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 | 你画像中的用户是真的还是假的? 你好,我是炒炒。 作为设计师,在工作中,免不了要讨论需求或者设计方案。但是,这种讨论参加的多了,慢慢地,我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我经常能听到下面这样的话: * “这个功能会有人用吗?我觉得我反正是不会用的!” * “我觉得那些刚毕业的年轻用户应该会很喜欢我们这个方案。” * “作为一个资深用户,我觉得我们的用户肯定会喜欢这个功能。” * …… 你发现了吗?出现最多次数的,就是“我觉得”这个词,相信你也听过不少。为什么大家说话用的是“我觉得”,而不是“用户觉得”呢?因为他们都只是主观地认为自己已经代表了用户,甚至自己就是用户。其实呢?都只是自己觉得。 **这是一个认知上的谬误,造成这种谬误的原因就是对目标用户存在认知偏差**,那问题来了,怎样消除这种认知偏差?如果你有经验的话,你会说,做用户画像不就行了! 是的,常用的方法就是制作用户画像。用户画像可以帮助我们抽取代表性用户群体的典型共性特征,重新组合成一个虚拟的目标用户角色,让我们快速定位用户的需求。 但是,我们用户画像中的用户就一定是我们的真目标用户吗?不一定。因为,用户画像也可能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当画像中的用户是假的时,不仅不会消除认知偏差,还会扩大对目标用户的认知偏差。这样的话,我们会离用户的真实需求越来越远,我们的产品也会大打折扣。那怎么办呢? 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火眼金睛,来分辨画像中用户的真真假假,接下来,我就带你一起分辨。 ## 用户画像第一假:画像类型没搞对 很多人都觉得,做用户画像这件事很简单,但是,他们可能连第一步都错了。也就是说,他们可能还没弄清楚,要做什么类型的用户画像,或者不知道,用户画像也是分类型的。 所以,你做的用户画像并不一定是你应该做的那种。 很多用户体验的概念词汇都是英文翻译过来的,所以,我在这里也用英文来区分一下用户画像的两种类型:一种是Persona,另一种是Profile。这两种类型有什么区别呢? 我先讲一下Persona,**Persona是****基于产品使用场景****,通过****定性的****方式产出的****目标用户画像****。** 也是我们常见的用户画像,先通过用户访谈、调研问卷、焦点小组的方式来收集用户信息,用**定性分析**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归纳整合,然后形成一个虚拟的用户角色。 当然,如果有更多的岗位角色参与到这个画像的设计中,我们就更有可能在设计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并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 Persona它包含了用户的个人自然属性信息、用户对产品的预期、用户的喜好、行为偏好、用户的痛点等,帮助产品经理和设计师在**没有详细****的真实****用户****行为****数据**的情况下,消除彼此间对目标用户的认知偏差。 以下这张图片就是Persona的示例。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33/67/330571fdyy53e107b416f7ae1e925d67.png) 讲完第一种类型,我再讲一下另外一种类型的用户画像,Profile。**Prof****i****le是****基于数据场景,通过定****量的****方式产出的****目标用户画像**。 通过先抓取产品上线后的一些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人口属性、行为偏好、消费习惯等不同维度的用户标签,共同搭建一个**基于数据**的用户画像体系。Profile是各类描述用户行为数据的变量集合,更多地被运营人员、市场人员和数据分析人员所使用。 以下这张图片就是构建Profile的示例。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22/79/22b508yy5f8388ec98d4fd8779264e79.png) 举一个Profile定量用户画像小例子。 疫情过年在家的时候,我第一次用抖音,看到的内容全都是我的邻居、亲戚发的小视频,非常亲切,还跟年迈的父母说,你看,隔壁的小姨发了她的孙子,很可爱。 平常刷的过程中,偶尔看到有兴趣的内容,我就会点赞。下次再进来抖音,就会发现点赞过的同类型视频越来越多。而我的抖音就越来越有“我”的气质了,我就会由“随便逛的用户”变成了经常使用的“天使用户”。那我们来拆解一下,抖音是怎么让我一步步变成天使用户的: * 分析我的注册信息,获取我的地理位置; * 推送亲切感十足的内容,获取我的使用信任及粘度; * 记录我的喜好、浏览记录、评论互动等行为; * 推送匹配度高的内容,让我感到这个App真的是为我打造的。 江湖戏称抖音是时间黑洞,这名号可不是白来的。抖音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你看到更多你想看或你需要看到的内容,**达到提升用户使用时长的目的**。那我们又该如何判断自己想要哪种类型的用户画像呢? 如果你在工作中,在做的是新创产品,一般来说,新创产品是没有用户行为数据的,所以,你可以通过定性的Persona来构建你的目标用户。 如果你在工作中 ,做的是从1-10-100的产品 ,那Profile和Persona一定是交叉使用的。单一使用一种画像类型进行产品设计,可能会降低产品体验感。 还是抖音的例子,假设你对酒没有多大兴趣,但为了参加一个突发性的大龄领导饭局,通过抖音搜索了祝酒词、行酒令相关的内容。 但是抖音却根据你的这一偶然性行为给你的Profile添加了酒相关的标签,导致后来持续在首屏推送酒相关的内容,滑一下是怎样选好酒,再滑一下是喝酒囧事,往下滑是酒局顺口溜等等。 可对你来说,上次的突发性大龄领导酒局问题已经解决了,不需要再持续地去看酒相关的内容了,再反复地给你推荐酒相关的内容就有点打扰了。 所以,如果抖音结合了你的Persona中的“对酒不感兴趣”这个讯息,除了你主动搜索外,不根据你的偶然行为过多地推荐酒相关的内容,这样的话是不是体验更好呢?也显得抖音更聪明,所以,我们要根据我们的目的,合理选择和搭配用户画像的类型。 在本节课,我会更多地围绕Persona来讲,也就是通过定性分析的方式得到产品的用户画像。 ## 用户画像第二假:产品场景没弄对 接下来,确定了画像的类型,就要开始做了。你也许会说,网上有很多关于Persona的模板啊,下载一个模板,把自己访谈得到的用户信息按照模板套用一下,不就可以得到Persona了吗? 一定不是!**不基于****产品****场景分析得出的****Persona****一定是假****的Persona****!** 我分享一个遇到的案例。最近,我们在做一个基于办公场景的B端产品,在完成前期的用户访谈后,我们就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安排了小A和小C两位同学分别去做Persona的输出。 两位同学完成初稿后,开始跟大家讨论。但是,我发现小A和小C两个人做的用户画像,其中“个人属性”的信息差异有点大。我们先来看小A同学的,在个人属性部分,小A是这样描述的: “李小琳,35岁,重点本科学历,白领,年收入在30W左右,居住地深圳,爱好美食、旅行,每月零花钱3000左右,喜欢吃甜食,爱打扑克牌。” 于是,我问他,整理的逻辑是什么?他说是在网上找了一个很全面的Persona模板,然后根据模板的信息指标来整理自己的Persona。我们再来看小C的Persona,是这样的: “张明,35岁,重点本科学历,上市公司财务经理,每天工作时长约10小时,每天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开会,偶尔出差,每周五会跟领导汇报本周工作,习惯用在线工具来管理自己的日程。” 现在,你来判断一下,小A和小C,谁的Persona能在产品设计中提供更多的参考价值呢? 是的,是小C。因为,他在整理个人属性信息时,有意识地把信息指标和我们的产品属性做了一下取舍,保留了和产品场景关联性较大的信息,剔除了一些和产品场景没有任何联系的信息。 他从多个不同角度描述了目标用户工作场景的一些信息,比如说岗位类型、工作习惯、工作时长、是否经常出差等,由于我们做的是办公场景的B端产品,很明显,小C的Persona会提供更多的参考价值。 所以,制作Persona并不是简单地套模板,而是要**根据产品的属性****做****对应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助于能真正给产品****设计****带来价值。** ## 用户画像第三假:用户画像没用对 现在,画像类型确定了,产品场景也关联上了,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 并不是,给你举个小例子,在我的工作经历中,团队中有同学经常遇到这样的疑问,明明做好的Persona,但在思考设计方案的时候,总感觉没什么用,Persona是不是白做了?感觉Persona白做其实是因为没有有效地使用Persona。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做了用户画像,也****没有进入用户角色,还****是****站在自己的主观视角去思考问题**。这是一个很容易理解但也最容易犯的错误。 这种情况下,你要充分发挥一种能力,叫“一秒变用户”,把自己带入到Persona所描述的虚拟的角色中去,把你的行为、思考、期望都基于Persona中描述的客观条件进行。 **第二个****原因****是不会提炼关键信息,总觉得信息越多越好**。我相信你也遇到过这种情况:虽然拿到了一份十分完善详细的Persona,但是想通过它来对照着设计方案,总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这种情况下,你要学会提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比如,在个人属性信息层面,把和产品场景关联度较高的提取出来,无关的就剔除,从一定程度上避免失焦。在行为变量的信息层面,你要优先关注目标、行为、痛点这3个信息点。这3个信息点就把用户的行为——用户的想法——用户的期望串联起来了。你根据这些行为变量之间的关系,也能快速地找到设计方案的切入点。 **第三个****原因****是****没有把Persona****贯穿于产品的生命周期**。你在工作中是不是也会在拿到Persona后,仅仅在前期方案设计的时候拿出来用一下,方案设计完后,Persona就不知道被丢到哪个角落了? 这种只在前期设计方案时候使用的方式,简直太浪费Persona的价值了。用户画像存在的根本意义是统一我们对目标用户的认知,消除大家的认知偏差,是贯穿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 所以,每当我们对用户认知出现偏差的时候,特别是在产品的迭代与优化阶段,我们可以随时把Persona拿出来参考。在我前不久的一个项目中,刚好遇到了一个类似的情况。 当时,我们的产品是一个主要针对银行客户经理使用的App,其中有一个业绩模块,里面包含了客户经理的理财销售业绩提成、个人奖金。 产品经理认为业绩提成和个人奖金是客户经理最关心的信息,应该在首页直接展示出来;而设计师认为这部分信息会关系到客户经理的隐私,并且不是高频功能,不应该放在首页。 这时候,我就把前期做的Persona拿了出来,和产品经理一起回顾了目标用户画像。在Persona中有一段这样的描述:“希望能够快捷地查看业绩,但又不想自己业绩被别人知道。” 基于这样的用户期望,最终双方一致同意把业绩模块放在了“我的”tab页中,并且还加上了隐私开关。这样既方便用户快速找到,也照顾到了用户的隐私诉求。这个功能上线后也得到了客户经理,也就是我们真实用户的一致好评。 另外,在怎样更加高效地运用Persona这件事情上,“交互设计之父”Alan Cooper也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参考方式,他建议把Persona挂在办公室的墙上,每次大家一进办公室就能看到,这样,遇到有争议的问题,大家就围绕Persona来讨论,避免陷入到主观的自我认知中。 现在,你是不是也找到了高效使用Persona的方法呢? ## 保持用户画像的迭代更新 用户画像可能存在的真真假假的问题,总结一下就是“类型、场景、没用好”。 刚才我提到了,用户画像是贯穿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既然要使用这么长时间,还有一点我们要注意,就是要保持用户画像的迭代更新。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人往往会在第一次做完Persona后就当成最终版本了,后续再有新的用户访谈信息,也不对Persona进行更新。 但是,使用过时的Persona反而会对你的方案造成不利的影响。我就遇到过一次这样的情况,当时我们要做一个会议室预订系统。初期,我们访谈了一批目标用户,然后根据这一批用户的信息抽象出了3个Persona,并根据本次产出的Persona,做了第一版方案的设计。 在测试版上线后,团队的其他人又陆续地访谈了一些目标用户,但是并没有把后续访谈得到的信息更新到最初的Persona中。这导致了在设计迭代方案的时候,设计师还是参照了最初的Persona,迭代方案上线后,反而收到了一些新用户的投诉。 所以,不断收集目标用户的信息,及时对Persona进行更新,这样才能保证Persona的准确性,从而保证这个Persona对产品参考价值是持续有效的,解决我们一开始提到的认知偏差问题。 ## 炒炒总结 今天,我们从讨论用户需求的场景出发,谈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可能会对目标用户产生认知偏差,不过,用户画像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用户画像中的用户就一定是真的目标用户吗?答案是不一定的。所以,我提出,我们要分辨用户画像中的真真假假,才能有效地消除我们对真用户的认知偏差。 怎么分辨?主要有三个办法,办法一就是要弄清自己到底要做什么类型的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Persona,是基于产品场景,通过定性的方式产出的目标用户画像,用在产品设计前期,通常被产品经理和设计师使用;另一种是Profile,是基于用户行为数据,通过定量的方式产出目标用户画像,一般用在已上线的产品中。 办法二就是要弄对产品场景,让Persona抽象出来的信息跟产品使用的场景相契合,这样我们才不会做一个假的Persona出来;办法三就是要学会有效地使用用户画像,要进入用户角色、提炼关键信息、把Persona贯穿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最后,我强调了,我们要学会不断收集目标用户的信息,及时更新我们的用户画像。让我们的用户画像给予我们更真实的需求反馈,让准确的目标用户群体为产品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 练习题 你在制作或使用Persona的过程中,都遇到过哪些不明白或者解决不了的问题呢?学完了这一讲,你认为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现在,你有没有解决掉它呢? 记得在留言区和我讨论、交流你的想法,每一次思考都会成为你进步的基石。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内容,也欢迎你把这一讲分享给你的朋友。 感谢你的阅读,我们下一讲再见。