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 质量管理:层层卡点,一次把事情做对 你好,我是雷蓓蓓,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质量管理的话题。 说到质量,很多人会说:“工期太紧了,能按期提测就不错了,Bug多一点也正常。质量好不好?不好说。如何提升?不知道,QA会保证的呀。” 我见过的大部分程序员,对自己的代码质量要求还是很高的。不过但是,一旦遇到赶工压力,尤其是在Deadline之前,就很可能会把完成度很低的代码交出去,心想“反正有人给我检查,到时候再说吧”。但是,这个时候,这些代码就好比是一台“行走的Bug制造机”,后患无穷。 我曾经在一个技术债特别严重的部门中,面向各级程序员做过一轮抽样的访谈调研。调研的结果是,程序员们只有27.2%的时间在做真正产生价值的编码工作。但是,他们会花20.7%的时间,进行需求质量和代码质量问题所引发的Bug修复、返工和紧急上线工作。 质量成本分为两类:**一类是事前防止失败的一致性成本;一类是事后处理失败的非一致性成本**,包括内部Bug引发的返工成本,以及外部Bug导致的用户侧成本。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司在严格控制测试人员的比例,鼓励开发人员通过各类技术手段从上游保障质量,就是因为越发地认识到:事后检查处理的代价其实是最高的。 实际上,质量是规划、设计、建造出来的,不是检查出来的。**预防高于检查,预防错误的成本通常比在检查中发现并纠正错误的成本低得多**。 我们都知道,一次性把事情做对的成本是最低的。而一次性把事情做对就意味着,我们要有意识地提升预防类工作的占比,从根本上降低内部Bug率和外部Bug率。在这个质量改进的过程中,开发人员是绝对的关键力量,而非测试人员。 那么,作为项目管理人员,你该如何更好地规划质量管理活动呢?总体来说,你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 **质量规划,明确标准** **规划质量,是识别项目及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标准,并确定用哪些质量保障方法、过程改进措施来达到这些标准的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在业务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质量标准应该是动态变化的**。比如,业务初创期追求的是最小化MVP模型的快速迭代,在这个阶段,质量往往不会是最关键的因素。但是,当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之后,对于质量的要求就非常高了。不同的项目对质量的要求也相差甚远,无法一概而论。因此,**只能结合具体项目和具体阶段的质量诉求,对质量的标准进行合理定义**。 你可以参考一下下面这张图片,它展示的是,一个已经进入规模增长期的稳定业务对客户端质量标准的定义。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5f/85/5fb632ae80d6f06b376ed2286b991985.png?wh=1576x1148) 定义好了质量标准,接下来你要思考的是,在整个项目的进程中,需要规划好哪些质量保障活动,以很好地达到这个标准。 我给你分享一张各个阶段的质量保障手段的列表图。其中,你需要特别关注研发过程中的质量保障手段,制定适当的编码规范、提交规范和分支规范,同时设计代码准入标准,代码Review、单元测试、接口验证和UI验证等,确保这些手段与你的项目质量要求相匹配。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b0/64/b09ed4bc9052cd4bca4615075c7ba164.png?wh=2270x916) 项目经理的视角始终聚焦在项目的整体目标上。在项目经理看来,质量作为目标的一部分,达到要求是最重要的,不需要追求质量的无止境提升。因为,质量终究也是有代价的,是否够用则取决于项目目标和要求。 ## **质量分析,追根溯源** 质量分析,是指识别项目运行期间,整体质量上遇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分析根本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案。 我曾经给一个底层核心模块的技术团队做项目管理,上层模块经常抱怨它的质量,有时候甚至在关键流程上都有问题,团队内外都对其质量失去了信心。 从数据上看,这个模块的线上Bug量占项目总Bug量的17%,给上层其他模块和运维都带来了不少麻烦。随着越来越多的外部应用陆续接入,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内部矛盾很可能就会升级为外部矛盾,不容忽视。 经过深入分析,我对频发的质量问题有了以下认识: 1. 团队扩张得很快,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测试人员的配比都非常低,8个开发对应0.5个测试。测试基本上只是给开发打工,只能保证最最基本的功能,其他更深度的测试类型根本无所涉猎; 2. 没有从用户的视角来检验产品,上层模块的应用场景、运维的应用场景与测试的视角相差较大,测试效果很难保障; 3. 约有五分之一的线上Bug,是来自社区,用户侧出现问题以后才去社区找,再把这个补丁合进来,没有主动应对。 同时,根据用户调研的结论,用户对底层核心模块的期望更多的是稳定,至于新需求,用户普遍表示暂时没有需要。因此,盲目增加复杂功能其实并不明智,保持产品简单可靠才是王道。 定位完问题,再来看采取哪些措施来改进或预防: 1. **新功能适当放慢**:在基本功能已经成型的情况下,进一步控制新功能开发在迭代中的占比与优先级。当时我们定义的是不超过70%,在一定时期内,核心功能不再做大的变动。。 2. **回顾总结**:将线上Bug分析作为周会的一项固定内容,集体讨论出整体层面上的改进措施,并跟进实施到位。 3. **查漏补缺**:对已有的测试用例进行全面梳理,与相关的开发、测试、运维一起集体Review完善,花大力气补充测试代码(增加异常、并发、稳定性测试等)。考虑到这是一项长期工作,要确保将其分解到各个迭代中,分批实施。 4. **走到前面**:紧密跟进社区Bug,分析重现并评估影响,定期总结梳理,并组织讨论应对措施,主动引入必要的补丁。 5. **以终为始**:新功能需求确定后,测试用例同步设计并Review通过,然后开放冒烟测试标准,让开发人员在明确“什么是完成”的前提下,进行开发。 在坚持了两个月之后,整体的质量状况好了很多。总体来说,质量分析最重要的是要追根溯源,找到问题症结。我给你推荐几种简单实用的方法。 1. **每月坚持开线上Bug分析会**。你可以召集产品、研发、测试,一起对过去一个月的线上问题,进行深入的根因分析,制定策略并推进落实。 2. **持续进行内部Bug分类**。从不同维度分析Bug原因,你可以按照具体引入阶段给Bug分类,比如需求不清、设计缺陷、逻辑错误、测试遗漏、变更引发、覆盖升级、历史遗留等,也可以按照Bug类别分为功能问题、性能问题、界面问题、兼容性问题等。从数据统计上,你就可以准确地知道,自己项目的质量问题主要出在哪个环节,下一步是要先规范代码准入标准,还是加强需求评审,以及哪些保障措施会更有效。 3. **建立质量大盘,拉通不同业务线或模块的每月Bug趋势**,对齐千行代码Bug率、Bug数/需求数的比率、Reopen Bug率等,对低于平均线下的业务线或模块进行有针对性的原因分析。 ## **质量控制,层层卡点** 如果说质量分析的要点重在追根溯源,那么质量控制,就是将一些明确下来的质量规范和做法,真正落地在各个环节的过程中。我给你分享一张样例图,它展示的是从需求到发布的整个过程中的质量活动概览。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6/0d/661a2601c404633f61b0f5be211b180d.png?wh=2276x734) 想要推动质量改进措施的落地,与之相匹配的工具配套是必不可少的。在网易,我们使用PMO自主设计开发的企业效能平台Overmind,来完成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并在需求到发布的整个链条中,层层设置相应的质量卡点。你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逐步为自己的应用定制合适的持续集成方案,指定代码准入的阈值,比如静态扫描、单元测试、覆盖率测试、冲突检测、Jar包版本检测的通过条件等。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7e/48/7e90e0e043912eb25761b5e3f8837b48.png?wh=2022x1042) 需要注意的是,质量控制及卡点行为,是结合项目的质量要求和团队的质量成熟度,一层一层地加强质量把关和收口。即便是在同个项目的不同应用中,也会因为线上要求的不同,而对质量卡点有不同的侧重。通过质量卡点的在线工具化,才能做到真正有效的质量保障。比如,某些团队在特定阶段,会按照静态代码扫描问题的级别来分级计算缺陷值(如上图),提交测试申请时,如果系统检测到缺陷值有升高,就不能够成功提交。 ## **总结** 总结一下,今天,我跟你分享了项目经理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工作,你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分别是: 1. 质量规划,明确项目的质量标准; 2. 质量分析,追根溯源,找到质量差距的根本症结; 3. 质量控制,在需求到发布过程中,设置层层卡点来控制质量。 要想一次把事情做对,你首先得明确什么是对,然后要分析差距,找到相应的质量保障方法,并不断迭代。这三个方面是个螺旋式循环上升的过程,你需要不断地根据质量分析的结果,设置合适的质量卡点,直到达到规划中的质量标准。 ## **畅所欲言** 最后,我想请你来聊一聊,你所在的项目中技术债的整体情况,你在实践中有哪些好办法,来持续保障质量? 欢迎你畅所欲言,我在留言区等你,也欢迎你把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