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 Immutability模式:如何利用不变性解决并发问题? 我们曾经说过,“多个线程同时读写同一共享变量存在并发问题”,这里的必要条件之一是读写,如果只有读,而没有写,是没有并发问题的。 解决并发问题,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共享变量只有读操作,而没有写操作。这个办法如此重要,以至于被上升到了一种解决并发问题的设计模式:**不变性(Immutability)模式**。所谓**不变性,简单来讲,就是对象一旦被创建之后,状态就不再发生变化**。换句话说,就是变量一旦被赋值,就不允许修改了(没有写操作);没有修改操作,也就是保持了不变性。 ## 快速实现具备不可变性的类 实现一个具备不可变性的类,还是挺简单的。**将一个类所有的属性都设置成final的,并且只允许存在只读方法,那么这个类基本上就具备不可变性了**。更严格的做法是**这个类本身也是final的**,也就是不允许继承。因为子类可以覆盖父类的方法,有可能改变不可变性,所以推荐你在实际工作中,使用这种更严格的做法。 Java SDK里很多类都具备不可变性,只是由于它们的使用太简单,最后反而被忽略了。例如经常用到的String和Long、Integer、Double等基础类型的包装类都具备不可变性,这些对象的线程安全性都是靠不可变性来保证的。如果你仔细翻看这些类的声明、属性和方法,你会发现它们都严格遵守不可变类的三点要求:**类和属性都是final的,所有方法均是只读的**。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疑惑,Java的String方法也有类似字符替换操作,怎么能说所有方法都是只读的呢?我们结合String的源代码来解释一下这个问题,下面的示例代码源自Java 1.8 SDK,我略做了修改,仅保留了关键属性value\[\]和replace()方法,你会发现:String这个类以及它的属性value\[\]都是final的;而replace()方法的实现,就的确没有修改value\[\],而是将替换后的字符串作为返回值返回了。 ``` public final class String { private final char value[]; // 字符替换 String replace(char oldChar, char newChar) { //无需替换,直接返回this if (oldChar == newChar){ return this; } int len = value.length; int i = -1; /* avoid getfield opcode */ char[] val = value; //定位到需要替换的字符位置 while (++i < len) { if (val[i] == oldChar) { break; } } //未找到oldChar,无需替换 if (i >= len) { return this; } //创建一个buf[],这是关键 //用来保存替换后的字符串 char buf[] = new char[len]; for (int j = 0; j < i; j++) { buf[j] = val[j]; } while (i < len) { char c = val[i]; buf[i] = (c == oldChar) ? newChar : c; i++; } //创建一个新的字符串返回 //原字符串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return new String(buf, true); } } ``` 通过分析String的实现,你可能已经发现了,如果具备不可变性的类,需要提供类似修改的功能,具体该怎么操作呢?做法很简单,那就是**创建一个新的不可变对象**,这是与可变对象的一个重要区别,可变对象往往是修改自己的属性。 所有的修改操作都创建一个新的不可变对象,你可能会有这种担心:是不是创建的对象太多了,有点太浪费内存呢?是的,这样做的确有些浪费,那如何解决呢? ## 利用享元模式避免创建重复对象 如果你熟悉面向对象相关的设计模式,相信你一定能想到**享元模式(Flyweight Pattern)。利用享元模式可以减少创建对象的数量,从而减少内存占用。**Java语言里面Long、Integer、Short、Byte等这些基本数据类型的包装类都用到了享元模式。 下面我们就以Long这个类作为例子,看看它是如何利用享元模式来优化对象的创建的。 享元模式本质上其实就是一个**对象池**,利用享元模式创建对象的逻辑也很简单:创建之前,首先去对象池里看看是不是存在;如果已经存在,就利用对象池里的对象;如果不存在,就会新创建一个对象,并且把这个新创建出来的对象放进对象池里。 Long这个类并没有照搬享元模式,Long内部维护了一个静态的对象池,仅缓存了\[-128,127\]之间的数字,这个对象池在JVM启动的时候就创建好了,而且这个对象池一直都不会变化,也就是说它是静态的。之所以采用这样的设计,是因为Long这个对象的状态共有 264 种,实在太多,不宜全部缓存,而\[-128,127\]之间的数字利用率最高。下面的示例代码出自Java 1.8,valueOf()方法就用到了LongCache这个缓存,你可以结合着来加深理解。 ``` Long valueOf(long l) { final int offset = 128; // [-128,127]直接的数字做了缓存 if (l >= -128 && l <= 127) { return LongCache .cache[(int)l + offset]; } return new Long(l); } //缓存,等价于对象池 //仅缓存[-128,127]直接的数字 static class LongCache { static final Long cache[] = new Long[-(-128) + 127 + 1]; static { for(int i=0; i rf = new AtomicReference<>( new WMRange(0,0) ); // 设置库存上限 void setUpper(int v){ while(true){ WMRange or = rf.get(); // 检查参数合法性 if(v < or.lower){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 WMRange nr = new WMRange(v, or.lower); if(rf.compareAndSet(or, nr)){ return; } } } } ``` ## 总结 利用Immutability模式解决并发问题,也许你觉得有点陌生,其实你天天都在享受它的战果。Java语言里面的String和Long、Integer、Double等基础类型的包装类都具备不可变性,这些对象的线程安全性都是靠不可变性来保证的。Immutability模式是最简单的解决并发问题的方法,建议当你试图解决一个并发问题时,可以首先尝试一下Immutability模式,看是否能够快速解决。 具备不变性的对象,只有一种状态,这个状态由对象内部所有的不变属性共同决定。其实还有一种更简单的不变性对象,那就是**无状态**。无状态对象内部没有属性,只有方法。除了无状态的对象,你可能还听说过无状态的服务、无状态的协议等等。无状态有很多好处,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性能。在多线程领域,无状态对象没有线程安全问题,无需同步处理,自然性能很好;在分布式领域,无状态意味着可以无限地水平扩展,所以分布式领域里面性能的瓶颈一定不是出在无状态的服务节点上。 ## 课后思考 下面的示例代码中,Account的属性是final的,并且只有get方法,那这个类是不是具备不可变性呢? ``` public final class Account{ private final StringBuffer user; public Account(String user){ this.user = new StringBuffer(user); } public StringBuffer getUser(){ return this.user;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return "user"+user; } } ``` 欢迎在留言区与我分享你的想法,也欢迎你在留言区记录你的思考过程。感谢阅读,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也欢迎把它分享给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