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100 lines
8.6 KiB
Markdown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ay be confused with others in your current locale. If your use case is intentional and legitimate,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highlight these characters.

# 27 | 为什么指标数据怎么优化都不提升?
你好,我是刘津。
结束了前面的增长方向和增长策略的内容,今天我们开始学习落地执行方面的知识,也正式进入了第四个模块:打造百发百中的增长闭环。
说到“百发百中”,你可能会怀疑,真的有这么神奇吗?现实工作中遇到的经常是数据怎么优化都不提升的情况吧。
## 传统方法为什么不灵了?
其实只要方法对了,**“百发百中”的增长是可以成为常态的**。你之所以觉得这很不可思议,是因为我们传统的工作方法并不是以增长为目的,而是以改进问题为目的。
这就是我前面说过的“正向”和“负向”。
传统工作方式更多在于解决问题,也就是“负向”为主。而创新和增长更重要的是解决“正向”的问题,即通过洞察发现差异化的优势,带来四两拨千斤的增长效果。这可比单纯的改进问题含金量高多了,自然价值也大得多。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9/a3/d90cdf0b7078135018bb87a86dc94ca3.png)
我们先来看看传统流程。
首先是发现问题这里包括用户反馈的问题、业务提出的问题、技术bug等等。罗列出各种问题后把这些问题做个归类归纳出几类重点。然后围绕这几项重点提出改进建议。落地执行后再看数据反馈情况。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8c/12/8c33863aba44d0d57f1f8464d8eac112.png)
这就是传统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虽然看上去无懈可击,却并不高效。
就像我在前面内容里不断提到的:我们并非要面面俱到地解决所有问题,也不是要把自认为最好最专业的带给用户;而是通过差异性洞察,在千头万绪中找到最关键的足以影响到增长的爆破点。
所以,传统工作方式耗时耗力,却未必能带来关键指标的提升,就是这个道理。大部分人都在急着填补目前的漏洞,不是在优化功能、性能,就是在追赶竞品,每天都在“救火”。但如果沉下心来想想更关键的起决定性作用的事情,你也许就能出奇制胜。
## 以终为始打造高效的增长闭环
既然传统的工作方式存在弊端,那我们应该如何改变呢?这里给你介绍一个新的思路,我把它称为“精益闭环”。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3/71/03220317623bcd9e880b032b67bf1771.png)
精益闭环秉承了“以用户为中心增长”的核心理念。“以用户为中心增长”我想你已经不陌生了,就是通过深入的用户洞察找到用户最关心的、最能带来增长的爆点。此外,再结合增长黑客最爱的增长思维,即“数据驱动+低成本快速实验”,形成新的工作流程。
精益闭环分为四个步骤,分别是:指标、假设、分解、实验。
### 1.指标
指标主要是通过北极星指标分解得来的。具体可参考用户增长地图中的关键指标。当然,也需要考虑具体场景。比如首页改版,既需要考虑用户旅程中对应的关键指标(比如转化率),也需要考虑和首页相关的指标(比如跳出率)。
### 2.假设
假设是通过洞察得到的可能提升指标的方式。从指标到假设,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做太多无用功,而是专注在与增长相关的关键问题上。
举个例子有个朋友想改进一个营销落地页面通过头脑风暴大家一起提出了10项改进建议他问我这样是否可以我问他这个页面的指标是什么他说是提升转化率。我又问这10项改进建议哪些和提升转化有关他看了一下说只有2个。这样就可以优先做这两个改进剩下的8个往后排排。
### 3.分解
每条假设都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变量,有助于量化结果。之所以要再分解,是因为我们做的很多工作都未必能带来关键指标的提升,这让我们误以为很多东西是难以被量化的,尤其是偏创意、设计类的工作。但其实只要学会科学的分解,任何事情都是可以被量化的。
你还记得曹冲称象的故事吗?大象很大,但是秤很小,所以无法称量大象的体重。但是曹冲想了个很聪明的方法,把大象转换成同重量的石块,然后一一称量石块的重量,再累加就可以了。这不就是“分解”后量化的一个极佳的例子吗?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b2/3c/b2ca1fb41521fbcaa1895f2acaf63a3c.png)
所以,当我们无法验证数据结果,或数据结果不好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分解去探寻究竟,看看到底做什么事情会带来数据提升,做什么事情会导致数据下降。这样就把增长从偶然、撞大运变成了一件常规的事情。
举个例子假设你做了一次大改版数据没有提升这是因为在这次改版中你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你可能改进了100个地方其中50个地方带来了提升50个地方导致了下降最终就互相抵消了。但是如果你把完整的方案拆成100个变量再去一一的看你自然就知道哪个改进效果好哪个改进效果不好那么增长也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通过分解,我们**验证的结果可以被不断复用**。
比如你发现蓝色比红色效果好A文案比B文案好等等这些结论都是可以被复用到其它页面或类似的产品上的。但是如果用的是传统方式你就无法判断出是因为什么导致了最后的结果好还是不好所以也很难复用这当然是十分低效的。
### 4.实验
在经过指标、假设、分解这三个步骤后,我们需要通过实验结果来验证每一个被测试的变量的效果。这里面会涉及到一些较专业的统计方面的知识,我在下一个模块会专门介绍。
实验的结果自然有好有坏,好的结果我们可以不断复用,不好的结果我们以后可以尽量避免。所以**每一次的结果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通过指标、假设、分解、实验,看实验结果是否提升了指标,形成了一个“以终为始”的闭环。“闭环”这个词你肯定不会陌生,现在很多商业大佬都在讲闭环,因为闭环是最高效的。
说到“以终为始”,我想举个例子来为你说明。
前几天我参加了一个作者交流会有幸听了知名畅销书作家李笑来老师的分享。他说如果你想写一本畅销10年的书你一定要先问问自己这本书10年以后还会有人愿意看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他就不写。这不就是“以终为始”的思路吗也就是你做一件事情之前先想想你希望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然后再把这个结果作为目标倒推出你要做什么事情。
后来他又说,你想让你的书畅销,那你一定要找差异化,看看自己的内容和其他人的内容有什么区别,优势在哪里?比如,别人都在谈时间管理,而他在书里却提出了“时间是不可被管理”的新思想。这不就是我之前说的“差异化洞察”吗?所以说,做产品也好,做人也好,写书也好,道理都是一样的。
在实际工作中,精益闭环能引导我们找到可量化的与产品核心价值相关的指标;并以此为方向找到提升指标的假设,避免做无用功;再通过分解明确导致数据提升的原因,并且可持续复用;最重要的是,它能够驱动创新,改变了我们寻找问题、改进缺陷的旧有思路,而是把更多精力放在更直接的创造价值的事情上。
## 复合型思维解决多样性问题
精益闭环的思路不限产品阶段、不限优化对象、也不限产品、运营、设计等职能限制。它甚至可以帮你解决重要的人生决策问题。
它之所以能如此通用,是因为本质上它是跨界产物,它既包含了增长思维,又包含了精益思维,还有创新思维和敏捷思维。而**做增长,恰恰需要结合多种思维,融会贯通。**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27/6b/271138fee720f42f40e201f92abd496b.png)
在下一讲,我会为你讲解我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案例。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13/f5/13692e5cbdbc663238def75f6aef0af5.png)
## 思考题
审视一下你过去的工作方式,看看是查缺补漏的情况多,还是创新、抓重点的情况多呢?
欢迎把你的思考和疑问通过留言分享出来,与我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如果你觉得有所收获,也欢迎把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