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154 lines
12 KiB
Markdown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ay be confused with others in your current locale. If your use case is intentional and legitimate,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highlight these characters.

# 27 | 如何设计计算高可用架构?
计算高可用的主要设计目标是当出现部分硬件损坏时,计算任务能够继续正常运行。因此计算高可用的本质是通过冗余来规避部分故障的风险,单台服务器是无论如何都达不到这个目标的。所以计算高可用的设计思想很简单:通过增加更多服务器来达到计算高可用。
计算高可用架构的设计复杂度主要体现在**任务管理**方面,即当任务在某台服务器上执行失败后,如何将任务重新分配到新的服务器进行执行。因此,计算高可用架构设计的关键点有下面两点。
1.哪些服务器可以执行任务
第一种方式和计算高性能中的集群类似,每个服务器都可以执行任务。例如,常见的访问网站的某个页面。
第二种方式和存储高可用中的集群类似只有特定服务器通常叫“主机”可以执行任务。当执行任务的服务器故障后系统需要挑选新的服务器来执行任务。例如ZooKeeper的Leader才能处理写操作请求。
2.任务如何重新执行
第一种策略是对于已经分配的任务即使执行失败也不做任何处理,系统只需要保证新的任务能够分配到其他非故障服务器上执行即可。
第二种策略是设计一个任务管理器来管理需要执行的计算任务,服务器执行完任务后,需要向任务管理器反馈任务执行结果,任务管理器根据任务执行结果来决定是否需要将任务重新分配到另外的服务器上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任务分配器”是一个逻辑的概念,并不一定要求系统存在一个独立的任务分配器模块。例如:
* Nginx将页面请求发送给Web服务器而CSS/JS等静态文件直接读取本地缓存。这里的Nginx角色是反向代理系统但是承担了任务分配器的职责而不需要Nginx做反向代理后面再来一个任务分配器。
* 对于一些后台批量运算的任务,可以设计一个独立的任务分配系统来管理这些批处理任务的执行和分配。
* ZooKeeper中的Follower节点当接收到写请求时会将请求转发给Leader节点处理当接收到读请求时就自己处理这里的Follower就相当于一个逻辑上的任务分配器。
接下来,我将详细阐述常见的计算高可用架构:主备、主从和集群。
## 主备
主备架构是计算高可用最简单的架构,和存储高可用的主备复制架构类似,但是要更简单一些,因为计算高可用的主备架构无须数据复制,其基本的架构示意图如下: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83/d6/83e0a9670c16yyf0a074776325f840d6.jpg)
主备方案的详细设计:
* 主机执行所有计算任务。例如,读写数据、执行操作等。
* 当主机故障(例如,主机宕机)时,任务分配器不会自动将计算任务发送给备机,此时系统处于不可用状态。
* 如果主机能够恢复(不管是人工恢复还是自动恢复),任务分配器继续将任务发送给主机。
* 如果主机不能够恢复(例如,机器硬盘损坏,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则需要人工操作,将备机升为主机,然后让任务分配器将任务发送给新的主机(即原来的备机);同时,为了继续保持主备架构,需要人工增加新的机器作为备机。
根据备机状态的不同,主备架构又可以细分为冷备架构和温备架构。
**冷备**:备机上的程序包和配置文件都准备好,但备机上的业务系统没有启动(注意:备机的服务器是启动的),主机故障后,需要人工手工将备机的业务系统启动,并将任务分配器的任务请求切换发送给备机。
**温备**:备机上的业务系统已经启动,只是不对外提供服务,主机故障后,人工只需要将任务分配器的任务请求切换发送到备机即可。冷备可以节省一定的能源,但温备能够大大减少手工操作时间,因此一般情况下推荐用温备的方式。
主备架构的优点就是简单主备机之间不需要进行交互状态判断和切换操作由人工执行系统实现很简单。而缺点正好也体现在“人工操作”这点上因为人工操作的时间不可控可能系统已经发生问题了但维护人员还没发现等了1个小时才发现。发现后人工切换的操作效率也比较低可能需要半个小时才完成切换操作而且手工操作过程中容易出错。例如修改配置文件改错了、启动了错误的程序等。
和存储高可用中的主备复制架构类似,计算高可用的主备架构也比较适合与内部管理系统、后台管理系统这类使用人数不多、使用频率不高的业务,不太适合在线的业务。
## 主从
和存储高可用中的主从复制架构类似,计算高可用的主从架构中的从机也是要执行任务的。任务分配器需要将任务进行分类,确定哪些任务可以发送给主机执行,哪些任务可以发送给备机执行,其基本的架构示意图如下: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7e/5e/7e19db520ec219ec68c83c7d0639455e.jpg)
主从方案详细设计:
* 正常情况下主机执行部分计算任务如图中的“计算任务A”备机执行部分计算任务如图中的“计算任务B”
* 当主机故障(例如,主机宕机)时,任务分配器不会自动将原本发送给主机的任务发送给从机,而是继续发送给主机,不管这些任务执行是否成功。
* 如果主机能够恢复不管是人工恢复还是自动恢复任务分配器继续按照原有的设计策略分配任务即计算任务A发送给主机计算任务B发送给从机。
* 如果主机不能够恢复(例如,机器硬盘损坏,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则需要人工操作,将原来的从机升级为主机(一般只是修改配置即可),增加新的机器作为从机,新的从机准备就绪后,任务分配器继续按照原有的设计策略分配任务。
主从架构与主备架构相比,优缺点有:
* 优点:主从架构的从机也执行任务,发挥了从机的硬件性能。
* 缺点:主从架构需要将任务分类,任务分配器会复杂一些。
## 集群
主备架构和主从架构通过冗余一台服务器来提升可用性,且需要人工来切换主备或者主从。这样的架构虽然简单,但存在一个主要的问题:人工操作效率低、容易出错、不能及时处理故障。因此在可用性要求更加严格的场景中,我们需要系统能够自动完成切换操作,这就是高可用集群方案。
高可用计算的集群方案根据集群中服务器节点角色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称集群即集群中每个服务器的角色都是一样的都可以执行所有任务另一类是非对称集群集群中的服务器分为多个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执行不同的任务例如最常见的Master-Slave角色。
需要注意的是计算高可用集群包含2台服务器的集群这点和存储高可用集群不太一样。存储高可用集群把双机架构和集群架构进行了区分而在计算高可用集群架构中2台服务器的集群和多台服务器的集群在设计上没有本质区别因此不需要进行区分。
**对称集群**
对称集群更通俗的叫法是负载均衡集群,因此接下来我使用“负载均衡集群”这个通俗的说法,架构示意图如下: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2f/a8/2f4079bceeb190987d495b06a744c9a8.jpg)
负载均衡集群详细设计:
* 正常情况下,任务分配器采取某种策略(随机、轮询等)将计算任务分配给集群中的不同服务器。
* 当集群中的某台服务器故障后,任务分配器不再将任务分配给它,而是将任务分配给其他服务器执行。
* 当故障的服务器恢复后,任务分配器重新将任务分配给它执行。
负载均衡集群的设计关键点在于两点:
* 任务分配器需要选取分配策略。
* 任务分配器需要检测服务器状态。
任务分配策略比较简单,轮询和随机基本就够了。状态检测稍微复杂一些,既要检测服务器的状态,例如服务器是否宕机、网络是否正常等;同时还要检测任务的执行状态,例如任务是否卡死、是否执行时间过长等。常用的做法是任务分配器和服务器之间通过心跳来传递信息,包括服务器信息和任务信息,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状态判断条件。
例如一个在线页面访问系统正常情况下页面平均会在500毫秒内返回那么状态判断条件可以设计为1分钟内响应时间超过1秒包括超时的页面数量占了80%时,就认为服务器有故障。
例如一个后台统计任务系统正常情况下任务会在5分钟内执行完成那么状态判断条件可以设计为单个任务执行时间超过10分钟还没有结束就认为服务器有故障。
通过上面两个案例可以看出,不同业务场景的状态判断条件差异很大,实际设计时要根据业务需求来进行设计和调优。
**非对称集群**
非对称集群中不同服务器的角色是不同的不同角色的服务器承担不同的职责。以Master-Slave为例部分任务是Master服务器才能执行部分任务是Slave服务器才能执行。非对称集群的基本架构示意图如下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a/14/cae563655fd7cea154932yy6ca7db114.jpg)
非对称集群架构详细设计:
* 集群会通过某种方式来区分不同服务器的角色。例如通过ZAB算法选举或者简单地取当前存活服务器中节点ID最小的服务器作为Master服务器。
* 任务分配器将不同任务发送给不同服务器。例如图中的计算任务A发送给Master服务器计算任务B发送给Slave服务器。
* 当指定类型的服务器故障时需要重新分配角色。例如Master服务器故障后需要将剩余的Slave服务器中的一个重新指定为Master服务器如果是Slave服务器故障则并不需要重新分配角色只需要将故障服务器从集群剔除即可。
非对称集群相比负载均衡集群,设计复杂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任务分配策略更加复杂:需要将任务划分为不同类型并分配给不同角色的集群节点。
* 角色分配策略实现比较复杂例如可能需要使用ZAB、Raft这类复杂的算法来实现Leader的选举。
我以ZooKeeper为例
* 任务分配器ZooKeeper中不存在独立的任务分配器节点每个Server都是任务分配器Follower收到请求后会进行判断如果是写请求就转发给Leader如果是读请求就自己处理。
* 角色指定ZooKeeper通过ZAB算法来选举Leader当Leader故障后所有的Follower节点会暂停读写操作开始进行选举直到新的Leader选举出来后才继续对Client提供服务。
## 小结
今天我为你讲了几种常见的计算高可用架构,并分析了不同方案的详细设计,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这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留一道思考题给你吧,计算高可用架构从形式上和存储高可用架构看上去几乎一样,它们的复杂度是一样的么?谈谈你的理解。
欢迎你把答案写到留言区,和我一起讨论。相信经过深度思考的回答,也会让你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编辑乱入:精彩的留言有机会获得丰厚福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