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 高性能架构案例:如何设计一个秒杀系统? 你好,我是王庆友。 在上一讲中,我和你详细介绍了打造一个高性能系统的应对策略和架构手段。那么今天,我就以1号店的秒杀系统为例,来具体说明如何实现一个高性能的系统。 ## 背景和问题 先说下背景。在2014年的时候,1号店作为网上超市类电商,经常在线上举行各种大促活动。比如进口牛奶促销活动,每次促销的牛奶有几十万盒,促销价格非常优惠,一般这样的促销活动会在某个整点的时间进行开卖(如上午10点)。对于这种质高价优并且是刚需的商品,会有大量的用户来抢购,俗话说“手快有,手慢无”,往往短短几分钟内,所有牛奶就能售卖完毕。 这本质上是一种秒杀活动,但商品数量非常大,一瞬间会有大量的用户流量涌入,流量可以高达平时的几十倍。而且和少量商品的秒杀不同,这些都是有效流量,最终会生成订单。 而在正常情况下,系统因为资源有限,只能处理10%的流量,无法处理剩下的90%流量,瞬间高并发的流量涌入,很大程度上会引起后台系统超时报错,导致用户下单不成功。这样一来,用户就会反复刷新页面,多次尝试下单,不但用户的体验不好,而且系统的压力会更大。 **最终的结果就是,系统往往由于过载,整体处理能力下降,甚至瘫痪,导致所有用户都无法购买。**就像下图表示的一样,在秒杀场景下,系统会面临这样的困境: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9/31/e933d73f5e41c6ef89080cf56be90031.jpg)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用户来说,能不能买到商品,拼的是体力和人品,由于体验不好,用户会逐渐对活动失去兴趣;而对于系统来说,我们需要拼命地加机器来满足峰值流量。 每次1号店要进行大促的时候,在活动开始前,运营和技术人员会坐在一起,大家一起来预估活动的峰值流量,然后技术人员做评估,系统的哪些节点需要加机器,以及要加多少机器。但这样的做法其实存在几个问题: * 首先,我们对峰值流量的预估以及要加多少机器都是拍脑袋的,和实际出入往往很大,一旦估计少了,系统同样会面临过载的风险; * 其次,为了短暂的几分钟促销,我们需要增加大量的机器,事先要做很多的运维准备工作,不但浪费资源,而且效率很低; * 最为关键的是,有些处理节点,系统不是通过加机器就能扩展处理能力的,比如商品库存数据库,下单时,我们需要扣库存,而为了防止库存更新冲突,我们需要锁定库存记录,导致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有限,这个问题单靠加机器是解决不了的。 ## 总体方案 对于这种高并发情况,看来让系统单纯地通过加机器去硬扛,是不可行的。**那么,我们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既保证用户体验,又保证系统能够轻松地应对流量挑战呢?** 我们先来深入分析下业务场景。这个秒杀活动的特点是,在短期的1~2分钟内,用户流量很大,但只要促销的商品卖完,流量马上恢复常态。所以,对于前端短期内这么大的下单请求,后端如果实时处理,压力会非常大,但如果把这个处理时间延长到10分钟,后端是可以完成下单的。那对用户来说,商品优惠的力度这么大,他们关心的是能否买到,所以会愿意多等一段时间,而不是在页面上一次次点击下单,每次系统都提示下单失败。 当然,如果我们把订单处理的时间延长了,只要我们在前台告诉用户,系统已经接受了他们的订单,并且不断同步用户订单处理的进度,用户体验的问题其实也不大。 基于这个分析,我们就可以利用**异步处理**的思路来应对秒杀活动。 我们先在前端接收用户所有的下单请求,但不在后端实时生成订单,而是放在队列里;然后系统根据后端订单中心的实际处理能力,从队列里获取订单请求,再交给订单中心生成实际的订单。同时,系统告诉用户当前的处理进度,有多少订单排在TA的前面,TA还要等多久。 这样对于用户来说,在前台下单一次就可以了,然后等系统慢慢处理,这也符合先到先得的原则,非常公平合理。对系统来说,只要根据大促的商品总量,一定程度上增强系统处理能力,保证下单请求从进来到最后处理完成,这个时间相对合理就可以了。 比如说,有20万件的商品,每人限购一件,预计用户会在2分钟内完成下单,但用户能够接受系统在20分钟内完成订单处理。这样,系统只要保证每分钟能处理1万订单就行;而如果不采取排队的方式,系统就需要每分钟处理10万订单,它的压力就会提升一个数量级。 基于排队的思路,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如下图所示: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a/7f/6a809c9da997868271c2b493cb4f397f.jpg) 在这个架构中,我们**在前台和后台下单系统之间,新增了排队系统,它包括排队区和处理区两个部分。**系统整体的处理过程是这样的: 1. 用户在商品详情页提交订单后,这个订单会作为预订单进入排队区,同时排队系统会返回用户一个排队编号,这个编号用于跟踪后续的订单处理进度; 2. 用户被引导到一个等待页,这个页面会根据排队号,定时地查询排队系统,排队系统会返回预订单在队列中的位置信息,包括它前面还有多少未处理的预订单,以及后台系统大概还要多久会处理这个预订单,这样用户就不会焦虑; 3. 在排队系统的处理区,有很多消费者,它们依次从排队区的队列里获取预订单,然后调用后台下单系统生成实际的订单; 4. 随着预订单变成正式的订单,队列里的预订单会逐渐变少,如果当前的预订单已经从队列里被移除了,用户的等待页就会检测到这个情况,页面自动跳转到订单完成页,这就和常规的购物流程一样了,用户进行最后的支付,最终完成整个前台下单过程。 这里,你可以看到,**前台**的预订单有瞬时的大流量,但我们只是把它们放到队列里,这个处理起来很快,排队系统可以轻松应对;而**后台**生成实际的订单是匀速的,并且最大化地发挥了下单系统的处理能力。另一方面,对于用户体验来说,用户可以选择在等待页等候,实时获取订单处理进度的反馈,也可以选择离开,然后在用户中心的“待支付订单”里完成支付。通过这样的设计,排队系统既保证了系统处理订单的能力,也保证了用户良好的体验。 下面是一张用户等待页的效果图,你可以直观地了解秒杀系统的用户体验。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8/30/c8e4840b1e3064ecf84b6c77d38b9630.jpg) 现在,你已经了解了秒杀系统的总体设计。接下来,我深入介绍下这个排队系统的内部设计细节,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它。 ## 内部设计 首先,**针对队列的技术选型**,排队系统使用的是**Redis**,而不是MQ。因为相对于MQ来说,Redis更轻量级,性能更好,它内置了队列数据结构,除了和MQ一样支持消息的先进先出以外,我们还可以获取队列的长度,以及通过排队号获取消息在队列中的位置,这样我们就可以给前端反馈预订单的处理进度。 对于秒杀场景来说,一个订单只能包含一个商品,这里我们**为每个秒杀商品提供一个单独的队列**,这样就可以分散数据在Redis中的存取,多个队列可以提供更好的性能。 **关于队列的调度问题**,也就是消费者优先从哪个队列里拿预订单,排队系统会结合下单时间和队列的长度来确定,以保证用户合理的时间体验。比如说,某个秒杀商品的队列很长,消费者会优先从这个队列拿预订单,从而避免用户等待太长的时间。 **关于队列长度**,为了保证用户能够买到商品,我们并不是把所有前台的下单请求都会放到队列里,而是根据参与活动的秒杀商品数量,按照1:1的比例,设置队列初始长度,这样就保证了进入队列的请求最终都能生成订单。 这个可用队列长度会随着预订单进入队列,不断地减少,当数值变为0时,下单前台会拒绝接受新请求进入队列,直接反馈用户下单失败。当然,如果后台订单生成异常或用户取消订单后,可用队列长度会增加,前台会重新开放预订单进入队列。 ## 更多优化:建立活动库存 除了秒杀流程,系统还有**常规的购物流程**,这两个购物方式都是从详情页开始,到订单完成页结束。不同的地方是,常规购物流程走的是购物车和结算页,系统是同步处理的,这样可以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在这里,我们在系统设计上,可以很好地同时支持秒杀流程和常规购物流程。 如果运营人员在后台上架商品的时候,设置这是一个秒杀商品,那么从详情页开始,系统就会引导用户走秒杀流程,否则就走常规购物流程。特别是在早期秒杀系统刚落地的时候,如果发现秒杀流程有问题,我们还可以快速切回到常规的购物流程,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系统互备。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74/75/74d1a5c896d5f21f42c202f4f3d3bc75.jpg) 此外,对于秒杀活动来说,参与活动的商品种类是有限的,但这些商品库存的扣减非常频繁,因此我们建立了**活动库存**的概念,把少量参与促销的商品种类单独放在一个库里,避免和大量常规的商品放在一起,这样也大幅度地提高了库存数据库的读写性能。 好了,通过这个秒杀系统的架构设计,你可以看到,我们巧妙地通过请求的异步化处理,对流量进行削峰,从而保证了系统的高性能。这里我们不需要增加太多的机器,在系统落地时,我们通过排队系统对前后台解耦,后台下单系统基本上也不需要修改,系统整体改造的工作量不大,整个落地过程也非常顺利。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式比较适合瞬时有高并发流量的场景**,比如这里说的秒杀场景。如果订单高峰会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而用户对订单处理又有比较高的时间要求,那就不适合采用这种异步削峰的方式。 举个例子,外卖订单的午高峰通常会持续两个小时,而用户普遍期待订单半小时能够送达。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正面应对高峰流量,比如通过水平扩展各个节点,提升系统的处理能力。这也要求系统能够做到弹性伸缩,高效地支持资源的缩容或扩容,节省成本。 ## 总结 今天,我针对1号店的大促业务挑战,与你分享了一个秒杀系统的具体设计,对照我在上一讲中介绍的高性能应对策略,秒杀系统主要使用了**异步化处理**的方式,这也符合实际的业务场景。 通过今天的分享,相信你对如何保障系统的高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瞬时高并发的场景,你也可以在实践中参考这里的做法。 **最后,给你留一道思考题:** 你的公司业务上有高并发的场景吗,系统是如何应对的呢? 欢迎给我留言,我会及时给你反馈。如果这节课对你有帮助,也欢迎你把它分享给你的朋友。感谢你的阅读,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