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13 KiB

加餐福利 | 课后思考题答案合集

你好,我是程远,好久不见。

距离我们的专栏更新结束,已经过去了不少时间。我仍然会在工作之余,到这门课的留言区转一转,回答同学的问题。大部分的疑问,我都通过留言做了回复。

除了紧跟更新的第一批同学,也很开心有更多新朋友加入到这个专栏的学习中。那课程的思考题呢,为了给你留足思考和研究的时间,我选择用加餐的方式,给你提供参考答案。

这里我想和你说明的是,我这里给你提供的参考答案,都是我能够直接给你特定答案的问题。至于操作类的题目,有的我引用了同学回复的答案。

另外一类操作题,是为了帮你巩固课程内容知识的,相信你可以从课程正文里找到答案。我还是建议你自己动手实战,这样你的收获会更大。

必学部分思考题

第2讲

Q对于这一讲的最开始有这样一个C语言的init进程它没有注册任何信号的handler。如果我们从Host Namespace向它发送SIGTERM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A即使在宿主机上向容器1号进程发送SIGTERM在1号进程没有注册handler的情况下这个进程也不能被杀死。

这个问题的原因是这样的:开始要看内核里的那段代码,“ !(force && sig_kernel_only(sig))”,

虽然由不同的namespace发送信号 虽然force是1了但是sig_kernel_only(sig)对于SIGTERM来说还是0这里是个&&, 那么 !(1 && 0) = 1。

#define sig_kernel_only(sig) siginmask(sig, SIG_KERNEL_ONLY_MASK)
#define SIG_KERNEL_ONLY_MASK (\
        rt_sigmask(SIGKILL) | rt_sigmask(SIGSTOP))

第3讲

Q如果容器的init进程创建了子进程BB又创建了自己的子进程C。如果C运行完之后退出成了僵尸进程B进程还在运行而容器的init进程还在不断地调用waitpid()那C这个僵尸进程可以被回收吗

A这道题可以参考下面两位同学的回答。

Geek2014用户的回答

这时C是不会被回收的只有等到B也被杀死C这个僵尸进程也会变成孤儿进程被init进程收养进而被init的wait机制清理掉。

莫名同学的回答:

C应该不会被回收waitpid仅等待直接children的状态变化。

为什么先进入僵尸状态而不是直接消失觉得是留给父进程一次机会查看子进程的PID、终止状态退出码、终止原因比如是信号终止还是正常退出等、资源使用信息。如果子进程直接消失那么父进程没有机会掌握子进程的具体终止情况。

一般情况下,程序逻辑可能会依据子进程的终止情况做出进一步处理:比如 Nginx Master 进程获知 Worker 进程异常退出则重新拉起来一个Worker进程。

第4讲

Q请你回顾一下基本概念中最后的这段代码你可以想一想在不做编译运行的情况下它的输出是什么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ignal.h>

typedef void (*sighandler_t)(int);

void sig_handler(int signo)
{
        if (signo == SIGTERM) {
                printf("received SIGTERM\n\n");
                // Set SIGTERM handler to default
                signal(SIGTERM, SIG_DFL);
        }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gnore SIGTERM, and send SIGTERM
        // to process itself.

        signal(SIGTERM, SIG_IGN);
        printf("Ignore SIGTERM\n\n");
        kill(0, SIGTERM);

        //Catch SIGERM, and send SIGTERM
        // to process itself.
        signal(SIGTERM, sig_handler);
        printf("Catch SIGTERM\n");
        kill(0, SIGTERM);

 
        //Default SIGTERM. In sig_handler, it sets
        //SIGTERM handler back to default one.
        printf("Default SIGTERM\n");
        kill(0, SIGTERM);

        return 0;
}

A可以参考用户geek 2014同学的答案。输出结果如下

Ignore SIGTERM
Catch SIGTERM
received SIGTERM
Default SIGTERM

第5讲

Q我们还是按照文档中定义的控制组目录层次结构图然后按序执行这几个脚本

那么在一个4个CPU的节点上group1/group3/group4里的进程分别会被分配到多少CPU呢?

A分配比例是: 2 : 0.5 : 1.5

可以参考geek 2014的答案

group1 的shares为1024quota 3.5尝试使用4

group2的shares默认为1024quota设置为-1不受限制也即是如果CPU上只有group2的话那么group2可以使用完所有的CPU实际上根据group3和group4group2最多也就能用到1.5+3.5 core

故而group1和group2各分配到2。把group2分到的2CPU看作总量再次分析group3和group4。group3和group3尝试使用的总量超过2所以按照shares比例分配group3使用1/(1+3) * 2 = 0.5group4使用3/(1+3) * 2 = 1.5

第6讲

Q写一个小程序在容器中执行它可以显示当前容器中所有进程总的CPU使用率。

A上邪忘川的回答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bin/bash
cpuinfo1=$(cat /sys/fs/cgroup/cpu,cpuacct/cpuacct.stat)
utime1=$(echo $cpuinfo1|awk '{print $2}')
stime1=$(echo $cpuinfo1|awk '{print $4}')
sleep 1
cpuinfo2=$(cat /sys/fs/cgroup/cpu,cpuacct/cpuacct.stat)
utime2=$(echo $cpuinfo2|awk '{print $2}')
stime2=$(echo $cpuinfo2|awk '{print $4}')
cpus=$((utime2+stime2-utime1-stime1))
echo "${cpus}%"

第8讲

Q在我们的例子脚本基础上你可以修改一下在容器刚一启动就在容器对应的Memory Cgroup中禁止OOM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A通过“memory.oom_control”禁止OOM后在容器中的进程不会发生OOM但是也无法申请出超过“memory.limit_in_bytes”内存。

# cat start_container.sh
#!/bin/bash
docker stop mem_alloc;docker rm mem_alloc

docker run -d --name mem_alloc registry/mem_alloc:v1

sleep 2
CONTAINER_ID=$(sudo docker ps --format "{{.ID}}\t{{.Names}}" | grep -i mem_alloc | awk '{print $1}')
echo $CONTAINER_ID

CGROUP_CONTAINER_PATH=$(find /sys/fs/cgroup/memory/ -name "*$CONTAINER_ID*")
echo $CGROUP_CONTAINER_PATH

echo 536870912 > $CGROUP_CONTAINER_PATH/memory.limit_in_bytes
echo 1 > $CGROUP_CONTAINER_PATH/memory.oom_control
cat $CGROUP_CONTAINER_PATH/memory.limit_in_bytes

第10讲

Q在一个有Swap分区的节点上用Docker启动一个容器对它的Memory Cgroup控制组设置一个内存上限N并且将memory.swappiness设置为0。这时如果在容器中启动一个不断读写文件的程序同时这个程序再申请1/2N的内存请你判断一下Swap分区中会有数据写入吗

AMemory Cgroup参数memory.swappiness起到局部控制的作用因为已经设置了memory.swappiness参数全局参数swappiness参数失效那么容器里就不能使用swap了。

第11讲

Q在这一讲OverlayFS的例子的基础上建立2个lowerdir的目录并且在目录中建立相同文件名的文件然后一起做一个overlay mount看看会发生什么

A这里引用上邪忘川同学的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如下结果是lower1目录中的文件覆盖了lower2中同名的文件, 第一个挂载的目录优先级比较高

[[root@localhost ~]# cat overlay.sh
#!/bin/bash

umount ./merged
rm upper lower1 lower2 merged work -r

mkdir upper lower1 lower2 merged work
echo "I'm from lower1!" > lower1/in_lower.txt
echo "I'm from lower2!" > lower2/in_lower.txt
echo "I'm from upper!" > upper/in_upper.txt
# `in_both` is in both directories
echo "I'm from lower1!" > lower1/in_both.txt
echo "I'm from lower2!" > lower2/in_both.txt
echo "I'm from upper!" > upper/in_both.txt

sudo mount -t overlay overlay \
 -o lowerdir=./lower1:./lower2,upperdir=./upper,workdir=./work \
 ./merged
[root@localhost ~]# sh overlay.sh
[root@localhost ~]# cat merged/in_lower.txt
I'm from lower1!

第12讲

Q在正文知识详解的部分我们使用"xfs_quota"给目录打了project ID并且限制了文件写入的数据量。那么在做完限制之后我们是否能用xfs_quota命令查询到被限制目录的project ID和限制的数据量呢

Axfs_quota不能直接得到一个目录的quota大小的限制只可以看到project ID上的quota限制不过我们可以用这段程序来获得目录对应的project ID。

# xfs_quota -x -c 'report -h /'
...
Project ID   Used   Soft   Hard Warn/Grace
---------- ---------------------------------
#0         105.6G      0      0  00 [------]
#101            0      0    10M  00 [------]

# ./get_proj /tmp/xfs_prjquota
Dir: /tmp/xfs_prjquota projectid is 101

第13讲

Q这是一道操作题通过这个操作你可以再理解一下 blkio Cgroup与 Buffered I/O的关系。

在Cgroup V1的环境里我们在blkio Cgroup V1的例子基础上把fio中“-direct=1”参数去除之后再运行fio同时运行iostat查看实际写入磁盘的速率确认Cgroup V1 blkio无法对Buffered I/O限速。

A: 这是通过iostat看到磁盘的写入速率是可以突破cgroup V1 blkio中的限制值的。

第17讲

Q在这节课的最后我提到“由于ipvlan/macvlan网络接口直接挂载在物理网络接口上对于需要使用iptables规则的容器比如Kubernetes里使用service的容器就不能工作了”请你思考一下这个判断背后的具体原因。

Aipvlan/macvlan工作在网络2层而iptables工作在网络3层。所以用ipvlan/macvlan为容器提供网络接口那么基于iptables的service服务就不工作了。

第18讲

Q在这一讲中我们提到了Linux内核中的tcp_force_fast_retransmit()函数那么你可以想想看这个函数中的tp->recording和内核参数 /proc/sys/net/ipv4/tcp_reordering是什么关系它们对数据包的重传会带来什么影响

static bool tcp_force_fast_retransmit(struct sock *sk)
{
        struct tcp_sock *tp = tcp_sk(sk);
 
        return after(tcp_highest_sack_seq(tp),
                     tp->snd_una + tp->reordering * tp->mss_cache);
}

A: 在TCP链接建立的时候tp->reordering默认值是从/proc/sys/net/ipv4/tcp_reordering默认值为3获取的。之后根据网络的乱序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最大可以增长到/proc/sys/net/ipv4/tcp_max_reordering (默认值为300)的大小。

第20讲

Q我在这一讲里提到了rootless container不过对于rootless container的支持还存在着不少的难点比如容器网络的配置、Cgroup的配置你可以去查阅一些资料看看podman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

A可以阅读一下这篇文档

专题加餐

专题03

Q我们讲ftrace实现机制时说过内核中的“inline函数”不能被ftrace到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那么内核中的“static函数”可以被ftrace追踪到吗

Ainline函数在编译的时候被展开了所以不能被ftrace到。而static函数需要看情况如果加了编译优化参数“-finline-functions-called-once”对于只被调用到一次的static函数也会当成inline函数处理那么也不能被ftrace追踪到了。

专题04

Q想想看当我们用kprobe为一个内核函数注册了probe之后怎样能看到对应内核函数的第一条指令被替换了呢

A首先可以参考莫名同学的答案:

关于思考题想到一个比较笨拙的方法gdb+qemu调试内核。先进入虚拟机在某个内核函数上注册一个kprobe然后gdb远程调试内核查看该内核函数的汇编指令disass是否被替换。应该有更简单的方法这方面了解不深。

另外我们用gdb远程调试内核看也可以。还可以通过 /proc/kallsyms找到函数的地址然后写个kernel module把从这个地址开始后面的几个字节dump出来比较一下probe函数注册前后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