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book/性能工程高手课/docs/184479.md
2022-09-03 22:05:03 +08:00

130 lines
13 KiB
Markdown
Raw Permalink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 16 | 内存篇:如何减少延迟提升内存分配效率?
你好,我是庄振运。
上一讲我们讨论了关于CPU的性能指标和分析。CPU和内存是和程序性能最相关的两个领域那么这一讲我们就来讨论和内存相关的性能指标和性能分析的工具。
内存方面的性能指标主要有缓存命中率、缓存一致性、内存带宽、内存延迟、内存的使用大小及碎片、内存的分配和回收速度等接下来我会逐一进行介绍。现代很多CPU都是NUMA架构的所以我也会介绍NUMA的影响和常用的工具。
## 缓存和缓存命中率
我们先看看缓存也就是Cache。
缓存是CPU与内存之间的临时数据交换器是为了解决两种速度不匹配的矛盾而设计的。这个矛盾就是**CPU运行处理速度**与**内存读写速度**不匹配的矛盾。CPU处理指令的速度比内存的速度快得多了有百倍的差别这一点我们已经在上一讲讨论过。
缓存的概念极为重要。不止是CPU缓存的策略也用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服务中很多其他的地方比如外部存储、文件系统以及程序设计上。有人甚至开玩笑说计算机的各种技术说到底就是三种——Cache缓存、Hash哈希处理和Trash资源回收。这种说法当然有点偏颇但你也能从中看到缓存技术的重要性。
现在回到CPU缓存的讨论上来。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75/53/754b694aed8f28c2e215876fc596cf53.png)
我们前面也讲了随着多核CPU的发展CPU缓存通常分成了三个级别L1、L2、L3。一般而言每个核上都有L1和L2缓存。L1缓存其实分成两部分一个用于存数据也就是L1d CacheData Cache另外一个用于存指令L1i CacheInstruction Cache
L1缓存相对较小每部分差不多只有几十KB。L2缓存更大一些有几百KB速度就要慢一些了。L2一般是一个统一的缓存不把数据和指令分开。L3缓存则是三级缓存中最大的一级可以达到几个MB大小同时也是最慢的一级了。你要注意在同一个处理器上所有核共享一个L3缓存。
为什么要采用多级缓存,并逐级增加缓存大小呢?
这个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各级缓存的命中率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直接访问内存的概率。每一级缓存的命中率都很重要尤其是L1的命中率。这是因为缓存的命中率对总体的访问时间延迟影响很大而且下一级缓存的访问延迟往往是上一级缓存延迟的很多倍。
为了加深你的理解,我还是用文章中图片里的延迟数据来举例说明一下。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75/53/754b694aed8f28c2e215876fc596cf53.png)
在图片里你可以看到L1的访问时间是3个时钟周期L2的访问时间是12个时钟周期。假如在理想情况下L1i的命中率是100%就是说每条指令都从L1i里面取那么平均指令访问时间也是3个时钟周期。作为对比如果L1i命中率变成90%也就是只有90%的指令从L1i里面取到而剩下的10%需要L2来提供。
那么平均指令访问时间就变成了3.9个指令周期也就是90%\*3+10%\*12。虽然看起来只有10%的指令没有命中但是相对于L1命中率100%的情况平均访问时间延迟差不多增大了多少呢高达30%。
## 缓存一致性
虽然缓存能够极大地提升运算性能但也带来了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缓存一致性问题cache coherence”。
如果不能保证缓存一致性就可能造成结果错误。因为每个核都有自己的L1和L2缓存当在不同核上运行同一个进程的不同线程时如果这些线程同时操作同一个进程内存就可能互相冲突最终产生错误的结果。
举个例子你可以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假设处理器有两个核core-A和core-B。这两个核同时运行两个线程都操作共同的变量i。假设它们并行执行i++。如果i的初始值是0当两个线程执行完毕后我们预期的结果是i变成2。但是如果不采取必要的措施那么在实际执行中就可能会出错什么样的错误呢我们来探讨一下。
运行开始时每个核都存储了i的值0。当第core-A做i++的时候其缓存中的值变成了1i需要马上回写到内存内存之中的i也就变成了1。但是core-B缓存中的i值依然是0当运行在它上面的线程执行i++然后回写到内存时就会覆盖core-A内核的操作使得最终i 的结果是1而不是预期中的2。
为了达到数据访问的一致,就需要各个处理器和内核,在访问缓存和写回内存时遵循一些协议,这样的协议就叫**缓存一致性协议**。常见的缓存一致性协议有MSI、MESI等。
缓存一致性协议解决了缓存内容不一致的问题,但同时也造成了缓存性能的下降。在有些情况下性能还会受到严重影响。我们下一讲还会仔细分析这一点,并且讨论怎样通过优化代码来克服这样的性能问题。
## 内存带宽和延迟
我们讨论了缓存,接下来探讨内存带宽和内存访问延迟。
计算机性能方面的一个趋势就是,内存越来越变成主要的性能瓶颈。内存对性能的制约包括三个方面:内存大小、内存访问延迟和内存带宽。
第一个方面就是内存的使用大小,这个最直观,大家都懂。这方面的优化方式也有很多,包括采用高效的,使用内存少的算法和数据结构。
第二个方面是内存访问延迟,这个也比较好理解,我们刚刚讨论的各级缓存,都是为了降低内存的直接访问,从而间接地降低内存访问延迟的。如果我们尽量降低数据和程序的大小,那么各级缓存的命中率也会相应地提高,这是因为缓存可以覆盖的代码和数据比例会增大。
第三个方面就是内存带宽,也就是单位时间内,可以并行读取或写入内存的数据量,通常以字节/秒为单位表示。一款CPU的最大内存带宽往往是有限而确定的。并且一般来说这个最大内存带宽只是个理论最大值实际中我们的程序使用只能达到最大带宽利用率的60。如果超出这个百分比内存的访问延迟会急剧上升。
文章中的图片就展示了几款Intel的CPU的内存访问延迟和内存带宽的关系图片来自[https://images.anandtech.com](https://images.anandtech.com))。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a1/7b/a1a03d7bdcb021be9c4653d0ef49ae7b.png)
图中内存带宽使用是横轴,相对应的,内存访问延迟是纵轴。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内存带宽较小时,内存访问延迟很小,而且基本固定,最多缓慢上升。而当内存带宽超过一定值后,访问延迟会快速上升,最终增加到不能接受的程度。
那么一款处理器的内存总带宽取决于哪些因素呢?
答案是有四个因素内存总带宽的大小就是这些因素的乘积。这四个因素是DRAM时钟频率、每时钟的数据传输次数、内存总线带宽一般是64bit、内存通道数量。
我们来用几个实际的Intel CPU为例来看看内存带宽的变化。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b1/55/b16a437792c79f5c2c195fd632206255.png)
文章中的这个表格大体上总结了5款Intel CPU的各级缓存大小、内存通道数目、可使用内存带宽这里取最大值的50%、内存频率和速度。你可以看到每款新的CPU它的内存带宽一般还是增加的这主要归功于内存频率的提升。
## 内存的分配
讲过内存带宽,我们再来看看内存的分配。程序使用的内存大小很关键,是影响一个程序性能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对程序的内存使用大小进行调优,从而让程序尽量少地使用内存。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系统内存用光的经验每当发生这种情况系统就会被迫杀掉一些进程并且抛出一个系统错误内存用光“OOMOut of memory”。所以一个应用程序用的内存越少那么OOM错误就越不太可能发生。
还有,服务器等容量也是公司运营成本的一部分。如果一台服务器的内存资源足够,那么这样一个服务器系统就可以同时运行多个程序或进程,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利用率,这样就节省了公司运营成本。
再进一步讲,应用程序向操作系统申请内存时,系统会分配内存,这中间总要花些时间,因为操作系统需要查看可用内存并分配。一个系统的空闲内存越多,应用程序向操作系统申请内存的时候,就越快地拿到所申请的内存。反之,应用程序就有可能经历很大的内存请求分配延迟。
比如说在系统空闲内存很少的时候程序很可能会变得超级慢。因为操作系统对内存请求进行比如malloc())处理时,如果空闲内存不够,系统需要采取措施回收内存,这个过程可能会阻塞。
我们写程序时或许习惯直接使用new、malloc等API申请分配内存直观又方便。但这样做有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所申请内存块的大小不定。当这样的内存申请频繁操作时会造成大量的内存碎片这些内存碎片会导致系统性能下降。
一般来讲开发应用程序时采用内存池Memory Pool可以看作是一种内存分配方式的优化。
所谓的内存池,就是提前申请分配一定数量的、大小仔细考虑的内存块留作备用。当线程有新的内存需求时,就从内存池中分出一部分内存块。如果已分配的内存块不够,那么可以继续申请新的内存块。同样,线程释放的内存也暂时不返还给操作系统,而是放在内存池内留着备用。
这样做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尽量避免了内存碎片,使得内存分配效率和系统的总体内存使用效率得到提升。
## NUMA的影响
我们刚刚谈了内存性能的几个方面最后看看多处理器使用内存的情景也就是NUMA场景。NUMA系统现在非常普遍它和CPU和内存的性能都很相关。简单来说NUMA包含多个处理器或者节点它们之间通过高速互连网络连接而成。每个处理器都有自己的本地内存但所有处理器可以访问全部内存。
因为访问远端内存的延迟远远大于本地内存访问,操作系统的设计已经将内存分布的特点考虑进去了。比如一个线程运行在一个处理器中,那么为这个线程所分配的内存,一般是该处理器的本地内存,而不是外部内存。但是,在特殊情况下,比如本地内存已经用光,那就只能分配远端内存。
我们部署应用程序时最好将访问相同数据的多个线程放在相同的处理器上。根据情况有时候也需要强制去绑定线程到某个节点或者CPU核上。
## 工具
内存相关的工具也挺多的。比如你最熟的内存监测命令或许是free了。这个命令会简单地报告总的内存、使用的内存、空闲内存等。
vmstatVirtual Meomory Statistics 虚拟内存统计也是Linux中监控内存的常用工具可以对操作系统的虚拟内存、进程、CPU等的整体情况进行监视。
我建议你也尽量熟悉一下Linux下的/proc文件系统。这是一个虚拟文件系统只存在内存当中而不占用外存空间。这个目录下有很多文件每一个文件的内容都是动态创建的。这些文件提供了一种在Linux内核空间和用户间之间进行通信的方法。比如/proc/meminfo就对内存方面的监测非常有用。这个文件里面有几十个条目比如SwapFree显示的是空闲swap总量等。
另外,/proc这个目录下还可以根据进程的ID来查看每个进程的详细信息包括分配到进程的内存使用。比如/proc/PID/maps文件里面的每一行都描述进程或线程中连续虚拟内存的区域这些信息提供了更深层次的内存剖析。
## 总结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19/db/19ec66b033e2fd90d3d8123bc66b19db.png)
我们都知道宋代词人辛弃疾,他曾经这样憧憬他的战场梦想:“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我们开发的应用程序对内存的分配请求延迟,也有相似的期盼,就是要动作飞快。如果内存分配延迟太大,整个程序的性能自然也高不上去。
如何实现这个梦想呢?就需要我们的代码和程序,尽量降低对内存的使用大小和内存带宽,尽量少地请求分配和释放内存,帮助系统内存状态不至于太过碎片化,并且对代码结构做一些相应地优化。
## 思考题
你正在开发的系统或者模块,会运行在什么样的服务器上?服务器上有多少内存?如果内存大小可能不够,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降低内存使用量呢?再进一步,内存带宽会是瓶颈吗?
欢迎你在留言区分享自己的思考,与我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也欢迎你把文章分享给自己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