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112 lines
11 KiB
Markdown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ay be confused with others in your current locale. If your use case is intentional and legitimate,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highlight these characters.

# 34 | 管理沟通上有哪些常见的坑儿呢?
本文是关于管理沟通问题的最后一篇文章,前面的六篇文章,都是在探讨如何帮管理者们应对管理沟通的问题和挑战的。这篇文章,我想聊聊技术管理者,尤其是新管理者们,常见的五类管理沟通误区。这些常见的表现和行为都来自于真实的管理场景中,可能是你,也可能是你的下级管理者,甚至是你的上级管理者。下面,我们一起来“照照镜子”。
**第一类误区**,常见的说法有:
1. 在项目攻坚初期有的技术管理者会这样说“需求还没有出来为什么我们团队要陪产品团队一起996
2. 当上级要求运营任务的时候,有些管理者会这样说:“为什么要我们团队傻傻地去点赞?这个又不在我们团队的职责范围内。”
3. 在评审产品设计的时候,有些技术管理者会这样说:“怎么会有这么二的设计,一点儿逻辑都没有!”
4. 在确认产品功能和效果的时候,有的产品团队管理者会这样说:“怎么研发老是自作主张,看不懂需求文档吗!”
上面这四个说法有什么共同点呢?
你不难发现,这类说法如果出自一名工程师或者一线产品经理之口,他们只是对于自己不能理解的做法,给出了基于自己角色的观点和态度,倒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是出自一位管理者之口,无论是技术团队的管理者,还是产品团队的管理者,其“视角”就未免有些低了。这类说法背后的逻辑是:这不是我团队的事儿,问题都是别人团队的。所以我把它们归纳为**沟通视角问题:沟通仅从自己出发,对管理者的角色和视角认知不够**。
对此,我只想阐述一个简单的逻辑:**一线员工是用工作量来评估价值的,他们只要做出了自己该做的,就是有价值的;而管理者是用团队业绩来评估价值的,即便不是管理者个人的原因,只要结果是团队不出业绩,那么管理者的价值就很难体现**。而且,如果“不幸”其团队成员都很能干的话,就更加凸显出管理者的失败。
所以,管理者要做出好的业绩,就需要站高一层,站在自己上级的视角来和各个团队协同,以收获共同期待的成果。并且大部分时候,帮合作团队一起做好工作,也是为了自己的业绩,你并不会吃亏。
**第二类误区**,常见的说法有:
1. 上级问“按照计划进度不是要到60%了吗怎么才到40%啊?”有的管理者这样回答:“这也不能怪我啊,产品变更需求了!”
2. 上级问:“约定好的流程为什么没有走呢?”有的管理者这样回应:“为啥其他人不走流程你就不说,我已经很认真了啊,流程有这么多问题,我工作又这么紧张……”
3. 合作者说:“这里有个问题,帮忙看看怎么回事吧。”有的管理者这样回应:“这不可能,肯定是你看错了”,或者说:“只能做成这样子,我也没办法。”
4. 合作者问“这个BUG有多大影响”有的管理者这样回应“我估不出来你找别人吧
对于以上四个管理者的回应,如果你是他的上级或合作者,你会是什么感受呢?
我估计你会有如下两个直接反应:
1. 疑惑和僵住:“我也没说啥啊,咋就毛了呢?这话茬没法接下去了啊……”
2. 远离和放弃:“这人说不得啊,没法交流,以后少打交道吧。”
无论是哪个反应,对于这位管理者来说,都是不愿看到的消极负向的结果。由于这类管理者总是以为对方在针对自己,过于敏感,所以我把这类问题归纳为**沟通姿态问题:总是在防卫,随时准备战斗**。
对此,我想说,**防卫姿态对于管理者做好工作不会有正向价值,长此以往,就等于关闭了别人提供帮助的大门,任其自生自灭,这显然是个双输的结果**。所以,工作中最好还是以做事为主,少考虑一些个人感受。如果就事论事地去沟通问题,反而会赢得更多合作者的尊重。
**第三类误区**,常见的说法有:
1. 管理者这样对下属说:“你怎么这么不靠谱,这么简单的事儿你都搞不定!”
2. 对下属相似的说法还有:“你能不能务实一些?你能不能踏实一些?你能不能努力一些?你能不能用点脑子……”
3. 管理者这样抱怨合作方:“太脑残了,就没见过你这样的!”
4. 管理者这样对合作的产品经理或设计师说:“你到底懂不懂怎么做产品,你根本就不懂设计。”
对于以上四类说法,或许有两种可能:
1. 管理者就是想发泄情绪;
2. 管理者借情绪表达自己对下属和合作方的期待。
只不过,无论是哪种情况,这样的说法都换不来下属和合作方的改变。
原因在于,这是一种“对人不对事”的沟通,你已经给对方贴上了负面的“标签”,而一旦给人贴上了标签,对方也就放弃了改变自己的意愿,失去了改变自己的动力。因为“反正在你心目中已经是这样的一个人了,何必徒劳无功呢!你爱咋滴咋滴,实在不行我走人”。所以,我把这类问题归纳为**沟通方式问题:先给人贴标签,对人不对事**。
作为一个管理者,如果没有注意到自己这个沟通方式的弊端的话,你将会承担这样的损失:
1. 别人成了你眼中的“屡教不改”,你看不到别人的改变。
2. 你在别人心中失去了管理者的威信,大家会觉得你没有管理者的胸襟和风范。
3. 和你同心同德的人越来越少,团队人心涣散。
一旦意识到问题所在,解决起来倒也简单: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就事论事地来讨论事情。前面几篇文章中探讨的情绪管理和沟通工具的内容,都对此会有帮助。
**第四类误区**,常见的情形有:
* 你发了一条消息石沉大海……
* 你发了一封邮件石沉大海……
* 你安排了一项任务石沉大海……
然后开始扯皮:
* “我说了啊;我发了啊;我安排了啊;我通知了啊……”
* “我没看到;我没收到;我没注意;我不会做;我觉得没那么重要;我觉得没那么急;我没时间;我看不懂;不该是我干……”
上述这类沟通问题如果还出现在技术管理者身上我表示非常遗憾。问个技术人才能懂的问题你做模块间通信都知道用TCP/IP协议要完成三次握手为啥你做管理所建立的沟通机制就总用UDP的方式呢
显然,这类问题就出在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闭环”意识,认为消息和邮件发出去了,接收到的人就应该都及时看到;任务安排出去了,别人就得无失真地接收到。因此,我把这类问题归纳为**沟通意识问题:沟通没有形成闭环**。
既然是意识问题,应对这类问题的办法也是建立觉察,意识到这一点:**不能默认对方一定能收到,而且不能默认对方理解的和你想的是一致的**。所以,对于你关心的问题,一定要去确认清楚,跟进到底,形成沟通闭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之前文章中介绍的“回放话术”可以帮你把确认工作做得更加充分。
**第五类误区**,常见的情形有:
1. “这个规定太不合理了,没法遵守!”
2. “我们在指定日期肯定做不完,没戏!”
3. “这个设计很不合理,完全不考虑用户体验!”
4. “团队的氛围太差了,郁闷!”
关于上面这四类说法,即便你不是这样的管理者,想必你也肯定和这样的管理者打过交道吧?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发泄抱怨,并没有给出应对的建议和解决方案。所以我把这类问题归纳为**沟通初衷问题:只给抱怨不给建议**。
作为管理者我们需要清楚一点,的确会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掌控之外的,其中不乏不合理或不完善的。对于这样的情况,**发泄抱怨则意味着我们内心深处已经对此无能无力了**。而实际上我们也许并不需要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而只需要把一个40分的状态改善到60分就行了或者即便没有改善到60分我们也把事情往好的方向上推进了一点点这也是我们的价值。而抱怨除了把负面情绪感染给团队之外收获不到任何正向的价值。
应对这类问题,需要做的是**意图转换**如前面第33篇文中介绍的从“我不要……”转换到“我想要……”然后看看有哪些事情可以做。比如对于上述四个问题我们可以这样问自己
1. “这个规定太不合理了,没法遵守!”——那么,怎么样就合理了?
2. “我们在指定日期肯定做不完,没戏!”——那么,什么条件满足之后,就能做完呢?或者,认为什么时候能做完?
3. “这个设计很不合理,完全不考虑用户体验!”——那么,怎么样会合理一些呢?
4. “团队的氛围太差了,郁闷!”——那么,怎么做氛围会变好一点点呢?
通过问自己这些问题,相信你会有“意外”的发现,而正是这些“意外”的发现,才是你的创造力、价值以及管理能力的体现。
好了,关于管理沟通的误区,到这里,我们一共探讨了五类:
1. **视角问题:沟通仅从自己出发,对管理者的角色和视角认知不够**。
2. **姿态问题:总是在防卫,随时准备战斗**。
3. **方式问题:先给人贴标签,对人不对事**。
4. **意识问题:沟通没有形成闭环**。
5. **初衷问题:只给抱怨不给建议**。
这五类问题,是管理工作中最容易遇到的。除此之外,我相信你还会找出很多其他管理沟通上的问题,这也正是沟通复杂的地方。不过,就上面这五类最集中的问题,如果我们“照照镜子”的话,肯定是能看到自己的一些“轮廓”的,不是吗?
至此,关于管理沟通的内容,我们就探讨完了。沟通是个大话题,市面上沟通培训的课程和知识也非常多。在这个专栏中,我主要从技术管理者的角度和实际工作场景出发,先后讲解了**管理沟通框架、沟通层次图、情绪管理**,以及**向上、横向**和**向下三大沟通场景**,今天又介绍了常见的一些沟通误区。希望这些内容可以为技术管理岗位上的你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