多编程语言都有协程的特性但目前为止只有Kotlin独树一帜引入了“挂起函数”的概念。另外尽管有些语言的协程底层也存在“挂起恢复”的概念但是将这一概念直接暴露给开发者直接用于修饰一个函数的Kotlin算是做了一种创新。
那么挂起函数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呢我们先来看一段简单的Java代码
```java
// 代码段1
getUserInfo(new CallBack()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uccess(String response) {
if (response != null) {
System.out.println(response);
}
}
});
```
在这段代码中我们发起了一个异步请求从服务端查询用户的信息通过CallBack返回response。这样的代码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平时我们写代码的时候也经常写类似的代码。不过实际的商业项目不可能这么简单有的时候我们可能需要连续执行几个异步任务比如说查询用户信息 --> 查找该用户的好友列表 -->拿到好友列表后,查找该好友的动态。
这样一来,我们的代码就难免会往下面这个方向发展:
```plain
// 代码段2
getUserInfo(new CallBack()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uccess(String user) {
if (user != null) {
System.out.println(user);
getFriendList(user, new CallBack()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uccess(String friendList) {
if (friendList != null) {
System.out.println(friendList);
getFeedList(friendList, new CallBack()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uccess(String feed) {
if (feed != null) {
System.out.println(feed);
}
}
});
}
}
});
}
}
});
```
只要你参与过大型软件的开发,不管你用的是什么编程语言,你大概率都见到过类似上面的代码模式:**回调地狱**。
我们给它取这个名字是有原因的,以上代码存在诸多缺陷:**可读性差、扩展性差、维护性差,极易出错**!想象一下,如果让你基于以上代码再扩展出“超时取消”“出错重试”“进度展示”等相关功能,你会不会觉得头疼?
所以这时候就该轮到Kotlin协程出场了。让我们用协程的挂起函数来重构上面的代码
```plain
// 代码段3
val user = getUserInfo()
val friendList = getFriendList(user)
val feedList = getFeedList(friendList)
```
你看是不是简洁到了极致这就是Kotlin协程的魅力**以同步的方式完成异步任务**。
注意以上代码之所以能写成类似同步的方式关键还是在于getUserInfo()、getFriendList()、getFeedList()这三个请求函数的定义。
```plain
// 代码段4
// delay(1000L)用于模拟网络请求
//挂起函数
// ↓
suspend fun getUserInfo(): String {
withContext(Dispatchers.IO) {
delay(1000L)
}
return "BoyCoder"
}
//挂起函数
// ↓
suspend fun getFriendList(user: String): String {
withContext(Dispatchers.IO) {
delay(1000L)
}
return "Tom, Jack"
}
//挂起函数
// ↓
suspend fun getFeedList(list: String): String {
withContext(Dispatchers.IO) {
delay(1000L)
}
return "{FeedList..}"
}
```
从以上代码中,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挂起函数其实就是比普通的函数多了一个suspend关键字而已**。如果去掉这个suspend关键字所有的函数都会变成普通函数。
> 代码中的withContext(Dispatchers.IO)作用是控制协程执行的线程池具体细节我们会在第17讲中介绍。
既然如此那么这个suspend关键字的作用是啥呢挂起函数到底特别在哪呢
实际上挂起函数最神奇的地方就在于它的挂起和恢复功能。从字面上看suspend这个词就是“挂起”的意思而它既然能被**挂起**,自然就还可以被**恢复**。它们两个一般是成对出现的。
> 还记得我们在讲[协程思维模型](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485632)的时候提到的“非阻塞”概念吗这主要就归功于Kotlin协程的挂起函数的能力。
不过我单纯用文字告诉你Kotlin协程支持挂起和恢复你一定没有什么概念我做了一个小动画描述了挂起函数整体的执行流程同时也展示了其背后更多的细节。需要注意的是动画当中出现的“闪烁”模拟的是请求网络。**你一定要多看几遍,确保没有遗漏其中的细节。**
然后,我也再给你重点解释下其中的关键点:
* 在IntelliJ当中挂起函数会有一个特殊的箭头标记这样就便于我们分辨出当前调用的函数是否是普通函数。调用挂起函数的位置我们叫做是**挂起点**。
* 另外,表面上看起来是同步的代码,实际上也涉及到了线程切换,一行代码,切换了两个线程。
* 比如“val user = getUserInfo()”,其中“=”左边的代码运行在主线程,而“=”右边的代码运行在IO线程。
* 每一次从主线程到IO线程都是一次协程挂起。
* 每一次从IO线程到主线程都是一次协程恢复。
* 挂起和恢复,这是挂起函数**特有的能力**,普通函数是不具备的。
* 挂起只是将程序执行流程转移到了其他线程主线程不会被阻塞。如果以上代码运行在Android系统我们的App仍然可以响应用户的操作主线程并不繁忙。相信现在你对协程思维模型又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了。
好,挂起函数的执行流程我们已经很清楚了。借助挂起函数,我们可以用同步的方式来写异步代码,对比起前面“回调地狱”式的代码,挂起函数写出来的代码可读性更好、扩展性更好、维护性更好,并且更难出错。
这个时候,你也许会感慨:挂起函数真的是太神奇了!简直就跟魔法一样!**那么Kotlin协程到底是如何做到一行代码切换两个线程的呢**
其实Kotlin协程当中并不存在什么“魔法”。这一切的细节都藏在了挂起函数的 **suspend** 关键字里。
## 深入理解suspend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知道了suspend是Kotlin当中的一个关键字它主要的作用是用于定义“挂起函数”。不过如果你有仔细留意上节课当中的一段代码你就会发现同样的一个函数加上suspend修饰以后它的**函数类型**就会发生改变。
我们来回忆一下上节课的那段代码:
```plain
// 代码段5
fun func1(num: Int): Double {
return num.toDouble()
}
/*
func1与func3唯一的区别
↓ */
suspend fun func3(num: Int): Double {
delay(100L)
return num.toDouble()
}
val f1: (Int) -> Double = ::func1
val f2: suspend (Int) -> Double = ::func3
val f3: (Int) -> Double = ::func3 // 报错
val f4: suspend (Int) -> Double = ::func1 // 报错
```
可见同样是Int作为参数Double作为返回值有没有suspend修饰它们两者的函数类型是不一样的。“suspend (Int) -> Double”与“(Int) -> Double”并不能互相赋值。
在讲[高阶函数](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476637)的时候我提到过Kotlin的函数类型其实只跟参数、返回值、接收者相关不过现在又加了一条还跟suspend相关。
> 补充:如果你接触过[Compose](https://github.com/JetBrains/compose-jb),你会发现其中的@Composable跟suspend一样也可以改变一个函数的类型不过这个并不是我们要了解的重点这里只是帮助你建立一个知识连接如果你将来遇到了Compose你就可以快速理解了。
**那么suspend修饰的函数到底会变成什么类型**如果你将挂起函数与前面“回调地狱的代码”放在一起对比,再结合我们[第3讲](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473529)学过的Kotlin原理应该就会找到一些头绪了
![图片](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8/68/08c49bd12047359fc8cea409fc6a2568.png?wh=1442x811)
其实,**挂起函数的本质就是Callback**。
别忘了我们还有Kotlin编译器这个“幕后的翻译官”啊虽然我们写出来的挂起函数并没有任何Callback的逻辑但是当Kotlin编译器检测到suspend关键字修饰的函数以后就会自动将挂起函数转换成带有CallBack的函数。
如果我们将上面的挂起函数反编译成Java结果会是这样
```java
// 代码段6
// Continuation 等价于 CallBack
// ↓
public static final Object getUserInfo(Continuation $completion) {
...
return "BoyCoder";
}
```
从反编译的结果来看挂起函数确实变成了一个带有CallBack的函数只是这个CallBack换了个名字叫做Continuation。我们来看看Continuation在Kotlin中的定义
```plain
// 代码段7
public interface Continuation<in T> {
// ...
// 相当于 CallBack的onSuccess 结果
// ↓ ↓
public fun resumeWith(result: Result<T>)
}
interface CallBack {
void onSuccess(String response);
}
```
根据以上定义我们其实能发现,**Continuation本质上也就是一个带有泛型参数的CallBack**只是它的名字看起来有点吓人而已。这个“从挂起函数转换成CallBack函数”的过程被叫做是CPS转换Continuation-Passing-Style Transformation
Kotlin官方要将CallBack命名为Continuation的原因也出来了Continuation道出了它的实现原理。当然为了理解挂起函数我们用CallBack会更加简明易懂。
下面我用动画来演示一下挂起函数在CPS转换过程中函数签名的变化
![图片](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37/92/3732f7a3473e82c5a5d109a18d87f992.gif?wh=720x405)
> **注意**挂起函数CPS转换后的内部逻辑其实要远比演示的复杂这个我们到源码篇再深究我们暂时只关注它**函数签名**的变化。
你能看到在上面CPS转换的过程中函数的类型发生了变化“suspend ()->String” 变成了 “(Continuation)-> Any?”。
而这就意味着如果你在Java中访问一个Kotlin挂起函数getUserInfo()会看到Java里的getUserInfo()的类型是“(Continuation)-> Object”即接收Continuation为参数返回值是Object
![图片](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5b/90/5b81e4a51acaafa1ce56f7a888037790.png?wh=792x286)
到这里,我们就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需要搞清楚了,那就是:**Continuation到底是什么**?如果你查[词典](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zhs/%E8%AF%8D%E5%85%B8/%E8%8B%B1%E8%AF%AD/continuation)和[维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E%A1%E7%AE%97%E7%BB%AD%E4%BD%93),可能会一头雾水,因为这个词太抽象了。
让我结合前面的代码案例,用更加通俗的语言解释给你听。
首先我们只需要把握住Continuation的词源Continue即可。Continue是“继续”的意思Continuation则是“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放到程序中Continuation就代表了“程序继续运行下去需要执行的代码”“接下来要执行的代码”或者是“剩下的代码”。
就以上面的代码为例当程序运行getUserInfo()这个挂起函数的时候它的“Continuation”则是下图红框的代码
![图片](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6/yb/060c08db5f586ed8e189cfa26eaa6yyb.png?wh=960x376)
这样理解了Continuation以后CPS也就容易理解了它其实就是**将程序接下来要执行的代码进行传递的一种模式**。
而CPS转换就是**将原本的同步挂起函数转换成CallBack异步代码**的过程。这个转换是编译器在背后做的,我们程序员对此并无感知。
![图片](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3/22/03d156ec6a31d650c6634f486dc06222.gif?wh=720x405)
根据这个动图可以看到当程序执行到getUserInfo()的时候剩下的未执行代码都被一起打包了起来以Continuation的形式传递给了getUserInfo()的Callback回调当中。当然这种方式其实只是大致模拟了挂起函数的CPS转换过程实际细节要远比这个复杂。但这对于现阶段的学习来说已经完全够用了。
以上就是Kotlin挂起函数的核心原理它的挂起和恢复其实也是通过CPS转换来实现的。在后面学习源码篇的时候我们还会继续跟Continuation继续打交道。现在我们看着CPS的过程好像很简单等到深入底层的时候你会发现Continuation是多么的复杂和精妙。
这里,我们再来看看之前的协程思维模型:
![图片](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6/1b/c6e735653c09f05ea94f5478d5e0d61b.gif?wh=1080x492)
所以,现在我们可以理出一条线索了:**协程之所以是非阻塞是因为它支持“挂起和恢复”而挂起和恢复的能力主要是源自于“挂起函数”而挂起函数是由CPS实现的其中的Continuation本质上就是Callback**。
读完上面的这段话,也许你会忍不住好奇:**协程跟挂起函数之间是什么关系?**
## 协程与挂起函数
你可能觉得,既然协程和挂起函数都是支持挂起和恢复的,那它们两个是不是同一个东西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关于协程和挂起函数的关系,我们暂时还不适合深入源码层面去做探讨。不过,从我们目前已有的信息,就可以直接推断出,它们之间肯定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让我们来看个简单的例子:
```plain
// 代码段8
fun main() {
getUserInfo() // 报错
}
suspend fun getUserInfo(): String {
withContext(Dispatchers.IO) {
delay(1000L)
}
return "BoyCoder"
}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直接在main函数当中调用了getUserInfo()这个挂起函数这时候我们发现IDE会报错报错的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图片](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8/aa/68010f8b8bd5de8d58dd8576828d92aa.png?wh=945x247)
这个报错信息的意思是:**挂起函数,只能在协程当中被调用,或者是被其他挂起函数调用**。这个意思也很好理解,对于这样的要求,我们很容易就能写出下面的代码:
```plain
// 代码段9
// 在协程中调用getUserInfo()
fun main() = runBlocking {
val user = getUserInfo()
}
// 在另一个挂起函数中调用getUserInfo()
suspend fun anotherSuspendFunc() {
val user = getUserInfo()
}
```
代码写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满足于这样的结果。但实际上,以上两种方式,它们之间是可以继续深入并且挖掘出共性的。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runBlocking的函数签名
```plain
// 代码段10
public actual fun <T> runBlocking(
context: CoroutineContext,
block: suspend CoroutineScope.() -> T
): T {
}
```
我们重点关注它的第二个参数block的类型“suspend CoroutineScope.() -> T”看到其中的suspend关键字了吗**原来block也是一个挂起函数的类型**那么在block当中可以调用挂起函数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所以说虽然“协程和挂起函数”都可以调用“挂起函数”但是协程的Lambda也是挂起函数。所以它们本质上都是因为“挂起函数可以调用挂起函数”。
也就是说,站在目前的阶段来看,我们可以认为:**挂起和恢复是协程的一种底层能力而挂起函数是这种底层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暴露出来的suspend关键字我们开发者可以在上层非常方便地使用这种底层能力。**
## 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Kotlin协程当中的最核心的特性**挂起函数**。
挂起函数可以极大地简化异步编程,让我们能够**以同步的方式写异步代码**。相比“回调地狱”式的代码,挂起函数写出来的代码**可读性更好、扩展性更好、维护性更好,也更难出错**。而除此之外,你也需要牢记以下这些核心要点,来更好地掌握挂起函数。
* 要定义挂起函数,我们只需在普通函数的基础上,增加一个**suspend关键字**。suspend这个关键字是会改变函数类型的“suspend (Int) -> Double”与“(Int) -> Double”并不是同一个类型。
* 挂起函数,由于它拥有**挂起和恢复**的能力,因此对于同一行代码来说,“=”左右两边的代码分别可以执行在不同的线程之上。而这一切都是因为Kotlin编译器这个幕后的翻译官在起作用。
* **挂起函数的本质就是Callback**。只是说Kotlin底层用了一个更加高大上的名字叫Continuation。而Kotlin编译器将suspend翻译成Continuation的过程则是CPS转换。这里的Continuation是代表了“程序继续运行下去需要执行的代码”“接下来要执行的代码”或者是 “剩下的代码”。
最后,我们还探索了协程与挂起函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挂起函数,只能在协程当中被调用,或者是被其他挂起函数调用**。但协程中的block本质上仍然是挂起函数。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挂起和恢复是协程的一种底层能力;而挂起函数则是一种上层的表现形式。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19/bd/19591ff06ebc553ca6fa695a3914bdbd.jpg?wh=2000x1279)
## 思考题
前面我们提到“挂起函数只能在协程当中被调用,或者是被其他挂起函数调用”,而本质上,还是因为“挂起函数可以调用挂起函数”。那么,你能找出更加底层的证据吗?
换个方式理解就是:凭什么挂起函数可以调用挂起函数,而普通函数不能调用挂起函数?它的底层逻辑到底什么?
```plain
// 代码段11
fun normalFunc() {
val user = getUserInfo() // 报错
}
suspend fun anotherSuspendFunc() {
val user = getUserInfo() // 通过
}
```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思考和答案,也欢迎你把今天的内容分享给更多的朋友,我们一起探讨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