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book/持续交付36讲/docs/15906.md
2022-09-03 22:05:03 +08:00

170 lines
12 KiB
Markdown
Raw Permalink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 27 | 利用Mock与回放技术助力自动化回归
你好我是王潇俊。今天我和你分享的主题是利用Mock与回放技术助力自动化回归。
在《代码静态检查实践》和《越来越重要的破坏性测试 》这次的分享中,我介绍了对持续交付有重大影响的两个测试类型,即静态代码检查和破坏性测试。
你可能已经发现,这两种测试正好适用于持续集成和测试管理的一头、一尾:
* 静态代码检查,适合在所有其他测试类型开始之前优先进行,把住第一关;
* 破坏性测试,则适用于集成或验收测试之后,甚至是对系统进行持续长久的测试。
那么,我们现在再一起来看看,持续交付过程中还有哪些测试方法,以及还有哪些问题和难点吧。
## 持续交付中的测试难点
其实,对于持续交付中的测试来说,自动化回归测试是不可或缺的,占了很大的测试比重。而进行自动化回归测试,就始终会有“三座大山”横在你面前。
**“第一座大山”:测试数据的准备和清理。**
通常情况下,回归测试的用例是可以复用的,所以比较固定,结果校验也比较确定。而如果要实现回归测试的自动化,就需要保证每次测试时的初始数据尽量一致,以确保测试脚本可复用。
如果每次的数据都不同,那么每次的测试结果也会受到影响。为了做到测试结果的可信赖,就有两种方法:
* 一种是,每次全新的测试都使用全新初始化数据;
* 另一种是,在测试完成后,清除变更数据,将数据还原。
但是,这两种方法的实现,都比较麻烦,而且很容易出错。
**“第二座大山”:分布式系统的依赖。**
分布式系统因为有服务依赖的问题,所以进行一些回归测试时,也会存在依赖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持续交付中比较难解决:
1. 单元测试时要面对两难选择,测依赖还是不测依赖;
2. 集成测试时,如何保证依赖服务的稳定性,或者说排除由稳定性带来的干扰,所以到底是依赖服务的问题,还是被测服务的问题很难确定;
3. 真实的业务系统中,往往还存在多层依赖的问题,你还要想办法解决被测应用依赖的服务的依赖服务。
我的天呢,“这座大山”简直难以翻越。
**“第三座大山”:测试用例的高度仿真。**
如何才能模拟出和用户一样的场景,一直困扰着我们。
如果我们的回归测试不是自己设计的假想用例,而是真实用户在生产环境中曾经发生过的实际用例的话,那么肯定可以取得更好的回归测试效果。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或技术能够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呢?
如何翻越这“三座大山”我在这里给你准备了Mock和回放技术这个两大利器也就是我接下来要和你重点分享的内容。
## 两大利器之一Mock
我先来说说什么是Mock
> 如果某个对象在测试过程中依赖于另一个复杂对象而这个复杂对象又很难被从测试过程中剥离出来那么就可以利用Mock去模拟并代替这个复杂对象。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抽象下面这张图就是Mock定义的一个具象化展示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2/9f/e2e79f8ec5f10e7ef3b3c84c8781d39f.png)
图1 测试过程中,被测对象的外部依赖情况展示
在测试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要测试某个方法和对象,而这个被测方法和对象依赖了外部的一些对象或者操作,比如:读写数据库、依赖另外一个对象的实体;依赖另一个外部服务的数据返回。
而实际的测试过程很难实现这三种情况,比如:单元测试环境与数据库的网络不通;依赖的对象接口还没有升级到兼容版本;依赖的外部服务属于其他团队,你没有办法部署等等。
那么这时你就可以利用Mock技术去模拟这些外部依赖完成自己的测试工作。
Mock因为这样的模拟能力为测试和持续交付带来的价值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1. **使测试用例更独立、更解耦**。利用Mock技术无论是单体应用还是分布式架构都可以保证测试用例完全独立运行而且还能保证测试用例的可迁移性和高稳定性。为什么呢
因为足够独立,测试用例无论在哪里运行,都可以保证预期结果;而由于不再依赖于外部的任何条件,使得测试用例也不再受到外部的干扰,稳定性也必然得到提升。
2. **提升测试用例的执行速度**。由于Mock技术只是对实际操作或对象的模拟所以运行返回非常快。特别是对于一些数据库操作或者复杂事务的处理可以明显缩短整个测试用来的执行时间。
这样做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加快测试用例的执行,从而快速得到测试结果,提升整个持续交付流程的效率。
3. **提高测试用例准备的效率**。因为Mock技术可以实现对外部依赖的完全可控所以测试人员在编写测试用例时无需再去特别考虑依赖端的情况了只要按照既定方式设计用例就可以了。
那么如何在测试中使用Mock技术呢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不同的Mock框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主要的应用场景可以分为两类基于对象和类的Mock基于微服务的Mock。
**第一基于对象和类的Mock**
基于对象和类的Mock我比较推荐使用的框架是Mockito或者EasyMock。
Mockito或者EasyMock这两个框架的实现原理都是在运行时为每一个被Mock的对象或类动态生成一个代理对象由这个代理对象返回预先设计的结果。
这类框架非常适合模拟DAO层的数据操作和复杂逻辑所以它们往往只能用于单元测试阶段。而到了集成测试阶段你需要模拟一个外部依赖服务时就需要基于微服务的Mock粉墨登场了。
**第二基于微服务的Mock**
基于微服务的Mock我个人比较推荐的框架是Weir Mock 和 Mock Server。这两个框架都可以很好地模拟API、http形式的对象。
从编写测试代码的角度看Weir Mock 和 Mock Server这两种测试框架实现Mock的方式基本一致
1. 标记被代理的类或对象,或声明被代理的服务;
2. 通过Mock框架定制代理的行为
3. 调用代理,从而获得预期的结果。
可见这两种Mock框架都很容易被上手使用。
**第三携程的Mock Service实践**
在携程我们一次集成测试可能依赖的外部服务和数据服务会有几百个而这几百个服务中很多都属于基础服务都有被Mock的价值。
所以携程借鉴了Mock Server的想法在整个测试环境中构建了一套Mock Service所有服务的请求都会优先通过这套系统同时所有服务的返回也会被拦截。这套Mock Service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巨大的代理代理了所有请求。
那么测试人员只要去配置自己的哪些请求需要被Mock Service代理就可以了如果请求的入参相同且Mock Service中存在该请求曾经的返回则直接被代理。反之则透传到真正的服务。
虽然这会增加性能开销,但是对于整体的回归测试来说,价值巨大,而且方便好用、无需编码。
Mock技术通过模拟绕过了实际的数据调用和服务调用问题横在我们面前的“三座大山”中的其中两座测试数据的准备和清理、分布式系统的依赖算是铲平了。但是如何解决“第三座大山”呢即如何做到模拟用户真正的操作行为呢
## 两大利器之二“回放”技术
**要做到和实际用户操作一致,最好的方法就是记录实际用户在生产环境的操作,然后在测试环境中回放。**
当然,我们要记录的并不是用户在客户端的操作过程,而是用户产生的最终请求。这样做,我们就能规避掉客户端产生的干扰,直接对功能进行测试了。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如何把用户的请求记录下来。**
这里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前提原则,即:我们并不需要记录所有用户的请求,只要抽样即可,这样既可以保持用例的新鲜度,又可以减少成本。
我们在携程有两种方案来拦截记录用户操作:
* 第一种方案是在统一的SLB上做统一的拦截和复制转发处理。这个方案的好处是管理统一实现难度也不算太大。但问题是SLB毕竟是生产主路径上的处理服务一不小心就可能影响本身的路由服务形成故障。所以我们有了第二种替换方案。
* 第二种方案是,在集群中扩容一台服务器,在该服务器上启动一个软交换,由该软交换负责复制和转发用户请求,而真正的用户请求,仍旧由该服务器进行处理。
这个方案比第一种方案稍微复杂了一些,但在云计算的支持下,却显得更经济。你可以按需扩容服务器来获取抽样结果,记录结束后释放该服务器资源。这个过程中,你也不需要进行过多的配置操作,就和正常的扩容配置一样,减少了风险。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用户行为的拦截记录。而用户行为记录的保存格式,你也可以根据要使用的的回放工具来决定。
**然后,我们再一起看看回放的多样性。**
因为回放过程完全由我们来控制,所以除了正常的原样回放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回放过程达到更多的目的。
我们既可以按照正常的时间间隔,按照记录进行顺序回放;也可以压缩回放时间,形成一定的压力,进行回放,达到压力测试的目的。
而且,如果可以对记录的请求数据做到更精细的管理,我们还可以对回放进一步抽样和删选,比如只回放符合条件的某些请求等等,找出边界用例,利用这些用例完成系统的容错性和兼容性测试。
当然,你如果希望做到回放的精细管理,那我的建议是根据你的实际业务特性自研回放工具。
自研回放工具的整体思路其实非常简单,就是读取拦截的访问记录、模拟实际协议、进行再次访问。当然,你还可以给它加上更多额外的功能,比如数据筛选、异常处理、循环重复等等。
现在,利用“回放”技术,我们也顺利翻越了最后“一座山”,实现了用户行为的高度仿真。
## 总结
我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你展开了今天的分享内容。
首先,我和你分享了自动化回归测试会遇到的三个难题:测试数据的准备和清理、分布式系统的依赖,以及测试用例的高度仿真。
我们可以利用Mock技术即通过代理的方式模拟被依赖的对象、方法或服务的技术通过不同的框架解决自动化回归测试的前两个问题
* 基于对象和类的Mock解决一个应用内部依赖的问题
* 基于微服务的Mock解决应用与应用之间外部依赖的问题。
然后,我和你分享了携程的“回放技术”,即先通过虚拟交换机,复制和记录生产用户的实际请求,在测试时“回放”这些真实操作,以达到更逼真地模拟用户行为的目的,从而解决了自动化回归测试遇到的第三个问题。
所以利用Mock和“回放”技术我们能够提高自动化回归测试的效率和准确度从而使整个持续交付过程更顺滑自动化程度更高。
## 思考题
你所在的公司,有没有合理的回归测试过程?如果没有,是为什么呢,遇到了什么困难?通过我今天分享的内容,你将如何去优化这个回归测试的过程呢?
感谢你的收听,欢迎你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