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 高效会议:拒绝例行公事,开好最有必要的会 你好,我是雷蓓蓓。这一讲,我们来聊一聊项目中的会议。 从事项目管理工作之后,你会发现自己一下子多了很多大大小小的会,项目全局涉及到的整个过程,你都要去了解。很多人说,项目经理有80%的时间都用在了沟通上,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其实所言不虚。 会就是聚会、见面、集会,议就是讨论、商议,会议作为一种群体沟通方式,决定了正式信息在项目组内的传递路径。实际上,我们的会议,就像现代人的营养一样,过剩了。我们知道,营养过剩就会吸收不进去,会议过剩了会怎样呢? 如果我们把项目组看成一个有机体,这个有机体承载不了那么多的信息,后果就是会而不议。会上说了一堆,却没有决议,没有动作,那么这个有机体是没有办法正常运作的。怎么办呢? 答案就是“断舍离”,**只开最有必要的会,会而有议,议而有决,决而有行。**会议不在多,而在于精,每个会议都要真正开出效果来。那么今天这一讲,我就来和分享一下,在项目中要开好哪些会,以及该如何开高效的会议。 ## 项目中的重要会议 其实,“断舍离”是一种思维习惯,就是说你要有意识地选择,最适合项目现阶段状况的会议。 项目过程中有大大小小的会,分别服务于不同的目的。之前我讲过复盘会、评审会,我们今天重点来看启动会、每日站会和项目周会。实际上,只要掌握了这些类型的会议要点,其它类型的会议也就不在话下了。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36/c8/364318f76feb43e22d9a2c57336ee7c8.jpg?wh=5355x3075) ## 启动会 启动会好比是誓师大会,用来快速聚拢兵力,集中力量干大事! 我曾经经历过一个项目,因为战略调整和重组,这个团队的规模,迅速地从十多个人扩张到了一百多人。临时拼凑的百人军团,大多是自上而下从各个部门紧急征集来的。看起来人很多,但因为角色身份混乱,工作习惯不同,团队内部存在着各种冲突和困惑。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场启动会就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怎么做启动会呢? **启动会的目的是清晰目标,明确授权**。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分三步走,分别是why、what和how。 其中,第一步why是最难讲好的。但实际上,**只有充分理解了项目背景、目的和意义,才能更好地唤起团队的参与热情。**这个项目的启动会,我们特意邀请到大老板亲自上阵跟大家讲述项目背景。他从公司战略赛道的选择性聚焦,讲到自己对这个事业的追求,话语中所传达出的重视、关注和热爱,是让这个why真正打动人的核心要素。 接着是what,**描绘蓝图**,**设定清晰的愿景,**包括项目的三年目标、五年规划,越清晰越好,为的是让团队看到未来的样子。你可以使用直接讲解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更加互动的做法。比如,我们曾经组织大家基于项目背景信息一起共创,分组画画,共同畅想未来的愿景。这种画面感,会形成一种深刻的体感记忆,让大家在开始做事之前,就先有了沉浸式体验,效果非常好。 最后一步是how,**明确团队之间的责任分工以及合作公约**。对于一些新组建的团队来说,也可以加入一些破冰的环节,让大家打破边界,尽快建立新的协作模式。你还可以留一些时间给重要的角色代表发言,大家的热情相互感染,会让士气达到空前的一致,启动会的效果就达成了。关于启动会的内容,你可以参考以下十个方面着手准备: 1. 项目背景:包括项目发起的背景,项目的重要性,与公司更大层面目标的关系 2. 项目目标:符合SMART原则的项目目标(具体、可衡量、相关性、时效性、可达成) 3. 项目范围:当前初步的项目需求稿、策划案、整体内容说明 4. 里程碑计划:项目未来一段时间,重要的里程碑及阶段性目标 5. 主要风险:影响项目成败的关键风险因素,比如国家政策、人员缺失等 6. 组织架构:项目团队及相关干系人的组织架构图,项目成员的联系方式列表 7. 责任分工:项目中定义的各角色职责及相应人员,审批确认权限 8. 流程机制:文档评审流程、需求变更流程、周会周报机制、风险管理机制 9. 沟通方式:项目常规会议的时间安排、召开频率及参与人员 10. 支持工具:任务管理、文档管理、代码管理的工具及使用规则,统一的项目沟通群 需要注意的是,在新项目或新阶段开始启动,涉及到方向、目标、人员、职责的调整时,召开一次全员启动会,来进行公开的澄清和授权,是快速聚拢兵力、稳定军心,最好的方法(没有之一)。我跟你分享一份启动会的PPT模板,你可以点击[网盘](https://pan.baidu.com/s/1Yt7Ps3EpT84faZuauzEkOQ)链接获取,提取码是v1da。 ## 每日站会 随着敏捷的普及,每日站会的概念也是深入人心。然而,很多站会被当作是例行公事的汇报会,枯燥无味,还有一些站会又冗长且低效。 **其实,开好站会的关键,是要还政于民,站会满足的是团队的自组织需要,而不是leader的监控需求**。那些把站会开得很持久的团队,往往已经形成了自我管理的氛围,团队每天会通过站会了解整体状态,并对暴露出的风险和问题做出集体决策。 作为项目管理人员,你要引导团队不断建立和完善自己的规则,并在运行顺畅之后,把站会还给大家,让大家自己决定站会要怎么开。 早期我带过一个团队,经过反复尝试,大家决定把站会的时间放在午饭前的11:30开始,一方面,团队成员可以有相对完整、不被打扰的整个上午的工作时间,另一方面,吃饭的动力会让大家集体加速,保障站会的高效。如果有一些争议性的话题没有解决,午饭时也方便继续讨论。 其实,不光是站会时间自己决定,真正自我管理的站会,主持人都是轮换的。为了让每个主持人都能把站会开好,有效把握会议节奏,经过长期的实践,我逐渐摸索出来一套“三张牌”式站会法。 站会开始时,主持人将红、黄、绿三张牌发放给所有的与会人员。在整个站会的过程中,任何人都可以随时举牌来行使自己的权利。 * 举“红牌”:表示叫停谈话,避免过度的讨论和无结果的时间浪费,提高站会效率; * 举“黄牌”:表示打断讨论,进行提问,向发言者了解协同及依赖的信息; * 举“绿牌”:这是一个token牌,代表每个人的发言权。每次只有1个人发言,按顺序来,将此牌归还给主持人表示同步完毕。 当所有的“绿牌”都已归到主持人手中,而且没有更多疑问的时候,站会就可以结束了。 这样简单的游戏规则,既可以帮助主持人有效把握节奏,同时又把会议控制的权力和责任交给了与会的每一个人,任何人都可以对过度的讨论随时喊停,从而让站会在“有用”的同时又能保持“高效”。 ## 项目周会 通常情况下,对于10人以内的小团队来说,如果已经有了每日站会,就不太需要再另外设置周会了。但是,当项目组的规模继续扩大,分成了若干的工作小组之后,你就需要利用项目周会,周期性地对项目的各个角色、各条线的进展和风险做全面的检查。 **项目周会的目的,是解决整体计划层面、跨团队协同配合的问题**,包括产品、运营、市场、研发等环节。由于项目周会是面向各个角色负责人,甚至面向全员的全局性会议,项目周会天然会成为一个最直接感受整体脉搏的地方。 项目周会的内容,除了常规的各角色进度和风险同步之外,你还需要**根据项目组每个时期的整体阶段性重点,来设置相应的环节,让大家清晰感受到项目组明确的导向,什么是当前最重要的。** 比如,业务初创期,我们每周会一起关注业务数据的实时变化,针对有问题的部分,各个角色及时联动调整策略;对于一些技术保障类的业务,则会每周重点关注客户反馈的工单数据和服务保障SLA的变化;对于ToB类业务,会重点关注付费率、续费和丢单情况的最新变化,从而即时找到问题,快速联动解决。 我跟你分享一些项目中常见会议的流程模版,包括需求评审会、技术方案评审会、排期会、站会周会等,你可以点击[网盘](https://pan.baidu.com/s/1N9hCUbWp4Mmu_n8aDApcuA)链接获取,提取码是4xr2。 ## 保障会议品质的关键 实际上,会议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出一个项目团队的互动品质。把会开好,看上去很简单,但其实并不容易。我的经验是,**不要盯着会议的数量,而是要追求会议的品质**,这里有三个基本要素。 ### 明确会议边界 **每个会议都有特定的主题和目的,并有明确的参会人员范围,这个就叫会议的边界。**你可以写下目前参加的每一个会,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开这个会?会议的边界是什么?哪些议题适合在会上讨论?”对于那些与主题不相干的议题,你要坚决舍弃。 我见过过很多会议,要么是流水账式的汇报状态,一大半人在那儿玩手机、看电脑,要么进入技术细节讨论状态,过于纠结于细节而争执不下,早就偏离了会议主题。这些都是会议边界定义不清的问题,**想要彻底改善,项目经理要做好两个确保**:首先,确保各部分的进展信息在会前统一提交,会议当场只说重要问题、风险及需要支持的地方;同时,确保会议当场严格围绕主题开展,对偏离主题的讨论,及时叫停! 同时,参会的人,也应该是有边界的,并不是越多越好。**相关问题的主要决策人,对这个问题有责任的相关人员、负责执行决议的人员是必须参与的**。发送会议邀请时,明确好哪些是必须参与的人员,并抄送那些可以选择参加的人员。 ### 建立会议规则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会议小恶魔”的游戏,让每个人想尽办法地破坏会议,借此去体会开好一个会,需要哪些要素。结果发现,像迟到、拖堂、开小会、看手机等行为,问题虽然不大,但是频繁发生的话,就会大大地影响会议品质。 特别是对于一些周期性的常规会议,会议规则约定很有必要。主持人要引导大家建立会议规则,对于迟到、请假、拖堂、跑题等行为建立公约,并成为规则的守护者。 我身边有些做得好的项目周会,光是会议规则就已经迭代过五六个版本,从迟到红包、拖堂红包开始,到轮流行使“规则守护大使”的角色,最后发展成由主持人判定违反会议规则者,即自动成为下次会议的主持人……不得不说,这一招真的很管用。规则上的推陈出新,在活跃了氛围的同时,还共同构建出了高效的会议品质,最终是对每个人的时间负责。 有同学留言说,虽然提前确定好会议目标和主题,但经常因为参会人未准备充分,而导致会议低效。所以,你知道我们为什么会改版五六次会议规则了吧。其实,开好会这件事,就好比整理衣柜,你很容易知道,该怎么整理好,但要想一直保持整洁,其实是件困难的事。所以,要想把会开好,答案就是经常去“整理”,记录一下会议常见的问题,经常跟大家做个小复盘,适当调整或优化下规则,比如尝试让耽误大家时间的人,给到大家红包补偿,甚至自动成为下次会议的主持人等。 会议的目的,不是开会本身,而是通过会议去沟通和交流,彼此达成一致去行动。所以,把会开好,是一群人的事,会议规则也要发挥大家的能动性,发动群众去“斗”群众,互相激发,也互相约束。 从本质来看,会议品质是团队互动品质的体现,互动品质是“本”,会议品质是“表”。通过会议规则的小小翻新,让大家之间的互动,恢复高效和活跃,才是根本。 ### 做好会后跟进 要想真正做到决而有行,最终靠的是有效的会后跟进,真正把决策落到实处。 会议主持人要对讨论的结果及时汇总,形成会议结论。对于无法当场确认的问题,一定也要进行记录,并明确跟进人和完成时间。**会后所有跟进事项,直接进任务系统,确保跟进到底**。同时,要在会议纪要的邮件中明文呈现,下次会议统一回顾。 ## 总结 今天,我给你介绍了项目中要开好哪些会,以及保障会议品质的三个要素。 有同学给我留言说,自己的团队是按照敏捷的框架来开会,每个会都开了,可最后团队会觉得流于形式,组织者也觉得索然无味。其实,这并不是敏捷方法的问题,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会议设计和流程,也需要根据项目各阶段的情况做相应的调整。既然项目的状态和团队的状态一直在变化,那就要根据这种变化去动态调整,想清楚我们到底要开哪些会?不开哪些会?怎么把会开好? 只要你**坚持只开最有必要的会,开真正高效且产生决议的会**,大家不但不会排斥,还会积极参与,会后还会有“这么短时间就达成一致”的满足感!所以你看,会议不是目的,借助会议去做好群体沟通,让大家看到有效的进展,才是最重要的。 ## 畅所欲言 请你根据断舍离的理念,梳理一下你自己在组织的会,特别那些你自己在内心深处认为是在例行公事的会。然后,请思考一下,哪些会是要舍弃的?哪些会是必要的?接下来你打算如何开好这些会? 欢迎你畅所欲言,我在留言区等你,也欢迎你把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