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225 lines
18 KiB
Markdown

2 years ago
# 25 | 想进BAT等大厂你要做好哪些准备
你好,我是炒炒。
粉丝群里有小伙伴好奇地问我,大厂的设计师都是怎么干活儿的?
我想,问这个问题的小伙伴一定是在提前准备进大厂的能力。我之前在“[加餐 | 大厂的围城:你想进去,我想逃离](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333213)”也提到过,**虽然大厂不是唯一的选择,但是你可以把它作为一个目标**。
那么,从进大厂这个目标出发的话,就会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怎么进?需要有哪些准备?进去后如何干活?如何在大厂的竞争氛围里生存下去?这些都是我们要考虑的事情。
所以,这节课,我们就讲点“最干的干货”,用我自己的一些经历来给你启发。
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始吧!
### 能力储备
首先,重中之重的就是能力储备,毕竟,实力决定一切。关于能力,我们可以分为两方面:
* 一方面为硬实力;
* 另一方面为软实力。
硬实力不用说,就是你的**专业手活儿好**。而软实力就是我们所说的**底层能力的外显**,比如敏锐的洞察、积极的思辨等,你可以去“[22 | 体验设计如何从基础学科中借力?](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348560)”看更多的相关内容。
储备好BAT之类的大厂所要的能力后我们就可以向着目标岗位发起进攻了。
当然,每个大厂因为自身的**企业****基因不同,偏好也会****有些许不同**。所以如果你实力够了你还要根据投递的具体大厂目标岗位做一点调整以便更好地能拿到目标offer。
不过,有一点要提的是,这里还有个很隐性的储备,就是**设计圈的资源储备**。
我们找工作,其实就只是投递简历,目标不太精准。可要是有好的设计圈,设计朋友圈里的人还都非常优秀,只要有一个人进了大厂,那一个带一个,很容易就能快速地跳到大厂。
比如,不谦虚地说,我本人就是一个很好的资源圈起点。我们有一个深圳的大厂设计总监群,很多一线大厂的设计总监都在那个群里,一个推一个,是不是很快?
### 简历和作品集
接下来,最重要的敲门砖就是简历+作品集了。对于体验设计师来说,简历和作品是一体的,所以要同时准备,但需要注意的是,最好把简历和作品集分开为两个文件。
为什么要分开呢?因为人事部门通常只需要你的简历就好了,只有用人部门才会需要你的简历和作品集,方便他们更进一步地评估你。
关于设计师如何准备简历,我想跟你强调四个关键点,这四点很重要。
### 简历
**第一,****简历最好能****用****一页****A****4纸搞定****,写清楚几个重点信息**。
比如说,个人基本信息(年龄、工作年限、联系方式、毕业学校等)、工作经历(项目经历、工作成绩)、其他能够证明你能力的信息,这些都是重点信息。
但是,有些人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信息都写在简历上,密密麻麻一大片。其实这样做,反而让人无法快速地看到关键信息。因为对于我来说,**简历的作用是****一眼****看到你的亮点,而不是了解你的方方面面**,更详细的信息是可以通过面试来进一步了解的。
**第二,****介绍工作经历的时候****,要按照时间倒序来排。**
也就是说,你最近的一份工作要放在最前面。另外,在介绍项目的时候,你也要先放一些亮点项目,而不是把所有项目都堆上去。项目太多,反而会掩盖了你的亮点项目。
对于面试官来讲,一个亮点项目远比一堆没亮点的项目更具吸引力。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e/91/6e93712b06b0bbb339b8a11a4ea4ac91.png)
**第三,要注意****简历的命名和格式****,细节很重要。**
简历的命名,一定是“**姓名+应聘岗位+工作年限**”这样的格式,例如:张三-交互设计师-4年。
这样的命名格式可以帮助用人单位在海量的文件里面快速地找到你一旦他们找不到你的资料那可能就意味着你也将会失去这个面试机会。另外简历的文件格式最好是PDF格式因为不管在Windows系统、Mac系统还是在手机上PDF格式都能够正常地显示。
比如说之前我就收到过一些Word格式的简历结果在手机上打开后出现了格式混乱的现象我也没办法看清楚简历的信息。如果我同时收到很多份简历那这个文字错乱的简历大概率就直接Pass掉了。所以在文件格式上最好是选用PDF格式。
**第四,只写和专业相关的能力点**。
即使你身上有各种斜杠,你最好也只写跟专业相关的一到两点。因为对于面试官来讲,他不在乎你有多少种能力,他更看重的是这些能力能否帮助你更胜任这份工作。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2/af/c29467c4cb29f96dfea1594b26b8b5af.png)
第一张图看起来好像特别丰富,但是作为面试的一方,面试官一般就会比较担心面试者的精力分配问题,你精力分得这么散,哪还能时间聚焦搞本专业呢?所以,少一点反而更好。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准备作品集要注意的点。
### 作品集
**第一,同样要注意命名和格式。**
命名跟简历命名保持一致,“姓名+应聘岗位+工作年限”PDF格式依旧是最通用的格式。
为了让你有一个更清晰的感受,我特意找来了几个我收到过的五花八门的作品集格式,有压缩包、网盘链接、个人主页等各种格式。拿压缩包来说,解压后,里面通常是一堆文件夹,然后点击进去还有子文件夹,更有甚者,里面可能还有切图文件包。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4/20/d4de8ac5df98e5d5a52e5fcb48e4ae20.png)
遇到这种乱七八糟、奇奇怪怪的,我一般就会放弃了。毕竟,我们是体验设计行业的,给我的第一次接触体验都不怎么好了,体验能力又能好到哪里去。
再比如说网盘链接或个人主页,有时候我的网络不好,经常打不开,又或者是下载的时候,容易出问题,我就放弃了。我的操作成本越高,这个作品集被我看到的几率就会越小。
**第二,作品集里面的作品一定是有代表性的精品。**
作品集不是项目集合不要什么项目都往上放。要放代表你能力的精品最好不要超过3个。
对作品进行精准定位也是为了严格把控作品的数量。有很多人为了体现自己的能力哗啦啦放了一堆作品集而这些作品集的表现水平却有好有坏这样反而会让人觉得你不专业没有自己的专业标准。一个好作品可能会打动我同样一个差的作品可能会让我直接Pass这个人。
**第三,****作品集的内容,一定要呈现设计的故事性****。**
为什么要有故事性?要让人看到你在设计方案背后的思考,这样的作品集才更有说服力。
很多人的作品集往往只放了最后的设计方案,却没有展示任何设计方案的思考过程,这样的方式虽然无可厚非,但在大厂的面试官那里,通常是不过关的。
关于设计的故事性你可以结合STAR法则进行梳理STAR法则是我常用的一种原则你可能也听说过这个原则。换个角度你可以借用STAR法则来讲述你的设计思路。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7/39/672ba450549ae53f8dd3c7a7bc40c239.png)
通过这种讲述方式,你就能以一条清晰的故事线串联起项目背景、创意发展到执行落地的全过程。这样,面试官也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你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项目中的价值体现。
但是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前后逻辑的关联性**。有些人会直接套用网上的一些模板,也会按照这个思路去讲背景介绍、设计目标、各种分析、解决方案等。乍一看好像很专业,但仔细一看内容,解决方案和设计目标的逻辑根本就联系不起来,这样就会给人一种生搬硬套的感觉。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8b/y3/8bb92916c507b867c4cdc6a0322feyy3.png)
**第四,突显****自己****在项目中的深度思考和价值。**
其实,这一点与第三点是一脉相承的。
项目可能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但这些结果跟你有多少关系?这个是大厂面试官会关心的问题。有很多人放了一个很精彩的作品,但约来面试的时候,面试官却发现他在这个项目中只是一个执行设计师,项目中的大多数成果跟他都没关系,那么这个人自然不会通过面试。
所以,在作品集中,你一定要介绍清楚你在这个项目的角色,是设计小组长?还是主设计?还是参与者?讲清楚了自己的角色,就可以接着讲自己的优势是什么。比如说,如果你是一名参与者,你可以着重地呈现你的设计品质细节,用对比的方式让别人看到你就是这么优秀。
如果有哪些事情是非你不可才能解决的,你也要讲清楚,这样更能够展示出你的独特价值。通过这样的介绍方式,面试官就能够轻松地对你有一个直观的认知。
**第五,体现出你的学习能力和对专业的热情。**
对于设计师来讲,保持学习能力是一个非常必要的条件,而对专业的热情,则会让大厂面试官相信你会在专业上做得更好。学习能力和对专业的热情,缺一不可。
比如说,你平时撰写的一些专业相关的文章、针对行业趋势的研究成果、作为嘉宾参加一些对外的分享活动、一些专业领域的出版物……这些都是你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热情的体现。不过,还是要强调一下,这些内容的篇幅不用太多,概括性地展示一下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关于作品集的五个关键点,希望能帮助你对作品集的标准有一个了解。
其实,如果你只能记住一点的话,就是**无论是简历,还是作品集,在准备的过程中,你都要时刻地把自己代入到面试官的角色里。**试想如果你是面试官你看到了一堆错别字、文件不压缩、几百M的作品集下载老半天也下载不下来你会什么心情呢
所以,别看这些事情与专业能力无关,但往往是这些细节会让你错失良机。
### 如何在大厂中生存?
如果你很幸运地加入到了目标大厂,那怎样快速地融入到团队里面,以及快速地出成绩呢?在我的经验里,各个大厂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大厂都有自己的风格。
比如说700基本是小团队作业。一般情况下一个设计师小组有10人左右小组的人跟项目组的其他角色深度耦合在一起基本是以创业小分队的形式进行。当然业务实施设计小组上面还有个虚拟的设计组织我们在第24讲中有提到。
关于如何适应大厂以及生存, 我也有四点跟你分享。
**第一,****找到一个可以带你快速融入项目与团队的老师****。**
一般情况,大厂都有成熟的老带新制度,方便你快速地熟悉公司的既有流程、规范和相关制度。
如果没有的话,像我现在团队的老带新制度,就是我来了之后建立的,那你就需要主动地去找,并主动地去认这样一个师父。让对方有一个好的体验,多请教,主动出击。
有一种情况,就是类似传统的很复杂的业务,比如银行的业务,短时间是很难从别人那里学到很多经验的,一般都是在项目中成长,周期比较长。那在这个成长的过渡期,该怎么做呢?**自己成为自己的老师!**我个人有个小技巧推荐给你,就是**考证**。
比如说银行业的从业资格证、项目管理的pmp证。倒不是说让你能学到多少实际的知识但是在你考证的这个过程中你会建立对这个行业的基础知识框架学到很多基础的业务知识。有了这个基础当你参与一个项目的时候就会加速你的成长速度。
**第二,****主动沟通,多面对面沟通****。**
疫情让我们慢慢适应了线上沟通、远程办公等。其实,职场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做同事三年了,可能彼此还是未曾见过面的网友,即使我们是在同一个楼层。从沟通效率上看,面对面的沟通永远是最有效的,过于依赖这些办公或者社交工具,两方情感的交流就很难落地。
对方不主动,我们就主动。送杯奶茶、送杯咖啡,随便聊一聊,多请教一些自己不懂的地方,掌握先机。你会发现,信任感就这样建立起来了。在未来的合作中,就会顺溜很多。
**第三,****多用规范,腾出时间做亮点设计****。**
大厂都有自己的规范、工具和流程,我们要学会利用这些成熟的资源。
组织大了,需要用制度来保证整体的高效,而不是完全依赖个人。我们通过招聘,注入新鲜血液,除了一开始团队打地基时,快速扩张团队,再后来就是要求团队找突破、找创新了。
当我们发现自己一直在做重复的事情时,或者这事情没有挑战了,我们一定要寻找突破口。对组织来说就是这样,对产品来说亦如此,对个人来说,必须要觉察并找到突破点。
这里,你可以参考一下“[23 | 精力管理你知道设计师的7:2:1黄金比例吗](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349270)”,在完成常规业务需求的基础上,一定要找亮点、做突破、秀肌肉。
**第四,****每个项目一定要沉淀、总结、反思,逐渐建设自己的方法论体系****。**
刚才我们说简历注意事项的时候提到了最好只放不超过3个的优秀项目那这些项目从哪里来就靠平时积累了。在目前我知道的大厂里面晋级都是需要准备晋级材料的。如果你每个项目都有做好沉淀、总结和反思那你无论是晋级、还是分享、跳槽素材都是有的。
最重要的是,在这个复盘过程中,你一定会发现自己的成长。在这些项目中,发生了哪些问题?如果重新来一次,你会怎么做?在反复的复盘中,你会找到一套自己的方法论。
可能是设计工具,也可能是设计资产,或者是流程优化,还是经验总结,沉淀下来就变成了你和你所在的组织的资产。在这个过程中,你不仅成长了,还给组织做了贡献。
**第五,****融入生活,反哺专业****。**
我们追求的体验都是融入生活的、融入到文化体系中的,让人感受不到的、自然的体验。基于这样一个体验目标,我们需要反思自己的设计,是否符合这个自然的原则、是否显得过于刻意。
有的打火机特别巨大,非常漂亮,摆在桌面上,特别有震撼力,但是打火不方便,设计师对他的定义就是个带打火功能的摆件儿。有的打火机复古、精巧、功能性强,还可以用来把玩,花式点火,很有意思。还有的自带防风的高科技,什么风力下,火焰都不灭,令人咋舌。
你看,设计师在哪里下力气,在产品中都会显现出来。同样,用户在意什么,他就会为他在意的东西买单。这个匹配的过程就是体验设计师需要感悟的地方。
反哺到产品上如果一个产品只是让人看一看的它是个摆件是呈现我优越感的东西就有了“i'm rich”这个app。在项目中反思在生活中感悟才能更好地为我们的体验专业赋能。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a/c4/0a6720c6209b2c9fe82f585549cd3ac4.png)
## 炒炒总结
今天,我们讨论了想进大厂,应该做哪些准备,让我们来回顾一下。首先是简历和作品集,要想让这些材料更有吸引力,你可以结合以下几点进行思考:
第一,简历的文件命名要采用“姓名+应聘岗位+工作年限“的格式;
第二,简历上的信息要有重点,要展现出和你应聘岗位有直接关系的主要信息;
第三,作品集里面的作品一定是有代表性的精品,一般数量不超过三个;
第四作品集的讲述要有故事性可以结合STAR原则来进行体现出自己的深度思考和价值
第五,要展现出你的学习能力和对专业的热情。
在你进入大厂后,想要快速地获得认可,你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找到一个帮你快速融入项目的老师;
第二,积极主动,发挥主人翁精神,多面对面地沟通;
第三,合理利用现有的规范和其他资源,腾出时间做一些亮点的设计研究;
第四,在每个项目里,都要有自己的沉淀和反思,形成知识沉淀;
第五,要融入生活,反哺专业。
希望这些经验可以让你更好地做足进入大厂的准备,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 课后题
如果你要整理自己的简历和作品集,你会注意哪些要点?进入一个新的地方,你如何快速适应?
记得在留言区和我讨论、交流你的想法,每一次思考都会成为你进步的基石。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内容,也欢迎你把这一讲分享给你的朋友。
到今天为止,我们的课程就全部结束了,下一次更新就到结束语的环节了,不见不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