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book/说透芯片/docs/383518.md

134 lines
14 KiB
Markdown
Raw Permalink Normal View History

2022-09-03 22:05:03 +08:00
# 11 | 其他半导体公司:美国双通与欧洲双雄
你好,我是邵巍。
在这个课程的第二大部分我的计划就是以行业内前十名的优等生为例梳理一下这个行业的成功秘诀。因此我先讲了常年霸榜冠军Intel接着讲了拥有完整产业链能力且是存储第一的三星然后是整个行业当前的摩尔定律守护者台积电它们三个也基本上常年行业前三。
按照课程规划我又从前十中选了两个非常有特色的半导体厂商一个是英伟达目前半导体行业营收虽然在前十边缘但是市值却超越Intel排在第二而且AI这个计算机行业的第5次浪潮是跟英伟达密不可分。另一个是德州仪器TI这个行业里最老牌的一家公司在三次华丽转身之后牢牢地占据了模拟芯片市场的第一。这一共是5家公司。
这节课,我就是查缺补漏一下,补足前十,带你看看其他半导体公司。我家小朋友,一个初中生,给我讲过一个笑话:复习这事,对学霸来说是查缺补漏,对于差生来说,就是女娲补天。还是挺有道理的。
半导体行业庞大精深,产业链丰富多彩,优秀公司无数,创新的产品技术无数。我的重点是让大家心中有一个产业框架下的成功公司的素描。其实前十之外还有很多遗漏,例如一些细分行业的冠军,一些小而美的公司,这短短的课程中就无法面面俱到,希望你课后多多阅读行业新闻,自行学习提高。
## 5年内的前十名
我做了一张表把近5年的行业前十的公司列了一下如下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3/d4/639990db9d26a8a54d1baaf3d6e513d4.png)
可以看到前三很稳定基本上就是Intel三星和台积电。
其实前5名第一梯队都很稳定。SK海力士和美光还有在前十尾部徘徊的东芝存储其实人家2018年分家出来更名为铠侠Kioxia都是存储芯片的厂家。存储芯片是一项虽然市场价格有周期性但是需求稳定需要大量产能有着很重生产制造门槛的类型的产品。因此既集中又是巨型公司而且有一定的稳定性不遇到价格剧烈波动的周期排名和收入都是非常稳定的。
前十之中剩下的就是美国双通包括高通和博通还有欧洲双雄就是恩智浦和英飞凌让我把常年徘徊在13、14名意法半导体ST也加在欧洲这里按顺序讲给你。
## 美国双通:高通与博通
双通其实非常厉害,如果单纯看无厂半导体设计公司,排在前两位的就是双通。
其实每一个电子设备可以抽象为计算、存储和网络也可以叫I/O输入和输出三个主要的功能模块。CPU做串行逻辑计算GPU做并行计算Intel和英伟达就是凭借完成计算任务的能力位列行业前茅。说到存储模块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东芝这些公司都是做存储的。
还有一类,就是做网络。按照核心技术来分,高通和博通应该归为做网络的公司。从它们的名字可以看出来,都是跟通信有关系的。
高通(**QUAL**ity **COMM**unications我觉得中文的翻译还是很传神的就是高质量的通信的意思。让我先来从这家公司开始。
### 高通CDMA标准的制定者
前面有说过一流公司订标准。高通就是一家制定了CDMA无线通信标准然后从中获益至今的公司。CDMA无线通信标准就是3G通信的主要技术标准。
如果按照无线通信的发展历史看1G是模拟制式的时代用的是FDMA频分复用的技术。到了2G时代欧洲同志们率先结盟制定了GSM的标准推广到全球。谁立的标准谁获益诺基亚就是凭着2G标准崛起的。而高通主推的通信性能更高的码分复用CDMA最后成为3G的标准。
给你看一张图看一下无线通信从1G到5G的速率增速因为无线通信标准升级是一个全世界一起升级的浩大工程基本上10年一代代与代之间基本上30倍速甚至更高。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5c/0f/5c2cd65081108149f32835ee6805780f.png)
CDMA系统在频谱的利用上有较大优势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频谱资源其实质就是可以支持更多的用户使用拥有很大的商业价值。
但是从技术优势要转换为商业优势是要花费巨大代价的。最初的高通从拜访各国政府推动标准的制定到说服每个运营商投资建网与北电Nortel合作提供网络设备到和手机生产商合作提供CDMA手机甚至自己动手制造支持CDMA的手机。可以说高通公司动手参与了CDMA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
但是高通的这种产业链垂直集成的生意模式并不是它的本意。它跟其它的美国公司类似定位自己为先进技术CDMA的代表而不是生产商。高通在初期参与设备制造、手机制造只是为了推广标准建立一个完整产业链。
经过高通的努力1993年CDMA被美国电信工业协会采纳成为行业标准1995年CDMA在香港实现商用1996年登陆韩国到了1999年国际电信联盟把CDMA选作是3G技术。
1999年高通就决定不再做手机和系统设备的业务转而完全集中在价值更高的技术开发和芯片研发上。这才有了现在的高通设计公司第一的行业地位。
其实手机处理器这个市场堪称半导体公司的坟场德州仪器的OMAP系列、英伟达Tegra、Intel SoFIA、Marvell美满电子的ARMAD、Freescale飞思卡尔的i.MX 现在都从手机市场上消失了。
我们说手机处理器有三大技术能力CPU、GPU和基带ARM证明了自己在高能效CPU上的能力GPU还是一场正在进行中的战斗高通则靠基带稳稳地站住了行业第一的位置。
对于中国来说,出身网络市场的华为,本来是最有希望超越高通的,可惜中国的芯片产业链不够给力,被卡住脖子。高通的背后是世界顶级的产业链,有强烈的美国属性。
### 博通:半导体公司的并购史
如果说高通是无线通信的第一,那么博通就是有线通信之王。博通对自己的描述是 99.9%的互联网流量都通过至少一片博通的芯片。很长一段时间博通拥有以太网交换商业芯片90%以上的市场份额。具市场分析公司Linley Group的数据2015年博通以太网交换芯片的市场份额是94.5%。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f5/77/f5e5239f034114a015f40f07f393dd77.png)
图片来源:博通公开发表资料
为什么这么强我给你看看博通的Tomahawk系列侧重于高性能的交换芯片的路标图如下。你可以看到基本上就是每两年交换带宽加倍标准的摩尔定律速度。如前所述按照摩尔定律速度发展的公司都是好公司。而且如果手机处理器芯片属于优衣库那样的大众成衣交换芯片就属于芯片中的轻奢品价格昂贵是产品经理眼中的好产品。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9/51/09a989ef8578f7f8182a3c107640d751.png)
图片来源:博通公开发表资料
不过博通近年来更多的出现在公司并购的新闻中。世界著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有一个半导体产业的报告。其中说到发展半导体行业的时候收购与合并是一个重要手段。每个公司应该每年用自己市值的3%-5%,来收购相邻技术的公司,扩张自己的领域。
但是博通不是这种小步迭代的状态。博通的历史简直是一部半导体公司的并购史。1991年创建的“老博通”从2000年到2015年买了至少16家公司。“新博通”的前身安华高科技Avago Technologies Limited是从惠普剥离出来的半导体公司在2008年之后也是活跃地进行公司收购和并购。最大的手笔当然是2015年以小吃大以370亿美元并购博通并采用“博通”作为合并之后的公司名业界一般称为“新博通”。之后的新博通更是采取“激进的买买买”策略。
下面是博通的官方并购路线。想想这还是收购高通未遂的状态。如果没有美国政府的干预2018年博通以1300亿美金成功收购高通我都不能想象现在的半导体行业格局。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3f/94/3fbb61595bb19197cdecaae545fac194.png)
图片来源:博通公开发表资料
这样的大规模收购并购之后我前面说的网络芯片业务大约只占博通公司收入的1/4了。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f8/66/f8192e94359c04e1835231f92cb7fd66.png)
图片来源:博通公开发表资料
## 欧洲双雄:恩智浦和英飞凌
如果看半导体公司的前10我们能看到恩智浦和英飞凌如果把名单拉到前20或者看再早几年的数据我们还能看到意法半导体。
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这三个公司的出身,例如恩智浦,前身是著名的飞利浦公司的半导体业务部。恩智浦在收购了美国的飞思卡尔半导体之后,这才超越英飞凌成了欧洲老大,可见收购至少对排名有贡献。
英飞凌也是系出名门英飞凌科技公司前身是西门子集团的半导体部门于1999年独立2000年就完成了上市。
意法成立于1987年是意大利SGS半导体公司和法国[汤姆逊](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1%A4%E5%A7%86%E9%80%8A)半导体公司合并后的新企业。
我为什么把欧洲这三家企业放一起说并不是因为它们是欧洲公司而是因为它们都是汽车供应链上的半导体企业。其实在半导体行业内我们以前分析一家公司不太看地域而是看细分行业比如手机、汽车。如果看汽车行业我们常常谈论的就是欧洲三杰英飞凌、恩智浦和意法半导体再加一个日本的瑞萨和上一讲提到的德州仪器2020年这五家公司占据了汽车半导体市场的49%市场份额。
因为汽车行业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以及特斯拉横空出世之前都是MCU微控制器的天下因此这些汽车供应链上的半导体企业的MCU也都很强还有传感器。说直白一点之前的芯片厂商靠的都是汽车产业的技术溢出效果。
半导体器件,到底是服务电子设备的。一个半导体公司,如果已经上车了,那么努力把车用半导体解决方案做全做强,就是一个非常合理的产品矩阵设计策略。而在一个主要市场内,解决了技术与规模问题之后,向相邻市场进行技术与产品的溢出,也是常见的策略。理解这两个市场策略之后,我们再看恩智浦,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和瑞萨的发展方向,基本上就非常清晰了。
车用半导体市场本来格局清晰但是在新能源车、车联网、自动驾驶来了之后基本上所有的头部半导体公司以及互联网巨头们都下场了创业公司也蜂拥而至。但是友情提示一下这四家传统车用半导体公司都是有工厂的属于IDM或者是轻工厂的模式在控制成本结构上有一定的主动权不会轻易出局。
## 自制芯片In-House Design的卷土重来与创业公司
其实,读很多半导体公司的历史,往往能追溯出,它们都出自系统设备公司。早期的大型设备制造商,都有一个半导体设计部门。后来,因为产业分工细化,半导体产业追求规模效益的天性,所谓追求规模效应,就是半导体公司总是想把芯片卖给更多的客户,来平摊高昂的设计费用,因此设备制造商在经济下行期,就会剥离半导体部门。
但是到了21世纪苹果、华为、特斯拉逆势而动为了更好更有竞争力的设备它们开始顺着产业链向上走了一步凭借对系统的上帝视角来设计芯片它们都是前20强的选手。而一直有设计芯片能力的思科甚至更进一步开始对外售卖芯片来对抗“白盒化”的浪潮。所谓的白盒化就是互联网公司不再像运营商那样从设备制造商买有品牌的设备而是自己买芯片自己搭系统。
跟随着系统制造商的脚步互联网大厂也开始自己设计芯片了。比如Google的AI芯片TPU家族AWS的智能网卡芯片Nitro、ARM处理器Graviton、AI芯片Inferentia、Trainium百度的昆仑阿里的含光等。
很多产业界的朋友,在讨论这个反分工的自制芯片的趋势成因。其实,互联网公司自制芯片的动机是提升产业链的运转效率,降低最终产品的综合成本,这个综合成本,是包含了软件、硬件、带宽、时间延迟等多个因素的综合成本。
这一轮自制芯片的浪潮对于半导体设计公司不算好消息但是对于整个产业链的其它环节算是正向的消息抵消了这些年半导体公司多次合并带来的供应商数目减少的问题。而且互联网的积极投入还带起来投资界对半导体行业的新兴趣。这一波AI浪潮投资界也是贡献良多。
## 总结
这一讲是整个课程第二部分的最后一篇到这里关于行业Top 10厂商的讲解就结束了。在第二部分我按照行业排名给你介绍了这些重要且独特的公司希望你能记住这些重点
1. Intel是CPU第一三星是存储第一台积电是代工厂第一英伟达是GPU第一德州仪器是模拟芯片之王。
2. 网络双通是高通和博通,欧洲双雄是恩智浦与英飞凌,它们也可以和意法半导体一起称为欧洲三杰,再加上日本瑞萨,这四家半导体公司与汽车行业休戚相关。
3. 苹果、华为、特斯拉,互联网巨头们,还有思科,不但自制芯片且开始对外出售,感谢这些新入局者,给半导体行业带来新的创新力。
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你是否理解了半导体行业就是一个技术与商业并重,不停按摩尔定律前进的一个产业?我很喜欢它,依然对这个行业保持热情,如果你也热爱这个行业,欢迎你在这个专栏里和我交流。
## 思考题
今天的思考题问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自动驾驶之于汽车市场AI之于数据中心5G之于移动终端市场哪个影响更大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